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论文_刘敏 李佳玥 黄汝佳 通讯作者杨介梅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采用统计学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从中找出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且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67例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羊水胎粪污染、脐带受压或脱垂、母亲因素、羊水过少、脐带过长或过短等、羊水过多等,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护理后62例治愈(占92.5%)、5例好转(占7.5%)、0例死亡(占0.0%)。结论:加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观察;护理方法

新生儿窒息主要指的是胎儿因为缺氧导致宫内发生窘迫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障碍以及循环障碍[1-2]。严重情况下会对胎儿的各项重要器官组织造成不可逆损害,导致新生儿死亡。加强对新生儿窒息的观察与护理是降低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做好窒息复苏后的护理工作能够尽量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继而降低新生儿致残率和致死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6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中有41例男患儿、26例女患儿,其中有55例轻度窒息、12例重度窒息;合并疾病类型:10例颅内出血、49例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先天性心脏病。

1.2护理方法

(1)严格监测患儿的基础生命体征。护理工作人员需准备好急救药品以及器械设备等,保持设备性能完整以及药品在有效期。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肌张力、哭声、心率以及体温等各种反射,熟悉脑水肿、颅内出血或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异常征兆,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抢救。

(2)做好保暖工作。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所以经常受到环境影响。在患儿病情稳定之后,将患儿置于暖箱内,保持环境温度为22~24°C、湿度为55~66%,使得患儿的体温维持在36.5~37.0°C。随时观察暖箱内患儿体温变化,避免新生儿体温变化过大。

(3)合理喂养。由于之窒息后患儿的胃肠道缺血缺氧,所以极易发生呕吐或上消化道出血情况。护理工作人员需积极指导产妇合理喂养,适当调节哺乳量,使得窒息后上消化道得以充分休息。喂奶之后将患儿体位保持右侧卧位,避免频繁更换体位。

(4)加强临床观察。严密监测患儿的意识状态:患儿由于脑部缺氧缺血,继而出现意识状态变化。轻度意识障碍会导致患儿兴奋性增高,中度意识障碍患儿意识会使得患儿处于抑制状态,重度意识障碍患儿使得患儿处于昏迷状态;监测呼吸变化:新生儿窒息患儿在产前或产时有羊水和胎粪吸入到肺内,继而导致患儿出现呼吸中枢受抑制,继而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规则等;患儿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刺激,导致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之中,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抽搐,因此需严密观察患儿的抽搐先兆和次数,出现异常后需立即处理;窒息患儿常常出现皮肤黏膜出血或消化道出血等情况,护理时需严密观察患儿的大便颜色和形状。

(5)预防感染。医务人员注意手卫生,做好病房管理工作,定期开窗通风,严格执行无菌消毒制度,控制探视人员的次数,预防交叉感染。每天对患儿进行沐浴,保持皮肤清洁,注意观察脐带有无异味或渗液。

(6)护理并发症。患儿窒息后极有可能发发生低血糖或脑水肿等并发症,想要稳定维持患儿的血糖水平,需保持患儿头偏向一侧。对窒息复苏后的患儿需严密观察,部分细微变化均会导致并发症发生,出现异常后需立即报告医生,便于及时预防患儿的各种并发症。

1.3观察指标

分析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从中找出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且实施针对性护理。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tudent’s 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所有统计检验均为双侧概率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原因表现

67例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原因表现为:羊水胎粪污染、脐带受压或脱垂、母亲因素(母亲罹患糖尿病或心肾疾病等)、羊水过少、脐带过长或过短等、羊水过多等,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新生儿窒息出现的主要原因表现(n/%)

2.2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的护理效果分析

67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护理后62例治愈(占92.5%)、5例好转(占7.5%)、0例死亡(占0.0%)。

 3.讨论

羊水、胎儿以及脐带等因素是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常见因素,加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产前体检力度,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新生儿窒息情况且按照程序进行复苏抢救,加强对新护士的技术培训。积极做好复苏后患儿的各项护理措施,可预防复苏后患儿发生器官损害[4-5]。

参考文献

[1]涂青青,蓝魏芳,赖丽梅等.优质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z2):244.

[2]石碧珍,刘玲,陈兰等.协作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培训项目的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1):7-9.

[3]古玉芳,曾贵祥,蒙莉等.不同氧浓度对新生儿窒息复苏脑损伤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7):116-119.

[4]张进军,王瑛,李海欣等.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20):32-34,38.

[5]周波,张莉,屈小婷等.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7):651-653.

论文作者:刘敏 李佳玥 黄汝佳 通讯作者杨介梅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论文_刘敏 李佳玥 黄汝佳 通讯作者杨介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