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泉[1]2008年在《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史上,东北是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地区。当时的规划建设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使东北城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空间形态。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东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大连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城市形态的相关理论,以一种新的方式,对结构布局、路网形式、广场设计、街道控制、街廓肌理及景观绿化等六个不同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对近代东北城市的形成及演变进行解读,阐述西方近代规划的思想理论、设计手法和法规机制对近代东北城市形态的影响,以使东北城市更全面地认识自身的历史和特色,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董伟[2]2001年在《大连城市规划史研究》文中认为大连,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城市的性质、功能不同,城市规划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大连,在沙俄殖民时期,作为沙俄的远东桥头堡;在日本占领时期,作为日本军事输送一大要地;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后,作为国家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又成为了东北经济区窗口。城市规划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昨天的城市必会对今天的规划产生影响,今天的规划又必须面向城市的明天。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连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以史为鉴,认真总结过去,才能更好的建设未来。本文在比较、总结大连各个历史阶段的城市规划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大连城市规划。这也正是本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张翔[3]2016年在《近代大连城市形态演变研究(1898-1945)》文中研究表明大连是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中一个非常特别的城市,它生于战乱之中,却迅速成长。1898年甲午海战之后,沙俄从中得利,在大连建达里尼市,日俄战争结束后,大连又落入日本手中。经过沙俄七年的租借及日本的四十年殖民统治,大连从一个村落变为了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从中国近代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中东铁路沿线的城市通常是由中国封建城市遗存+租界/附属地/商埠地构成,而大连没有封建城市遗存,没有租界/附属地/商埠地,它是一个的殖民地,是一个纯粹由外国人运用外来的城市理论规划与建设出来的都市。本文从城市建设的角度,以近代沙俄与日本殖民时期的大连城市为研究对象,探究规划背景,通过对历史资料、历史地图的直接深刻解读,采用理论分析、对比、实地调研与绘图等方式,解读近代大连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内容,研究大连城市形态形成与演变的过程,以城市形态演变的角度对大连城市的发展进行分期研究,从政治形态、地形条件、当权中心、主流规划思想、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考虑,揭示城市形态演变的原因。图75幅,参考文献53篇。
王骏[4]2013年在《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阳在中国城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特殊性。它的发展与政治行政的关系比较密切。近代之前,历经西汉侯城,明朝军事卫城,逐步发展为清朝开国都城,成为清朝在辽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鸦片战争之后,从传统城市向近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又历经晚清政府、俄日殖民、北洋政府、奉系政府、伪满洲国政府、民主联合政府以及国民政府行政主体的交替演变,并发展成为中国近代东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城市;现代的沈阳已经成为中国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东北亚重要城市等。本课题属于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基础研究,属于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大框架体系下的个别城市规划史研究类型,由于近代沈阳政权的频繁更迭,所以其统治形态及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也各不相同。本研究将城市规划的发展置于政治行政的范畴内进行分析探讨,采用文献阅读、实地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结合沈阳近代政治变革及社会的发展,将其近代城市规划发展分为6个部分,总结出规划发展的特征,确立其作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中特殊案例的历史地位,丰富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内容与类型,并为今后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由8个章节组成,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文献查新以及创新点;第二章对近代以前沈阳的城市规划发展进行了分析;第叁章从沈阳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分析近代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深层因素,并基于行政主体视野,对沈阳近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进行分期以及内容的简要阐述;第四章到第七章为本文的重点内容,分别对晚清政府时期的沈阳城市规划(1903-1911)、北洋政府奉系时期(1912-1931)、伪满洲国时期(1932-1945)、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的沈阳满铁附属地时期(1905-1937),从政治行政与殖民统治分期及特征、城市规划的历程与内容、城市规划的特征以及与同时期重要城市的比较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剖析了沈阳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发展中其行政主体、理论、思想、技术等方面的独特性;第八章是对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总结以及探讨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周彦华[5]2009年在《大连城市广场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空间中的重要节点。城市广场一直是大连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改善了城市环境,给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憩、娱乐、交流的空间,也提高了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品质,同时给大连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繁荣。然而大连城市广场许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对其形态进行深刻的研究可以对当前国内其他城市广场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外城市广场发展的回溯、空间设计的比较,指出了城市广场空间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当前国内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阐明了大连城市广场存在的社会背景。研究重点是大连城市广场形态,首先是从各个层面阐述其形态特性,然后选取典型实例对广场的本质即“活动与空间的统一”进行更为详实的分析调查,总结其品质。研究中运用了建筑学相关理论并结合环境心理学、生态学、城市设计学等其它相关学科理论,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相关理论与相关实践,提出可行的解决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形态”“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形态”的基本概念以说明题目的涵义,简单介绍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另外,还介绍了国内外研究动态、论文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通过对城市广场形态的发展演变的研究揭示了当前中国城市广场发展的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叁章阐述了大连市广场的历史形态以及其产生的其他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第四章通过资料收集以及实地调查分别从广场的数量、类别、规模、空间序列、环境特性、使用特性这几个方面阐述其形态特征。第五章选取大连最具代表性的叁个广场,即:星海广场、人民广场、中山广场,分别从空间形态和使用状况上去分析这个叁个实例,最后揭示其综合品质。第六章结合第一章的相关理论并借鉴成功实例,总结第四章与第五章总结归纳大连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王骏[6]2009年在《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西方古典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由导师李百浩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史以及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中国近代城市规划范型的历史研究延伸而来的对城市规划思潮的继续研究。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西方古典主义思潮为研究对象,根据西方古典主义城市规划思想的变化并结合城市规划发展的特点,确定西方古典主义思潮的历史时期,结合中国城市规划的思想理论与文化发展,从以人作为主体进行规划实践的角度来阐述它在中国引入、接受与转化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必然性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特点和内容,总结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近现代性与中国性。本文由七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课题来源,论述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目标和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中国西方古典主义规划思想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介绍了西方古典主义规划的形成与发展,从古典主义的产生与思想基础,探讨了其形成的历史背景。通过对古典主义规划在西方城市实践的描述,揭示了西方古典主义对于城市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叁章从中国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条件入手,阐述了西方古典主义规划思想在中国导入的必然以及其在中国得到积极引介的原因。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从以人作为主体进行规划实践的角度,同时进行典型案例的具体分析论证,从而揭示古典主义规划思想在中国的形成、转换过程及对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影响。第六章主要分析与总结了中国西方古典主义规划思想的特征与影响。第七章为结语。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西方古典主义规划思想的分析,以期丰富中国城市规划研究的方法和角度,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及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启示,同时使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刘亦师[7]2006年在《近代长春城市发展历史研究》文中指出基于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考查,本文提出了长春城市功能的叁次转变,并以现有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对长春城市发展进行历史分期。这种历史分期侧重于城市的结构所反映出的城市功能。本文采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根据近代长春城市功能的几次转变,清理长春城市发展的脉络,并对每一阶段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具体分析。长春是从一个边疆集镇开始其近代化历程的。经过此后叁十来年的发展,长春城市化的速度一跃高居全国城市之首,同时,东北地区也成为全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区域。本文也将探讨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并结合分期讨论这种变化对长春城市结构的影响。近代长春的城市化和城市近代化决非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应该放置在近代东北、近代中国和当时全球的背景中进行研究。为明确长春空间结构的形成和特征,本文试图将长春与其它具可比性的城市进行比较研究,以便获得长春城市发展和空间结构更深刻的认识。而长春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为全球范围内的城市间比较提供了多个切入点,是开展比较研究的理想范例。
于倩[8]2016年在《大连城市紫线规划编制法定化的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拆大建的房地产热潮逐步降温,国内各城市开始思考旧城更新的诸多问题,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使我们失去了城市的记忆、城市特色,取而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兵营式建筑。作为城市规划者,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自2004年《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等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规及规范颁布以后,在国内知名学者的呼吁下,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一直在有序进行。十年过去了,人们对历史遗存保护的观念也逐步加强,通过学习与借鉴西方国家经验我们对历史遗迹保护方法逐步成熟,为何保护效果却差强人意,为何守住不历史建筑的“底线”、难逃被拆除的命运。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问题逐步的暴露,“依法治国”成为我国发展的新航标,将各项规划内容法定化是城市规划领域“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城市紫线是我国独创性的城市规划术语,指的是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限。随着建设部7号令控规新的编制办法对城市四线的划定强制性要求,紫线等四线内容被提到了法定化的新高度。法定化的概念是指用法律的手段对行为加以约束,城市规划中的法定化内容是对建设行为的严格控制和指导。法定化的规划内容是对规划最有效的执行方式,也是规划管理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本文以大连城市紫线规划编制法定化的实践经验为切入点,探索实现城市紫线法定化的方法,分别从规划编制中的法定化手段、配套相关法律法规建议、相关制度的建立、管理体制等几大方面提出大连市城市紫线法定化的建议及策略,建立紫线法定化机制。本次研究内容包含诸多理论创新价值、给相关政策的制定带来启发意义、对国内其他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法定化具有实践借鉴意义。
周丽娜[9]2013年在《双城记—近代军港城市旅顺的城市空间演进(1880-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顺是清末北洋水师的重要军港,是沙俄中东铁路南支线的终点站,是日本侵华的前哨,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当地人有“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的说法。旅顺近代城市空间的发展可以分为自主经营和输入式发展两个时期,近代城市的繁荣发展为旅顺留下来丰富的近代历史街区和建筑遗产。1880年到1897年是旅顺的自主经营时期,即清末北洋水师在此修筑军港时期,这时期旅顺的城区范围概括来讲可以分为官府办公区域和底层工人的生活区两部分,它们形成了旧市街近代城市空间的雏形,对后来旧市街城市空间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代城市产生后,旧市街城市空间与海防体系的关系也逐渐显示出来。首先是港口与城市空间的关系,旧市街城市空间位于东港的东北方向,与港口的结合十分紧密,体现了自主时期的旅顺城市功能单一,全部为军港服务的特点。其次,两条防线与城市的关系。旅顺的炮台防线有两条,分别是海岸炮台和陆路炮台,这两条防线首尾相接又形成了不规则的环状,像一道看不见的城墙,将东港和旧市街守卫其中。从1898年到1945年是旅顺的输入式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城市空间特点如下:第一旧市街城市空间发育成熟。虽然经历俄、日两代殖民者,城市空间也成倍扩展,但是仍然保持了有机、自发形成的城市所具有的空间特点。第二,新市街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并成熟。新市街是规划下产生的城市,放射形加方格网的城市骨架使得城市整体风貌严整、气派,与旧市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至此,近代军港城市旅顺的城市空间形成了完整的双城系统。这个双城体系与海防建设关系的密切程度差异也很大。港口始终与旧市街关系紧密,而新市街相对于港口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海岸和陆路两条防线的建设主要都集中在旧市街,而新市街部分的炮台从密度和质量上都远不如旧市街。造成这样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原因如下:旅顺旧市街因港口建设而产生,一切功能的考虑都以方便港口作业为核心,旅顺火车站选址在了靠近港口的位置方便海陆转运,旧市街北有旅顺北路直通东北腹地,南有旅顺南路到达大连市区。如此优越的区位优势导致了旧市街与海防建设关系格外紧密,而新市街则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海防建设上的忽略也情有可原。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论述了旅顺近代海防和城市空间发展的简史,并且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研究内容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界定,并对前人对旅顺近代城市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旅顺近代城市空间的研究可以分为自主经营和殖民式输入两个时期,这分别在第二章和第叁章进行详细的分析。论文的第四章研究了旅顺近代城市空间演进的规律和动力,是对前文历时性研究得出成果的深度加工,分析了旅顺近代城市空间演变的推动主体和动力机制。最后一章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后续研究和旅顺城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张晗斯[10]2014年在《基于织补理论的大连造船厂地段城市更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由于产业重构而引发的城市更新,使每一个城市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城市港口区占地面积较大,周边情况复杂,此类大规模的更新很容易造成城市文脉的断裂,给城市造成的损失是永久性的。因此,如何运用织补理论,将新与旧完美地缝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本论文《基于织补理论的大连造船厂地段城市更新研究》属于旧工业港区更新规划方法类的研究范畴,研究侧重于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和理论总结,探讨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港口区更新方法。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明确课题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性研究,阐述织补理论的概念以及国内外港口更新的理论与实践,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总结出港口区更新的成功要素;第叁部分通过总结大连城市与港口的发展演变过程,发掘两者之间的历史脉络,为接下来具体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第四部分实证研究,对大连造船厂地段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其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接下来的方案设计;第五部分是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提出基于织补理论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面对方案进行控制与引导;第六部分是反思与建议,总结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并阐述作者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而产生的一些思考和对我国港口更新的一些建议。本课题在分析、比较与归纳国内外相关理论及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在港区更新的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织补理论的概念,结合大连的地方特色,通过对大连造船厂的更新提出织补策略,以实证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讨了织补理论在城市港口区更新改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D]. 刘泉.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2]. 大连城市规划史研究[D]. 董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3]. 近代大连城市形态演变研究(1898-1945)[D]. 张翔. 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 行政主体视野下的沈阳近代城市规划发展研究[D]. 王骏.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5]. 大连城市广场形态研究[D]. 周彦华.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6]. 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西方古典主义思潮研究[D]. 王骏. 武汉理工大学. 2009
[7]. 近代长春城市发展历史研究[D]. 刘亦师. 清华大学. 2006
[8]. 大连城市紫线规划编制法定化的策略研究[D]. 于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16
[9]. 双城记—近代军港城市旅顺的城市空间演进(1880-1945)[D]. 周丽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13
[10]. 基于织补理论的大连造船厂地段城市更新研究[D]. 张晗斯.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标签: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沈阳经济论文; 空间形态论文; 大连历史论文; 大连生活论文; 东北历史论文; 形态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