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上海 201512
摘要:本文以“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作为文章的开始,接着引出了“教育的意义”等问题。通过中西方先哲对于教育的思考,提出了对于理想教育的描述,并与现今的教育理念作了一定的对比。之后,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论述了教育工作者的难处。最后,提出了理想教育的可能性和展望。
关键词:教育、理想教育、教育观念
说到教育,历来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古往今来的学者们对于教育这个主题的研究可谓是浩如烟海,从哲学上的辩证思考、人类学的探究起源直到近现代的科学主义的思考,真正可以说是面面俱到、相当全面的了。可是,作为一名刚进入教师系统的基层教师来说,笔者对于教育的思考一直都还存在着很多的疑问,而本文的目的也在于想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把自己这些年来的思考做一个总结,也希望能够带给其他的教育工作者一些些的启发。
如果开始对于“何为教育”进行思考的话,会产生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有教育?”拿笔者的实际经验来看,很多时候,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当一次次地去教导学生不要犯错误但是效果却十分不理想时,就会问自己一个问题:“教育真的有用吗?”甚至有时,会怀疑起教育者存在的意义。那么,人类为何会有教育,教育其意义在哪里呢?当然这个问题,已经有很多学者做了相当详尽的解释和思考。那么如果从一个基层教师的角度来说的话,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已经是相当成熟并且具有系统性。现在的社会模式我们已是很难像古代先哲那样,把教育从家庭处就开始培养,而是把几乎所有的责任放在了学校这里。试想:现在社会,一个家庭里,父母都需要工作才能养家糊口,而一个孩子的诞生,因为现在的就业生存途径的模式,往往把孩子放到学校是一个很理所当然并且也是唯一的选择。那么,可见教育是这个社会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自在的部分。因此,为什么要有教育,答案似乎已然获得。但是,由此而来的对于教育的思考,会让笔者觉得无可奈何,因为上述的这些理由,所以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产业化、功利化。那么,之后的一个问题即“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就显得很难回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就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先来看看“教育应该是什么?”笔者会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就是在实际的工作以及看到的现象中深感到现今教育的无奈,因此,也花了很多精力从历史与哲学的角度去看看先哲以及学者们对于“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的思考和描述。
我国历来是一个教育大国,教育先圣非孔子莫属。孔先生对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都相当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孔先生教育理念已是被研究分析的相当完善,而这里想提一笔,孔先生有一次与学生谈论理想生活的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每当读到这段话时,都会让笔者深感动容。教育并不是高高在上,如很多人口中的万能和神圣不可接近的。在孔先生眼里,教育是和风细雨,是平易近人,是让学生能够做一个快乐,会生活的人。而这与现在的教育理念有些背驰,现在我们一开口就是,同学们要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笔者有一次在自己班上布置的周记里就发现,几乎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写到希望在今后的人生中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时,相信很多人要质疑了,难道一个人不应该要对社会有用吗?的确,人在世上,如果只会索取,不知回报感恩是不妥的。但是,笔者的逻辑是一个先得学会做一个人,才能在以后有可能成为一个某某样的人。因此,现在很多的情况是,孩子们还不知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却在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的要求前,望而却步甚至有些自暴自弃。再看看西方的教育家是如何思考的,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本《爱情的教育》让笔者印象深刻,书中苏先生的教育理念给了笔者很多教育工作上的启发和思考。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得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自我尊重、有良好道德信念和情操的人,然后才是如何去谋生,学习相应的技能。在这一点上,似乎中西的先哲都有不约而同的想法。但是,先今似乎一切都颠倒了,这样种下的因真不知道以后会收获什么样的果。
到了这里,不得不说说,现在的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处。由于,现在的教育先以谋生技能、学历获取为先,再加上家庭教育大部分的缺失。老师们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学生惊人的功利化和对于回报的速求化,而这一点我们似乎已是有点力不从心。另一方面,由于现在是一个信息获取相当容易的时代,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都也逐渐受到了威胁和质疑。一个教师在讲台上所能够获得的尊重似乎也再慢慢的减少,那么在以后教育的权威有谁能够捍卫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由此可知,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难处将会越来越多并且教师的处境也会越来越尴尬。
那么,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呢?笔者坚信自然是有的,但是,这需要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反省。教育工作者历来被认为是灵魂的工程师、是伟大高尚的,但是很多人往往都忽略了,教育本身的复杂性。教育在历史上历来不是独立的存在,他不可避免的受到文化、经济、政治等等的影响和制约。那么,教育工作者的难处也可想而知。
最后,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先不去感叹那些社会、文化等层面的问题。而在这里,先做一番理想教育画面的思考。记得笔者十分敬佩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讲到教育时说过的一句话:教育的真正作用在于影响。的确,教育不是一味地说教,就可以把学生教育好。而是需要教育者本身的人格魅力以及时间上耐心的指引,在潜移默化中把理想、美好的情操、慢慢地种入学生的心里。那才有可能是真正成功的教育。那么,于自身而言,慢慢地学习提升自己,然后把正确地思想带给学生或许也是本人在以后想要放精力去做的事情。
论文作者:张晓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的人论文; 教育工作者论文; 笔者论文; 是一个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先哲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6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