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歌剧走向成熟_演员论文

现代歌剧走向成熟_演员论文

走向成熟的戏曲现代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戏论文,戏曲论文,走向论文,成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的戏曲现代戏,经过近百年的实践,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近50年的实践,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戏曲现代戏逐步走向成熟。我以为成熟标志有五:

一是有了一大批坚定不移编演现代戏的剧团。除参加戏曲现代戏研究会的剧团外,还有一大批编演现代戏的剧团。这些剧团有的以演现代戏为主,有的以演传统戏为主,兼演现代戏,当然也有个别专演现代戏的剧团。特别是京剧从演革命现代戏开始走出了“三并举”的第三条路,它让人们看到,京剧能演现代戏,其他剧种就更能。遍布中国各地的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眉户、二人台、二人转等新型剧种,则更适合于演现代戏,这已为无数成功的作品所证明了。

二是有了一批代表性的剧目和演员。这两个成果主要体现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0年。就剧目的题材而论,50年中的前30年,主要体现在反映革命历史方面,而后20年则主要体现在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方面。从近8年来文化部举行的文华奖评奖来看, 戏曲现代戏的分量是不小的。8届共评了戏曲大小奖125个,其中现代戏55个,特别是其中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戏占了40个,充分地表达了剧作家关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建设的高度热情。

演现代戏推出了一大批新型的演员,尤其是青年演员。众所周知的一批中年京剧演员,他们的出名,不是由于他们演了从老师那里继承的传统戏,而是由于演出成功了现代戏。一个剧种、一个剧团有无代表性剧目和演员往往是该剧种和剧团水平和声望的标志,我国戏曲现代戏有了一大批代表性的剧目和演员,毫无愧色地表明,戏曲现代戏已越过了草创时期。

三是戏曲现代戏在音乐创作上的成就,标志着它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新型的戏曲艺术。现代戏是20世纪的现实生活戏,它表现的是20世纪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和他们的生活,要表现当代人的生活,音乐上不能太单调、陈旧,要吸收外国音乐和我国各民族音乐的所长。我们十分欣慰地看到,戏曲现代戏的音乐创作,成就是突出的,不仅反映革命题材的戏音乐上如此,即是反映改革开放建设的戏,音乐上也是如此。当然,这并不是说,戏曲现代戏的音乐是全新的,是什么“创世纪”的,而是在继承中国古典戏曲音乐的基础上丰富发展了的。它有鲜明的个性,有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剧种的、剧目的,乃至音乐家个人的特色。

四是在表演上有了新的创造。传统戏曲所以久演不衰,除了通俗的故事、熟悉的唱腔、华美的服饰外,还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赏心悦目的表演程式,有很高的观赏性、娱乐性。现代戏则不同,它在草创时期是以强烈的思想倾向而感动观众的,因此其时的现代戏生命是短暂的。现代戏逐步地向戏曲化迈进,除剧本、音乐、舞台美术的创造外,在表演上也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造。首先是继承,传统戏的好多表演程式,稍加变化就成了现代戏的东西,比如骑马、械斗、短打、水斗、翻墙、撑船、舞旗、手帕、扇子、水袖、跑圆场等等,只不过不生搬硬套,因剧情和人物而取舍、改造。从生活出发,创造新的表演技巧乃至程式是戏曲现代戏的一个标志。我们看到,近20年来的现代戏,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死水微澜》、《木乡长》、《鸡毛蒜皮》、《桃花汛》这样的戏,如果只有剧本、舞台美术,只听唱,而没有完整的风格独特的表演,观众是不会喜欢的,也不可能获得文华奖。《红果红了》中前后两场喝酒时不同心境的敲碟表演唱,《吵闹亲家》中骑自行车的表演,《秧歌情》中手帕的表演,《哪嗬咿嗬嗨》中扇子的运用,《弹吉他的姑娘》中的打电话,以及《风流父子》中三个“出土文物”的骑驴上场,无不对刻画人物、渲染气氛,起到重要作用,使得戏十分好看、耐看,令人叫绝、喝彩。一些演现代戏的演员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都是由于他们以自己创造性的表演,赢得了观众。任宏恩、郭建民、李英杰、郭高计、顾芗这些演员,如果他们没有生动的表演动作,是很难受到观众喜爱的。

五是戏曲现代戏有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观众。现时期任何一个剧团,如果他们的戏只演给白看戏的观众,这个剧团生存不下去。但我讲的市场是两类,一类是标准的商业形态的市场,这种市场在城市、以窗口卖票的方式进行演出经营,是较高级的市场。另一种市场可以称做初级市场,是以包场演出的形式进行经营,这类市场主要在广大农村,在城市甚至大城市也有。不论哪类市场,都以经营为目的,都是面向观众的。中国的戏曲,除省、部办的少量剧团外,绝大多数的演出是第二类市场形式,戏曲现代戏的题材大部分是农村题材,因此也就容易占据农村市场,其观众面是很大的。河南的剧团多,现代戏多,演出情况较好,正是适应了这个市场规律。山西的晋南、晋东南也是这种情况。

虽然戏曲现代戏走向成熟,在它的面前仍然存在不少困难,概括起来有四:

一是定位不稳。戏曲本是一个艺术品种,现代戏仅是题材上的分类,但是往往要求它与歌舞起一样的功用,这怎么胜任呢?现代戏乃至整个戏曲,也不能与电影、电视相抗衡。

二是环境不优。不必讳言,现在各种各样的大组台、大组团演出和各种各样的“堂会”式的演出,对戏曲现代戏是个冲击或干扰,使得一些剧团难以安心排戏,难以以团为单位去市场演出。从艺术创作本身来说,普遍有一种浮躁的风气,戏曲现代戏创作自不能免。

三是实力不厚。所谓实力是指人才实力和钱财实力。演现代戏的剧团和人才,虽然形成了一支队伍,但相比之下,仍然是弱小的。戏曲现代戏的生产周期可能要长一些,可是我们一些领导者却象征性地给一点钱,长期这样,演现代戏的剧团怎么能实力雄厚起来?

四是剧目不精。8届文华奖获奖的现代戏数目不算少, 然而从艺术的锤炼程度来看,精湛的却不多。获文华奖的戏尚且如此,其余的戏就更可想而知了。人们谈论起现代戏,还是50年代初的《小二黑结婚》、《刘巧儿》、《李二嫂改嫁》,60年代初的《朝阳沟》等。这个状况告诉我们,只抓创作不抓演出和普及不行。否则创作多少丢多少,一个也精不了,流传不了。这不仅是剧团和创作者们的责任,也是领导者、组织者的责任。

标签:;  

现代歌剧走向成熟_演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