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民增收条件下开拓农村市场_农民论文

如何在农民增收条件下开拓农村市场_农民论文

在农民收入既定条件下如何开拓农村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农民收入论文,农村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开拓农村市场,是近一年多年经济工作的一个热点和难点。经过广泛议论,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已形成共识: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本和基础。然而,目前农民增收的形势不容乐观。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已接近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靠提高单产来增收的难度不小;我国多数农产品的价格水平已相当高,有的还高于国际市场的价格,靠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来增收也很不现实;农副产品的买方市场端倪已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加上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东南亚金融风波的影响,乡镇企业面临许多困难,劳动力转移势头减弱,靠非农产业增收也已今非昔比。因此,在一个较短的时限内,农民增收将是相当有限的。这就在客观上存在一个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的命题:“在农民收入既定的条件下,如何开拓农村市场?当前,我们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扩大农副产品市场需求、增加农民中长期内收入的根本途径和相关政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具体探讨影响农村消费市场的制约因素。鉴于目前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过程中的行为偏差以及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已成为当前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瓶颈”,下面笔者将从调整企业行为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两个方面,讨论在当前农民收入既定条件下有效开拓农村市场问题。

一、调整企业行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部分企业瞄准城市居民消费升级,继续开拓城市新兴市场的同时;另一部分企业应该适时调整战略,面向农村,重点开发、扩大、占有农村市场,使得整体产业依靠城乡两个市场保持一个正常的增长过程以及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目前,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过程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革新:

(一)转变观念,树立开拓农村市场、扩大销售的思想作风和服务体系

转变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产品经济观念和“官商”作风,加强市场经济意识,变“坐商”为“行商”,培育和发扬为农民服务的风尚。当前,从实际需要出发,应建立和健全如下服务体系:(1)健全以中央市场为“龙头”,以中级批发市场为骨干, 以大量零售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服务体系;(2)扩大以代储、便民店、 专卖店和配送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生活资料服务体系;(3)扩充以连锁店、 便民店、专卖店和配送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生活资料服务体系;(4 )以配套供应、维修、租赁等多种形式为特点的生产资料服务体系;(5 )建立多形式的有关旧货回收、维修、调济余缺、满足农民需求的旧货市场服务体系。

(二)根据农村市场的特点和农民需求状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面对当前买方市场的严峻形势,企业只有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找准自己投身市场的“切入点”。为此,企业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消费心理,尤其要考虑农民收入低和闲暇时间较多的特殊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更多符合农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产品适合农村市场需求,并不意味着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质量可以差些,档次可以低些,而是要与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农村的一些客观环境相适应。

(三)根据农村新变化,探索开拓农村市场的新形式

企业除运用原有行之有效的经营服务形式外,更需要探索新型的经营服务形式。 目前, 可采取的新经营形式主要有:(1 )城市大中型零售商业通过到县城或农村乡镇办分店或连锁店等形式,把大商店的良好信誉、先进管理、优质服务和丰富商品带到当地的分店和连锁店;(2)培养一批经纪商,并使之成为传递信息、引线搭桥、连接城乡、 开拓市场、扩大销售的重要力量;(3 )国有商业在大中城市建立蔬菜和副食品配送中心。一方面,它一头连着生产基地,直接取得货源;另一方面,一头从应连锁店或便民店,为顾客服务;(4 )把农村粮站(所)和食品站改革为综合服务机构,对农民提供代储、代加工、租赁、兑换、技术、咨询等多种服务。

(四)把县城作为开拓农村市场的根据地,实现工农产品市场的双向开拓

开拓农村市场并不是要求所有的商业企业都到农村兴建商业网点,而是根据农业生产与农民消费的特点以及农村市场容量,依托县城各种所有制的流通企业,在城乡结合部办好综合批发市场,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与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目前,大城市的一些大商场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通过连锁方式与代理方式向县城以及重要集镇扩散。此外,还可根据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与未来发展趋势,开拓农村市场新领域,主要是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农机具的购销、租赁业务,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适应农村居民生活变化的需要,大力开展建筑装饰材料的供应和燃料等工业品的经营以及开辟旧货市场;大商场或一些中介组织可根据农产品供给的季节特点,专门为农产品销售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并利用自己的营销网络、良好信誉等优势,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总之,企业要千方百计调整产品结构以及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二、发挥政府作用

在世界经济日益朝着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并已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认同和赞赏,但市场配置资源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也会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在发达国家是如此,发展中国家更是如此。倘若我们善于发挥政府的作用,就能弥补市场的不足,充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农村市场才刚刚起步,现在还很不完善,各种制度、配套设施不健全,在此情况下,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尤其要发挥政府在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方面的作用。目前,在开拓农村市场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

根据国际上的发展经验,城镇人口的比重与人均GNP 呈正相关关系。若以1964年的美元计算,人均GNP达到500美元时,城镇人口的比重可达到或超过50%。90年代前期,我国的经济水平,实际上人均GNP 已达到500美元左右,而直到1993年,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才23%, 主要居住在8座3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288座4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 显然,现有大中城市容纳人口转移的潜力是有限的,因为它受到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种种制约,不可能再走发达工业国家“城市病”的老路。1993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改革户籍制度,允许具备条件的务工经商农民在小城镇落户。这是一件事关发展战略的重要转变,务求尽快妥善贯彻落实。当前,可把2000个县(市)政府所在地的大多数镇建设成为10万人以上的小城市,把8 万多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一部分建设成为1万人以上的聚居点, 发挥城镇的聚合效应。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农村发展第三产业,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克服农村居住分散的状况,便于国家集中提供自来水、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市场繁荣。

(二)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农民消费,使消费结构进一步合理化

尽管近几年来,与以前相比,农民消费结构向合理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其消费结构还很不合理。其主要原因是农民在住房方面支出较多。农村居民在住房方面过多的支出抑制了农村市场其它商品的消费,同样的住房支出,倘若投放在家用电器、交通工具和其他日用消费品方面,将会带动国民经济产业群的更大的增长。因此,如何通过国家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农村居民消费,使其消费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在引导农民住房消费方面除了要统一规划,重点建设小城镇以外,我们还必须(1)采取有效措施, 抑制农村住房短期内频繁重建。目前,农村想重建而要拆毁的住房大部分是还能继续使用的,对于这些重建行为,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适当限制这些浪费行为。(2)根据各地区具体情况,对农民住房制定一定的乡规民约,对超标准的住房依其面积,征收一定比例的房地产税,严格控制超标准建房。(3 )政府可通过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农民将有限的资金用于生产,从事多种经营活动,实现资本保值增值,引导资金合理流向。(4 )通过一定的媒介以及教育等方式,帮助农村树立新的消费观。以前,当农民把积蓄用于住房建设时,往往以降低多年生活质量为代价,结果农民生活很清苦,无法享受到现代物质文明的好处。即使现在,农民仍普遍存在一味注重扩大住房面积的旧观念,忽视室内配套设施和生活质量的提高。(5 )通过国家的政策和扶持措施,使农村金融部门,要能为农民新建住房提供低利率等优惠的金融支持,使农民不能因为建设住房而影响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要多宣传、多引导、多扶持,确保农民能转变观念,不仅要注重适用住房建设,更要注重室内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农村基础设施主要指为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方面的设施,它包括农村道路、电力、交通运输、仓储、加工、通信等。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差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例如,农户家庭用电,电压没有城市稳,而电价却比城市高出很多。农村公共产品供应不足,不仅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瓶颈”,而且也抑制了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开拓农村市场。因此,政府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做法值得借鉴。它们的主要做法是,坚持电力、交通、仓储设施、加工能力的建设与地区、产业开发同步进行,电力、交通枢纽、仓库、码头建设成龙配套。在交通运输开发方面,各国是按照交通运输工具的特点进行整体考虑,按产品的运输需要进行合理布局,使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各有分工,各有侧重,在空间形成运输网络。鉴于农村的特殊情况,目前各国大多把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的重点,如美国的公路建设相当发达,共农村公路里程占全部公路里程的80%以上。可见,政府应扩大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交通建设方面的投资,并且尽快核减农户用电价格,对于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应充分利用目前农民的收入偏好和农村劳动力成本低这一难得的机遇,把基础设施建设好。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而且国家可通过发行国债等形式将城市居民为消费升级所准备的基金转移到农村,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有利于刺激农村消费的有效需求,繁荣农村市场,以避免城乡消费市场出现“断层”,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四)完善农村市场体系

第一,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一方面,要加快制定有关农业发展的法规。主要包括《农民基本法》、《农业投资法》、《农产品市场交易法》等,使市场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规范市场行为,充分保护农民的正当消费权益。

第二,做好农村市场的信息服务。对我国广大农民来说,目前他们最关心的是信息,最需要的也是信息。因此,当前应花大力气加快农村信息产业的大发展。1.要尽快建立农业信息系统,使之能形成政府信息系统、行业信息系统和民间信息系统并存的信息网络。当然,目前政府应当在此方面承担重要责任,扮演重要角色,充分发挥“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2.要加快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以保证能将大量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和有关部门。3.要确保信息质量,做好信息的筛选、整理和传递工作,做到提供给农民的信息“新、准、快、真”。

第三,继续发展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市场体系。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不完善。今后,我们还要重点继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1.在要素市场,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机制,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方便农村的资金融通等等;2.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增加国家对农资企业扶持的力度,稳定农资价格;3.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要扩大、推进医疗人寿保险的范围和力度,加快其在农村的普及速度,以解决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标签:;  ;  ;  ;  ;  

如何在农民增收条件下开拓农村市场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