特色教育的育人模式——“立交桥”育人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立交桥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立交桥”育人模式概述
育人模式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培育人才的比较稳定的形式。育人模式包括与一定教育思想相适应的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相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校教育必须有与之相应的育人模式,以确保其人才培育符合一定的人才质量观。
特色教育是素质教育思想的一种教育模式,特色教育重视受教育者个体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强调以个性的发展带动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特色教育与应试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本质区别在于:特色教育强调受教育者个性的多样性,强调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并以此带动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特色教育强调人才的多元性和相对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学生人人都可成才,强调为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铺设不同的成才轨道,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的到发展,通过不同的道路成为“合格+特长”的不同层次和规格的人才。应试教育则无视受教育者的个性,无视人才的多样性和相对性,强行按照同一种标准衡量和要求个性迥异的受教育者,让具有不同个性和潜能的学生通过“高考”的唯一渠道走向成才,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应试教育以单一的为高考服务的课程、单调的应试教学模式、单一的为高考选拔服务的评价标准和唯一的通向成才的高考独木桥来培养人才,应试教育的育人模式——独木桥育人模式不能适应特色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实现特色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有与之相应的特色教育的育人模式。
与应试教育的独木桥育人模式相对立的特色教育育人模式,我们称之为立交桥育人模式。“立交桥指多层立体交叉的桥梁”,立交桥育人模式指学校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育人条件和环境,构建学生通向成才的多层立体交叉的桥梁,激活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充分自主的发展,以此带动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其原有基础上全面自由地发展,使具有不同个性品质和潜能的学生通过立交桥走向不同的成才道路,成长为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不同层次人才的育人形式。
架设学生成才的立交桥必须改革应试教育单一的课程结构,建构特色教育的立体课程;改革应试教育划一的注入式课堂教学模式,建立特色教育的异步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应试教育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确立特色教育多元化的教育质量培养标准和方法;完善相应的特色教育运行机制。
立交桥育人模式就是要在学生原有的发展基础上,通过建构良好的社区教育体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建构合理、完善的特色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供辽阔的自由自主发展空间;通过优化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形成科学的特色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建构完善的考试评价机制、成功激励机制和督导评估机制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纳入特色教育轨道,使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潜能和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开发与培养,成为“合格+特长”的各类人才。
二、改革课程结构 构建特色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
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学习和活动的内容,以及接受的环境影响的总和。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载体,它规定着学校教育以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内容来培养下一代,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的构成和发展质量。因此,课程问题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构立交桥育人模式的首要问题。特色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四类: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指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小学必须开设的学科,以及学校根据其办学条件开设的体现现代社会对其成员要求的课程,诸如外语、计算机等。其中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学科,它们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了特色教育培养“合格+特长”人才的合格要求,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础,因而是特色教育过程中所有受教育者都必须学习并合格的课程。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为发展学生的兴趣、开发潜能,培养其特长和某方面的能力和技能而开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主选择的课程,它包括学科类选修课、科技类选修课、文艺体育类选修课、劳动类选修课等等。
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学校根据社会要求和特色教育目的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要求学生全面参加,以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课程,它包括国家教委规定的活动类课程和学校开设的学科延伸性活动课程。
4.环境课程。环境课程指在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通过正式教学传递的、外显的、有计划的、正式的课程之外的,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影响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动机等心理因素的,受教育者置身其中的非学术性的、不直接指向学科内容的、非正式的文化传递。它们包括校园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
以上四类课程一起建构了特色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
在这种特色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课程是基础和核心,是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共性要求,是所有学校都必须开设、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并合格的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深化与拓宽,它们为受教育者兴趣的激发、潜能的开发、特长的培养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提供了辽阔的自主发展空间,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对学校教育的个性要求,不同的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的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能有选择的参加不同科目的学习的课程;环境课程则是通过营造良好的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环境,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施以积极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课程。这种既有为全体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必修课程,又有立足于学生个性发展、潜能开发、特长培养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辅之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自主发展提供良好外部条件的环境课程,构成了特色教育的立体课程体系,为夯实我国跨世纪人才素质基础创造了必须的条件。
三、改革课堂教学 建立特色教育教学模式
教学是学校工作中所占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最全面和最集中的教育活动,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活动最大量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因而课堂教学必然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建立特色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建构立交桥育人模式的核心问题。
1.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特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科学主义关注事实、关注一般、关注规律的发现和掌握,科学主义忽视个别、忽视特殊、进而忽视人的个性和主体性。以科学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传统教育在对受教育者知识的传授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方面有其成功之处,然而过分强调事实和一般的传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将受教育者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无视受教育者的人格、个性和主体性,极端的传统教育表现为以升学率为唯一追求的“应试教育”,它以“一刀切”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对待学生,以大量的知识灌输和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进行教学,从而造成受教育者个性和主体性的丧失。人文精神尊重人的人格、个性和需要,强调人的价值,强调道德和审美的价值,以人文精神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强调培养人的个性,强调发挥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潜能的激活和培养,强调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成功的体验和受教育者成就感的培养,强调人的价值的“复归”。
特色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为指导思想,它既强调人性化的教学,也强调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2.特色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1)强调教学活动的人性化。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在由教师和学生构成的班集体中进行的。从而人性化的教学活动包括了以下两个方面:人性化的师生关系和人性化的班集体。人性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人格上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创造性的教学风格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形成自己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建立民主的、融洽的、教师主导的师生关系;教师应通过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培养人性化的班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都能感受到轻松、融洽、温暖、合作的教学气氛,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成就感。(2)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教学活动中应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的观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较强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称之为“会学”。(3)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良好个性品质发展、综合素质培养并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要求的同时强调受教育者情感、道德、审美等优良品质的培养,促进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称之为“学会”,即“学会生活,学会做人”。(4)强调重视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分类指导。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重视不同层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发现和培养,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促进他们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发展,让他们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都实现“会学——学会”。特色教育强调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即在科学主义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思想指导下,在使每个学生都实现“会学——学会”前提下,允许教师“多法并举,兼容吸纳,努力创新,自成一家”,形成独具风格的科学的特色教育教学模式。
特色教育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精髓在于课堂教学异步化,学生学习主体化;在于课堂教学同时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主体性,使每一个学生都由“会学”到“学会”,每一个教师在教学上都能做到兼容吸纳,改革创新,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教有定法,教无定法”,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本人、学生和学科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3.教学活动多样化,学生发展个性化。特色教育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学校教育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创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每个学生优良个性品质的充分发展,进而带动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选修课和活动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学生多渠道成才架桥铺路,让不同的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发展自己的潜能,走向成才之路,实现不拘一格育人才的目的,是建构立交桥育人模式的关键环节。
四、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教育评价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来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环节的活动是否实现管理目标,实现管理目标的程度等进行价值判断,从而客观上使得教学双方为得到好的评价而努力调整其活动来适应制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因此,教育评价在实践中对教育活动具有指挥定向功能,某种意义上左右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学校在教育评价过程中制定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如果较好地体现了教育目标,评价将促进学校教育活动朝着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不全面、不科学甚至与教育目标相抵触,评价将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使学校教育活动朝着不利甚至有害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实践中“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是上述异己力量的体现。因而可以将学校教育评价看作是一把悬在教育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教育过程中的考试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中一种最重要、最完善、最精确、最常用并最为社会和学校认可的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手段,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的(标)的一种手段,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缺少考试。当考试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是科学的和全面的并与教育目的(标)相一致的时候,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引导着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的(标)前进。然而,当考试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是不科学(欠科学)和不全面甚至背离教育目的(标)的时候,尽管教学双方也认识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考试的评价功能,为追求好的考试评价,教学双方仍不得不牺牲受教育者的发展,而去追求片面的考试评价。这时的考试由手段异化为目的,严重地妨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异己力量。
传统教育的考试评价制度、内容和方法造成我国普通教育的“应试”弊端,与特色教育的目的不相适宜,只有从根本上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特色教育考试制度,才能确保特色教育立交桥育人模式的建立。
科学的特色教育考试制度应体现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造成我国普通教育中应试教育弊端的原因很多,就考试本身而言,不科学的使用考试是其主要原因。学校教学过程中的考试分为形成性考试和总结性考试两大类,其中绝大多数的考试是以了解教学双方活动现状,诊断教学困难所在,获取改进教学活动的信息为目的的形成性考试。而在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无论任何时候的任何考试都以对教学双方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排出名次为目的——总结性考试成为教学过程中唯一的考试,这种不科学的滥用总结性考试的做法直接导致教学过程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有必要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中明确科学地使用考试的重要性,明确学校教育过程中的考试,除了(学)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是总结性考试以外,其余的大量考试都是形成性考试,它们都是以获取教育过程中教学目的实现状况的动态信息为目的;明确形成性考试结果的表述和使用均不同于总结性考试,它不对考试结果作分数表述,而仅仅告诉教学双方测量项目答对与否,并要求教学双方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得到有益于调整今后教学活动的信息。
教学过程中的期末考试和毕业考试也不同于升学考试,前者是标准参照测验,后者是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关心被试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标准,达到教学标准的程度;常模参照测验则关心被试在同类考生团体中所处的位置(名次)。两种考试目的不同,考试结果的表述和使用也不尽相同,期末考试的目的在于评价考生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合格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考生达到目标的程度作粗略的等第区分。
2.全面性原则。坚持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素质的考查与评价,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对它们都应该进行考查,必须坚决反对应试教育中强化高考、中考科目,忽视其它科目的“主科中心”的错误倾向;(2)不仅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智力因素的评价,还应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3)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而不是英才教育,考试应面向全体学生,在合格的基础上设立多种标准,在要求所有的学生在所有的科目都达到合格标准的前提下,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这些科目中异步发展,实行异步考试;(4)改革应试教育百分制闭卷笔试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闭卷、半开卷、开卷相结合,百分制、等级制、评语相结合的考试方法。
3.系统性原则。素质教育考试方法的上述改革应以系统性原则为保证,否则可能将考试改革引入追求形式上五花八门,而没有实质性内容的歧途。应该将校内考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研究,尤其应该研究形成性考试的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诸如每门学科一个单元直至全学年的评价指标,每个单元评价指标反映在单元教学中的教学要求及其对学习困难的诊断等等。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具体教育(学)目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明确规范什么科目在教学过程的什么阶段使用何种考试方法,考查哪些内容,如何报道考试结果,怎样应用考试反馈信息,等等。从而通过一系列规范的、科学的考试,“指挥”教育(学)活动朝着素质教育的目标前进。
4.标准化原则。标准化考试的根本要旨是对考试过程中各种可能的误差作出最大程度控制,这种控制直观地表现为考试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效度指考试方法对考试目的测量的有效性程度,信度指考试结果的准确性程度。标准化原则要求考试方法的改革应有利于对评价目标的测量,评分方式的改革应以确保考试结果报道的准确性为前提,考试结果的使用和解释应有利于特色教育目的的实现。应该研究各种考试方式的适用条件及其结果的报道形式,尤其是如何客观、准确地使用评语和等级。
5.可行性原则。特色教育是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同时现有的社会发展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我国普通教育,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能理想化。特色教育考试制度的上述改革,尤应注意切实可行,避免烦琐哲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考试方法及评分方法的使用等等,应根据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系统性、标准化原则的坚持上,力求简便易行。在我们特色教育实践中,对考试制度进行以下改革:
变原来的单一文化课评价指标为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特长五项指标;变原来的教师单项评价(任课教师改卷评分,班主任评价)为多向综合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任课教师评价和班主任综合评价);变按考试分数排名次为“等级+描述”的评价形式;变单一的百分制评价为等级评价为主的评分制度,其中对学生特长采用兴趣、爱好、特长三个等级加一段描述性评语进行评价,对其它四项指标均按“优、良、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加一段描述性评语进行评价。描述性评语要求明确指出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对明显的不足以充满期望的态度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整个评语突出针对性、激励性和期望性。每学期结束,学校向学生及家长提供《学生素质报告单》,报告单的内容包括上述五项评价指标的等级和描述性评语。
特色教育的上述改革,辅之以优良的育人环境和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作,共同建立的社区育人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为受教育者架设的成才立交桥,必将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走向自己的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