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王靖论文_王靖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王靖论文_王靖

摘要:新时期,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污染日趋加剧,其中河道生态污染较为突出。各大城市地区的全面发展需要注重城市河道生态体系建设,并制定科学的解决策略。本文在详细介绍城市河道生态体系污染的前提下,从建立人工湿地、灵活选择人工增氧、执行生态型护岸体系、贯彻整体治理体系等方面出发,详细介绍了城市河道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方法,为我国城市河道生态保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城市河道;环境修复;河道生态;生态治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推进,国内城市河域过水范围持续削减,而且河道内的水质污染状况较为严峻。针对城市河道而言,既要具备基础的排涝功能,还要具备各种生态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各大城市河道的具体状况来说,生态作用均未得到充分体现及发挥,许多生态服务均产生了退化现象。由此,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和探究我国城市河道生态体系的实际状况,并进一步提出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有效途径及策略十分必要。

1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

1.1基本内涵

城市地区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遵循生态环境系统的原理和生态学的原理,城市河道在达到行洪功能、排洪功能的基本要求时,为城市水流系统设计人工治理改造与自然生态规律有机结合的科学水流通道。此项治理工作应该以河道环境系统的改善为任务重点,严格控制河道区域的侵占以及污染物对河道的排放问题。利用河道本身的生态系统进行水体的自动净化与环境治理修复,建设良好的河道生态环境系统。

1.2基本原则

1.2.1以修复河道功能为原则

城市地区的河道综合性治理要对生态环境用水与城市用水进行合理的配置,要合理确保河道的排涝功能、防洪水功能、航运通行功能、环境保护功能等,并且要确保河流有着较好的生态服务功能,将城市地区河道生态治理与修复的综合效益进行合理发挥。

1.2.2以提升生物多样性为原则

城市地区河道水空间与陆地空间之间的存异性越大,面积越大,河道生活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则越好,产生的服务价值则越高。因此,可采用拓宽河道水域面积、加大河道两岸区域的面积等合理办法,维持河道水域上游、下游以及两岸区域生物群落良好的生存空间。此外,可以在岸坡与河道水域之间修建合理宽度的过渡绿化地带。植物种植应当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质生长的植物,在岸坡的坡顶区域可选择种植适宜生长的水果树木或其他经济作物作为绿化植物,不但有着良好的绿化作用而且可得到经济效益,在河岸线区域应当种植高度较低的灌木植物,可作为野生动物适合生存的环境。

1.2.3以强化自我修复功能为原则

城市河道里水流量大小是水体自动净化能力的决定性因素,河道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是拍洪水、航运通行的要求,也是城市地区水分流通、空气流通的重要条件。因此,河道两边的硬质护坡面积需要适当减小,为河道里的生物提供更舒适的生存环境。

1.2.4以景观与文化设计为原则

城市地区河道的生态系统治理工作与环境的修复工作,应当与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市建设特点相结合。设计河道环境的治理方案需要与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因素和建设发展理念相结合,构建科学合理、环保绿色的城市河道生态环境系统。

2.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方案设计

2.1河道纵向线形设计

城市地区河道的纵向线形设计需要以原有河道的走势情况为根据,河道天然存在的纵向轮廓应当予以保留,根据城市发展建设方案和市政建设规划进行适当的调整。当道路规划与城市河道出现交叉问题时,需要根据城市桥梁建设与路网规划方案对河道的走势进行合理的调整,河道线形调整时要在河道转弯位置设计足够的弧度。在城市地区用地较为规划平整的区域合理布置河道,应当合理规划河道线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河道护岸与断面设计

2.2.1护岸设计

城市地区的河道生态系统治理与环境修复措施一般采用人工生态护岸设计与自然生态护岸设计。人工生态护岸设计主要应用在城市航运通行河道,能科学改善水土严重流失问题以及河岸容易的坍塌问题等。自然生态护岸设计主要是采用种植根系较为发达的植物的措施维护河岸生态环境及河堤,对河岸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改善以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对河道进行生态环境的治理,首要考虑的是采用自然生态护岸设计,利用植物对河道里的污染物进行分解作用、吸收作用等。对于河道宽度较小、排洪水量较大的河段,可采用修建生态方格、互相嵌入的生态模块等类型的人工生态护岸设计。

2.2.2断面设计

将河道进行生态治理的断面可以设计为复式结构的断面或者是梯形结构的断面。复式结构设计的河道断面,要占用较大面积的土地,占用河滩的面积也较大,能为两栖动物与河道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河道滩地可建设成休闲景观区域,不但能改善河道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创造良好的景观效应。梯形结构设计的河道断面常应用在城市区域的河道中,因为这种断面设计土地面积占用较小,能利用减小河道两岸的坡度设计以此提高岸坡的植被覆盖率。

2.3河道生态与景观设计

2.3.1河道生态设计

生态性护岸体系也是城市河道生态处理和环境修复的关键举措,我国各大城市开始广泛应用。该种方式在实际应用时的成本很低,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河道生态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筛选护岸植被时,各大城市不能盲目套用国内其它城市的成功案例,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当地气候的河道护岸植被。

2.3.2河道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区域的景观设计应当有效结合本地的文化特色,根据河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河道区域景观的合理布局与设计必须考虑河道的水情,而且要与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和景观格局进行合理的协调,要为人们建设良好的河道景观体验。

2.4河道生态环境修复对策

2.4.1实施人工增氧

城市地区河道水生态环境情况严重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溶入水中的氧气量大程度的降低。因此,应当通过人工手段进行合理的干预,修建水车设施、瀑布设施或喷泉设施等,提高河道水体的流动能力,从而提高溶入河道水体的氧气量。

2.4.2修复人工湿地

若要发挥出城市河道的生态作用,就需要基于河道来建立水文生态体系,并创建完整的人工湿地提升河道的水资源调控性能及使用率,改善地区气候,增加水体内的生物多样化。尤其是目前国内各大城市区域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加快,使得城市湿地范围也明显削减,由此更需要建立人工湿地体系。

2.4.3修建生态浮岛

可以在河道的浮岛上种植美人蕉、凤眼莲等多种植物构建生态浮岛。生态浮岛有着净化河道水质的作用,能为河道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

2.4.4采取生物修复方法

为改善、优化城市河道水质,可采用生物修复方法,比如在河道中放入鱼虾、贝类等水生物种,依靠动物的取食等作用来净化河水污染,加速分解河道污染物。此外,也可在河岸、河心岛等部位栽种水草、树木,促使城市河道水质得到净化与改善,保障城市河道生态体系的平衡。

2.4.5实施水量补充

城市河道水量較小时,水体自动净化能力也较小,应当为河道进行适当的水量补充。河道水流量的增大不但能加强水体的自动净化能力,而且能提高溶入河道水体的氧气量。

3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城市河道的生态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需要充分了解到河道生态治理的意义,挖掘河道生态修复作用,从而整体治理城市河道生态体系,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李璐.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88.

[2]江胜国.城市河道生态治理与环境修复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2):189+191.

论文作者:王靖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  ;  ;  ;  ;  ;  ;  ;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及环境修复措施王靖论文_王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