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之中,仍然存在着过度解读和泛政治化解读等多种问题,导致整个语文教学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文本解读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如果教师不能够根据散文的内容和特点进行文本解读,就会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语文逻辑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这也就要求了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从而使其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文本解读的含义,并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出了多种基于文本解读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策略,希望能对初中语文的教学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文本解读;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一、文本解读的含义分析
(一)文本细读
所谓的文本细读,即是对于对于文本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对于其主旨和中心思想进行全面分析,同时对于一些细节性内容进行探究和理解,进而培养出一种对于文本形式、写作内容与写作意义有着深入研究和分析的解读方法。所谓的细节分析,也就是将文本之中值得探究和钻研的要素进行提炼,研究其中存在的联系和关系,从中解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文章主旨[1]。
文本细读的理念来自于美英的批判主义文学,要求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之中,不以读者的感受和作者的思想模式为研究核心,而是从文本本身出发,揭示文学文本之中的多种含义。而在初中语文的散文教学来看,文本细读要求能够继承这种批判主义文学的探究理念,对于文本的主要内容进行细节化的推敲,从而使初中语文散文的语境得以全面呈现,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读者的审美情趣,是一种产生性的阅读过程。文本细读能够使初中学生更加尊重文本,为学生和文本作者之间建立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从而使学生能够从文本本身出发,循序渐进的了解文本的特点与特性,引导学生能够找到自身情感与作者写作意图之间的契合点,从而使学生能够与文本和文本作者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和对话。
(二)教学解读
所谓的教学解读,也就是指在当前的教学情境之下对文本进行解读,要求教师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进行提升。这里要注意的是,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之中,文本的解读要更加注重于教学型,不能从生活性、艺术性和研究性角度出发,而是要在教学活动的既定要求之下,以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学解读的主体,从而使教材之中的选文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解读[2]。
教学解读要求了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挖掘文学作品之中情感与内容,从文本之中明确教学重点和教学形式,并在固定的课堂时间之内,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到文本的风格与内容。教学解读更强调了师生之间的配合,学生要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通过自己掌握的阅读知识,不断的将蕴涵在文本之中的信息进行挖掘和提炼,形成自身主观的学习感受和学习观点,并通过解读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达到积累语文知识的根本作用。文本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审美情趣的必经途径,在教学解读的过程之中,教师必须能够以文本本身为核心,以学生的阅读体验为依托,引导学生将文本之中的内容进行提炼,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写作的主旨与思想,提升教学的品质与效率[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初中语文散文文本解读与教学策略分析
(一)根据散文文体的特性进行教学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往往无法抓住文体的特性,缺乏清晰的教学思路,导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难以得到突出,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还在套用着小说与诗歌的教学模式。导致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于散文的教学内容无法确定,导致散文教学内容无法得到明晰,这也就要求了初中语文教师能够根据教学散文的文本特性和主要特点来确定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
(二)根据散文独特的美学风格进行教学
一般来说,散文的美学风格往往分为审美型、幽默型和审智型三种。而初中语文教材之中,审美型散文较多,其他两类散文也略有涉及。针对不同种类风格的散文,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能够抓住散文的美学风格,找到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育。比如说在语文七年级下册的《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之中,作者用儿童和成人的两种视角来赋予其回忆更加诙谐的美学气质,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处,都是以成人视角来回忆阿长,而在文章的中间部位,则是用儿童的视角来进行与长妈妈相处的回忆,所用的词语也带有了孩童般浓烈的情感色彩,彰显了作者的审美情趣。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往往会对于这些词语产生疑惑,会对于作者对长妈妈的高度评价表示不解。这也就要求了教师能够从散文的美学风格入手进行引导和解析,以孩童的视角对于长妈妈讲的故事进行探究,然后再从成人的角度看待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作者在成人之后,对于这段回忆的内容并没有进行纠错,而是将真实情况进行还原,虽然让读者看到了长妈妈荒诞不经,愚昧可笑的一面,然而读者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对于长妈妈的怀念,这也是鲁迅散文之中较为惯用的美学风格。
(三)关注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蕴
文学作品之中,基于文本层面的表达往往欲说还休,尤其是散文,存在着一定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力进行领悟和体会,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有末而情未终。作者在进行散文写作之中,往往会通过简写或者不写的方式,对于一些内容留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从而使读者能够对于其内容进行探究。语文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也要抓住这部分审美意蕴,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从文本表面的内容挖掘文章背后蕴涵的意境。这里要注意的是,这部分内容并没有标准性答案,引导学生思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散文研究方法,加深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提升其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说,在进行莫怀戚《散步》这一课的学习时,我们很容易从文章的表面掌握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等主要的文章组成要素,然而这篇文章的深层意蕴却隐藏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大量的语言浓缩在世界这二字之中,将自身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勾画的淋漓尽致,而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双重角度进行内涵的探究,一方面,要从作者的责任感进行探究,从其家庭因素探究其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要从使命感进行探究,母亲象征着渐行渐远的长辈,而儿子则象征着蓬勃发展的新生力量,而作者与其妻子则象征着这个世界的中坚力量,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责任,而这种尊老爱幼的观念不仅应该体现在作者这一家庭之中,更应该体现在中华民族千千万万个家庭之中,才能够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作者通过意蕴悠长的世界二字,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想空间,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起到了升华文章主旨,烘托作者思想感情的根本作用。
三、结束语
散文是一种文质兼美的特殊文体,而在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之中,入选的课文都是当世的经典之作。而将文本解读应用在初中语文散文教学之中,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也能够为师生双方带来一场华丽的文学盛宴,使其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当代散文的艺术魅力。教师应该能够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散文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散文之中获取语文学习的基本知识,感受作者的思维和文学气息,从而让学生能够通过语文散文学习来丰富自身文学阅历,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达到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天宇.延吉市第十二中学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D].延边大学,2016.
[2]杨志敏.初探初中语文散文教学[J].南北桥,2018,(7).
[3]刘雪华.初中语文散文教法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11).
论文作者:卢芳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文本论文; 散文论文; 作者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内容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