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5年高考议论文中的逻辑问题及对策_高考论文

2009-2015年高考论说类文本中的逻辑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逻辑论文,文本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试卷中所选的阅读材料(以下简称“选文”)的质量对试卷质量乃至测试质量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用于测试的语言材料即选文,应该具有一定的内在特征。在文本表达上,词汇要相对丰富,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要丰富多样;在文本结构上,应呈现出一定的逻辑关系,如总分关系,事件的序列关系;部分句子有重要作用,话语标记较多;在文本内容上,应关注现实,信息量大,有文化人文色彩等。[1]不过,这更多的是从便于命题的角度提出的选文的理想样子。作为试卷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选文,它首先要符合好文章的一般要求,然后才是具备便于设置命题点的特殊要求。严格说来,一篇合格的测试材料,应该具有以下基本功能:首先,是作为测试工具的基本要素。从测试学的角度看,阅读材料、材料后的考题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加起来,就是一套关于语文能力的小型量规,借此可考查学生对选文的认知(阅读理解)能力。这就要求一篇选文自身的知识介绍、逻辑层次和语言表述必须尽量规范,就像尺子本身的刻度一定准确一样。否则,拿一篇存在问题的文章作为尺子去衡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容易产生测试误差。其次,作为语文学习的示范文本,高考选文对语文学习有深远的影响。高考是中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考试,独特的高考经历和气氛会让许多学生记忆深刻。据了解,其中,高考作文题和现代文是排在印象最深的前两位的信息。最后,历年的高考试卷还会被许多高中教师和学生反复研究、反复做模拟题。有人估计,一份高考试卷选文对学生和教师的影响,并不亚于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普通篇目。如果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存在问题,将会给语文学习带来多种负面影响。

      衡量一篇高考论说类文本的质量有许多维度,其论证及表述逻辑是否严谨应该是重要依据。本文以2009-2015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为对象,对其中的论述类选文中存在的逻辑问题或漏洞,试图从命题的角度,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使阅读材料中的逻辑问题变成考卷中测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测试题。

      一、近年高考试卷里论说类文本中的逻辑问题

      论说类文本主要是表达思想或研究成果的。论说类文本区别于文学性文本的主要特点是内容的科学性和表述的严谨性。从行文看,它更多遵循人类基本的逻辑法则,否则不仅无法让人准确理解,还会引起无谓的争议。有人把逻辑看成思维的语法,正像威尔·杜兰特所说,“如果我们思维,不是因为我们喜欢,而是因为我们必须”。[2]人们虽然可以列出无数具体的逻辑法则,但最核心的其实是这样几点:一是讨论的话题、针对的问题、使用的材料必须是真的,不能凭空杜撰;二是一篇文章中使用的主要概念、定义须明确且前后一致;三是对因果关系——从现象与本质、材料与结论的描述与论证,要经得起逻辑检验,不能存在漏洞;四是语言表述清晰,不能存在歧义。一般高考中的论说类文本,自身的逻辑首先应该经得起检验,除非为了命题的特殊需要,故意在文章中设置一处逻辑漏洞让学生指出或修改,就像为了考察学生的词语能力,故意挖掉一句话中的某个词一样。

      以往,人们很少从逻辑的角度来考察高考选文的质量,因为被高考试卷选中的文章,多数都出自名家之手,或者是在正式的书刊里发表过的文章,而对这类文章而言,合乎一般的表述逻辑是应该的条件。的确,近年来各地高考试卷中大部分选文题材多样、逻辑清晰、表达严谨,获得了许多肯定。但是,不可否认,有些选文在阅读过程中偶尔会觉得不够顺畅。若仔细推敲就会发现,这些地方往往存在一定的逻辑问题。以下是笔者对最近7年国内各套高考语文试卷中论说类文本所作的逻辑方面的粗略考察,①基本信息如下(见表1):

      

      近年高考试卷论说类文本中的逻辑问题或漏洞,主要有概念界定和使用不严密、推论无效或绝对化、论证方法不合逻辑、分类标准混乱等,而又以前三类问题最为多见。其中,属于概念界定和使用随意的地方有7处,如2010年重庆卷《枝蔓状城市》一文中说,“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②在这两句话中,“主城市”和“中心化城市”的区别无界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有交叉、包含关系,“铁道”、“地铁”、“卫星天线”类属不在一个层面(运输系统应与信息传播系统并列,卫星天线是传播系统的组件)。再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说意境》一文,先后使用了“中国艺术”、“中国传统美学”和“古希腊艺术”、“西方古代艺术”、“西方艺术”两组概念,而每组中的几个概念又是混用的。另外,这篇文章把延续几千年,跨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风格以及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都看成一个整体,在概念使用上显得比较随意。而概念不清晰往往是引起阅读误解的重要原因。

      近7年的高考试卷的论说类文本中,属于“推论无效”的逻辑问题发现有7处。无效推论是逻辑出发点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2011年福建卷“论价值”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推论:“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视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这个句子看上去义正词严,但仔细分析它的意指,其实包含着三重逻辑失误。首先,“利益”本身有“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物质利益”与“精神财富”等不同内涵,如人的安全、尊严、自由也都是“利益”的应有之义,至少从试卷所选的这段文字看,作者并没有将其明确界定为“经济利益”。因而若有人认定“价值等于利益”并不意味着他必然认同“价值等于个体的眼前的物质的利益”。其次,退一步说,即使如文章所说,人们确实“将价值归结为物质利益”了,但在“如何看待物质利益”上,不同人群仍然有不同价值观的差异。这里,作者将“什么是价值”(价值的定义)和“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价值取向)完全画上了等号。最后,即使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功利取向的,也不会“只能”导致整个社会或人们的行为以官职、金钱、称号作为衡量标准。因为功利的表现还会受社会道德、法制环境、民族文化、家庭环境、个性、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价值观只是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之一,而并非全部。客观地说,这段推论是针对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发出痛心疾首的呼吁,对提醒人们注意价值导向自有其积极意义,但它在论证逻辑上显然因层层夸大而偏离了应有的逻辑轨道,其结论反倒失去了说服力。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类似的逻辑推论错误还有不少,如2014年湖南卷《常识教育》一文的结论说,“常识教育水平高,则人们安居乐业,自由幸福指数高,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昌盛”;2015年北京卷中《汉字照排》一文的结论说,“王选发明的激光汉字排字机,卓有成效地继承和发展了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大大弘扬了中国科技与文化”,它们都属于夸大其词的无效推论。值得注意的是,在高中学生所写的很多议论文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类无限夸大、无线上纲的推论方式,似乎把问题说得越严重观点才越重要,把意义拔得越高文章才越有价值。而这种言说习惯,很多应该就是从成人的文章里模仿来的,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在这些年的高考试卷中,论证方法不科学、论证过程不严密的问题最多见,粗略统计发现有15处以上。当然,论证不严密的错误类型还可细分出若干小类,如前后观点矛盾、材料不支持观点,类比、比喻、举例等论证方法不当,非形式逻辑谬误等。本文只举几条加以分析。2010年全国Ⅱ卷《文化传统》一文中说,“事实上,任何文化都是在他种文化的影响下发展成熟的,脱离历史和现实状态去‘寻根’,寻求纯粹的本土文化既不可能也无益处。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的影响,复归为先秦两汉时的中国人一样。”从逻辑知识来看,这段推论属于比较典型的非形式逻辑中的“稻草人谬误”,即先描述一个听起来像对方的观点,不过实际上是错误的,以便进行反驳和否定,[3]“稻草人”意为作者预先树立的一个并不存在的但明显错误的对立面。事实上,20世纪提出“文化寻根”的本义和目的,只是寻找源头或借取某些资源,没有人会认为古今文化完全相同,更不是要让今人复归为古人。而作者则把“文化寻根”描述为“寻找纯粹本土化”乃至于“复归先秦”,从论证逻辑看,这显然是典型的“稻草人谬误”。而“正如唐宋”一句则属于类比论证,也属于不当论证之一。

      在论证不合理现象中,用不当的类比、举例的方法来论证的有五六处以上。如2013年山东卷《一丸冷月的韵味》中说,“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这段论证所用的便是举例的方式。而举例是与常识、轶事、权威、经验一起,被列为非科学的论证方法。[4]举例一般只能起说明和描述作用,用来帮助读者理解,一般不能用来证明一个判断或结论(除非用于证明“黑天鹅”式的例外)。就这段文字看,“宁静”是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艺术是生活的反映,表现宁静是一种常态,并不分古今中外,作者仅仅举一幅作品为例去证明中国艺术中的境界更宁静并不成立。即使结论是合乎实际的,但逻辑上存在漏洞,论证也不成立,因为人们很容易找出反例。事实上,中国艺术史上不宁静的画作也很多,如《韩熙载夜宴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其场景描写都是颇为热闹的。反过来,西方艺术中表现宁静题材和意境的也不少,所差可能是比例或程度而已。

      二、高考试卷中论说类文本逻辑问题的成因

      高考中的选文范围绝大部分是正式、严谨的出版物,许多文章出自名家之手。高考命题又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高考中所用的语言材料,不仅经过反复挑选,有不少文章还进行了摘编和修改。为什么选文中还会有不少逻辑方面的问题呢?这里有多方面原因。从主观上说,试卷中逻辑问题的存在,可能受一种被称作“原生态阅读”的教学理论影响。原生态阅读教学派主张,学生的阅读活动应该向真实的生活阅读状态靠拢,即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提供最原始的阅读材料,不应随意改动阅读材料;阅读过程中,教师不应对学生的阅读活动施加影响;学生在阅读之前,不应参考有关背景资料,以便在阅读中获得最本真的感受。与原生态阅读教学相应,阅读测试使用的文本材料,最好也应该保持作者发表时的“原样”。退一步讲,如果考虑到试卷的篇幅等实际问题,那么也只能从原文中节选,不能对原文作随意改编。受这种主张的影响,如果选文的内容及表达方面没有严重的问题,或者与测试题目没有直接关系,则命题时能不动的尽量不要动。从我们研究的样本试卷来看,其中的逻辑问题的确也还没有到非改不可的程度,从这个角度看,逻辑问题的存在最多让选文显得不够完美,还不至于影响测试效度。

      从客观条件的角度看,试卷逻辑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命题条件所限。一份试卷涉及古文、现代文、写作、文化常识等内容,选材料、命题、做参考答案等诸多环节,在命题过程中要顾及政治倾向、科学准确性、题目样式、能力类型分布、难度系数等诸多因素。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要从这么多角度去考量一份试卷,对命题者来说,常常有力所不及之处。大家的目光更多地会集中在文章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上,以便较快找出合适的考点,而文章的表达逻辑便不是很重要。二是原文的逻辑基础本身存在问题。有人早就发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当然也包括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工作者,本身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而逻辑思维方面的素养则相对欠缺。对这一点,康德、爱因斯坦、杨振宁、赵汀阳、徐贲等中外学者曾多有论述。不少人甚至认为,这也正是造成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看上去争论很多、但学术建树却相对很少的一个重要原因。[5]试卷选文的原文本身存在逻辑缺陷,考卷中语料的逻辑问题自然也容易遗留下来。不过,从试卷选文逻辑问题在作家中的分布看,笔者并不支持中国学者逻辑素养差的说法。因为选文作者中老一辈社会科学工作者,如罗家伦、梁漱溟、冯友兰、朱光潜、宗白华、蒋孔阳、李泽厚等人,其文章结构往往十分清晰,表述也很严谨,而今天一些年轻学者的文章,相对来说逻辑漏洞则较多。这也说明,文章中的逻辑问题并不全是水平问题,可能更多的还是写作态度问题。三是高考试卷中的论说类文本,有不少涉及人文社会学科的专业知识,有的介绍某些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有的涉及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而一些逻辑问题或漏洞往往就隐藏在一定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的后面。2014年浙江卷中的一段文字说,“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明显的逻辑漏洞,即维亚康姆的MTV频道属于视觉文化,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也全部属于视觉文化,两者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两国的经济体量和经营策略,而不是谁代表视觉文化。但是这段文字中因为有维亚康姆、MTV、视觉文化等术语,还涉及频道盈利模式等知识,乍看会被它迷惑住,因而可能忽视了它的逻辑问题。

      当然,还有一些逻辑问题,与上述原因正好相反,是命题者在摘编、压缩原文过程中,将原文中的某些重要信息遗漏了,从而导致了该语料中某个逻辑链的缺失。例如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中的第一篇现代文,文中说“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鸑,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鸑,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上述文字中有两条证据性信息:

      (1)陕西凤雏村出土刻有凤字的四片甲骨,凤为短尾鸟样。

      (2)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鸑鸑是神鸟。体型比鸭子略大。

      但是,据此是得不出“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的结论的。也就是说,这组论证中明显存在逻辑缺陷。因为上述两条信息可证“鸑鸑在古代被认为是神鸟”、“鸑鸑是一种短尾巴鸟”、“凤的原型是短尾鸟”,但却不能证明鸑鸑就是传说中鸣于岐山、助周兴旺的鸟。原来,试卷中的这段选文是由何丹的《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含义》[6]一文改编而成,原文中同一段里还有这样一句:“春秋《国语》日‘周之兴也,鸑鸑鸣于岐山’”。命题时,因原文篇幅既长且语言表述的专业性又强,命题者在删节原文时,只顾着化繁为简,而误将其逻辑链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删掉了。这类情况,在改编一些源自书稿的文字中最容易出现。因为一本图书的概念和背景知识,一般会散布于图书的各个章节之中,如果单从某一节中抽取一段作高考试卷的阅读理解材料,有时会缺少某个重要知识支撑。命题时,就需要根据需要补上相关的内容,以免出现逻辑链断裂或知识缺失的情况。

      三、选文逻辑问题的命题应对策略

      上文所论的高考试卷中论说类文本中的逻辑问题或漏洞,从整体上来说,对高考试卷的测试效果虽然没有大的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国家测试所用的文本来说,存在这样的问题毕竟还是一种缺憾。因而,设法减少或避免这类问题,无论对提高命题质量还是避免测试题目失误,都是有益无害的。

      如何才能减少甚至避免高考试卷选文中的逻辑问题、堵上其论证漏洞呢?

      (一)按照逻辑问题的分布特点,有重点地考察不同文本的信息

      笔者对试卷中逻辑问题的分布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思路。据笔者初步统计,近年试卷中存在的逻辑问题,在分布规律上具有以下特点:从媒体属性看,选自大众传媒的文章其逻辑问题,比例远高于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又高于学术专著。因为大众传媒写的文章,一般写作时间短、读者群的学术要求低,因而对作者的要求也相对低些。其中,来自大众媒体的两篇演讲词都有逻辑问题。从文章题材和内容看,讨论新兴学科、交叉边缘学科以及新的社会现象的文章,其逻辑问题的比例高于传统社会学科,又以讨论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的文章其逻辑问题最低。究其原因,可能与命题教师的语文学科背景有关。教师对该学科的知识系统、内在逻辑比较熟悉,自然也容易发现并纠正其中的逻辑问题。从文章发表的年代及作者的年龄看,叶圣陶、梁漱溟、朱光潜、钱谷融等老一辈学者的文章,极少存在逻辑漏洞。这是因为这些学者在自己的学术领域积累深厚,且学风严谨,又重视修改,故而为文差错很少。而相对来说,一些年轻学者则更喜欢用新概念、新名词,而许多说法本身既不成熟、作者对其内在逻辑的认识也不够深透,又下笔匆忙,于是才造成漏洞频出的结果。例如,在笔者发现有逻辑问题的选文中,讨论新概念、新知识的,诸如《枝蔓状城市》、《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文化时间》、《地图与理论模型》、《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几乎都存在一定的逻辑及语言表述问题。谈论新兴学科的文章,往往有时代气息和新信息,也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在面对这类选文的时候,应该特别留意文章里的逻辑,尽量减少其逻辑问题对试卷的负面影响。而对个别逻辑问题严重、一时难以改好的文章,则可考虑弃用。例如,谈论“生态道德教育”的选文,既说生态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又说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还说它是“一种崭新的教育范式”。其实,生态道德教育只是生态教育的一项内容,且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之间并没有必然关系,而作者大力褒扬的体验式教育,更是自古有之——传统社会的孝道、妇道、礼仪教育,大都是在体验中完成的。这篇选文的知识、概念及论述逻辑都存在问题,除非用作批判性思考类题目,否则并不太适合用来出题。

      (二)将文章中的逻辑漏洞变废为宝,增加思维能力的测试

      用于高考命题的论说类文本是不是逻辑问题越少越好呢?答案当然是“不一定”。如前文所述,如果有意识地将错就错,把选文中存在的某些逻辑漏洞,通过适当的题型制作成考题,引导学生去辨别、去发现、去分析原因、去提出补上逻辑漏洞的建议,则就有可能化逻辑问题为命题资源。其实,这样的做法在以往的试卷中早已经出现过。例如2013年的江苏卷中有一篇叔本华的《论名声》,文章里有这样两个判断句:

      (1)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判断的。

      (2)名声并不代表价值。

      显然,这两句话的意义存在一定的悖论。而该省试卷的第16题是这样的:

      16.“文章最后一段说‘名声是依靠绝对价值来判断的’,又说‘名声并不代表价值’,二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像《论名声》里这种表面看上去有矛盾、其实可能含义有别的地方,其实更容易命制出有意思的题目,如2013年安徽卷中爱因斯坦的“论科学研究伦理”,文章里也有两句看似矛盾的句子:

      (1)只要我们逗留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我们就绝不会碰到像“你不可以说谎”这样一句话。

      (2)这就是我们根本不会觉得提出“为什么我们不该说谎?”这类问题是无意义的。

      我们是不是学习江苏卷的做法,依样画葫芦呢?再如2011年的江西卷,其《文化时间》一文中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两句话:

      (1)时间有向的概念,(在人类)并不是一直都有的。

      (2)基督教出现以前,只有犹太人和信仰拜火教的波斯人认同这种前进式的时间。

      如果把这两句话联系起来考虑,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命制一道选择题呢?

      以下与这两句的意思不矛盾的是:(正确答案为B)

      A人类诞生以后,部分民族就有了向的概念。

      B人类诞生以后,一段时间都没有向的概念。

      C基督教出现以前,人类都没有向的概念。

      D基督教出现以后,人类就有了向的概念。

      这种依错就错式的命题方式,至少有两个优点。其一,有利于引导学生综合分析文章思路和主旨,能促进其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其实,在高中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也逐渐成熟起来,开始由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迈进。高中课程标准也要求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而对论说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提出“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与这种要求相适应,无论高中阶段的阅读文文体还是写作练习文体,都在向更具有逻辑思维特点的论说类文本转变。可是,纵观近年各地高考语文阅读测试题的能力指向,还是存在以信息筛选、文意理解为主的倾向。其二,可利于论说类文本阅读测试题型的创新。近年来论说类文本阅读测试题型,绝大多数是这样的面目: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显得单调呆板。如果我们把有逻辑漏洞的材料拿来命题,可以生出很多新样式。试再举一例:

      2011年的重庆卷,选了一篇新媒体融合的新闻述评,文章总结了一家电子报纸Niiu的七八条特点,但是,对这些特点的介绍顺序是颇为混乱的:第一,充分利用纸媒的优势,提供更真实的新闻,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内容有保障,增加了额外收入,提高了隐性发行量,促使传统媒体提高品质。第二,开拓了纸媒的潜在读者群。使广告投放更加精准,广告效益最大化。带动了网际印刷。拉近了与年轻人的关系。

      从其特点介绍中,我们能分辨出:提高发行量、开拓读者群、拉近与年轻人的关系,明显属于同一类,即都是从媒体与受众关系的角度分的。受这一信息启发,我们在命题时就可设计出“重新为这些特点分类”的题目,如“哪些是归传统纸媒的”、“哪些是归电子媒体的”、“哪些是归读者的”、“哪些是归广告商的”等等。至少它对“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的命题套路是一种改变。

      论证逻辑是论说类文本的核心要素之一,合乎逻辑地表达也是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它理所当然也应是高考语文测试重点关注的内容。而对它的测试,相对大的一部分应该由论说类文本的阅读测试来承担。论说类文本在高考试卷结构中的这种特殊功能,客观地向论说类文本的命题工作提出了两项特殊要求。一是论说类文本的阅读测试题,应该有相当的比例指向思维能力,包括辨别概念的含义、不同概念的差异、相关概念的关系等,论证逻辑的合理性,包括文章层次之间、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论点的关系,论证方法的合理性以及结论的合理性等,尤其是应该加强指向批判性阅读能力的测试。第二项要求是,论说类文本自身的逻辑应该经得起检验,不能存在明显的问题或较多的漏洞。总体上看,近年来各地考卷中论说类文本的整体质量值得肯定,但是,在上述两个层面,都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从整体上说,中国语文测试中的逻辑思维成分偏少,这需要广大考生、命题者以及社会舆论适当调整对逻辑思维价值的认识,并通过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习评价等多个环节一起推进。至于本文所论话题中的重要意项“高考试卷中论说类选文的逻辑问题”到底对测试效度有怎样的具体影响,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①因逻辑问题的衡量并无统一的规范,因此,本文只是约略统计。特此说明。

      ②本文统计数据的原始资料及引用的高考选文片段,均选自《语文学习》每年的《全国语文高考试题全解》增刊,未与原始考卷校对,若有差错应是本文失误,特此说明。以下试卷出处不再注明。

标签:;  ;  ;  ;  ;  ;  ;  ;  

2009-2015年高考议论文中的逻辑问题及对策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