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_数学论文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结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已成为优化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1.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手段,虽也能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形成,但与现代教育技术相比,其效果相差甚远.数学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充分地挖掘了数学潜在的美,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数学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例如,在运用解析几何知识求解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时,利用计算机制作了卫星运行轨道的课件,通过课件的动画模拟,展示了卫星运行轨道的特点,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类似的实践表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情境,达到了抽象问题具体化,实际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一些成绩较差学生也由原来的怕数学、厌恶数学,变成了开始对数学产生兴趣,对自己有了信心.

2.让图形说话,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所以合理运用,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并能大大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形成思维想象能力,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教师语言难以讲清、学生凭视觉难以看明白的重点内容.例如,在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概念的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展示了概念的本质及曲线的形成.在三种圆锥曲线教学后,再利用课件引导学生观察、研究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的比由小于1的正数变为等于1再变为大于1的点的轨迹的演变,这样即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三种曲线的概念,也使学生深刻把握了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所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使数学课达到了充分让图形说话的目的,发挥了其直观的优势,突出了重点,更突破了难点.

3.为数学提供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校教学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都有教学的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而没听说过有数学实验.数学课包括几何被认为就是计算和推理,就是解题训练,学生一般从教师那里被动地接受知识,接下来的任务是记忆定理和套定理证题.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情况发生了转变,数学课同样能够给学生以更多的动手机会,让他们以一个研究者的方式学习数学.例如在三角函数的y=A sin(ωx+φ)图象的教学中,设计了一节活动课,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与同学共同制作出图象,通过改变A、ω、φ中的值,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变化,再把观察的结果概括出来,而后进行数学的严密思维.从而使学生准确、生动地把握了A、ω、φ对图象的影响,效果极佳.由此可见数学同样需要实验与观察.又如在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制作了一课件,并输送到学生操作的电脑内,让学生进行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观察实验.学生通过操作,研究出了直线与双曲线相交于一点、两点及交点位于双曲线各支的情况.实践表明,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实验,学生可以从数学家的角度,对数学知识加以归纳、类比、联想、猜测和验证,解决了传统数学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做不好的或做起来繁琐的内容;利用这种数学实验,也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并由原来机械的模仿转向积极主动的思考;利用数学实验,也能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并使学生始终处在主动状态中,变“听”数学为“做”数学,用较短的时间获得较多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知识容量大、信息量多,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大特点,更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相比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需要绘画图形、解题板书、演示操作等教学过程,以往我们使用较多的是小黑板、模型、投影仪等手段,它们有着自身的长处,然而这些却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而且一些简易图形、演示操作有时并不直观明显.计算机多媒体能集文、图、像等于一体,资源整合、操作简便、交互性强,从而会达到省时高效.如在高三数学复习中,用计算机软件将每一章节的基础知识制成了一个知识体系,通过点击鼠标就可以显示每一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应用举例、基础训练等.这样的课件不但可以使学生较系统全面地复习,也为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提供了反复学习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复习效果.又如,在复习柱、锥、台体时,通过计算机对这些几何体进行了对比复习,通过课件再现他们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抓住每一几何体的本质属性,同时又把握这些几何体在一些问题中的相通性.这一做法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5.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数学教学,是对旧的教育教学观念的挑战,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用于数学课堂更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软件,含量极大的网络信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和灵活性,打破了“上课是知识的简单传递,复习是知识的死记硬背,考试是知识的机械重现”的固定模式,极大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了“学无止境,其乐无穷”,充分体会学习的新景象.例如,在讲解圆锥过顶点的最大截面面积问题时,我制作了课件,运用动画效果通过改变截面三角形顶角的大小,突出了顶角变化对解答的影响,引导启发学生探讨,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及审美情趣.又如,在数学课件中常常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些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等问题,把更多的思考任务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了主动角色.总之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运用,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有效地逐渐提高了.

6.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6.1 淡化形式,注重实效

计算机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确实有着其它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学内容都能适用,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它和我们以前所使用过的其他教学工具地位是平等的,它们之间并不能相互替代.如学生用圆规作一个圆所获得的经验,是完全不能通过计算机作图获得的.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切不要片面地追求形式——“教学媒体的高档化”.

6.2 立足辅助、因“课”制宜

归根到底,计算机辅助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更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必须“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课件的使用应该从实际出发,因课的内容把握运用的最佳时机和“度”,用在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地方.

6.3 把握教材,分析学生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依然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因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挖掘并完美地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及其呈现的思想方法.另外,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也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出发编制课件,做到内容表达清楚、难易程度适当,可读性和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方式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

6.4 师生交流,一“课”不能少

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决不能削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往的课堂教学,我们一直试图增加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师生双边活动开展得怎样一直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之一.教学设备的更新、电脑的引入,将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是人机间的交流所无法替代的,师生间的交流最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生成、能力的形成,因此,师生交流,一“课”不能少.

6.5 教师素质是关键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是与教师本人的能力素质息息相关的.一方面,教师要提高对计算机等设备的操作、使用水平,特别是要熟练地掌握一种软件的操作,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思想不同,教学设计意图不同,数学课件的制作、使用、最终效果也就不同.因而,计算机辅助教学欲在数学课堂中恰到好处地应用,教师必须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并提高自身的素质.

标签:;  ;  ;  ;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