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马王堆院区 湖南长沙 410016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针灸综合疗法在痛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进行分组,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药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痛经伴随症状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P〈0.05。实验组患者痛经症状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对照组患者乳房胀痛和冷汗淋漓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采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法进行痛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痛经患者乳房胀痛,冷汗淋漓,腰部酸痛,肛门坠痛,四肢厥逆等症状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药针灸;痛经;应用价值
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中医成为经行腹痛疾病,西医对于痛经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种。大部分女性在生育前都会出现痛经的情况,而且也有很多女性因为痛经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一般西医治疗就是采取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缓解[1]。本文通过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痛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对痛经伴随症状进行评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12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120例痛经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实验组有60例痛经患者,对照组有60例痛经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15~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12.3)岁。60例患者有未婚女性45例,已婚女性15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14~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11.4)岁。60例患者有未婚女性为44例,已婚女性为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中药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
1.2.1实验组治疗 患者月经前期,大概一周之前,患者用痛经散组成包括:肉桂12g,香附12g,川椒9g,小茴香9g,吴茱萸6g,乌药4g,樟脑2g。患者月经来潮的时候,先通过针灸为患者止痛,选患者的妇科穴位和内庭穴进行刺穴,实证用泻法,搭配针刺内庭穴,中极穴,次髎穴,三阴交。寒凝血瘀患者,再搭配归来穴,地机穴。气滞患者再加肝俞穴,太冲穴。患者痛经结束后,为患者进行中药和针灸搭配治疗的方法。中药方剂组方为:桃仁12g,红花12g,当归12g,川芎9g,炮附子9g,干姜6g,蒲黄6g,五灵脂9g,延胡索6g,丹参6g,白芍6g,香附6g,甘草3g。
1.2.2对照组治疗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服用治疗,每次服用1片,如果疼痛持续,可以在服药6小时后,再次服用一次,24小时之间服药次数不能超过4次。
1.3评价标准[2]对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进行评分,痛经症状包括乳房胀痛,冷汗淋漓,腰部酸痛,肛门坠痛,四肢厥逆等。每个症状满分为4分。无症状为0分,轻度症状为1分,中度症状为2分,重度症状为3分。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33%,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3]。见表1。
3讨论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中医认为痛经是由于气血不通,从而出现的疼痛,病因病机包括情志不畅,先天不足,寒湿血瘀等情况[5]。严重的痛经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本文通过搭配中医针灸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分析中药针灸用于治疗中痛经的效果,通过研究发现,经过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中药针灸用于治疗痛经效果显著。对照组患者乳房胀痛和冷汗淋漓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采用中药针灸综合方法进行痛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痛经患者乳房胀痛,冷汗淋漓,腰部酸痛,肛门坠痛,四肢厥逆等症状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6]。中医按照实证,虚证的不同,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从根本上治疗疼痛,治疗效果远远高于使用西药。
参考文献:
[1]郑惠慧.中药针灸综合疗法在痛经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6):25-26.
[2]陈仿.中医治疗青春期痛经[J].吉林中医药,2011,31(3):208-209.
[3]林秀华,曹玉梅,谈海东等.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痛经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4):230-230.
[4]畅艳艳.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概况[J].中医药导报,2010,16(10):105-107.
[5]金民知,宗蕾,梁艳等.浅谈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1994-1995.
[6]刘英,杨娟.针药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22例[J].光明中医,2016,31(12):1771-1773.
论文作者:钱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4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针灸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药论文; 统计学论文; 症状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4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