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改进:发展视域下的教师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评价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徐老师是一位有思想的研究型教师。她也是一位在教学中实现自我成长的教师典范。
2008年秋,山东省临沂市某区的考察团来到了徐老师的课堂上。时已下午四点多,学生马上就要放学了,学校匆匆组织学生为考察人员来上这节公开课。学生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与展示关于“折扣”问题的讨论。因时间已晚,学校希望这节课只上20分钟就结束,以便让学生按时回家。可是,当徐老师的“自能学习”课堂逐渐展开的时候,每一位听课教师都被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和高效率的自主学习吸引了。预定的授课时间就要结束了,当校长宣布课堂停止的时候,却引起了学生极大的不满。他们希望再继续上下去,再研究一会儿,希望老师能够给他们再多一点共同交流与学习的时间。
2009年春,徐老师到外地上一节公开课,课题是《斐波那契数列》。在这节课上,徐老师把六年级学生深感困难的“斐波那契数列”问题转化成了学生可触、可感、可思考、可表达的生活化问题,学生一改第一节课学这一内容时感觉到的抽象、晦涩,而是兴趣盎然地从生活中抽取出自己感兴趣的、与此相关的信息,相互之间踊跃地表达、交流、倾听、思考。这个班的所有学生都是第一次与徐老师共同上课,然而当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同学们都是恋恋不舍。
一年的时间里,省内外500多人来听徐老师的课……
一年的时间里,多个地市、学校邀请徐老师去执教公开课,为教师做培训报告……
只听过她一节课和一次汇报的临沂市某区决定全区推介徐老师的“自能学习”,教育局的文件公布实施方案,力求行政推进……
作为一个创造了教学奇迹的优秀教师,徐老师在当地的教学能手评选中,却不幸落榜。原因很简单,教学能手评选要综合打分,个人荣誉、教龄、论文、其他证书等方面的分数一一累加,徐老师的分数排到了后面。
难道是评分标准出了问题?让我们来看这份评分标准:业绩总分40分,其中,综合荣誉10分,优质课、公开课10分,科研论著10分,各种辅导等其他荣誉10分;现场教学评委打分50分(评价标准略);现场教学学生评分10分(由全体上课学生打平均分)。
即便我们以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一评价标准的出发点与实施过程都是尽可能体现公平的。项目设计不可谓不全面,项目赋分不可谓不科学,分数分布不可谓不合理。可为什么,就是这样一份近乎完美的评价标准,在没有任何偏见与任何违规操作的前提下,却不能把最好的教师选拔出来呢?
问题与改进
当我们把评价标准和被评价者割裂开来看的时候,都是近乎完美的:教师是优秀的教师,评价标准是科学公正的评价标准。然而,完美却不能成为认可另一个完美的条件。问题或许就在我们试图追寻一个“完美”的评价中。
其一,评价指标与目标不配套。或许在教师评选项目中,评价目标是极其明确的,比如: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特级教师、评选教学名师等,然而,这能称其为目标吗?评价的目标应定位在评价的行为和结果的期待上:验收为目标的评价、选拔为目标的评价、发现为目标的评价、督促为目标的评价、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筛选为目标的评价等虽有交叉,但因目标不同,其实施的出发点也是不相同的,评价标准显然随之发生变化。上述评价标准,本是以教学能手的发现与选拔为目标的,理应关注所选拔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潜能,但失去了现场感,而过多从“综合”角度观察的评价显然就失去了这一目标的调控功能。
我们需要的是对评价本身的评价,即是一种“元评价”,不仅仅是看教师在这一评价目标中的序列或者表现,而是要看这一评价目标是否有着更为切近于“人”的发展的指标体系。这是评价科学性问题的破解。
其二,评价只有策略没有理论根基的问题。笔者比较过某地关于“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特级教师”以及“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个人”等的评价方案,发现其评价策略是大同小异的,难道“教学能手”和“师德标兵”也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评出?在形成评价方案的过程中,真的建基于某一评价理论的前提下了吗?不懂教学的来制定评选“教学能手”的策略,不了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来制定评选“师德标兵”的策略,没在学校待过的专家制定所谓的“学校一日常规”评价策略等。如此一来,失去了理论根基的评价只能任由思想随着此一时、彼一时的认识跑,难以有根本的立足点,如此,又怎能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呢?看来,只有一个“发展性”作为噱头是远远不够的,评价呼唤专业化的评价者。
评价有没有“理论听证”?有没有“专业介入”?有没有广泛的实践验证?这决定着评价本身能否具有理论根基与现实价值基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需要足够专业化的评价体系。这是评价专业性问题的破解。
其三,评价只注意内容没注意内容间权重引起的价值导向问题。评什么就要把什么评出来,这是很简单的道理,问题是,仅仅如此就够了吗?许多时候,由于评价者认识上的偏差,在关注评价指标、标准的权重时,没有能够从内涵上有所侧重,这体现为价值指向上的根基不牢、摇摆不定。比如在一次“名师”评选中,本应是侧重于专业素质评价的,然而一位教授说:“我们首先要看小学教师中是否有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的称号,中学教师中是否有优秀团干部或优秀班主任的称号。”这位教授给出的解释似乎很有道理,即:教育要懂得先育人,后教学,所以先关注教师在德育方面的成就。问题是:学科教学和学校德育是分开的吗?学科的价值功能难道不是知识、能力、道德三位一体的吗?如果评价者带有如此的“侧重”性,则任何内容的评价都是德育为先,也就是德智分开、德体分开、体劳分开、德美分开吗?显然,对教育内在价值把握的问题直接影响评价者的思维方向。
评价不是负担,也不是附着在教师工作之外的一个标签,评价应深刻地介入教师的日常工作,为教师自然认可并与工作价值具有意义相关性。这是评价价值性问题的破解。
其四,评价只有技术而没有人的问题。人是有个体差异性的,而在追求公平、公正、完美的评价中,却往往只关注了指标、标准、过程、方式的公平、公正与完美,却在被评价者的信息采集、变量控制、结果汇总、模型选择、呈现形式等方面,把人深深地失落了,或许这是一个悖论,表面看起来公正无比的评价,而内涵却是“目中无人”的。究其原因,是因为评价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无意中走向了“因评定评”,追求了“评价”公正的最大化却不是“人”的公正的最大化。显然,评价应当回到人,回到人在某一评价项目中应具有哪些外显与内隐的条件,然后在关注这一系列条件的过程中抽取评价因子,达至“因人定评”的内涵公平上来。
单纯由评价来看,其功能是多元的,并非只为促进发展服务,在教师的成长中,我们却可以更多地关注评价是如何促进发展的。回归人的发展不是一个理论难题,却成为一个现实中难以破解的困难,需要更多历史的、现实的视角来关注“人的发展”。这是评价本体性问题的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