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萌芽到形成:一种培养儿童组织认同的模式_社会认同论文

从萌芽到形成: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培育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少年儿童论文,萌芽论文,模型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1-0130-04

       从少年儿童阶段就开始培养组织认同意识,使少年儿童的组织认同行为牢固地树立起来,从而为培养少年儿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为此本文着力于揭示少年儿童群体人格认同、社会认同和组织认同的关系和本质,探讨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培育的基本规律,使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成为其自我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自觉与少年儿童组织目标保持一致,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一、萌芽:少年儿童的群体人格认同与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与另外的人进行交往时,他不是作为单独的个体,而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与人交往。为了获得积极的社会认同,个体通过将自己所属群体与相关群体进行比较,热衷于标榜自己所属群体,从中获得自尊和自我意识,逐渐将成员身份和所属群体作为个体自我概念的有机组成部分[1]。如果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个强大的群体,并可以明显感受到超出个人能力的成功,这有助于个体建立起更加强大的自我意识,从而将自我与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强烈的组织认同观念和组织行为习惯。

       (一)少年儿童的群体人格认同

       对群体身份的自我知觉意味着个体会与群体内其他成员用同样的标准认同和评价自身和外界的各种现象,包括我们是什么、我们想成为什么以及我们不应该是什么、我们不应该成为什么等方面,所有群体成员都可以形成相同的感知,正是这种群体人格认知促进了群体意识的建构即“我们”和“他们”[2]。少年儿童总体上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积极同违反组织规则的现象做斗争,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表现了不同的群体人格认同特点。如低龄的少年儿童在听唱少先队队歌、举行少先队代表大会、参加集体活动时会情感热烈、热血沸腾,学习生活中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能根据群体的需要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在群体之间的竞争中能积极主动维护所属群体的团结和荣誉,能以组织成员身份来定义自我身份,说明少年儿童已认同了自身的群体成员身份。随着少年儿童年龄的增长,自主性和成人感逐渐增强,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感受、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渴望,渴望家长、老师和其他成年人或组织给予他们成年式的尊重和信任,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产生对教师、父母和其他成人明显的抵触甚至对立情绪,对完成群体赋予的任务会犹豫不决、顾虑重重,关注自我的不同特点多过关注群体的共同特点,可以说少年儿童既希望属于某个群体组织又似乎游离于群体组织的边缘。

       (二)少年儿童的群体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创建者Tafel等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意识到属于某一群体,进而认为自己与该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范畴上相同或相似,并与其他群体成员区别开来[3]。少年儿童的社会认同领域主要有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乡土认同、社区认同和未来认同等。国家认同包括了对自己国家和人群的认知成分以及情绪情感成分。少年儿童国家认同意识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7~9岁时表现对自己国家和民族成员的系统性偏爱,10~14岁时开始能够理解地区、国家之间的从属关系,能够认识到自身国家群体成员的身份,14岁以后国家认同感的心理成分开始出现较大的个别差异[4];少年儿童民族认同是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特定社会族群群体,并认识到其身份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少年儿童从7岁开始其民族认同发展进程,10岁后开始表现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进入青春期后才开始了解和探索民族身份及其意义。父母的种群态度、文化程度、家庭的社会化程度等都是影响儿童民族认同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5]。少年儿童对乡土、社区及未来等具体认同领域的观念还显得较为肤浅感性,有关乡土认同、社区认同及未来认同的研究文献多是关于成年人的,很少有专门研究少年儿童这些社会认同研究的文献。

       (三)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的萌芽

       少年儿童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心理发展空间巨大,在群体人格认同和群体社会认同基础上,对集体或组织的自我认同意识逐渐发展起来。少年儿童从家庭环境进入学校环境就开始了其系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学校可通过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一定的规章制度约束,以及针对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开展的大量活动如少先队队会以及队务、共青团、少年儿童节日等活动,有的孩子开始在某个正式组织或非正式组织中担任一定的组织领导角色,使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特别是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会让少年儿童获得强烈的心理满足感和归属感,将自我的思想意识与组织价值、组织文化等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他们对相应组织的认同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步发展起来。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的萌芽还表现在可以将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区分开,如孙宏艳(2012)研究发现高达87%的少年儿童表示只要是对国家和集体有益的事情,就会如自己的事情一样去做好,51.9%的少年儿童表示为了集体和组织的利益可以放弃个人的利益[6];在参与组织活动的态度上,83.1%的少年儿童表示希望积极参加集体活动,80%以上的少年儿童同意通过选举方式产生所在组织的干部[7]。相关研究也表明,少年儿童在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问题上存在个体性和社会性共存的特点,在帮助组织成员方面有可能表现出动力不足的问题。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迅速但不平衡,心理发展明显处于从幼稚到成熟、从矛盾到和谐、从幼年到成人的过渡阶段,理性思维能力还非常不成熟,他们会更多地利用形象思维即通过事物之间的直接比较和实际感受来判断自身与组织身份之间的关系,如少年儿童的组织价值观因为受到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对善良、诚实、勇敢、守信和孝敬(偏于个体特征)认同度较高,而对进取、合作、敬业、守时(偏于组织特征)认同度偏低[8]。因此有必要采取适当措施,以促使少年儿童形成良好的组织认同意识。

       二、形成: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培育模型

       分析少年儿童群体人格认同、群体社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关系不是要立即建立一个严密的组织管理系统,使人自然地按照组织规则的要求表现自己的行为,而是希望建立一个人人都愿意为组织做贡献、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高度一致的教育系统。其内在要求是促进少年儿童的群体人格认同以及群体社会认同意识快速发展,形成与组织价值、组织文化、组织活动等因素密切结合起来的自我观、价值观、支持态度和责任感等方面。组织认同意识形成表示少年儿童可以以组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愿意接受和内化组织文化、活动、价值需求作为自己思想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觉地保持与组织规则一致的行为习惯,这无疑包含了少年儿童的健全人格养成和系统社会化发展内容。本文认为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培育模型见图1。

      

       (一)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全人格,促进群体人格认同意识发展

       组织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集合起来的群体,也就是由具有各不相同人格特征的个体组成的群体。如果不同个体的人格特征共同成分逐渐累积,就形成了群体人格特征,如果个体拥有了与社会相适应的健全人格特征,就越容易认同现有群体人格特征。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全人格、促进群体人格认同意识发展,可采用早期教育、榜样教育、自我教育等策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特别强调童年经验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因为个人生活中的任何不幸都可以从童年创伤中寻找根源。儿童期抚养者、教育者的教育态度如同情支持、通情达理、爱护关心等,有利于培养孩子正直、诚实、勇敢、善良、谦虚等良好人格特征,而不良的早期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攻击性、破坏性等不良人格特征等有直接影响,这些特征不利于孩子群体人格认同意识的发展[8]。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全人格、促进群体人格认同意识发展同样要重视榜样教育策略。教师、家长、同伴、社会英模人物等都可以成为少年儿童健全人格发展的榜样,通过这些带有群体典型身份特征的个体的启发引导,少年儿童可迅速地实现情感认同的转移,从家长、教师或同伴等对象转移到组织上来,产生强烈的组织认同意识,尽管这种认同意识可能会因为榜样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群体人格认同发展的自我教育策略是指少年儿童自己制订行动计划、自觉监督执行以实现人格教育目标。

       (二)建立独特的少年儿童组织身份特征

       组织身份特征是组织成员对最能体现组织本质的、稳定特征的集体看法[9]。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如果组织能够提供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特征,这个组织对成员就具有吸引力。越是相信本组织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价值、成就与活动,成员的组织认同度就可能越高。少年儿童由于其特定的身心发展特征,组织认同意识可能具有不稳定性,但会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情感认同度,这为建立少年儿童组织身份特征教育体系提供了条件。独特的少年儿童组织身份特征教育可通过特定的少年儿童组织及其活动来实现,我国少年儿童组织主要包括共青团、少年先锋队、青年联合会、工会、学生联合会等,这些组织本身就具有培养成员正确的思想意识、政治观念,团结和凝聚成员,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其名称、口号、旗帜、仪式、标语等象征符号可直接与其他组织区别开来,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明确的组织目标、意义和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使少年儿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少年儿童由于其政治经济地位、年龄特征、思想认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能实际参与到社会利益的分配中去,导致他们的权益被侵害、被忽视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情况下少年儿童组织常常成为他们的代言人,代表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为他们提供较好的自身利益诉求渠道,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从而拓展其在组织内的自我价值意识和组织认同意识。

       (三)促进少年儿童系统社会化发展

       掌握社会规范、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培育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重要依据,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本身就是其社会化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促进少年儿童社会化发展是提高其组织认同意识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具体方式上可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少年儿童的国家、民族、乡土、未来等社会认同意识,建立起少年儿童社会化发展教育体系。首先,家庭应尽量采用民主型教育方式,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带头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充分尊重子女的看法和行为,积极教育引导子女的行为问题,重视培养其健全人格。在家庭教育内容上,要注重礼仪、习俗和规范的教育,促使儿童形成社会角色意识和规范意识。其次,学校教育要重建教育目标,更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增加对学校教育效果的社会化评价。在教育目标上,应改变知识掌握这个单一教育目标,增加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教育目标。在教育方式上,应以活动课为主,通过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游戏、互访、讨论等多样化的形式,增加孩子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提高少年儿童对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第三,社会教育应加强对网络、电视、报刊等公共媒体的监管。少年儿童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对网络、报刊等媒体上的不良信息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盲目接收和模仿。因此应注意加强网络、报刊正面信息的宣传报道,对网络上出现容易引起歧义或误导的信息可及时进行解释,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学校、社会都应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四)建立少年儿童的同伴教育体系,构建组织认同意识培养的团队氛围

       少年儿童同伴群体主要包括亲朋好友的子女、邻居、同学等。这些同伴群体成员一般都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认识发展水平、较高的模仿性等特点,加上优秀成员的示范性,使少年儿童很容易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归属感。如果几个同伴组成的群体形成了善良、诚实、友爱、坚强、自信等团队氛围,这些群体人格特征本身与各类少年儿童组织目标、组织要求高度一致,从而可有效促进所有少年儿童个体组织认同意识的发展。在具体教育方式上可采用角色扮演或换位教育策略,也即让少年儿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如果少年儿童有欺负行为或攻击行为,那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换位思考问题,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而去欺负体格弱小或性格懦弱的同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也可考虑采用同伴游戏教育方式,增加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以兴趣为纽带,以情感为动力,构建起牢固的组织认同意识培养的团队氛围。

       (五)建立教育活动化策略体系

       在少年儿童社会化发展和组织认同意识培养过程中,学习扮演某种社会角色或组织角色是核心内容。少年儿童通过所属组织每年都将开展大量的活动,如少先队代表大会、共青团员代表大会、六一儿童节、青年节、夏令营等,除了这些组织形式的活动以外,还有各种游戏活动、班队会活动、小组活动等教育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组织特征,是培养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活动少年儿童能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承担各自的组织角色,学习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会彼此相互支持和帮助,形成彼此认可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行为习惯;在活动中,他们还模仿现实生活中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尝试遵守各种社会准则,学习成年人的优秀品质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少年儿童为了把活动做好,会愿意控制自己的需求,遵守活动的规则,按照组织的要求行事,从而形成组织认同的行为习惯。

       组织认同研究在西方组织管理领域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少年儿童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认识能力发展快速,接受新鲜事物快,思想意识和人格特征可塑性大,心理状态不稳定,与组织的关系既紧密又似乎游离于某个组织边缘。本文从分析群体人格认同、群体社会认同与组织认同的关系的角度提出少年儿童组织认同的培育模型,目的是想说明少年儿童组织认同意识有一个从萌芽到形成的逐步发展过程,并且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有别于一般的学校教育活动。笔者提出的少年儿童组织认同培育模型尽管仍然停留在理论探讨水平上,还有待于实证研究的证实,但希望能够给少年儿童组织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收稿日期:2015-11-11

标签:;  ;  ;  

从萌芽到形成:一种培养儿童组织认同的模式_社会认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