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施工中最常用的原材料之一,其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重视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并严格按照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在此,本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前言
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很多施工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也不例外,其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操作越来越成熟。由于混凝土适用于各种工程的建设,且贯穿工程的整个建设阶段,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促进工程各个阶段的顺利施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推动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
1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前期的应用
1.1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水泥、石子、砂子这三种原料共同组成了混凝土,有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还需添加适量的水和添加剂。材料是影响混凝土的应力、强度以及浇筑后与钢筋之间粘合度的根本因素,因此在前期施工时需慎重选择混凝土的材料。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中的水泥可分为通用型、专用型和特用型,主要成分分别是硅酸盐、复合硅酸盐、矿渣硅酸盐,其中通用型水泥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水泥类型。在前期施工阶段,建设单位需安排专人管理存放混凝土材料的仓库,保证仓库储存环境的干燥以及材料的有序堆放。
1.2混凝土的配置
混凝土的配置水平直接决定了水泥的凝固性,在水泥配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水、砂石和水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配。调配比例需要根据混凝土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选择,选定调配比例后,需要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多次反复的实验(如:抗压、抗折等)来验证其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调配比例符合实际工程的需要。当然在调配比例的试验中还要选择合适的配料,最好对每组的配料也进行试验检验。在试验检验结果出来以后,应选择最节省原材料、混凝土强度最符合要求的调配比例。此外,在进行调配比例试验时,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并且严格按照程序开展试验。如果试验结果出现差异,要注意对原材料的用量进行准确记录,以获得最佳调配比例。
1.3混凝土的搅拌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必须确保其连续性以及稳定性,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检查现场搅拌机械是否配备良好。例如,需要对搅拌机的通电、加水等状态进行检查,做好空车试转工作,监测搅拌桶的湿润状态等。另外,在搅拌混凝土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含碱量以及碱集料反应等,并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搅拌桶的砂浆出现损失,工作人员需要参考配合比的范围,减少砂石用量。同时,还应该严格控制水以及其他原材料的使用量。在搅拌完成后,需要对搅拌后的混凝土性能以及外观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搅拌技术。除此以外,如果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时,出现了分层、离析以及漏浆等问题,就应该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二次搅拌,只有当搅拌后的混凝土性能达到标准后,才能投入土木工程的施工中,以保证后续施工的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施工中期的应用
2.1混凝土的浇筑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需分层、分段进行,且在浇筑过程中严禁往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中添加任何剂量的水,以免改变混凝土的粘稠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把握好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并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浇筑原则,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既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已经被完全覆盖,还需对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浇筑间隔加以准确把握,确保各分层混凝土不会因逐层凝固的情况而降低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此外,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需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并且,多雨、大风、多雪等恶劣天气下不适宜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
2.2混凝土的碾压技术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接下来就要进行混凝土的碾压。碾压工作属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想要保证碾压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需要保证压路机始终保持在匀速状态,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压路机的速度应该控制在每小时2至4千米的范围内;其次,在进行不同阶段的碾压时,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碾压设备,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碾压的质量;最后,想要保证碾压质量,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避免机械急刹以及掉头等现象的出现,避免产生过压、复压等现象而影响碾压的质量。
2.3混凝土的切缝及接缝处理技术
混凝土切缝和接缝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评估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缝技术,通常的技术方法有切削技术、冷热接缝等;第二,要规范接缝及切缝技术的操作步骤,并且注意清理不达标的混合材料;第三,要注意对工程周围环境的控制,如对接缝周围的温度进行控制,施工人员需要实时测量接缝地面的地表温度,必要时可以采用一定方法,对接缝地面的温度进行有效的调控,以保证该技术得到有效的应用。
3施工后期的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混凝土施工结束,施工后期的混凝土养护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施工环节。因此,施工单位在制定工期时需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预留一定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当混凝土表面的承重力明显低于1.2MPa时,施工单位应禁止任何人员接近该施工地点,同时还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任何工作,如此才能避免混凝土的承载力和强度受到损害。在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进行后期混凝土的洒水保养,使其表面保持湿润。此外,混凝土养护也可通过覆盖塑料膜和喷洒防护剂的方法来完成,以避免因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而导致混凝土内外凝固程度不一致及内部出现裂缝等情况的发生。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在多风天气下施工时,施工人员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有效防止风带走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减缓水分散失的速度。
4注意事项
在施工前,采购人员应慎重、合理的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功能用途等,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且必须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商家,保证所购买的材料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另外,在对材料进行保存时,还应该注意防潮、防晒。除了控制原材料质量外,还应该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加以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该对各个环节、各个工序加以控制,不能盲目的追求施工速度。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能踩踏钢筋机械,不能随意将预埋管线进行移动等,以确保每道施工工序都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其施工技术的水平对土木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必须在施工前期的准备阶段,控制好混凝土材料的选取、配置和搅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混凝土的浇筑、碾压、接缝及切缝等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施工;在施工完成后,还应注意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5:81-82.
[2]窦申建.浅议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2:11-12.
[3]王翔.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4:189-190.
论文作者:董路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