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上世纪60年代第一条地铁修建以来,地铁隧道的防水问题就受到了广泛关注,隧道防水性能的优劣直接关乎隧道寿命、质量和安全性。地铁隧道使用过程中,渗漏水的维修相当复杂困难,所以必须对隧道的防水施工引起足够重视,筑牢地铁隧道防水的第一道防线。目前,地铁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如何有效解决不同水文地质和施工工法下的隧道防水问题,成为地铁施工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对地铁隧道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就地铁隧道防水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铁隧道;防水;施工技术
1 施工变型缝防水
在地铁隧道工程中,隧道防水历来都是工程的重点和难点,防水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施工作业安全和隧道后期使用质量。长期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总结、改进,我国的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设备日益成熟,而对于渗漏水的问题也总归纳出了一些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法与技术。
施工变形缝的防水对于地下隧道防水工程而言,一直就是重难点问题。鉴于地铁隧道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以及无法实现无水施工等原因,在隧道防水施工中可以采取设置钢边止水带、注浆管、刷涂防水材料和粘贴膨胀止水胶等方法开展快速施工。但是,快速施工开展的前提是必须确保施工的质量,在施工之前最好采取排水措施进行施工缝的干燥。其中,宜加密环向施工缝,减少变形缝,一般施工缝间距以10~15m为宜,墙体施工循环周期以7天为宜。一旦出现施工缝渗漏状况,就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运用重复单项、孔径小于5mm且出浆孔间距为25mm的预埋浆注管,检查质量合格后,以5m长度为间距进行固定和编号,并将止水条置于施工缝凹槽内,止水条的材质以膨润土橡胶为最佳,可以极大程度的预防施工变形缝的渗漏水。
2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隧道工程项目在进行开挖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重视地表渗水、地下涌水,倘若发现存有渗水、漏水现象,应及时找出水源,对于地表水应采取引排等措施,为防止出现积水,作业面及其周边区域不允许留有坑槽,对于地下水应进行封堵,倘若水压过高则需要将其引入隧道的排水系统中。在开挖施工完毕后,对于拱部与边墙位置的渗水、漏水,在进行喷射砼的操作前,应事先在岩面上的出水位置埋设水管、盲沟等排水管道并利用钢钉进行固定。对于排水管道,可将其导入拱脚,利用临时挖设的排水沟将水输送至隧道外,待隧道排水系统施工完毕后,再将水导入固定排水设施内。对于隧道底部的涌水现象,可在仰拱施工完毕后,在其下方设置横向、纵向并通往隧道外的盲沟,利用碎石、土工布进行内铺、包裹。隧道施工在完成初期支护后,首先需要齐根切除初期支护外表上的锚杆头、钢筋头等尖锐物质。然后,严格、仔细的检查喷射砼表面的平整度,倘若矢弦比超出1:6则需立即进行补喷、找平,采用砂浆对仍裸露于支护外表的尖锐物质进行抹平,以此避免防水板遭到损坏。依据隧道结构与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求,对于纵向、横向的排水管以及环向排水盲沟的铺设,应严格控制其缩量、间距、长度,对于周边区域存有出水口的环向盲沟,可是当调整、相对控制布设间距。
3 墙体施工缝防水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墙体逆筑施工法的采用可以在不影响作业效率的同时,严格控制墙体施工缝的出现,并为防水层和站台层钢筋的施工预留良好的条件。在隧道施工中,受边墙主筋接头设计要求的影响,需要先挖1.5m深的槽,在深槽一侧衬砌250mm厚的砖墙作为墙体模板,以增强墙槽的稳定性。然后连接该位置的上部防水板和边墙防水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边墙下方浇筑厚度在0.5m以上的混泥土,将槽内的混凝土捣实,再采用砂料、木板等回填,增强其防水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侧墙竖向主筋,使其上部连接拱圈接头,而下部则经直螺纹套筒拧紧后插入槽内砂中,并使竖向主筋在直螺纹套的牵引下相互错开,这样既能确保墙体施工缝的混泥土浇筑密实,也能有效保护防水板,增强其防水性能。当前,膨润止水胶的填充也是必须的步骤。
4 防水层施工
防水层具有隔离、防水和润滑的多重功能。一般情况下,地铁隧道的防水层主要由聚氯乙烯防水板和土工织物缓冲层构成。防水层的施工应当按照如下原则开展:第一,选材合理认真,做好进场材料检验,禁止劣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第二,防水层铺设前,应当对结构面进行平整和清洁,确保防水层结构面的干净;第三,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防水板的焊接和搭接,确保焊缝质量和搭接长度符合设计标准;第四,施工完成后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并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一旦发现损坏及时修补,直至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2]。由于混泥土和聚氯乙烯防水板的粘合度不是很强,尤其是在混泥土硬化后两者之间就容易出现裂缝,一旦防水层承受外力过大,防水层就会受到严重破坏,进而发生串水现象。所以,防水层的注浆施工非常重要。
5 预埋注浆管
预埋注浆管是地铁隧道渗漏水补修的基础保障。当隧道因施工裂缝而出现渗漏时,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向缝隙灌注环氧树脂胶,对施工裂缝进行填充,进而起到防水止水作用。通常情况下,预埋注浆管的浆液填充并不局限于施工缝表层,还能对施工缝两侧的渗水缝进行有效填充与封堵。预埋注浆管之前,应当对施工缝进行清理,注浆管需埋设在距施工缝靠背面10cm的位置。地铁隧道施工之前,应当检查预埋注浆管的位置是否干净平整,如不平整可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填充,确保预埋注浆管与施工缝的紧密贴合,避免注浆管悬空。注浆管埋设过程中,一般采用塑料卡扣对其进行固定,卡口间距控制在0.3m左右,可有效预防灌注混泥土引起的导管移动;注浆管每隔5cm就应当引出混泥土之外,且引出长度要大于15cm。施工过程中,要对导管开端进行临时封堵,避免异物的进入。此外,在注浆管周围进行钢筋焊接或绑扎作业时,需要采取措施遮挡注浆管,并由专人负责监管。
6 混泥土灌注准备
首先,要认真验收混泥土的质量,确保其入模温度和坍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其次,浇筑混泥土之前,应当对施工缝和变形缝进行洒水保湿;再次,混泥土浇筑过程中,应畅通下料口和输送泵工作人员之间的联系,确保混泥土的连续及时供应,预防施工冷缝的产生。此外,拱墙混泥土的浇筑应当分层进行,分层厚度控制在40mm左右,利用附着式平板振动器和插入式振动器,将混泥土进行充分振捣密实,并对其进行及时养护。只有在防水混凝土密实、质量保证的情况下,防水混凝土才能真正起到关键的自防水作用[3]。
结束语:
总之,在地铁隧道防水施工环节,应当以防为主,防补结合,在基于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法和防治措施,做好隧道的自防水和外防水工作,提高混泥土浇筑质量,重点处理好施工变形缝、墙体施工缝和防水层的防水施工。经实践证明,上述方法的运用起到了明显的防水效果,达到了防水要求,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周艺.明挖地下结构影响变形缝设置因素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5.
[2]焦国良.天津地铁大断面隧道施工技术与支护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
3]迟建平.超细水泥注浆在青岛地铁隧道初期支护渗漏水治理中的试验研究[J]. 隧道建设,2015,(08):759-765.
论文作者:韩丰涛,宋寿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隧道论文; 防水层论文; 地铁论文; 泥土论文; 注浆论文; 渗漏水论文; 墙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