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模块分析及应试论文

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模块分析及应试

马新广 李思睿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通过归纳分析近8次教师资格证写作模块材料,作文材料从类型上可以分为寓言故事类型和概念型两类,材料的主题为人文思想性话题。写作模块的作文要求与高考大体一致,略高于高考作文。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自拟立意。在立意导向上,倾向于教师教育方面。寓言故事类型材料大多包含主被动关系,这类材料可从教师教育角度切入立意,少数不包含主被动关系的,选择自认为恰当的角度切入。概念类型材料的立意应紧扣关键词语和主题句。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考试 写作模块材料 审题要点

2015年,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证考试全国统考,不再区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必须参加国考方可获得教师资格证。考试每年两次,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次。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由三个模块组成,单项选择模块(58分)、材料分析模块(42分)和写作模块(50分),写作部分所占比重较大。如何在这类题材的写作中取得高分?本文拟以小学教师资格证为例,对试题的材料题材、主题、评阅标准和审题策略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资格证考试作文的题材类型、主题与要求

为了明析资格证考试作文的类型、主题和要求,笔者将近4年8次的试题情况列表显示如下:

上表显示的信息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1.作文材料的类型

首先,近几年所有写作都属于材料作文,也就是要求考生依据给定的材料写作。其次,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出现的写作材料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寓言故事类型的材料,另一类是概念型材料。其中,寓言故事类型的材料都具有完整的故事性,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如2017年上半年的写作材料:

德瑞克·朱伯特、贝弗利·朱伯特夫妇是著名的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制作者,在长达30年野外动物生活的拍摄生涯中,拍摄了25部震撼人心的纪录片,8次获得艾美奖。有人曾这样问朱伯特夫妇:当肉食动物在捕杀弱小动物时,你们也眼睁睁地看着,不去帮忙吗?朱伯特夫妇回答:是,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

寓言故事类型材料一般虽然短小,但是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包含在其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严重缺乏自信心。缺乏自信心的孩子,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漫不经心,避而不答、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上进心和学习动力,对不懂的问题不去认真钻研,或者请教别人,而是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想寻根问底。学习也就越来越困难了,越难他越不动,近乎放弃。

“跨”是一个动作,《说文解字》解释:跨,渡也,本义为迈腿越过,例如跨过、跨越,后又引申为超越时间、地区等界限……“跨”是一个有动感的汉字,能反映一个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

另一种概念型材料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在材料中明确告诉考生某种观点主张,如2015年下半年的写作材料:

人类和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看书识字,而动物不会看书识字。如果一个人不看书,无疑接近动物,也就会失去人的优势。

以下,我们就如何通过阅读材料、立意定题、分开寓言故事类和概念类材料谈谈策略。

据上可见,概念型材料不管是引用典籍或名人名言,还是讲故事,在材料中都将某一种概念或观点传递给考生,这类材料主题比较明确,就写作立意而言,无须考生做更多的工作。

2.材料主题与写作要求

首先,材料体现的主题基本以人文思想性话题为主,即使如“济南老火车站被拆”这样的社会性话题,其实也可以落在传统文化这样的人文方面。其次,从写作要求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写均为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二、资格证考试作文的评判要求与作文的立意导向

1.评判要求

这则材料中不存在之前两则材料中的主被动关系,材料中父亲、儿子及乡下人是一种平行关系。从材料本身来看,并非不能与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师职业相挂钩,只是这则材料最优的切入角度并不是教育教学内容或教师职业,而是个人价值取向角度,而且参考答案的范文也是从这一角度切入写作的。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高考作文与资格证写作要求大体一致,各有特点,具有更高的标准,具体分析如下:

奋斗到如今这个地步也真是不容易,五年前我们开了个小的物流公司,只有我们俩孤军奋战,起早摸黑地出去拉业务,每一单生意的价格都放到最低,渐渐业务多了,才聘请助手,公司慢慢地才有了财务和员工,一步步将公司的框架建立起来。在我们的努力经营下,公司树立了不错的口碑,最近确立了与几个大公司的合作,公司规模扩大,终于上了一个新台阶。

第2个方面的要求,都是针对文体而言的,但是资格证考试强调理论性的“文体知识”,就是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写作。

概念型的材料分为两种,一种是引用典籍或名人名言,对某种概念解读阐释,例如2016年上半年的写作材料:

高考作文和资格证考试作文的第3个和第4个要求,分别是文章结构和语言,就其中“布局谋篇”“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等方面,比高考作文的要求高。

以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生掌握和熟悉相关技能知识为目标,进行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采取的措施主要体现为:

总之,从大纲看,资格证作文和高考作文在要求方面大体一致,后者比前者的要求相对要高一些。

2.立意导向

虽然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下文简称为考试)中写作要求为立意自定,但是大家一致认为,写作这类作文时,写作模块的应答中必须与教育教学内容相关联,或者尽最大可能和教师这一职业内容挂钩,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本研究运用多种文本处理和分析工具,对鲁迅小说所用字和词进行了定量统计,并将结果与北京语言大学的相关语料进行了对比。从高频字看,两种语料虽形符数(tokens)差异极大,但相同度高达83%。不论语言作品的内容如何或数量多少,高频字是语言的基础要素。100个高频词在两种语料中覆盖率均在50%左右。

长白猪第一胎和第二胎的初生窝重与第三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白猪第一胎与第二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胎与第二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大二元猪第一胎与第三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长大二元猪第二胎有显著高于第三胎的趋势(P=0.07),长白猪第一胎和第二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首先,在2015年到2018年的写作模块中,除了2017年下半年考试的写作模块外,其余写作范文皆为从教育教学角度或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尽管2017年下半年考试的写作模块并非不可以从教育教学角度出发写作,只是从范文选择的角度看,从教育教学角度入手写作更容易获得高分。

另外,历年考试真题及最具权威性的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院编著的系列教材及考试题印发的十套预测题中,写作范文大部分都是从教育教学角度切入。这就反映出了一种题材导向——考生要尽量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切入写作。

而且,文章写作的主题立意是要评定项目。写作模块的立意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构思作文能力的考查,一个好的立意是高分作文的关键。作为选拔教师的考试,以教育教学为立意的作文应当处于较高的档次中。

三、两种类型材料角度切入的判断方法

资格证作文基本属于材料类型,首先通过考生阅读理解,才能确立材料“文章中心、剪裁材料”,然后才能作文。这类作文考试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因为资格证考试大纲对考生的阅读理解有具体要求,即:理解材料中“重要句子(重要概念)含意”、筛选及整合“图表(文字、视频)等材料中主要信息”、概括材料中“观点态度”。阅读材料,概括内容、抽象主题,就是写作的第一步。

庆历二年,辽国以重兵压境,求关南十县之地。朝廷欲派人前去谈判,但在廷之臣无敢行者,在此紧要关头,有人建议富弼出使辽国,与辽国议和。而当富弼出使回来再度使辽时,路上发现所受政府国书与政府口传之辞不符,于是紧急回朝:

“初则梵客华僧,听言揣意,方圆共凿,金石难和,椀配世间,摆名三昧,咫尺千里。觌面难通。次则彼晓汉谈,我知梵说,十得八九,时有差违,至若怒目看世尊、彼岸度无极矣。后则猛、显亲往,奘、空两通,器请师子之膏,鹅得水中之乳,内竖对文王之问,扬雄得绝代之文,印印皆同,声声不别,斯谓之大备矣。”(赞宁2017:47)

这是2018年上半年的写作材料,材料中的济南老火车就是一种处于被动状态的要素,因为火车站不可能自己拆自己,拆它的只可能是人或者某种制度,所以人或者制度在这则材料里隐藏着的是一种处于主动状态的要素。

寓言故事类型材料中各要素与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师职业的对应关系,成为考生构思作文的一大难点。准确找出作文材料中各要素与教育教学的对应关系需要一些判定技巧。另外,寓言故事类型材料出现过例外,而且需要准确判断材料中要素与教育教学内容间的对应关系。如何判断寓言故事类型材料是否适合从教育教学角度或教师职业角度切入呢?材料中要素与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师职业间对应关系的判断有没有规律技巧可寻呢?

以上文中出现的2017年上半年考试的写作材料为例,材料中出现的两个要素动物和朱伯特夫妇之间存在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材料中的动物看似是遵从自然弱肉强食的法则,实际上材料中弱小动物能否存活及食肉动物能否捕食到弱小的动物并非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朱伯特夫妇的决定。朱伯特夫妇做出了“无动于衷”的决定,所以食肉动物得以捕杀弱小动物。如果朱伯特夫妇做出了“有所作为”的决定,那么食肉动物就不能捕杀弱小动物,弱小动物得以存活。可以看到,动物这一要素在材料中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被动状态。朱伯特夫妇则处于一种“为所欲为”的主动状态,他们的种种行为直接影响动物这一要素。让我们再看一则体现这种关系更明显的材料:

不仅是上游油气勘探项目,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深入合作。例如,利用阿联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投资炼化业务,以鲁维斯为基地,通过对现有4000万吨/年炼油厂的升级改造或扩建,部署从单纯燃料型炼厂到炼化一体化、化工新材料综合石化基地的转型,实现全产业链的功能协调以及优势互补,形成多元化的资产组合。从而规避或降低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大大增强石油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保证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二条,导游是指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导游证,经旅行社派遣,在旅行过程中为游客提供旅游向导、景点讲解等旅游服务的人员。作为典型的边界跨越者,导游在理解、过滤和解读往来于旅行社及其外部游客间的信息和资源的过程中担任关键角色。该职业具有以下工作特征:(1)高度的独立性。旅游过程中的绝大部分事务都需要导游全权负责;(2)脑力与体力高度结合。旅途中,导游既需要不断地思考,还需要健康强壮的身体支撑一系列体力活动;(3)面对复杂多样的事物。包括复杂的服务对象、多元的游客需求、复杂的人际交往等;(4)文化传播的载体。导游肩负着传播文化的任务,需要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中构建沟通的桥梁。

当年济南老火车站被拆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的痛。这一建于100多年前的哥特式老建筑,被誉为“20世纪初世界上优秀的交通建筑,是当时中国可与欧洲著名火车站相媲美的建筑作品”,最近,当地媒体就复建展开新一轮调查投票,想弥补当年的遗憾。

1.寓言故事类型材料解析技巧

那么,2017年下半年那则例外的写作材料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来看一看:

一位城里人带着孩子在乡下一户人家度过了一天一夜。城里人让孩子描述一下城里和乡下的区别,儿子想了想说:“我们家里只有一条狗,可他们家里却有4条狗;咱家仅有一个水池,可他们竟有一条望不到边的小河;夜里我们的花园里只能看见几盏灯,可他们的花园上面却有千万颗星星;还有,我们院子里只能停几辆小汽车,可他们院子里却能容得下几百头奶牛。”城里人愕然。接着儿子又说:“等我长大了,要过上和他们一样的生活。”

考试写作模块评分与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文体要求、写作能力、语言能力方面基本一致,为此笔者对比了全国新课标卷高考作文的评分细则和教师资格考试作文的要求,具体如下:

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即寓言故事类型材料中,只要材料中的要素是主被动关系,那么这则材料的作文写作便能够从教育教学内容或教师职业角度切入;如果不是,那么选择最优角度切入写作。此规律适用于历年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题及预测题。

第1个要求,都是写作的材料内容和主题立意,但是资格证考试突出强调要求合理处理材料与主题之间的关系,要求比有中心突出、材料内容充实,要求更高。

2.概念类型材料解析技巧

就目前考试题和预测题来看,概念型材料都可以从教育教学相关内容角度切入,其实缩小了写作思路。考生在应答作文题时需要考虑写作材料如何与教育教学内容与教师职业相联系。教育教学内容及教师职业的几个中心无非分为三种:老师、学生和教育教学规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素质、教育观念),考生在拿到写作材料时只需要将写作材料中的各个要素与老师和学生及学过的教育理论等相关内容对号入座即可。

概念类型材料的解析接近与材料解析题,需要考生准确抓住材料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概念类型材料审题立意大体可分为两类情况:

如表1所示,模型组和丁酸钠组肠黏膜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0.01),丁酸钠组肠黏膜血流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丁酸钠组肠黏膜葡聚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丁酸钠组肠黏膜葡聚糖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1)寻找材料中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供水息税前利润(EBIT 调)=工程供水价-水资源费-工程成本-管理维护费。这里,水资源费应充分考虑给南水北调工程水价带来的成本压力,应免征或延后低征。

高粱作为重要的农作物,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作物。为了实现较好的种植效果,需要从高粱的产地以及种植技术方面着手,加强对高粱种植的管理。与此同时,种植人员要做好后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高粱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进而全面提升高粱的总体产量。基于此情况下,本文主要对高粱的种植技术进行论述,并对高粱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作出了分析。

例如,2018年下半年考试中的写作材料主要是:

现在一部电影运用全网络完成的,里面的人脸趋于完美,但是票房并不好,反而受到批判和失败,于是3D摄影师把人物设计得都不是很完美,但获得人们的喜爱。

剖宫产术后产妇不同于一般外科患者,既要关注产妇自身的恢复,也要关心婴儿的哺乳问题,术后疼痛可抑制乳汁分泌,不利于尽早实现母乳喂养[3]。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提取两组关键词:“完美”与“失败”“不完美”与“成功”。材料中的关键词是以组为单位出现的,该作文需围绕“完美的不一定是好的”或“残缺也是一种美”的主题进行写作。

另外,2016年上半年考试中的写作材料中反复提到“跨”字,“跨”就是关键词,作文需要围绕“跨”字的含义进行写作。2015年下半年考试中的写作材料反复提到“看书识字”,“看书识字”是人类获取知识和积累经验的途径,作文需要围绕人类因为拥有知识而有别于动物这一主题进行写作。

(2)整体把握文意寻找重点句

以2015年上半年考试中的作文材料为例:

有一些话语,因为一些人,或者一些事,变得温暖,让人感动,享有……会让你在苦寒的冬天,孕育出春天的繁花似锦。

这类材料需要整体把握整体感受,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积累。结合“(让人)变得温暖,感动……在苦寒的冬天孕育出春天的繁花似锦”可以得知其反映的主题思想与“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致,所以作文的主题应围绕帮助他人带来的好处进行写作。

四、其他须注意问题

鉴于考试评分模式,考生的作文题目一定要能反映出文章的立意并且体现出考生的写作水平。文体方面建议考生采用议论文文体形式,因为较之于其他文体,议论文是考生接触较早、练习最多、最熟悉的一种文体,不容易产生文体不规范这样的错误。

至于文章的写作结构,最好采用总分总(摆明观点—列举例子—概括总结)的格式,因为这种结构简便易行,容易安排材料。这有助于评卷老师第一时间了解考生作文的立意。

参考文献:

[1]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小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8.

[2]中国教育考试网[EB/OL].http://ntce.neea.edu.cn/

[3]夏京春.应用文阅读与写作[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8.

[4]山香教育.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综合素质·小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5]郑绍江,徐鹤鸣.应用文模块化考核方式新探[J].应用写作,2012(18).

课题项目: 本文为山西师范大学优质课“应用文写作”项目(项目编号:2018YZKC-22)成果之一。

标签:;  ;  ;  ;  

教师资格证考试写作模块分析及应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