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业协调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与政策建议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三次产业协同驱动经济增长的思路和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思路论文,建议论文,产业论文,和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态势。近年来,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总量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特别是我国重化工业快速增长)受环境、资源、土地等方面约束日益强烈,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面临国际竞争的压力日益加大。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增长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1]。

一、正确把握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科学内涵

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可以从协同论和经济滴水穿石理论找到理论支撑,正确把握其科学内涵还需考察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标准,以前影响三次产业之间互动的因素。

(一)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内涵

1.基于协同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涵义

作为子系统的三次产业之间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发挥三次产业带动经济(整个产业系统)增长的1+1>2的协同效应。从协同论①角度看,三次产业作为产业系统的子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了竞争(实际上是合作协同的另一个面)和合作协同两个方面。

三次产业的竞争性体现在: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各产业子系统在投资、自然资源、人才等方面相互竞争,其结果可能导致此消彼长,子系统内的部分产业日益兴盛,部分产业走向衰落,产业系统产生涨落从而远离平衡态。这实际上也就是工业化规律(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反映。而实际上,由于产业特性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在资源竞争中,将出现第一产业弱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兴起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产业间的合作协同性体现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三次产业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互动联系,如作为第一产业为第二产业中发展提供原料;第二产业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提供装备等;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提供服务功能等。

值得重点指出的是,产业的融合和分立成为三次产业合作协同的新纽带。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在当今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一方面,专业化分工趋势明显,不断从旧的产业或者其中的某个环节中分立出新的产业;另一方面,无论是三次产业间,还是各产业内部,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合趋势明显(并在融合中出现新的产业或新的增长点),产业界限日趋模糊。

2.基于经济学理论的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内涵

各产业在不断满足最终需求的基础上,产业之间形成有效合理的供需关系。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包括了“带动”和“协同”两个层次。一方面,产业发展需要满足不断变化的最终消费需求结构,才能发挥对经济的可持续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产业之间还存在一个供给和需求关系问题(实际上也就是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应该体现在一个产业为其他产业提供有效供给或创造有效的需求,才能够有效刺激其他产业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产业内部往往还存在产业自我服务、自我消化的现象(即产业内部还存在一个自我需求和供给问题),从而也能促进经济增长,如第二产业中的某些重工业内循环增长,虽然也存在原材料供给的外溢,但对其他行业的需求影响不大。如果产业子系统内部内循环需求比较严重,产业之间供需关系就不明显。只有加强三次产业子系统供给和需求关系,才能实现经济更有效率的增长。

(二)考察三次产业是否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标准

1.各产业(子系统)自身是否稳定可持续发展

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产业继续存在的基础,更是产业间互动的基础。一方面,资金、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给是否充分,以及环境的容量等都是导致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产业发展是否满足最终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也是影响产业的可持续稳定的重要因素。

2.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三次产业之间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产业在发展中需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否则将造成某一产业的供给过剩或者需求不足,从而影响了产业的协同带动作用(当然还有每个产业的一部分会形成最终需求,但也并不影响产业之间的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比例关系)。国际上许多经济学家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对应的三次产业比例关系,如库茨涅茨模式、钱纳里模式[2]。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存在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而且目前正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不完全按照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道路推进工业化,对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产业比例关系,不一定要完全按照某一标准模式来套算是否出现偏差,但以一个总的发展趋势作为判断标准还是可以成立的:根据三次产业演变规律,工业化初期是“一、二、三”的产业比例构成,工业化经过“二、三、一”的演进阶段,最终形成“三、二、一”的结构。

具体到从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二、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放在国际背景下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系统,如果子系统由于支撑能力(供给)过弱或其他原因,不足以对其他子系统提供支撑(供给)时,往往会由本国或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系统外的相应产业来提供,如我国进口农产品原料来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提供支撑,我国的外资企业大量由国际服务业提供支撑,等等。

(三)影响三次产业之间互动(有效合理的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因素

外在因素主要是体制(制度)因素。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特性、产业规模、技术含量等因素。如重化工业往往自我需求强烈;一个产业的规模庞大,自然对其他产业的需求也多,对其他产业的供给能力也相对强;而技术含量高,特别是工业技术含量高,一方面往往能够实现集约发展,另一方面则可以占据产业链的高端,从而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更为强烈。

二、当前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缺乏协同性的表现

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缺乏协同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主要表现在:

(一)近年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第二产业持续成为带动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根据人均GDP等22个指标计算判断[3],本世纪初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前期。近年来,我国工业化继续快速推进,从2006年开始,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2000美元(达16084元人民币,约2017美元)。根据国际工业化演变规律,一个国家的经济处于工业化中期,应该呈现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的格局,从而实现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的态势。但目前我国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并没有出现这个态势。

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持续下降

从表1可以发现,2001年第三产业占CDP比重为40.5%(现价,下同),虽然到2002年上升到了41.5%,但之后逐年呈下降趋势,到2006年下降到了39.4%。目前全球产业结构正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总趋势[4],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7.8个百分点,低于下中等收入国家5.5个百分点,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9.1个百分点。

表1 近年来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变动(以现价计算)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 第三产业

2001年 100 14.4

45.139.740.5

2002年 100 13.7

44.839.441.5

2003年 100 12.8

46.040.541.2

2004年 100 13.4

46.240.840.4

2005年 100 12.5

47.542.040.0

2006年 100 11.7

48.943.339.4

注:2006年及以前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2007年数据是根据2007年国民经济统计公报计算,下同。

2.第二产业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力量

从表2中可以发现,2001年三次产业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第三产业略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一度是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双轮”。从2002年开始,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上升态势;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呈现下降态势。

进一步分析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情况。从表3(下页)可以发现,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一直低于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率虽然比较高,但二者的作用还是发生了变化。2001年,第二产业的拉动率低于第三产业,二者之比还小于1;但从2002年开始,第二产业的拉动率和第三产业的拉动率不断扩大,其中在2003年扩大到1.54,从2004年开始下降,但之后呈现扩大趋势。

(二)我国重化工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受资源、环境、土地等制约,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

表2 各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年份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工业第三产业

2001年

100 5.08 46.7042.15 48.22

2002年

100 4.57 49.6644.45 45.68

2003年

100 3.36 58.5151.91 38.13

2004年

100 7.85 52.2347.74 40.00

2005年

100 6.08 53.6447.02 40.28

2006年

100 5.56 55.5748.78 38.78

2007年

100 3.81 57.5051.28 39.35

近年来,我国重化工业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继续表现为重化工业快速增长。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比2006年增长18.1%;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26.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8.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21.5%;而6大高耗能行业比2006年增长18.9%,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4.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2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1.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7.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4%。

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导致了我国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增速居高不下。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09407亿元,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我国单位GDP能耗比较高。根据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国内万元GDP能源消耗为1.2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了1.23%,是我国单位GDP能耗2003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但远没有实现年初预定下降4%左右的目标。2006年主要原材料消费继续大幅度增长。其中,钢材4.5亿吨,同比增长17.2%,占全球消费量的30%;铝865万吨,增长32.1%,占全球的25%;水泥12.4亿吨,增长14.5%,占全球的54%。如此大规模的资源消耗说明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还相对较高,不符合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并不丰裕的现实国情。

我国资源使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我国8个主要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其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火电供电煤耗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从资源消耗强度看,我国单位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4.8倍、4.9倍、4.9倍和4.4倍。

与能源、主要原材料大量消耗相对应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及其所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200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显示,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固体废物和污染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57.4亿元(占总成本的1.2%)。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

(三)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特别是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性(需求)还需要加强

1.工农业发展协同性较弱,影响两大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1)部分地区工业乱占耕地势头不减,农地生产能力日趋弱化

非农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占用了大量农村耕地,我国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1.30亿公顷下降到2006年的1.22亿公顷,平均每年减少82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从1996年的0.11公顷下降到2006年的0.09公顷。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双重目标驱动下,农业经济相对效益下降,农用耕地的保护问题仍将面临较大压力。今后一个时期,耕地、水等农业资源约束与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水土流失较严重、不适当过量施用化肥等原因,导致耕地质量下降。稳产高产农田比例偏低。特别是在耕地“占补平衡”中,普遍存在“占多补少”、“占优补劣”问题,导致耕地数量减少和总体质量下降,削弱了土地的生产能力。

(2)农业生产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尚不足以支撑大规模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大多数地区以传统农业为主,部分地区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总体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的生产手段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国农业总体上依然是小规模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土地经营规模和养殖规模都比较小,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兼业化、副业化现象明显。细碎化的土地小规模经营和兼业化的养殖,难以建立大规模的种植和养殖基地,无法满足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业对成片规划化种植和养殖基地的需求。

(3)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膨胀,无法满足弱势农业资金需求

目前国家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行政干预,主要以控制银行基准利率方式,人为压低资金成本,形成扭曲的要素价格宏观政策环境。正常资本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得以快速膨胀,建设投资向重化工业过度转移②,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业资本严重匮乏,农业对国民经济瓶颈制约持续存在。农户生产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收益低、风险大的薄弱领域,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普遍向大城市、好项目倾斜。建设现代农业存在巨大的金融需求,但农村金融机构不断缩减。虽然国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如建设农村信用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农村金融体系整体支农功能偏弱,农业资金贫血现象较为严重,需要资金支撑的现代农业发育不足,一大批重要农业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少,难以满足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我国农业劳动力主体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从事农、林、牧、副、渔方面劳动力文化程度更低,基本上为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素质明显低于其他行业。由于缺乏文化知识,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缺乏科技知识,也使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和运用。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市场信息的传播与服务不利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农民素质和技能培训,低素质、低技能农业劳动力过剩,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导致工业结构向高端升级遭遇劳动力技能障碍。

2.工业特别是部分重工业内部自我循环需求和发展强烈,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性不强

当前我国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快速增长,其中重化工业又是带动工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重工业多数行业是内部自我循环发展的产业,这些行业通过自我需求实现快速增长(如钢铁企业建设需要大量钢铁,从而刺激钢铁业的快速发展),对一、三产业的带动性(需求)不强。

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一直超过了0.5,2002年第二产业对第二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要远高于日本处于重化工业化阶段时期的1970年(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类似)的水平。

而从纵向看,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出现波动,2002年比2000年还有所下降,也低于1997年;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也是逐年下降的。

3.我国第二产业存在大量的外资企业,对国内第三产业带动性偏弱

这些外资企业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而设计、研发、管理、营销、物流等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即服务环节,则主要由国外跨国公司控制。其服务产品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商务服务,大多是由外方提供,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产品需求并不多,工业有产出,但对我国服务业需求并没有增加,从而弱化了我国国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互动性。而且跨国公司凭借其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水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控制了全球生产和经营网络,取得了支配权。这种状况的存在阻碍了我国科技开发、国际市场营销、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电信、管理咨询等服务部门的发展。

4.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程度低,制造企业自我服务比重高,外包服务项目层次低,中间需求不足

当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在社会分工落后的情况下,各类企业自成体系,生产开发、物资供应、工艺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均由企业自己直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和规模化发展,影响了二、三产业互动发展。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外包项目以零部件产品生产为主,市场销售、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生产性服务项目占全部支出的比重偏小,2002年仅为27%。在国外,规模型的制造企业一般将服务外购作为缩减成本的重要手段,其中金融服务支出占全部外购服务比重达11%、市场销售服务支出占14%、外购信息技术服务支出占30%,仅此三项即达55%。在制造业专业化分工程度极低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中间投入中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不足,所占比重只有12.0%,远低于美国的32.6%,德国的28.4%和日本的26.6%。

5.部分服务产品不能支撑工业企业发展需要

工业生产前期服务阶段,科技研发支撑不足。据调查,我国约有90%以上的科研成果未能实现产业化,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研究成果与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我国将大量科技投入投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没有考虑工业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是缺乏进一步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的资金投入和激励机制,经验表明,科技研发、中试和产业化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在风险投资市场不发达的背景下,仅靠政府科技研发投入不足以支持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生产中服务阶段,风险投资业发展滞后。我国风险投资市场发育刚刚起步,大多创业中心的平均资本金不足100万元,远远小于国外平均1.2亿美元的水平,无法帮助制造企业实现规模化生产。

生产后服务阶段存在不足。以传统物流为例,目前大多工业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能否提供综合性的全程服务,其次是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收费高低。据调查,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够提供的综合性全程物流服务还不足总体需求的5%,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仍停留在传统货运代理、仓储、库存管理、装卸和运输等业务领域,属于“类物流”企业。

6.部分农业社会服务业供给不足,制约了第一产业发展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产业化还刚刚起步,农民在结构调整中缺乏快速、准确的市场信息,缺乏流通组织与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产品流通市场建设严重滞后,妨碍了农业经济效益和效率的提高。农业服务业问题特别是农业中介组织包括行业协会、动植物防疫体系不发达,制约了农业发展。

三、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

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原因,除了各产业自身在发展中内在因素(参见前面的分析)外,还存在以下原因:

(一)产业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④”是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

长期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可以归结为“产业增长过度依赖资金和物质等生产要素投入,产业升级过度依赖外资”两条路径。

1.“产业增长过度依赖生产要素投资”路径强化了我国产业带动性弱的重化工业快速增长势头,制约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产业增长过度依赖资金和物质等生产要素投入”路径是指通过高投入和扩大规模来实现经济增长的。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依靠资金和物质等生产要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且为了快速扩张,忽视了环境保护、土地和资源的集约利用,走粗放式发展道路。1978-2005年我国投入产出效率基本上是下降的,全国各种资源材料利用率也非常低,只有50%,其余的一半均以“废物”形式排入环境。[5]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生产的低效益,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高成本和低效益的特征,我国已有的几次大的经济波动都是由过高的经济增长率和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造成的。

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处于短缺状态,生产要素投资比创新拉动产业增长见效快,而投资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当然房地产也是一个投资热点)将对经济增长拉动效果更快。这种模式使得一些地方把增加投资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追加投资,而且重点领域是工业。

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较快增长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重化工业的需求旺盛(需求旺盛往往是投资的自我需求),强化了对重化工业的投资(从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驱动角度理解,投资目标应该是没有错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强化了重化工业发展“自我循环”。

2.“产业升级过度依赖外资”路径造成了我国产业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抑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发达国家在重化工业高速增长时期,依靠自身的技术进步,快速实现了高加工度化,成功地摆脱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了以要素投入为主,向依靠技术和知识等软投入为主转型,也实现了产业间协同发展。但我国并没有出现这个局面,其原因和我国“外资依赖”是分不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很多地区和部门的技术进步都存在过度依赖外资的问题。一方面是通过购买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来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引进外资来促进技术进步。不能否认,无论是购买技术,还是外商直接投资通过“技术外溢”,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和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了我国经济增长(张小娟 李蕊,2002)。但这也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形成了对外资的依赖。其结果造成了我国国内自身对研发的动力不足(当然,动力不足还包括了其他原因,如体制等问题),我国面临着研发水平低、投入少和劳动力素质低,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从而使得我国技术升级缓慢。但实践证明,依靠外资是买不来核心和关键技术的。我国在进行重化工业化的同时,依靠外资来加快高加工度化,实际上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虚高度化”状态,制约了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外资出于其自身利益的需要,在研发和营销等方面继续依赖具有优势的母国而削弱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动力,挤压本土企业的本土品牌,对关键行业进行控制等,研发、设计、咨询、营销、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外溢,使得我国工业所占GDP比重较高,在工业内部名义高度化提高更快。二是附加价值高端环节被外方所控制,国内生产性服务业难以快速发展,而且利润主要流向国外,国内收入水平与GDP并不对应,消费服务业也难以得到带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工业化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难以得到相应提高。根据调研,我国制造业企业不愿意“外包”(外包能够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从事的是低端加工工作,利润非常微薄。在这种情形下,倘若再把生产性服务这个利润源外包出去,企业的生存将会面临严峻挑战。⑤

(二)资源生产要素价格扭曲,一方面造成了对资源和生产要素过度需求和浪费,另一方面也是导致我国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一是土地价格扭曲。前些年,一些地方为了招商引资,特别是中西部许多地区,采取了“零地价”的方式来提高本地区的吸引力。虽然近年来,国家统一了地价,但一些地方为了吸引资金进入,在操作上,人为地价压低。在地价偏低的情况下,一些客商大力圈地,工业用地的效率偏低,投资强度和投资密度远低于欧美国家,造成了现有土地紧张,只能挤占农用耕地,造成了农用地日趋减少。

二是资金贷款利率扭曲。整体上,我国的资金贷款利率浮动性不大,而且对于部分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而言,显得偏低。近年来钢铁等原材料和采掘行业是比较典型的行业。

三是劳动力价格偏低。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于发达国家。根据相关研究[6],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劳动力相对成本不足发达国家的5%,按照我国劳动力成本每年以10%上涨速度(课题组曾经在广东深圳、浙江等地调研了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工资上涨情况,在本世纪前4年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近三年上涨速度不到10%),加上即使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调高50%,与我国的主要经贸伙伴以及竞争对手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仍然低。我国劳动力成本偏低⑥,造成了我国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处于比较优势,企业也不容易被市场淘汰,生存的压力降低,技术创新的动力减弱,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

另外,与矿产的价值比较,矿产资源价格偏低。一方面使得资源价格无法有效、真实地反映社会需求,价格机制无法按照市场规律来调节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企业和社会缺乏珍惜资源的压力,破坏式开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另一方面,资源的廉价或无偿使用,还带来了浪费和效率低下,这种生产和消费方式影响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据测算,我国目前煤炭资源回采率平均仅为30%,乡镇煤矿仅为10%,共生、伴生矿的利用率只有20%左右,矿产总回收率只有30%,而国外先进水平都在50%以上。我国铜、铅、锌伴生金属冶炼回收率仅为5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80%以上。我国每年平均约有200万~300万吨废钢铁、10万~15万吨废杂有色金属等未被合理回收。

(三)体制不完善弱化了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协同效应

1.政府绩效考核体制不完善

地方政府虽然没有明确将GDP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目标,但是,它承担了实际上的考核目标,而在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环保、生态和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的考核和约束不足。在“GDP优先”考核目标下,各地虽然都纷纷提出要重视发展第三产业,但还是缺乏“抓手”,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项目则容易成为地方政府的“抓手”,这也是当前我国各地纷纷上马重化工业项目的重要原因(即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也不例外)。

2.财政体制存在缺陷

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还存在追求GDP快速增长制度下,当前我国的财政包干、分灶吃饭和以增值税为主的财税体制,刺激了地方不顾资源和环境条件,纷纷以工业园区的方式,通过直接和间接的行政手段配置土地、信贷资源,甚至不惜用零地价和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吸引投资,挤占第一产业用地,盲目发展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的工业项目,特别是能够立马见效的重化工业项目。

3.部分领域的市场化改革滞后

特别是我国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服务领域为甚,进入限制、行政垄断与市场分割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容量的扩大,如银行、证券、保险、民航、铁路、邮电通讯、外贸、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资产评估、审计、国际货运代理等仍然存在着较高的所有制行业进入壁垒,不利于增强这些行业的活力。

研究表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越突出,服务业的发展越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我国很多生产性服务行业的进入受到限制,服务业资源流入不足,竞争机制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发挥。目前我国一些电讯等行业的服务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而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市场供求状况和企业的成本效益也难以得到真实反映,实质上即是较低的市场化程度造成的,而较低的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抬高了交易成本,降低了服务业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与制造业互动的能力。

4.我国市场制度还不完善

信用制度缺失,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导致了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培育、分工深化得不到足够的保护,提高了交易成本,放大了研究开发、品牌营销等附加价值高端环节的风险,制约了专门化分工的形成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有公信力的市场中介组织明显发展不足是影响我国信用制度完善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诸多官办机构承袭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方式,难以真正起到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民办机构数量少、素质较低,或者其本身的信用都存在问题。根据调查,制造企业不愿进行服务外包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服务外包意味着制造企业引入了一个“风险源”。对工业企业来讲,由外部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企业能够控制的余地相对较小,不能履约、商业机密泄漏的概率相对增大。在当前转型期,我国市场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环境等发育得不够成熟,社会对商业违约、欺诈行为的发现、惩戒能力有限,必然妨碍工业企业进行服务外包。

四、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

根据我国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的现状,以及影响我国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基本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一产稳、二产强、三产大”的产业发展方针,转变产业发展模式,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三次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发展。

(一)坚持“一产稳、二产强、三产大”的产业发展方针

坚持“一产稳”,就是指要保持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加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关键是要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坚持“二产强”,就是指当前我国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要由目前在国民经济地位的“大”到“强”,其核心就是提高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产业在国际产业链的地位,提高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坚持“三产大”,就是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带动力量。

(二)转变产业发展模式

1.强化和提升传统工业的新型化,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目前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传统工业在我国工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要摆脱传统工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附加价值的困境,要推进传统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利用“外取”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来减轻我国高耗能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压力。主要可以通过购买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和资源产品,以及直接在国外投资一些关键性的领域如开采矿等方式来减轻我国重化工业产品需求的压力。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扶持一批企业内资源循环利用的示范企业和企业间资源循环利用的示范生态工业园区(EIP),进行产业与产业之间、生产与消费之间资源反复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特别是通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各企业通过生产流程都构成了一个闭环,将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回用、节约与产业链融合起来,实现资源充分利用。

4.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升级,真正实现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

要提高加工贸易的发展质量,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立足自主创新,不断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从多年的实践来看,通过技术引进引不来核心技术。但考虑到我国创新水平的现状,技术创新升级方式和重点必须梯次推进,还要针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自主创新之路,引进、吸收和自主开发的重点应该有所区别。着力抓好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中的技术含量较高、市场短缺品种的生产和节能降耗,大力发展新型材料。要加快对装备制造业的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要依托重大项目,加快重点装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发市场急需产品。对于资源型产品,围绕增加品种、改善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强化设计能力,加强品牌建设,鼓励提高产品开发和深加工能力,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附加价值,优化产品结构。

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主体应该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并举。要继续扶持大企业发展,积极培育我国自己的跨国公司和全球生产体系。推进专门化分工协作,形成以大带小、分工明确的企业组织体系。大企业通过产品协作关系,把大量中小企业纳入到专业化体系中,并以此带动向中小企业扩散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5.以产业园区为基础,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各类开发区有1568家(由国务院批准的开发区有222家,省级1346家)。但根据调研发现,实际上各地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还大量存在各类省级以下以各种名目设立的开发区。园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基于园区发展产业集群,一方面能够集约利用土地,另一方面则可以降低产业发展的交易成本、提高产业创新能力等。目前在国际上和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经有成功的经验。产业集群化发展,它不完全是某一个产业的独立发展,涉及到诸多的配套产业,其中,公共服务平台是一个重要的支撑体系。通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可以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性配套发展,从而实现产业间发展的互动。

(三)突破产业发展薄弱和关键环节,有效实现产业互动发展

1.集中优势力量,按照“有限目标”,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未来高增长潜力和优势的产业

要根据现有的国力和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亚微米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高性能计算机、航空航天、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生物工程药物、生物芯片、农业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实现产业化;在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软件、生物及新医药等方面形成规模,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2.促进工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

重点突破研究开发、营销、品牌培育、技术服务、专门化分工等制约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环节,促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制造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3.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型,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转型关键要做到:一是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二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应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五是为农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支撑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是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延伸的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第一、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要依托特色资源优势,使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建设县域优势农作物产业带,根据优质的产业配套加工企业,形成区域性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区。要采取“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等合作方式,走小农户、大基地,小产品、大产业的路子,加强基地与农户、企业之间的联合,发挥加工企业在引进、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的作用。要把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以销售定加工,以加工定生产,引导农民为加工而种,为加工而养。鼓励采用节能、环保、降耗的现代技术装备,大力发展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发展“菜篮子”产品加工,巩固发展糖、菜、丝、麻、皮革等传统加工,着力推进非粮作物制造生物质能源以及利用农业资源制取生物医药等高技术农产品加工业。

4.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

特别是鼓励和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健全服务业体系。

要加大制造企业内部服务外部化和创新力度,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在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生产力推进器的作用的基础上,增强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导向功能。要重点发展FCB行业、物流、信息服务等制造业需求比较强烈的行业。

要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农业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服务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调整优化服务业组织结构,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要根据国有大中型制造企业和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要求,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和品牌化服务,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研发设计、管理咨询、商务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还要加强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促进实现产业聚集。

根据第二产业技术层次的差异,考虑与第三产业协同定位的需要,打造若干个集聚程度高、影响范围广、各具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增强对周边区域乃至全国第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在主要产业集群区内或者附近,按照政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的原则,尽快建立起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生产性服务的公共平台,以降低制造业集群的交易成本,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在各个高技术园区,要建立为其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特别是成长型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技术研发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工程、融资、信息、咨询、物流等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以促进高技术产业加速发展。

五、政策建议

根据三次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不协同的原因,和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增长的思路,需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一)推动产业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措施

1.完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要改变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的做法,就要改变考核指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建立较为全面的考核体系。考核干部应该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方位进行:GDP增速重要,社会治安、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水平同样重要;城市变化和新农村建设都要推进;硬环境要加强,软环境也要改善;当前发展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协调统一;经济增长的总量和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能偏废。特别要指出的是,地方政府要对环境质量全面负责,将环保治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并定期公布各地区和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耗、污染排放情况。

2.逐步推行财税体制改革

要在现有财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分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稳步推行我国正在试点进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考虑到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设备投资所含的增值税,无疑将刺激社会投资。当前我国还存在投资过热特别是部分重化行业过热问题,要加快形成比较完善的鼓励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体系。如改革资源税费制度,要将原来的从量定额征收,改为实行从价计征的方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适当的时候开征环境保护税,等等。

3.采取增加进入成本的措施来限制重化工业投资过热问题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信息引导和强制标准相结合,同时兼顾使用适当的行政手段。比如严格控制土地出让、严格“三废”排放标准和加强治污力度、提高劳动环境标准等。运用有差别的利率调节政策,限制某些行业投资。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纠正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低价出让土地、牺牲环境、放纵降低劳动保护等行为,通过严格的土地、环境、质量、能耗、水耗、劳动环境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进行法制化管理,增强透明度和稳定性,使企业市场预期和投资行为更加合理化。颁布投资指导目录,加强窗口指导和对企业的信息引导。

4.加强对资源开发及资源性产品的管理

一是维持相对较高的资源价格,控制资源的过度开发,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投入,促进资源节约和提高开采效率。近年来,资源税已有所上调,但是上调的幅度并不是很大,远远赶不上资源价格上涨的速度,资源税在其中所占的比重较小。资源税并没能体现出反映资源真正价值。二是限制资源性产品出口。

5.要完善技术创新制度,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要切实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自主创新,保护创新成果。通过转让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获取应有的收益,严格查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把科研成果与企业直接挂钩的新机制,建立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绿色通道。

6.鼓励园区转型,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方面对于各地的园区建设,要加强管理,采取措施杜绝圈地行为。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示范园区方式鼓励园区集群化建设,促进园区的单一产业区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

7.鼓励资源型企业走出去

要通过加大补贴等方式鼓励资源型企业走出去,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闯出一条新路子。

(二)加快薄弱性和关键性产业或领域发展的政策措施

1.加大农村各项制度改革,促进农业发展

一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缓解农业资金缺口。要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通过调低最低注册资本要求,放宽境内投资人持股比例,鼓励各种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与收购金融机构。对于面向农业实施贷款的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可给予降低再贷款利率的优惠。要力促农村信用社发展,农村信用社性质不同于商业银行,主要发放小额贷款,风险小,可适当降低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要积极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农民、农村小企业、行业协会按照自愿原则,发起设立社区性信用合作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在成员内部开展资金互助和金融服务。国家对农民自己兴办的金融合作互助社和行业协会进行的借贷业务,应免征各种税赋。二是要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基本农田。

2.加大对各类基础设施和基础领域的投入

要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物流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强农田基本水利建设。中央与各级政府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更多结合地区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支持重点和优先序,以提高支持效果;在加强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不同类型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予以重点支持。要继续加大科技投入,为我国自主创新创造基础性条件。要加大对各类紧缺劳动力和就业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

3.采取各类切实措施,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首先要实行分类指导。我国第三产业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目前已得到较好发展的传统服务业(如传统物流和餐饮旅馆业等);二类是发达国家早已发展而我国在改革过程中才出现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会计、律师服务业、证券服务等);三类是信息技术推动成长的新兴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通讯等)。由于各行业特性、市场发育和改革开放程度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应有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对于第一类服务业,政府有许多成熟的管理经验,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今后重在规范服务行为和诚信服务,提高服务水平。对于第二类服务业,虽然制定了一些条例,但难以适应开放条件下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应在不断开放和实践过程中学习,并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对于第三类服务业,国际上还没有成熟的规制经验。合理制定这类服务业的管理规则,一方面要加强国际交流,另一方面要加强探索和研究。二是为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奠定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如发展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创新奠定“平台”;通过体制创新,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专业化分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改革,放松管制,降低税费,规范服务标准和管理,积极开拓如社区服务、汽车服务、旅游、租赁、娱乐、各种信息咨询和计算机服务、房地产物业管理等领域的增长空间。促进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积极推进部分服务领域产业化和社会化。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业与事业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为原则,加快推进适宜产业化经营领域的产业化进程。

4.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产业加速发展

目前垄断行业主要是第三产业领域。改革开放三十年实践证明,市场化改革越深入的产业,发展也越快。在不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为主转变,打破所有制歧视和行业垄断。遵循有利于有序竞争、提高效率和效益的原则,建立公平透明、管理规范和标准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允许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垄断行业领域,并鼓励参与国有垄断企业的改组改造。

5.在符合WTO规则的前提下,制定各类优惠政策扶持薄弱环节和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

如,针对农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可通过投资补助、财政贴息、担保等优惠政策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可以通过鼓励采购国内产品、税收优惠政策研发等形式支持重型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研发、设计、创意等技术服务企业可比照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6.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职工待遇

要严格执行新劳动合同法,维护劳动者利益。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采取逐年上浮的最低工资制度,而且要对非国有企业采取重点监察。

注释:

①协同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大量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的整体行为取决于系统内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大,而其独立性较小时,系统的整体在宏观上显示出结构特征,这样的系统是有序的。反之,当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小,使子系统的独立性占主导地位时,他们便处于杂乱无章的“热运动”状态,使系统在宏观上没有一个稳定的结构,这样的系统是无序的。简言之,即“协同导致有序”。在系统由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的转变中,时间结构或空间结构在宏观尺度上以自组织的形式产生出来。协同效应,就是子系统之间通过一定方式的结合,发挥单体简单相加所不能取得的效果。

②“一五”期间,农业占基本建设投资的7.1%,工业占42.6%;“二五”期间,农业占11.3%,工业占60.4%;“三五”期间,农业占10.7%,工业占55.5%;“四五”期间,农业占9.8%,工业占55.4%;“五五”期间,农业占10.5%,工业占56.3%;“六五”期间,农业占6.1%,工业占45.4%;“七五”期间,农业占3.3%,工业占51.4%。

③所谓依赖度,就是指在某个行业的生产中,某项中间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系数)占全部中间产品直接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系数)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dij=aij/∑aij。aij是直接消耗系数,∑aij是第i个行业的全部中间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中间投入系数)之和。运用依赖度数据,可以衡量产出对某项投入的依赖程度,或者说某项投入对产出的重要程度。

④路径依赖,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的体系一旦在外部偶然性事件的影响下被系统所采纳,便会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被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替代。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取得成效之后,人们往往沿着这一路径继续下去。

⑤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对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10个主要城市进行的调查,发现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企业使用外部服务的比例只有44%,其中上海是37%,其他长三角城市是27%。而这些地区,外资企业都比较发达。

⑥2008年我国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间接地提高了劳动力价格,许多企业开始叫苦,这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要迫使企业要在其他方面如提高技术等方面下工夫,否则会出现生存危机。

标签:;  ;  ;  ;  ;  ;  ;  ;  ;  ;  ;  ;  ;  ;  

三产业协调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与政策建议_三次产业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