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应有属性_公共基础论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应有属性_公共基础论文

浅议高校“思政课”的应有属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属性论文,高校论文,思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69(2012)07-0025-06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属性”一词释义为:“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特点,如运动是物质的属性。”①与客观事物均有自身的属性类同,高校为学生组织开设的各门类课程,也都有其专门属性。明确课程属性,是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前提。同样,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亦有其专门属性。然而,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有些师生缺乏对“思政课”专门属性的科学认知,致使该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受到不良影响,这一问题很值得思考。

一、不宜忽视的“思政课”双重属性

在高校,“思政课”归类为“公共基础课”,简称“公共课”或“共同课”。近年来,也有人把这门类课程归属为“通识课”的。今天,人们习惯所说的“思政课”多系泛指,即不单指某门独立的课程。自2005年起,各高校统一开设的“思政课”课程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四门必修课,以及“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门选修课。“思政课”所以门类较多,既是因为该门类课程的知识范围涉及众多学科专业,也是因为学生在学好这门类课程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辨方式和方法。正如《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所指出的那样:“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②很明显,“思政课”要承担起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单靠强调“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用,是不足以实现育人目标的。要解决“思政课”所面对的这一系列问题,很有必要强调通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通过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的教育等,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在学科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学会运用科学的思辨方法,养成正确地认识人、自然和社会等方面问题的习惯。既然如此,“思政课”的属性就不仅应当具有思想政治性,还应当具有基础理论性。也就是说,“思政课”应当具有双重属性。事实上,“思政课”所具备的基础理论属性,不仅因为它所传授的知识理论有益于学生完成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还因为它所包含的原典性知识理论,也正是各学科专业的理论基础。

现实中,由于有些师生对“思政课”的作用存在认识误区,以致对这门类课程知识学习的必要性也缺少认知。2009年3月24日,韩国《中央日报》报道:“要想在聚集中国精英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占座应该怎么做?早去学校然后在椅子上放上书包或者其他物品就是上策。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致命性问题,那就是丢失物品的危险。于是,点子多的学生会在椅子上放一些谁都不屑一顾的物品。有一种东西用于占座非常好,那就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书籍。”③外电所以关注到我国大学里的这一现象,原因就是有些师生对“思政课”学习的意义含混不清。这些师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所以不足,原因有二:其一是,对“思政课”的作用,只看到其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却忽略其基础理论教育属性。如:有教师认为,只要在本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公益性知识教育,“思政课”的作用便可被替代;也有教师因此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可待其进入社会后解决。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则认为:“思政课”的“学术观点有些单一”,“只有一种声音”;有些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的必要性,也是心有存疑。显然,这些认识的存在,不仅与一些师生对“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认识存在偏颇有关,且与对这门类课程的基础理论教育属性也缺乏认识有关。其二是,对“思政课”的基础理论教育属性,以及与专业课的作用关系缺乏科学的认知。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间的关联关系表述模糊。如:在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关于“公共课”的释义即为:“公共课也称公共必修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高等学校的公共课,主要有政治理论课、德育课、外语课、体育课、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等,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课,除上述课程外,还有体现师范特点的教育理论课。公共课虽未必直接同某个专业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必要的基础。”④这一释义不仅未明确“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属性关系,反而将“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作用关系模糊起来。此后,这一认识逐渐成为一些专家学者对“思政课”与“专业课”作用关系的一般性认识。如:在1991年出版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有专家对“公共课”词条的释义为:“……公共必修课,或称公共基础课。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习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按专业分类统一学时和要求。我国高等学校规定的公共课有: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形势教育课、德育课、劳动课、大学语文及军事训练课等,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课中还开有教育理论课。公共课虽然不同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必要的基础。”⑤在这里,专家对“公共课”概念的表述虽有基础课属性的认识,却没有明确地把它们与各学科专业学生的专门知识学习联系起来。其结果,直接的影响就是“思政课”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基础理论知识作用。基于这种认识,一些人甚至误以为“思政课”是有人用外力强加给学生的。似乎是在校生不学习这门类课程,也同样可以成为合格的毕业生。长时期来,由于多部教育类词典中存在此类模糊的定性,一些师生简单地认为“思政课”属性仅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年来,为确保“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从中央到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高校的一线课堂,许多专心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管理人员,在课程的教材建设和修订,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实践和完善,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更新,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宣传鼓动和激励机制的形成等方面均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有关问题的存在仍使人焦心。这就不能不使人想到,是否该换个角度去审度这一问题,包括观察和研究课程的基本属性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⑥要做到“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能将“思政课”的基础知识与各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相脱节,否则可能会有碍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此,特别要明确“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程的作用关系。正因如此,《意见》才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⑦要做到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和“渗透”到教学科研各个环节,就要明确“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的作用关系,即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关联关系。事实上,在各学科专业知识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运用和发挥“思政课”所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离不开用这些知识指导学生分析和研究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等方面的问题。如果不是这样,就难免会使学生误认为“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之外的附加内容,也难免会使师生在完成“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感觉被动。这说明,客观现实要求广大师生明确“思政课”的双重属性及作用关系,这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所不宜忽视的问题。

二、重心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强调师生共同认清“思政课”双重属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⑧总书记的这段讲话,明确了党和国家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具体要求。考察“合格”和“可靠”两词的含义,应认识到:“合格”所指是大学生在业务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可靠”则是指大学生在政治方面应达到的标准。这两项标准应是今天构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核心内容,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如果说“合格”是“可靠”的前提,那么“可靠”就是“合格”的基础。同理,“合格”是构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应具备的客观前提,“可靠”则是构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所应具备的客观基础。高校要为党和国家培养在业务上“合格”,思想上“可靠”的人才,就离不开做好密切关联的这两方面的工作。在高校,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要保证培养政治上“可靠”的人才,就需要在校大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保证培养业务上“合格”的人才,就需要大学生学好学科专业课。但是,这两方面的作用关系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应是互补的。这是因为,只有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可靠”素质的人才,其业务的“合格”才会有稳固基础;同样,只有在专门业务方面具备“合格”素质的人才,其政治的“可靠”才会有实际意义。因而,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工作中的这两者关系看,高校的“思政课”亦应具备双重属性。

其实,“思政课”的设立,原本就有奠定学生全面、立体、稳定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学好本学科专业知识、探索未知世界,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人、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基本素质。在大学本科阶段,学生应从课堂中获得的知识包括:纵向三个层次和横向两种类型。三个层次,即: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专家认为:“课程质量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从纵向结构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知识的逻辑组织的,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或三种类型: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⑨关于课程分类,笔者认为:专家在这里所说的“基础课”系属公共基础知识类课程,此为一类;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种课程,虽表现形式有所区别,但也同属学科专业知识类课程,此为另一类。因此,学生在校应学习的课程知识宜分为“基础”和“专业”两种类型。其实,按两种类型划分大学的课程,我国早在1898年7月3日颁布实施的《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就有表述。《章程》说:“西国学堂所读之书皆分两类:一曰溥通学,二曰专门学。溥通学者,凡学生皆当通习者也。专门学者,每人各占一门者也……”⑩这里的“溥”字的字义为:“广大”“普通”。在原文中“溥通学”所包括的课程有:“经学第一,理学第二,中外掌故学第三,诸子学第四,初级算学第五,初级格致学第六,初级政治学第七,初级地理学第八,文学第九,体操学第十,以上皆溥通学……”(11)可以说“溥通学”即相当于今天的“公共基础课”或“通识课”,“专门学”即相当于今天的“专业课”。与这一章程比照,今天的“思政课”属于“溥通学”,即“公共基础课”或“通识课”,它的教学内容亦应是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无论在过去,还是在今天,国家和社会都需要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这类人才所必修的课程亦应分为“公共基础”和“学科专业”两类,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残缺不全,显然不符合这一客观需求。正因如此,1981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才这样规定:“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或其他毕业实践环节)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的,授予学士学位。”(12)这里所强调的“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既包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也包括为学科基础知识做铺垫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第二款明文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段话所明确强调的是,国家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不仅应包括本学科专门知识范围内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包括掌握专门知识所必需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方法,这种学科专业知识内外两层知识和技能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如果不是这样,那种试图摆脱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单方面强调学科专业知识作用的认识和做法,就难免会远离国家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要实现学业的顺利完成,需要认知:公共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本建设,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特色构成,全面掌握“基础”和“专业”知识是具体目标。在今天,高校应设计指导学生完成的基础知识课程可细化为:公共基础理论课、通识课、工具课、方法课、选修课(全校)和身心健康素质课等;学科专业课程等可细化为: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科研指导(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社会实践(实验研究)等。如前所述,这其中的“思政课”除了其本身所具备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用外,还应是学生全面掌握所学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的理论基础课,即“基础”的“基础”。之所以这样说,依据有三:一是“思政课”既有知识性,也有政治性。所谓“知识性”,是指“思政课”传授的知识是人类用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推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基本原理,是各学科专业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所谓“政治性”,则是指“思政课”传授的是用于服务党的建设、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政治稳定的基本知识。二是“思政课”是高校实现“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育人模式的基本保障。“思政课”既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美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也包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道德伦理及贴近现实的形势政策等知识,其涉及面之宽,是任何其他学科专业课程都无法容纳的。三是“思政课”是构成全面发展人才知识框架的奠基性课程。从概念上看,“思政课”与专业课相对,系指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从作用上看,“思政课”将为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养成专门素质,发展专业技能等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学生如果缺少“思政课”做学业基础,其后所学的专门知识在结构上就可能缺少扎实的根基。

如前所述,认清“思政课”的双重属性,目的是为了做好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工作。从“思政课”的属性及其作用关系看,“思政课”对应学科专业课而存在,其所传授的思想政治和基础理论知识则对应学科专业知识而存在。缺少“思政课”所传授的基础理论知识,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就会缺少根基,对世界和社会的认识因缺少基本依据而显得不完整。况且,忽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就难免出现“思政课”教师难保教学质量,非“思政课”教师忽视“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学生轻视“思政课”的知识学习等现象。其后果不仅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应有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且会掣肘高校实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因而,要做到充分发挥“思政课”的教学作用,在道理方面,澄清其双重属性的内涵和意义;在具体工作方面,强调“思政课”教学的重心应放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等,当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一件大事。

三、在明确属性的基础上确保质量

现实中,一些师生对“思政课”的直观感觉,只是与本学科专业课程有并列关系的课程。这就难免给“思政课”的教学实践带来困难。为解决这类问题,高校很有必要采取可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在明确“思政课”双重属性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保证该课程的应有教学效果。

(一)明确“思政课”的属性作用关系

面对现实问题,要做到保证“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建立“思政课”双重属性作用关系教学管理保障机制。这一机制应包括:第一,促使“思政课”教师在明确所授课程双重属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门类的授课对象,制订教学计划、设计教学语言和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第二,促使“思政课”教师自觉实现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把握公共基础理论与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质量关系,并认真向学生传授其所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此,有必要约束教师苛求课堂教学内容的严肃性,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生动性,切忌贬低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和意义。第三,促使“思政课”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觉辨清公共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科专业知识的作用关系,明了有关知识的传播和学生成长过程的关系,及其与人才培养目标间的关系。

为切实保证教师把握好“思政课”的双重属性作用关系,学校及院(系)、教研室等各级组织,应在有关课程教学的组织和把关、方法的创新和效果的增强等方面多下功夫。这些功夫应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着眼于打好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底子,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学好、用好学科专业知识,着眼于保证学生当前的学业质量和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等方面。具体地说,高校各级组织所制定和实施的相关教学管理措施,既应有利于师生辨清公共基础理论与学科专业知识的关联关系,也应有利于师生明了知识传授、学生成长及教学目的和成才目标间的关系等。

(二)细化“思政课”的教学和管理措施

为保证实施“思政课”双重属性作用关系教学和管理机制的可行性,高校各级组织应注意研究建立诸如该课程教学作用的延展性、关联性、互动性和保障性等详细的教学管理措施。这类措施具体应有利于:第一,在现有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延展有关“思政课”教书育人的双重作用。为此,相关教学和管理人员应主动帮助和引导学生认清“思政课”的双重属性,感受“思政课”的双重作用关系;第二,鼓励各学科专业师生密切配合“思政课”的教学过程,认识本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政课”知识教学的关联关系,并促使学生自觉运用已掌握的“思政课”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科专业的知识学习效果;第三,协调、组织和推动“思政课”师生在课堂内外开展必要的教学互动活动。诸如:促进本课堂中相同或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学习体会和学习经验交流,或课内外的学术探讨、信息沟通活动等。促使学生一方面提高对“思政课”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另一方面提高其对本学科专业的知识学习和应用能力等。

现实中,“思政课”的发挥作用固然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但其所处的学术地位,所包含的学术内容,所发挥的作用范围,以及对它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基础理论作用等都说明:“思政课”的作用常会体现在大学生修习本学科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等许多方面。为此,教学管理人员在组织开展“思政课”的教学管理工作时,若能以此作用入手,细化有关教学管理手段和措施,不仅会有利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还会有利于各学科专业师生系统完成本学科专业的知识教学工作。

(三)在明晰属性的基础上确保质量

教师能否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学生能否学好“思政课”知识,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学习自觉性。一些教师认为大学生已为成年人,本身应具备知识学习的自律、自控、自信和自悟等素质,没有必要担心其知识学习的自觉性。现实却是大学生先天所具备的一般素质,还远达不到专门知识学习所需要的“自觉”标准。客观上,人们所认知的“自觉”一般可有两种解释:一为人的感官对自然和社会表象的直觉;二为人对自然和社会运行规律的觉悟。作为后者,人的认识通常不会由感官直接获得,而是需要后天复杂的知识学习和思维判断过程,在养成一定的认知素质,即所谓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合作性等学习习惯后,才可能实际获得。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课堂知识教学的渠道,引导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完成其知识学习的过程。“思政课”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多是人们从自然和社会的运动、变化及发展中抽象出来的客观规律。这些知识益于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生,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学会全面分析及思考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等等。从“思政课”的这些作用看,要完成好这门类课程的教学,尤其需要教师在明辨“思政课”双重属性作用的前提下,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保证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13)“思政课”所以具有政治理论性,正是因为它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接班人的重任;“思政课”所以具有基础理论性,正是因为它所传授知识的核心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范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指导学生科学认识客观世界、拓宽知识视野和学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理论。现实中,大学生全面素质养成的内容宜分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素质的养成,根本离不开“思政课”的思想政治和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对此,高校师生都应有正确的认识。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把“思政课”的教学并列于学科专业知识,或是边缘化,甚至是外化于人才培养过程,不仅很难完整、准确地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也很难实现党和国家提出的人才培养总目标的要求

1954年9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讲道:“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4)50多年过去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今天,这段讲话仍有其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正是以这一思想体系为核心的课程群,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这类课程不仅具备政治理论教育属性,也同时具备基础理论教育属性。高校的相关教学和管理人员都应在明确这一双重属性的基础上,确保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

①《现代汉语词典》(大字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73页。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0507/9310.html。

③刘尚哲:《中国共产党为何要复活儒家思想》,《中央日报(中文网)》(韩国),2009年3月24日版,http://china.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18782。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2页。

⑤《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第112页。

⑥⑦《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16号文件,2004年8月26日,http://www.sxbac.net.cn/04/details.aspx?p=47,36,209,1.

⑧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05年1月19日,第1版。

⑨刘志鹏,别敦荣,张迪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⑩(11)刘志鹏,别敦荣,张迪梅:《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12)刘志鹏,刘敦荣,张迪梅:《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方法》,《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13)胡锦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人民日报》2006年8月31日,第1版。

(14)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人民日报》1954年9月16日,第1版。

(1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标签:;  ;  ;  ;  ;  ;  

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应有属性_公共基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