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献分类与学科方法课程改革_自然语言论文

论文献分类与学科方法课程改革_自然语言论文

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程改革刍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类法论文,刍议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文献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本文从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程的由来和发展的论述中,提出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应拓宽和更新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程日趋完善。

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或情报检索语言是情报检索的语言保障,是图书馆文献加工的基本工具。它对于图书馆及情报工作,如同自然语言对于人类社会生活一样重要。当今图书馆及情报工作几乎都离不开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因此,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已经作为一门核心主干课程列入国内30多个高等院校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的教学计划之中,尽管这些院校使用的课程名称形形色色,各不相同,如图书分类、图书馆分类学、文献分类学、分类法与主题法、主题标引、分类语言与主题语言、情报语言学等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门课程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情报检索的计算机化,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有了迅速的发展,同时这门课程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因此必须进行课程的改革。现扼要回顾一下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的发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实践,对课程改革提出若干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正于同行。

1 课程的由来及发展

图书分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30、40年代成立的图书馆学专业很早就把图书分类作为图书编目课的重要讲授内容。当时出版的教材有吕绍虞编译的《图书之分类与编目》(1933年,上海大夏大学)、刘子钦《分类之理论与实际》(1934年,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等。50年代初,刘国钧教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单独开设了图书分类课,授课的讲义1953年定名为《图书怎样分类》由开明书店出版。此后图书分类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列入了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教学计划。值得注意的是1962年在刘国钧教授主持编写的《图书馆目录》讲义中首次设置了“中文图书标题法”一章。1963年北京大学关懿娴教授也在西文图书编目课程中增设了“《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表》及其使用”一章。这些似可视为大陆最早系统讲授的主题法课程。1963年刘国钧教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首次开设了“西洋图书分类法评述”课(2学时、专业必修课),图书馆分类课程逐渐趋于完善。1964年刘国钧先生首次招收了图书分类法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同年完成了专著《西方图书分类法评述》(直到1980年方正式出版)。1966—1976年文革期间,古今中外的图书分类法均被打成封资修“毒草”,图书馆学教育陷于停顿和瘫痪。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图书馆学情报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全面复苏。1980年武汉大学张琪玉教授完成了专著《情报检索语言》的撰写,于1983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对国内检索语言的编制和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1980年开始,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及研究生都开设了情报检索语言课,张琪玉教授还招收了检索语言方向硕士研究生。这是国内首次以情报检索语言命名的一门课程,改变了以往只重视体系分类法,忽略组配分类法、叙词法、关键词法,以及缺乏对检索语言作整体研究的情形。这本专著中包括了检索语言的理论和方法、各类检索语言的构成原理和具体方法等等。这本专著的出版标志着此课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80年代是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程建设的重要时期,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完善和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还是新教材的出版,都是过去几十年无可比拟的。1980年台湾出版了王省吾先生著的《图书分类法导论》,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一批新成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都陆续出版了图书分类法和主题法的教材,不少院校还开设了“情报检索语言”或“分类法和主题法”等课程。1987年张琪玉教授全面增订《情报检索语言》一书,加入了自然语言的相应内容,增设“情报检索语言基本方法”、“情报检索计算机化与情报语言学的发展”等章,并改名《情报语言学基础》再版,大大增强了系统性和理论性,标志着此课程的成熟和完善。

1992—1993年,国家教委组织十多家高等院校教师讨论、编写了《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程教学大纲》,并于1995年与“图书馆学基础”、“目录学”、“文献编目基础”、“文献检索”、“图书馆自动化”等几门图书馆学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一起正式出版。这标志着此课程主干地位的正式确立。目前国内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均已将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或其他名称)列为专业必修课,有的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有的作为前后接续的两门课程开设(“分类法”和“主题法”、“图书分类”及“主题标引”、或“图书分类”及“情报检索语言”),课时一般都在80—160学时之间。目前不少院校在此基础上还开设了“文献标引”、“索引法”、“当代情报检索语言”、“自然语言标引和检索”、“情报检索词汇控制”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使课程体系日趋完善。

2 拓宽和更新课程内容

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是一门诞生在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课,必须随着文献检索技术(包括设备及方法)的发展,不断拓宽和更新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才能使它适应时代的发展,永葆其内在的生命力。

这门课的体系定型于80年代初,十多年来计算机情报检索的发展,对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发展,乃至情报语言学的进步,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

(1)信息载体电子化。其主要标志是机读数据库的迅速崛起。90年代以来,世界联机数据库已超过5000个,我国自建中文数据库现已有近千个,其中包括书目数据库、数值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图像数据库等。与此同时,计算机可读的电子出版物(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报刊等)也在急剧增长。由于机读数据库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印刷型的二次文献,检索语言的应用出现了新的局面,已经由以分类语言为主,转换为以叙词语言为主;由使用单一的检索语言转变为多种检索语言的并用或混用。

(2)信息资源网络化。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先导——Internet在全球发展迅速,势如破竹。它的用户现已多达2000~3000万个。与Internet相连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现已连通大陆几十所大学,在全国形成了主干网及众多的局域网和校园网。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检索语言(如分类表、词表)的使用对象由原先的专业标引人员和检索人员,转变为水平不同、层次不一的广大终端用户。传统的分类语言和叙词语言存在的标引难度大、速度慢、词汇更新滞后、对标引和检索人员要求过高等弊端,在联机环境中明显地暴露出来。联网环境用户的变化呼唤自然语言登台亮相,呼唤自然语言检索的工具——后控词表或入口词表等的出现和应用。

(3)信息检索现代化。信息环境及信息载体的变革直接影响着情报检索的方式和技术。情报检索正在由以往的对文献线索的检索,发展到全文检索、数值检索、事实检索、超文本检索、多媒体检索;由文献检索发展到信息检索;由相关性检索发展到直接性检索,使检索结果贴近用户的需求。超文本、多媒体、全文检索等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检索语言的联机显示、多数据库查寻中的词汇兼容与互换、自然语言检索接口以及自动标引等问题的研究和应用成为现实。

情报检索的计算机化有力地推动了检索语言的发展和创新。如果这门课仍像往日那样热衷于讨论传统的分类法和主题法的名词概念,单纯讲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和《汉语主题词表》的结构和使用,不能把检索语言的新进展、新成果及时地引进课堂,这门课程就会缺乏生气、陈旧过时,甚至可能被其他课程取代。

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的教学内容要适应情报检索计算机化发展的需要,目前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课程内容的革新:

2.1 在课程体系中突破受控语言的疆界,拓宽到自然语言的标引和检索,把自然语言在情报检索中的应用提高到与受控语言并列的地位。在教学中以相当的课时讲授自然语言检索系统,介绍后控词表和入口词表等工具,介绍自由标引。另外还要加强关键词语言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立关键词检索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2 增加和充实机读词表或联机词表方面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联机词表的结构和性能,并能够操作联机词表。

2.3 压缩手工标引的教学时数,增加计算机辅助标引和自动标引方面的内容,使学生逐步掌握汉字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标引的有关方法和技术。

2.4 给予自动标引和自动分类足够的重视,破除对自动标引、自动分类的畏难情绪。向学生介绍这方面的新进展,如汉字自动切分,停用词典(非用字典)、特例词典、后控关键词典的编制,单汉字检索,基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或《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自动分类和自动标引等。

2.5 把分类法和主题法实现一体化的检索语言(即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列入课程的内容。通过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分析和介绍,使学生掌握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原理;同时加强检索语言兼容互换的教学,以适应信息资源网络化的需要。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文献分类法和主题法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方法性课程,纯理论教学或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都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改进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使检索语言的理论和方法转变为学生的能力。当前主要应当抓好下列几项工作:

3.1 改革教学方法

在以往这门课的教学中,常常以系统理论讲授和以讲带练的固定模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收受状态,学习起来感到枯燥和吃力。通过教学总结,我们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改进教学效果。

过去,这门课的教学往往偏重于分类语言和叙词语言各自特点的讲授,忽略了对这两种语言的共性及其原理的综合分析和阐述。分类主题一体化检索语言告诉我们,分类语言和叙词语言有着共同的原理、共同的结构,都是由术语系统、参照系统、标识系统及索引系统四部分组成。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上述特点,设计了新的教学思路。先重点讲授分类语言(尤其是组配分类法)的结构和原理,然后进行由分类表生成叙词表的演示,即通过机编汉语分面叙词表的软件,将一分类表生成一个叙词表,其中包括字顺表、轮排索引及英汉对照索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通过叙词语言和分类语言的比较,掌握叙词语言的结构和特点,同时也了解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的原理及优异性能。这种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既直观生动,又节省课时,而且能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钻研问题。

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学生心中有了疑问,有了求知的动机,然后实行启发式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开始入口词表的教学前,先安排一段《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标引实习。学生从标引练习中体会到,借助于分类号—主题词对照表,可以加快主题标引的速度,但是主题标引仍有相当的难度。如果有一种检索语言,能够自动地把文献题名及文摘中的自然语言转换成词表中的主题词,则可以大大减轻标引员的智力负担,提高标引的速度和效率。此时我们因势利导,引入入口词及入口词表的概念,并把分类号、主题词、入口词三者联系起来讲授,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先控词表和后控词表及其差异,掌握后控词的性质、特点和使用方法。

3.2 强化实习教学

实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换为技能。以往的检索语言课教学比较重视实习,并分配较多的学时,但往往局限于文献标引的实习,如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或《汉语主题词表》进行分类标引或主题标引。现在看来,此类标引实习是不够的。这门课教学内容经拓宽和调整后,需要进一步强化实习教学。应当在以往单一的标引实习的基础上增加检索语言编制和使用的实习。通过试编汉语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诸如分面叙词表或分类法—叙词表对照表等)及入口词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各种检索语言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检索语言之间的关系。通过参观演示和使用光盘、数据库和国际联机检索,学生可以了解当前自然语言在计算机检索中的广泛应用,对受控标引和非受控标引(即自然语言标引)进行比较。这种检索实习有别于其他课程,应当立足于掌握检索语言在机检中的使用及其检索效率的分析。

至于文献标引实习,除了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以外,还应当增设当前急需开展的自由标引实习。这种标引实习无需查对词表,易于开展,但是需要教师加强指导。通过报纸、期刊的自由标引实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标引规则,体会自由标引与受控标引的区别,懂得编制后控词表的必要性和方法。

3.3 改进教学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是当前开展分类法和主题法课教学的根本保证。目前这门课的教学手段落后,仅有印刷版的分类表和词表可供学生翻阅和实习。近年来一些院校虽然已经添置了少量的计算机设备,但大多数图书馆学系或情报学系(即信息管理系)因缺乏经费,教学设备明显不足,严重影响课程的改革,尤其是课程内容的更新。

为了适应文献检索、计算机情报检索,以及本课程前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当加大资金投入,购置计算机和光盘检索设备,引进一些中文数据库和联机词表,配置一些有关机编词表、机辅标引或自动标引(自动分词等)的模拟教学软件,有条件的还应当建立专门的实习室,并能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设备和教具授课,以弥补教师课堂讲述的不足,避免教学内容的枯燥、抽象,使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明了。

标签:;  ;  ;  

论文献分类与学科方法课程改革_自然语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