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目录论文,OPAC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OPAC),是70年代末由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发的,供读者查询馆藏数据的联机检索系统。OPAC可以说是图书馆自动化的基础,是未来电子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该系统直接面向最终用户,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相信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广大用户所熟识。
OPAC诞生20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并且在对用户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国际上一般将其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代[1]:第一代OPAC诞生于流通或编目系统,实际上是传统卡片目录的计算机化,虽然检索较手工方式方便快捷得多,但在检索点等本质因素上并无多大变化。第二代OPAC吸收了一些情报系统的优点,开始利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出现了布尔逻辑运算等检索方式,更多地考虑了用户需求,注重设计简便易用的用户接口。第三代OPAC包含更多的检索点(受控的或非受控的),提供联机帮助,服务也不仅面向本馆用户,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满足用户需求。
1 发展进展情况
从70年代末到现在,OPAC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武断到友好的发展过程。以引进新技术为先导,并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完善,在许多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
1.1 数据源更加丰富
OPAC虽然仍以提供书目数据为主,但随着商业数据库的介入也增加了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数据信息,而且收录的数据库也不单是文献数据库,还涉及到事实数据库和数值数据库。也有根据馆藏特点自建的一些数据库,比如地区性数据库,内容涵盖该地区的书目、索引、人名录、机构名录、地图、手稿等。这些都有利于满足用户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另外,OPAC与全文数据库相连,用户还可以得到所需文献的全文。这样,OPAC不仅具有二次文献的功能,也能像一次文献那样提供原文数据,特别有利于远距离用户使用。
1.2 用户界面更加友好
OPAC的服务对象不是图书馆内部工作人员,而是未经专门训练的普通最终用户。所以设计一个简捷、拟人的用户界面尤为重要,也是OPAC不断完善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户界面主要表现在交互方式、系统提示、显示格式等方面。用户/系统交互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类:命令式、菜单式和窗口式。现在用得最多的是菜单式,但窗口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交互方式,将以其直观简捷等优势被广泛采用。系统提示指导用户正确、快捷地进行操作,还提供详尽的出错信息,并及时给出反馈信息,便于人机对话。显示格式应符合用户习惯,图文并茂,有舒适的观感并辅之以语音导航。而显示时命中文献的输出顺序对于用户选择文献有很大影响。采用布尔逻辑运算模式的系统无法使命中文献按其重要性程度排序输出,目前有的系统尝试采用词频加权、判断相似度等方式实现这一功能。用户界面的友好性仍将是今后的一个研究重点,其设计宗旨是规范、简洁、生动。
1.3 检索方式更加灵活
由以词组为基础的先组式检索到按关键词的后组式检索,再到目前正在研究的自然语言检索,显示了OPAC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当前系统大多采用布尔检索模式,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布尔逻辑因其匹配标准僵化、相关程度难以描述、输出文献不排序、难以构建理想的提问式等弊端越来越不适用于面向最终用户的公共检索系统。有的系统考虑到这一点,如英国的Okapi系统[2],采用词频加权模式,部分地弥补了布尔检索的不足。最初的Okapi系统还出现过检索树(search tree)的功能,就是系统根据检索树分支上的节点顺序依次自动切换执行不同的检索策略。比如说如果一个检索词作为标题词进行检索没有命中文献则自动将其转换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这实际上是一种模糊检索方式,比布尔逻辑柔和得多,适应性强。
1.4 联机服务更加周到
网络化为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条件,建成联机联合目录系统已成为一种时尚。OCLC有其联机联合目录OLUC(On-Line Union Catalog),英国的三个国家图书馆和一些大学图书馆建立联合OPAC[3], 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用户可随时在同一终端上检索到不同馆的信息,而不必关心信息出处。这样就消除了用户信息检索在时间、空间上的差距。用户在检索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进行交互式联机对话,帮助检索过程顺利实施。另外,OPAC还提供远程传递服务,可通过E-mail传递检索结果。
2 我国OPAC的发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国外OPAC特别是美、英等国的OPAC已进入宏观协调发展阶段,而我国的OPAC尚处在起步阶段。国内一些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建立自己的OPAC系统,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但这些OPAC系统仅是供本地终端使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资源共享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用户界面、数据库建设方面也尚待完善。
OPAC是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考虑我国OPAC如何发展之前,须首先明确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应遵循怎样的发展模式。图书馆自动化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建立规模庞大的书目中心,通过联机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如OCLC),这需要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通讯条件,我国短期内将无法实现;另一种是建立分布式数据库,逐渐形成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数据系统。我们比较适合采用第二种模式。基于这种分布式模式,我们在开发新的OPAC系统时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2.1 标准化和规范化
外国经验表明,在系统建成之初注意标准化,有利于以后网络化的实现。这里所说的标准化包括硬件、软件和书目数据的标准化,计算机型的通用性、兼容性、可补充性和联网能力,软件的有效性、可靠性、开发性,著录格式、编目规范控制等都要加以考虑,并且应注意向国际标准靠拢,同时还要注意网上的运行协议。目前我国自行开发的系统,没有一个采用Z39.50或类似的标准。Z39.50是一种在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环境下计算机之间进行检索与查询的通讯协议,基本原则之一是用户可通过同样的检索界面去访问任何遵循该协议的目标数据库。可见,共同的网络运行协议有利于系统的横向联合,有利于各分布的系统进行交流,促进最大范围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2.2 网络化
只有实现网络化,才能使OPAC真正走出图书馆,面向全社会,实现其公共服务的职能。我国公共分组数据交换网(Chinapac)、全国数字数据网(DDV)和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建成, 为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另外,有线电视(CATV)网路,可以说是最有前途的传输环境,美国一些专家称之为“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只要我们对其进行适当改造,使之具有正反双向传输功能,就可实现高品质的计算机联网。
2.3 先进性
系统建成之初应尽量采用目前先进的技术设备,具有不断升级的能力,不至于在系统运行之后还需要巨额的追加投资和维护费用,注意采用先进技术以实现分布的各系统之间能够互通有无。比如可以采用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4],这是90 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热点,是一种分布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模式,它将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分开,分别交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执行,从而提高了系统性能,减轻网络通道负担,提高速度,降低了对主机的要求。这对于信息流量和用户数量大、无足够经费对主机不断升级的联机公共检索目录系统来说,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
3 发展趋势
21世纪的图书馆是数字化、电子化的图书馆,而OPAC是未来电子图书馆的窗口。OPAC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新技术应用为推动力不断完善,预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3.1 参考咨询功能加强
信息载体、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的多样化,使仅能提供公共目录检索功能的系统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将不再只是购买和存贮文献,还要选择和传递信息。目前有数以千计的商业联机数据库系统,各种光盘数据系统以及Internet上取之不尽的信息资源。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数据源,用户往往会不知所描。图书馆可以在深入的用户研究的基础上,对其需求进行分析和评估,有选择地将信息源整理、组织、转化到OPAC系统上,比如给多媒体信息源建索引,建网上资源目录或摘要等;还可以帮助用户选择数据库,制定检索策略,提供联机参考咨询服务,并根据用户反馈不断完善,形成“用户需求—数据库建设—用户服务”的闭环自反馈与自调整服务系统。
3.2 标引技术趋向优化
自动标引是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支持技术。目前自动标引系统正在向实用性、可移植性、灵活性等方向发展,成熟的自动标引技术将为建立OPAC数据库带来方便,并且会随之出现更优的检索技术和方法。聚类检索就是在对文献进行自动标引的基础上构造文献向量,然后通过一定的聚类方法计算出文献与文献之间的相似度,把相似度较高的文献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个文献类的。以前主要通过参照系统或数字化分类体系(如杜威十进分类法DDC)表示类目间的关系, 往往不够明确。聚类检索则可以根据不同聚类水平的要求,形成不同层次的类目体系。而且还可以将丛书或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不同译本聚集在一起。总之,聚类检索按主题方式标引文献,按类的思想组织文献,使文献的主题属性和分类属性有机融合,同时具备族性检索和特性检索的优点,可以预见其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3.3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技术的应用是图书馆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智能化使OPAC更能显示其魅力。智能化OPAC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知识处理系统、用户系统和人机交互系统。知识处理系统以知识为对象,研究知识的获取、表示方法以及知识的推理等。用户系统是对某个用户或用户群的表示方法,推理并描述其特定需求类型和特征,预测其需求趋势。人机交互系统不断根据用户系统的内容剪裁其界面以满足特定用户或用户群需求,并通过与用户相连的相关性反馈(relevance feedback)过程实现提问式自动扩展和自动修改检索策略。三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通过一个比喻来表示。假如有一个定题服务项目,用户系统根据用户背景和提问要求,形成满足该提问的“口令”,人机交互系统就相当于一个“门槛”,知识处理系统自动、及时地对最新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一个个“知识组”。当前“知识组”如果符合“口令”就可以跨过“门槛”,作为向用户提供的目标信息,否则将被拒之门外。通过对若干“知识组”的一一扫描、对照,不断更新用户所需目标信息库的内容。“门槛”的高低、厚薄可根据用户反馈自行调整。可见用户不必掌握过多的检索策略,只需输入一次检索词,其余的工作可由系统自动、智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