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多元化现代建筑工程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考虑到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追求,框架结构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因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其建筑层级越高,上部比重越大,对下部竖向构件的承重要求越高,同时对框架结构的施工工艺的要求也越高。高层建筑工程建设需要大尺寸的柱体和墙体支撑整个高层结构。建造复杂的高层建筑,构件质量要有保证,同时提高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关键词:工程施工;建筑框架;施工技术分析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和特征
模板工程技术:模板虽然是一种辅助性结构,但是可以大幅度节约建筑工程的原材料和施工费用,并且显著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钢筋工程技术:钢筋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一般使用的是钢制材料。其中钢筋的配料和强度的选择、钢筋的焊接连接以及机械连接应当有成熟的技术要求和施工规范。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应当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并且根据钢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强度要求,严格仔细计算出钢筋的外包尺寸以及量度差值。在钢筋的表面周围涂抹保护层,可以有效解决钢筋容易受到氧化、磨损以及腐蚀的问题。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和工程环境,来选择科学合理的焊接连接以及机械连接,从而保障建筑工程的稳定性,提高建筑楼层的使用寿命。混凝土工程技术通常是指混凝土现浇施工技术,是一种能够根据施工地点环境进行现场灌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不是稳定的室内环境,经常受到风吹雨打,温度湿度容易变化,所以根据工程环境和实际的施工情况,科学合理地采用混凝土现浇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一般的建筑工程问题,使工程建筑可以安全可靠地投入使用。
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重要性
现阶段的工程发展、进步过程中,必须在细节工作上有良好的转变。继续按照老旧的标准和手段来实施,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还会形成较多的挑战。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重要性,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技术操作,可以提升自身的可靠性、可行性。框架是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出现了很小的问题,都容易影响到未来工作的全面进步,而且造成的各种影响较为突出。第二,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技术操作,应坚持在合理性方面不断巩固。按照单一的技术指标来操作,很容易导致工作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疏漏现象,阻碍技术的提升,容易导致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内部安全隐患不断增加,造成的影响非常严重。
3模板施工技术分析
3.1模板承载主体结构
立杆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故工程施工单位需要确保立杆一直放置在水平方向上,当完成对上层模板结构的支架安装工作之后,立杆仍然能够有效地承载建筑主体结构的压力。一旦立杆难以承担上层模板和支架的压力时,立杆将会出现弯曲和被压垮的现象,也就造成了工程施工难以有效支撑。当上层和下层的模板的支柱都放置在相同的垂直线之上,就会对整体建筑工程的结构和稳定都有影响,所以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工作都要严格按照程序执行。
3.2基础模板的安装工作
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中垫层的施工工作完成以后,施工企业要安排相关人员检查和测量水平基础,灵活使用基础平面尺,并且认真执行边线的勘测工作,期间可以使用记号笔、粉笔等对暗柱角进行标记,进一步确保基础模板安装工作的准确度,并且有效增强基础模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模板拆卸工作
4.1模板拆卸原则
模板的拆卸工作是对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进行施工时必不可少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施工现场实行模板的拆卸工作,首先要拆卸模板,然后继续安置模板。拆卸模板时应该拆掉最开始安置的模板,遵循先拆掉承载压力较小的模板、再拆掉承载压力较大的模板的原则。而且还应该先拆掉用来起支柱作用的模板,然后拆掉方木状模板。此外,施工企业需要及时有效地把拆掉的模板和材料装往环境安全和开阔的地方,减少施工场地人员伤亡概率和财产的损耗。
4.2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建筑工程在实际开展框架结构的施工工作时,施工工作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钢接头的焊接出现偏心弯曲现象、电极的规格选择错误、箍筋的尺寸不达标。钢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问题也普遍存在,钢板焊接技术差将会导致钢筋混凝土质量较差,严重威胁整个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5钢结构的安装工作
5.1加固的施工技术
第一,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建筑材料,按照松散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材料,并且做好实际施工地点的安全转移,要把建筑材料安全存放或固定于顶框位置并安装;存放材料区域要安装摄像头,并且做好防滑和防破坏处理。第二,开展钢铁焊接施工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依照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要求,执行相应的焊接工作,确保每种钢铁的数量成批出现。第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切割工作,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钢铁机械,这样能够完成后续的焊接工作。
5.2建设多层模板的支撑系统
在完善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中需要重点解决好模板承载能力的问题,多层模板要承载上一层的负载压力、混凝土结构以及新的施工负载压力。然而,建筑工程在具体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施工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很多地板都处于休养和维护的阶段,很难具有较为明显的承载效果。
6混凝土施工技术
6.1选择有效的混凝土材料
在对建筑工程的框架结构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选择合理有效的混凝土原材料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讲是尤其重要的。其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是工作人员在选择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只有具备质量较好的混凝土原材料,才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框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工作人员在选择混凝土材料的时候,务必要认真阅读混凝土的质量保证书,并且依据施工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从混凝土的种类、强度和性质进行思考,并且还要对材料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以及包装样式进行考究,全面有效地要把握混凝土的功效和作用。
6.2有效控制混凝土配比比重
施工企业要组建高效又专业的技术队伍来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比比重,促进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和质量。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会使用水量和体积量发生改变,造成混凝土的配比比重管理工作与工程项目的造价工作挂钩,故施工企业也要有效控制水泥量。
6.3混凝土采用浇筑施工
建筑工程在对框架结构进行施工时,有一项要获得上级批准同意的工作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工作,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可以一直保持优良状态。所以,施工企业在实际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必须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和要求,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方案。
7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不同的技术合理应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综合特性能够得到良好的提升,各方面的工作开展符合预期,并且没有出现严重的缺失和疏漏现象。为此,施工人员对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相关注意内容必须高度关注。例如,技术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模拟分析,针对技术要点积极地把控。与此同时,技术的方案组织,必须坚持在风险的控制和解决力度上进一步的提升,促使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安全性更好地提升。
结束语:
现代化的建筑中,框架结构由于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所以被大量的应用到实践中,但是伴随着高度的增大,对于框架结构施工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施工中要掌握技术要点与工程质量控制要素,严格控制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可以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时晋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2):21-22.
[2]王丙章.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07):88-89.
[3]吕鹏.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17):60.
论文作者:朱晨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混凝土论文; 模板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