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实验的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光电效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光电效应实验是建立光的粒子性的重要实验,然而,按照人教版物理教材如图1所示的装置演示实验,验电器指针是不会张开的。 一、光电效应演示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分析 不考虑紫外线电离空气等因素的影响,在理想情况下进行分析。 电子在紫外线照射下离开锌板,导致锌板带正电,电势升高,设升高的电势为U。当锌板电势升高很小时,逸出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U,光电子能摆脱带正电锌板形成的电场束缚而离开锌板。随着电子的不断逸出,锌板电势不断升高,当=eU时,逸出的电子与在锌板电场力作用下回到锌板的电子达到动态平衡,锌板电势不再升高。通过计算可得此时锌板对地电势U=1.56V,而静电计的启动电压起码要上100V,显然1.56V的电压是不可能让静电计指针张开的。 二、两种常见的光电效应改进方法与缺陷分析 1.加负电法 因为采用上面的做法很难成功,所以有人采用在锌板上先加负电的方法来做这个实验。锌板一开始就带负电,当紫外光一照时,被打出的电子加速离开锌板,没有电子滞留在锌板附近空间,本来就带有负电的静电计指针很快就闭合。 缺陷分析:虽然光子能把事先放到锌板上的电子打出来,从而说明光的粒子性,但在学生的心里,总是有些疑惑,被打出的电子是事先放入锌板的,并不是锌板内原有的自由电子,锌板并没有产生光电效应。 2.伦琴射线法 如下页图2所示,在伦琴射线管两端加高压,此管能产生X光子,X光子能量很大,被打出的电子初速度也很大,使电子立即逃得很远,在锌板附近“电子云”非常稀薄,有利于电子继续逸出,因而静电计指针张开。 缺陷分析:笔者也做了该实验,在伦琴射线管的两端加高压,而锌板就处在这个高压电场中,受这个静电场的影响,静电计指针张开;把锌板移走,静电计指针也会张开。新的疑惑又产生了,静电计指针的张开,是高压静电场的原因,还是光电效应的原因呢? 三、3种光电效应实验改进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大量尝试,改进了实验用的静电计。改进后的静电计启动电压低、灵敏度高、电荷保存时间长,同时改进了实验方案,克服了实验难点,成功演示了光电效应实验。 1.静电计改装 静电计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演示仪器,然而购买的静电计性能并不理想。经分析可知,当静电计带电后,漏电原因主要是指针金属杆与外壳之间绝缘不良、指针或支架上有毛刺产生尖端放电现象。影响灵敏度的原因有转轴的摩擦、指针质量、重心位置等。为了提高静电计的性能和灵敏度,笔者利用废旧静电计、泡沫板、导电纸自制了一个简易静电计,如图3所示。 制作步骤如下。 (1)用玻璃胶将5块硬泡沫板粘成盒子状。 (2)用剪刀将废旧静电计的指针下端稍微剪掉一点,调节重心位置,以提高灵敏度;将指针的针尖剪成圆弧形,并用砂纸打磨去掉毛刺,以防止尖端放电;重新调节指针与转轴间的松紧度,以减小摩擦。 (3)在静电计的内侧粘贴导电纸,静电屏蔽静电计内部,能防止外界电场干扰而导致的指针偏转,还可起到背景衬托、提高可见度的作用。 改装后的静电计启动电压低、灵敏度高、电荷保存时间长,演示效果较好。 2.改进方法1 (1)实验步骤。 ①如图4所示,用带手柄铝板、塑料薄膜、铝板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 ②将铝板水平放置,下面铝板与静电计外壳相连,塑料薄膜放在铝板上,带手柄铝板放在最上面,紫外光灯管固定在铝板上方1cm处。 ③让紫外光照射铝板,光照时间大约为30s,而后用手握住有机玻璃手柄,将铝板移至静电计顶部与金属球接触,此时指针张开,说明铝板确实产生了光电效应。 ④用摩擦过毛皮的胶木棒靠近静电计顶部金属球,静电计指针张角减小,说明铝板确实带正电。 (2)实验原理。当紫外光照到铝板上后,铝板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由于下面铝板接地,静电感应而产生负电,在平行板电容器上形成了一静电场。当铝板被移走时,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距离增大、相对面积减小。因为电量不变,电容值变小,电压变大,所以铝板对地电压被放大了,放大倍数可达千倍,这当然能使静电计指针张开。电压被放大了,那么能量被放大了吗?其实在移走铝板时,人要克服电场力做功,使铝板电势能增加,因此铝板对地电压也升高了。平行板电容器在此充当了静电电压放大器的作用。对于这种做法,学生不仅不会产生疑惑,而且可以复习巩固平板电容器的相关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改进方法2 (1)实验步骤。 ①如图5所示,将带正电静电计放在紫外线灯下方,使铝板良好接地(或直接用手拿住)。 ②用紫外线照射铝板,发现静电计指针张角慢慢减小,直至闭合,这说明发生了光电效应。 ③用点亮的100W白炽灯照射铝板,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说明没有发生光电效应。 (2)实验原理。用紫外线照射铝板,铝板的逸出功为4.2eV,实验用紫外线一个光子能量hv=4.90eV,满足发生光电效应条件,有光电子从铝板逸出。逸出的光电子受到带正电静电计的吸引,飞向验电器并与正电荷中和,因此验电器指针张角减小。因为铝板接地,虽有电子逸出,但铝板电势不会升高,所以逸出的电子在验电器正电荷吸引下,飞向验电器与其中和,指针张角逐渐减小,直至闭合,由此说明发生光电效应。而在用白炽灯照射时,即使时间再长验电器指针张角也不变,这说明没发生光电效应[1]。对照比较,更有说服力。 (3)注意事项。在做该实验时,铝板必须良好接地,否则一开始用紫外线照射时,静电计指针张角会减小一点,但很快指针张角就不再减小了。因为当有电子从铝板逸出时,铝板会带正电,电势升高;逸出的电子与静电计导杆所带正电荷中和,电势降低。当二者电势接近时,指针张角不再减小。 4.改进方法3 利用白光做光电效应实验,需要用到驻极体。驻极体概念、制作、实验步骤及原理介绍如下。 (1)驻极体。将电介质放在电场中就会被极化。许多电介质的极化是与外电场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也有一些电介质,受强外电场作用后其极化现象不随外电场去除而完全消失,出现极化电荷“永久”存在于电介质表面和体内的现象。这种在强外电场等因素作用下,极化并能“永久”保持极化状态的电介质,称为驻极体。 (2)驻极体制作。用手用力摩擦泡沫板,然后用铝盘盖在摩擦面上,拎起铝盘,触地放电,反复多次,直到泡沫板表面被摩擦出来的电荷完全放完为止。这样一块驻极体就制造出来了。 (3)实验步骤。如图6所示,在桌面上放置一块泡沫驻极体,在泡沫驻极体的上面放一块带有绝缘手柄的铝盘。用普通的灯泡发出的白光或太阳光照射铝盘,照射时间30s,铝盘中的电子被光子打出,铝盘带正电。将铝盘移至静电计上,静电计指针张开,说明电子确实被打出。 (4)实验原理。如图7所示,铝盘在驻极体电场的作用下,上表面带负电,下表面带正电,上表面的电子逸出功减小,因此在白光的作用下,许多电子被打了出来。虽然有许多电子被打了出来,铝盘带了正电,但对地电压还是太小。用手拿起绝缘手柄,使铝盘对地电容大大减小,而电压大大增加,当碰到静电计时,指针张开。 (5)实验优点。 ①实验取材方便、环保,便于操作。 ②实验现象明显,便于多次演示。 ③实验操作安全可靠。 四、光电效应实验改进体会 1.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光电效应实验的成功演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其学习兴趣,而且成功突破了教学难点和重点,提高了课堂效率,并为学生建立光的粒子性这一重要观念提供了实验依据。 2.提高了教师动手开发、研究实验的能力 经历了光电效应实验难点分析,查阅了同行的改进方案,并在原有实验基础上突破了实验难点,成功演示了光电效应实验,从而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又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既增强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研发实验的能力,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光电效应实验的改进_静电计论文
光电效应实验的改进_静电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