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世忠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中学 731700
摘 要:情感教育作为语文课堂中的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语文教学之中,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现。因此,情感教育可以说是语文课堂中的生命线。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课堂 生命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使学生感受、体验、升华这些感情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必由之路。”语文课堂说白了,就是一种情感教育的艺术,情感教育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生命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语文教材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作者的情感、意愿,乃至整个心灵都寄托在他们所描写的形象之中。好的文章大多是不平则鸣,是情动而辞发,作家往往是在情感冲动下创作的,他们给笔下的情景、人物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的同时,让学生去感受、去体会这些情感,让他们如临其境,使他们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曹操《观沧海》中涌动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志豪情;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的旷达之情;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安闲自适之情;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浓浓舐犊之情;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作者追求光明、幸福、自由生活的美好之情;茅以升《中国石拱桥》中作者对桥梁文化和桥梁事业的无限热爱之情;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恶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应仔细推敲情感触动的最深之处,并找出其使人动情的原因,善于发现并抓住课文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指那些在传情表达上最具体的语言或表现手法),架设学生、作者、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交流,踊跃发言的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情境,引生入情
情境教学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目的,都是为了抒发其情感。情境教学是从教学的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恰当的情境,有利于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作品中的情感荡涤学生的心灵。
我在组织学生学习七年级上册课文《散步》时这样设计情境:祖孙三代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由于选择行走路线而奶奶和孙子发生了分歧。关键时刻是爸爸做出了决定,既迎合了奶奶的意见,又照顾了孩子情绪,可谓是一举两得,一家四口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走过了所选之路,其乐融融,其情绵绵。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分享吧。再如组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来引导学生走入情感生活中:你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是否遇到一些困难,你是怎样把艰难的历程分成一小步一小步的?再联系到课文中的一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这有什么好处?“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又意味着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活动中,联系自己生活经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获得了思想上新的启迪,享受了美的乐趣。
三、调动主观情趣,促成情感体验
“情感”的主体基础是学生的主观感受,因此在语文课堂始终都要围绕这个问题去设计,使学生在接触语文材料的过程中,其精神世界自然而然地受到真善美的抚摸、沐浴、滋润与涤荡,让他们的个性特点在语文课堂上感到一种心灵的舒展、情感的流淌和思想的奔涌。 例如, 在讲授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时,在课前布置学生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有关描写济南冬天的精句,上课时我请学生起来充满感情地朗读这些优美的精句,在老师的提示下,济南冬天的雪景仿佛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通过精句的意境的引导,学生们进入了冬天的环境中。然后用多媒体动态画面展示冬天的银白世界,调动学生的视觉,带领学生们走进冬天优美的情境之中,学生们也就陶醉其中了。当学生理解了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由冬景联想到人生、社会,从而使这种情感升化为一种自觉去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行为。与此同时,由于对作品形式美的赞赏之情,学生也会自觉地将作品的表达技巧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之中,大胆抒发,绽放自己的内心世界之中那朵奇葩。这样学生可以结合当地冬景写作了。如此,《济南的冬天》一课的情感目标已达到最高层次。
总之,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应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更要把它贯彻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设计和促成一种民主的、活泼的,适合于学生情感、心理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在这种氛围之内得到真正完善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把握和加强学生的情感功能,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渗透,运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使整个教学活动趋于“和谐”,这样才能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相信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一定会更多地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它真正成为语文课堂的生命线,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光彩,进而促进学生自身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姬世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7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之情论文; 情境论文; 生命线论文; 语文论文; 冬天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11月总第2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