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就业论文,形势分析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劳动就业是否充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一个12亿人口的大国,劳动就业无疑是关系到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劳动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和政策及各方面的重视。从宏观方面讲,调整了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在发展国有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支持个体经济发展,大办第三产业,为劳动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从劳动工作本身来看,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通过实施“三结合”(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建立以职业介绍、就业训练、失业保险和劳动服务企业为支柱的就业服务体系等一系列措施,从而调整了就业结构,扩大了就业容量。16年来,全国城乡从业人员总量增加了2.2亿多人,比改革前30年多出大约2000多万人,城镇新就业人员达1.2亿多人,取得了年均安置就业760万人的了不起的成就,特别是近几年来,每年安置就业人员都在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由1979年的5.4%下降到1996年的3%。我国劳动就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随着人口—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因此,对今后劳动就业的形势绝不能乐观,必须把劳动就业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落实。
一、关于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
中国面临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说,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工业化进程和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也有人把它称为自然型劳动力过剩、发展型劳动力过剩、改革型劳动力过剩。
(一)来自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增长的就业压力
所谓劳动力年龄人口,指的是16—59岁的男性公民和16—54岁的女性公民。由于16年是一个人口—劳动力成长周期,因而90年代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又取决于1975——1984年的人口基数和出生率。据此可以推算出,1997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为1809万人,扣除当年退出劳动年龄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当年也将净增劳动力近900万人。
(二)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的就业压力
中国的12亿人口中,有8.6亿在农村。其中从事农林牧渔的劳动力为4.2亿。由于劳动人口逐渐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导致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占有耕地相对减少,人地矛盾日益激化。加之70年代到80年代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推行,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隐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显性化。据专家预测,目前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在1.5亿左右。
这些剩余劳动大军,在过去靠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实行“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解决了近1亿个就业岗位。自1988年以来,由于市场竞争环境变化,乡镇企业也面临着调结构、上水平的任务,新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呈递减趋势。迫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半径扩大,由“离土不离乡”逐步转向“离土又离乡”。1996年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有6000万人左右,其中有半数以上跨省流动、向大城市转移就业。
(三)来自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原有隐性失业在改革过程中的逐步显性化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的就业压力。
在实行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统包统配的就业体制下,一方面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的产品不适销对路;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内部“吃大锅饭”。国有企业以牺牲企业经济效益和效率为代价,将近20%的富余人员留在企业内部,这虽然暂时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解决。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造”,加强企业管理,追求经济效益,将使得企业内部隐性失业的矛盾暴露出来,迫使企业不得不将名义上在工作岗位、实际上不工作的富余人员分离出来,变“在职失业”为公开失业。若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及相应的约束机制和破产机制真正形成,则会将更多的失业人员推向社会,加大社会就业的压力。
同样,城镇集体企业的冗员现象也相当普遍。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企业改制转型,现有4000万名职工中,至少也要给15%左右的人重新安排工作。
此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随着政策职能的转变,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不仅对社会就业的吸纳数量将进一步降低,而且还要从现有岗位上分流出相当一部分人员,会形成社会新的就业压力。
至于离退休人员的返聘或再就业,虽然会增加社会财富,但也会同劳动年龄人口竞争就业岗位。据估计,现有离退休人员中有10—20%由原单位返聘或受聘于其他单位。
综合以上几个因素,“九五”期间以至更长时间,我国就业环境仍不宽松。
当前劳动就业形势的严峻,不仅表现在上面谈到的劳动力供给的三个方面的压力,而且反映在人们的劳动就业观念的障碍,即等待国家安置就业而不愿去市场择业;愿到国有企业而不愿去其他所有制企业;反映在就业难点和重点的转移,即由过去安置城镇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为主,转移到以安置城镇下岗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为主,这些职工由于年龄偏大,适应再就业的难度较大;还反映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冲击越来越大。这三个方面的情况变化,更加重了当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二、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对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突出矛盾,我们必须根据宏观经济的总体要求,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为劳动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保持适当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使经济长期繁荣、社会稳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经济增长速度太低,无力解决就业问题;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虽有可能暂时增加就业,但引发通货膨胀,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衡,反而不利于稳定地解决就业问题。只有保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增长,才可以避免由于经济波动产生的周期性失业,同时有利于不断扩大就业规模。根据近几年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测算,1997年和“九五”计划的后三年,如果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安排在8%左右,实际增长速度有可能达到9~10%,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和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会收到较好的综合效果。为此,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的力度。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金,集中力量把市场前景看好、能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国家重点项目保上去,增加有效供给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围绕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开辟新的消费热点,增加社会总需求中的最终需求,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城镇民用住宅建设,以此带动建筑业、建材业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适当发展汽车工业等。这样,不仅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会大大有利于扩大就业规模,缓解就业压力。
抑制通货膨胀不仅依然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也是为就业创造良好宏观环境的前提条件。1995年通货膨胀的势头得到有效遏止,1996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幅度逐月回落,实现了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目标,1997年第一季度的零售价格也未抬升。但应当看到物价基础并不稳固,需求扩张和成本推动的压力仍然很大,因此,不能放松。对于当前由于抑制通货膨胀、紧缩银根出现停工停产的企业增加,企业亏损面扩大和就业矛盾增大等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在可能条件下适当增加就业投入,加快建立再就业基金,加强失业保障,给予失业救济,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做好再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国家劳动部门提出的1997年在城镇新增就业800万人,组织250万失业人员和企业富余人员参加“再就业工程”。
(二)在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
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的户数只占全部企业的18%,但提供的职工就业岗位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68%。因此,要继续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和长处。要进一步做好改革、改组、改造工作,加强企业管理,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济效益。政府要帮助企业切实解决困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国有企业要实现就业重点转移,即从过去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转向同时重点加强和做好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和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范破产,鼓励兼并,大力实施再就业工程。
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弥补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措施,也是“九五”期间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它对缓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中小企业投资少、见效快、转产变型容易,适应市场能力强,吸收劳动力多。因此,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应予以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纳社会上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在同样的资金投入条件下能够相对较多地吸纳劳动就业人数。而我国的第三产业还很不发达,发展潜力很大。根据我国国情,发展第三产业,要注重发展传统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大力发展新兴的邮电通讯业、信息业、咨询业、旅游业等行业,以利于增加就业岗位,调整产业结构。要大力发展大中城市的社区服务业,使之成为我国第三产业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社区服务业点多面广、收费低廉、服务态度好,添补了商业服务业的空白。社区办小吃店、小卖部、服务社及家庭保姆、做饭、打扫卫生等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是企业大龄富余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合适途径。可采用非全日制工、小时工、弹性工作、阶段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扩大就业容量。企业办的第三产业安置富余人员的项目,应给予贷款或借支一定数量的失业保险金,作为启动资金。鼓励和扶持劳动者自愿联营和个体举办第三产业,实现自我就业。
(三)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向非农产业和向小城镇转移,缓解流动人口给就业带来的压力
根据近两年多项大规模全国抽样调查,常年流动的农民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左右。对如此巨大的流动人口,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主要是加大综合开发农业的力度,发展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农村二三产业,拓宽流通领域、发展农村市场、兴建工业区和小城镇,就近就地转移为主。努力实现国家劳动部门提出的1997年要引导8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做好一年一度的春运期间民工有序流动工作,对跨地区、跨省市流动的“民工潮”和中西部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区域之间的劳务输出,进行正确引导和有效组织,变无序为有序。同时,进一步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
一是要下大力综合开发农业,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扩大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容量,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二是总结发展乡镇企业的成功经验,推进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组织联合企业集团,提高技术水平,走集约化道路,并带动各类小企业扩大规模,使乡镇企业再度辉煌。据有关部门测算,若按前15年乡镇企业人数增长速度再扣除制约因素,每年按增长5%计算,一年可吸纳600万人,乡镇企业仍不失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的稳固载体。三是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在重要商品的产地、销地或集散地形成大宗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市场或批发市场(比如山东省寿光那样的蔬菜基地和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农工商、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商贸集团。四是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把推进小城镇建设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扩大就业空间。小城镇建设,以农民合作筹资为主、政府适度投入,同时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同时要注意引导农业能手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稳定在农业内部,将多余的劳动力尽快转出,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五是在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开发的同时,引导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多的省、地、县,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异地转移,跨地区流动,这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门路的又一重要措施。
(四)加强和完善以职业介绍和转业培训为中心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基本实现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
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既包括劳动力市场场所设施和管理机构建设,也包括市场法规和中介服务(劳动力供求信息的采集、发布、传递、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底全国共有职业介绍中心(所)3.1万个,80%以上的是政府劳动部门举办的,其他是由工会、社会团体、街道、个人举办的。它们为890万人提供了服务。大体有五种模式:长春“一条龙”服务模式、温州模式、宜昌模式、南昌模式、传统模式,各具特色,但各地发展不平衡,管理不规范。全国共有劳服企业生产自救基地20万个,从业人员900万个;失业保险机构为340万人提供了失业救济,但救济水平较低。当前,应针对就业状况,区、县应是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单位,1997年要努力实现区县普遍建立中心职业介绍机构的目标。“九五”期间,市、区、县、乡镇全部建立各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形成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信息网络,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的人数应争取每年递增10%。要加强劳服企业和失业保险机构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的保障功能。为此,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规划,加强指导,完善法规,实行监督。
职业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迫切要求,也是缓解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措施。加强就业培训工作,重点组织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业训练、转岗训练。目前全国已有2719个就业培训中心,年培训能力270多万人,再加上其他培训班等形式,每年组织就业培训近300万人。但远远不能适应就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也对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采取多方筹集培训经费的办法,实行国家、地区、企业、个人分担培训费用或联合办学等方式,发展职业培训教育。要坚持实行毕业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双证制”作为求职、上岗的凭证。1997年要使90%的城镇劳动力得到不同形式的就业、转业培训,50%以上的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应经过就业培训,进城务工的人员就业培训率应达到65%以上。
(五)积极组织劳务出口,扩大进出口贸易,减轻国内劳动就业的压力
一是通过国际贸易,大力发展“三来一补”的生产,提高出口商品中物化劳动的含量。二是创造条件,大力组织劳务输出,使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国际劳务市场中占有较多份额。据测算,目前我国劳力输出占进出口贸易额的2%左右,仅相当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1/10。随着香港主权的回归,祖国大陆的劳动力应该更多的进入国际劳务市场。
(六)建立和完善失业预警监测系统,把失业率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行宏观监控,防患于未然。
失业率超过警界线时,国家应采取紧急措施,刺激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减少过多地裁员。目前这项预警监测系统才刚刚提到日程,应切实把它建立和完善起来,为宏观决策及时提供信息,把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始终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