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研究论文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研究论文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研究

高 丽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 430072)

[摘 要] 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重要议题,而哈贝马斯以其独特的社会哲学视角阐释了生活世界这一理论。他引入生活世界作为交往行为的补充概念,在交往理性下重建生活世界,使生活世界成为交往行为的背景和信念储存库。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对于批判意识哲学,建立一种交往哲学,并为人们指出一种20世纪哲学发展的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哈贝马斯虽然提出了医治现代社会病症的方案,但也带有明显的乌托邦色彩。

[关键词]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系统;交往行为

19世纪中期,对西方哲学的研究从意识哲学转向到生活世界。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生活世界的提出具有范式转换的意义。在哈贝马斯之前,胡塞尔、舒茨、维特根斯坦等,都详细地探讨过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但哈贝马斯却是第一个将生活世界从认识论引入到交往行为理论并进行系统解析的人。哈贝马斯将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理论关联起来,使其成为自身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作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世界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继续研究的重要意义,系统与生活世界二元架构的划分更是哈贝马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解读,并由此引发对生活世界殖民化困境和生活世界合理化途径的思考。理清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的理论来源、基本内容,阐明生活世界在其交往行为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寻找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困境的出路,使生活世界合理化,在理论上可以让我们反思理性危机,现实上,也给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和主旨。

辐射是热量以波的形式,由一个物体转到另一个物体的现象,通过物理和光学原理可将玻璃表面的发射率降低,可减少玻璃的辐射传热;对流热损失主要是通过中空玻璃间隔内气体移动时所进行的热交换产生的,设置适当的间隔层厚度使对流损失达到最小;传导是物体内部的热由高温侧向低温侧转移的现象,窗户上的传导损失主要是通过窗框和玻璃发生的,通过改进窗户材料,使用更绝热的边部密封材料可以有效地减少这些损失。此外,保温百叶的设置在起到对室内装饰作用的同时又能减少窗的传热。

一、“生活世界”理论的内容

在哈贝马斯创立系统而又完备的交往行为理论之前,生活世界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含义,直到《交往行动理论》第二卷的问世,生活世界才得以被详细地界定,并在意义上彻底清晰化。在哈贝马斯的视域中,“生活世界”是多维的、多重意蕴的,它们相互结合构成了生活世界的整体范畴。在本质上来讲,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概念是话语世界,而且是日常的话语世界。生活世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公共领域,人们用积累的知识、语言、解释方式以及世界观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获得各种信息,了解他人和外界。生活世界是服务于交往行为的文化背景,每个主体所拥有的知识的总和构成了生活世界的背景知识。就像哈贝马斯解释的那样:“我首先引入生活世界概念,用来作为沟通过程的相关概念”“交往行为的主体总是在生活世界的视野内达成共识”。

(一)生活世界的结构要素

哈贝马斯吸收了舒茨关于生活世界的时空结构划分法,批判地发展了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内部是结构性的。他认为,文化、社会和个性构成了生活世界的内部结构要素。只有文化、社会和个性三个要素的良性互动,生活世界才能在整体上处于健康的状态。用哈贝马斯自己的话讲就是:“我所说的文化是指知识储备,交往行动的参与者用它来解释他所要理解的世界上的某种东西。我所说的社会是指一种合法的秩序,交往行动的参与者根据这种秩序调节他自己在社会团体中的成员资格,从而保证社会团结。我把个性理解为主体的一种说话和行动的能力以及参与理解过程的能力,从而能够参与理解的过程,并由此坚持自己的身份。”由此可见,“生活世界”的三大结构要素指的是说者与听者通过交往行为建立彼此都能接受的行动规范,形成彼此都能接受的归属认同感以及强化社会的整合。

(二)作为主体间交往活动背景的生活世界

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者进行交往行为的预设背景。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看作是交往参与者在进行交往行为前就存在的文化背景,交往行为发生在这个具体的、现实的、共通的生活世界之中。交往主体只有在彼此的文化背景相互有交集和共通区间的情况下,才可能真正达致理解和认同。生活世界的这种背景预设为交往行为提供了界限、权限,这种限度是不可以超越的,交往行为者只能在生活世界的境域中进行交往活动。用哈贝马斯自己的话说,“生活世界似乎是言说者和听者在其中相遇的先验场所;在其中,他们能够相互地提出要求,以致他们的表达与世界相协调;在其中,他们能够批判和证实这些有效性要求,排除他们的不一致并取得认同。”由此可见,作为交往背景的生活世界,积极地参与了言说者与听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为交往参与者提供了资料性的文化背景知识,起到了指导和调节的作用,使得主体间的互相沟通和理解成为可能。

(三)作为信念储存库的生活世界

人均GDP直接反映了生产率水平的高低,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反映,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8]。在计算青岛市的人均GDP(美元/人)时,先将其人均GDP(元/人)按照当年年均汇率折算成美元,再对2015年至当年美元购买力变动情况进行购买力指数测算,最终将人均GDP统一折算成2015年的美元水平(见表4)。

“生活世界表现为自我理解力或不可动摇的信念储存库”,交往行为者通过生活世界达致双方的理解,这种理解要以“前理解”为依据,即前人们积累下来的被共同认可的各种观念和价值预设等文化知识,它不断地为交往行为者提供相互理解的源泉,从而在解释过程中获得一种具有共通性的解释模式。交往主体进行交往行为时,可以利用生活世界提供的自我理解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哈贝马斯说:“这种知识储存为成员提供了顺利的共同保证的背景信念;并且根据这种背景信念,构成了理解过程的关系,在这种理解过程中,参与者利用保证的状况规定,或者进行新的商谈。”言说者和听者正是由于凭借他们共有的储存库,共通的文化信念,才达到对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对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和社会世界的理解。

二、“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困境

从生活世界的三个结构要素看来,首先,在文化层面上,“生活世界殖民化”表现为文化领域内的价值缺失、意义丧失和文化贫乏。由于生活世界被经济与行政系统下的金钱与权力主导媒介所入侵,人们不再追求崇高的价值,而被金钱和权力所奴役,丧失了最本己的需求和意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领域里,文化以工业文化的形式而普遍化存在着,一味地大量生产工业文化产品,技术理性下的可复制性,导致文化产品的原创性己丧失,沦落为商品,文化的价值性与人文性也就消失殆尽了。其次,在社会层面上,“生活世界殖民化”表现为交往主体间的沟通交流不是在交往理性下进行的,金钱与权利取代了语言与符号成为交往的主导媒介,导致社会失序、冲突加剧等危机。“生活世界殖民化”严重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生活世界的金钱化与官僚化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进而社会上的各种弊端日益凸显,社会融合危机加剧。再次,在个性层面上,“生活世界殖民化”表现为个性消失,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侵入到生活世界的私人或公共空间的领域,使个人的同一性丧失,个性被磨平,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不是通过话语达至相互理解,而是通过金钱和权力,这就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就会日渐疏离。金钱与权力的作用逐渐取代了人性中的真、善、美的影响,导致个性本真的缺失和精神家园的丧失。

(一)“生活世界殖民化”的表现形式

“生活世界殖民化”是哈贝马斯对西方现代社会弊病进行病理性分析的一个著名诊断。哈贝马斯在《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交往行为理论》等著作中引入了系统与生活世界两个概念,并对现代资本主义危机诊断后提出了“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概念。哈贝马斯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提出“系统—生活世界”的二元解释架构,来分析和批判西方现代社会弊病和现代社会的结构。哈贝马斯指出,现代社会系统与生活世界呈现出分离的现状。系统可分为经济子系统和政治子系统,分别承担着提供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国家管理的职能,以权力和货币为整合媒介,以工具理性为运行准则,追求的是目的合理性、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而“生活世界”分为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承担着规范人际关系和文化再生产的职能,以语言和符号为交往媒介,以交往理性为原则。良好的关系应该是系统为生活世界提供运行的物质基础,而生活世界为系统的意义源泉。但是,从启蒙运动开始,工具理性的极度膨胀导致系统对生活世界的侵入,并取得了优势地位。正如哈贝马斯所言,“自主化的工具理性的扩张”导致了“生活世界的内在殖民化”。作为系统的整合媒介的金钱与权力压制,和支配着原初的作为生活世界的交往媒介的语言与符号,直至取得主导地位。也就是说,金钱与权力控制了整个社会,生活世界在不断萎缩,更可怕的是,它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公认的社会意识形态。由此可见,现代社会的病症就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深层入侵,并控制了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称之为“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二)“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后果

西方现代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虽然经济财富与日俱增,但人在金钱与权力面前迷失了方向,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被扭曲。经济、政治系统入侵到社会、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成为人类生活的信条,从而导致个人自主性的缺失。以金钱和权力为媒介的经济、政治系统成为生活世界的主宰,控制着生活世界,打破了原有的运行规则,使得生活世界日益边缘化和殖民化。“生活世界殖民化”打破了“系统——生活世界”的平衡状态,作为系统的媒介的金钱与权力压制和操控着生活世界,使得作为生活世界的交往媒介的语言与符号丧失了原本的合法性地位,言说者和听者若想通过对话沟通达至共识难之又难。一切交往行为都用金钱与权力来衡量,都按照效率、利益来计算得失。“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实质就是合理化的危机。哈贝马斯认为合理化是人类发展的方向,启蒙运动所展开的理性化过程就是合理化过程。但合理化本身落入了两难困境,即一方面合理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合理化的实现;另一方面科学和形而上学的联盟使得合理化发生了偏向,疏离了生活世界,变成了工具理性合理化,从而导致理性的困境。而要想克服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必须要使生活世界合理化。

三、生活世界合理化

碧流河水库于1983年落闸正式蓄水,1986年工程竣工移交水库管理局,1986—1998年闸门防冰采用压力充水法,1999年至今采用压力充气法,两种方法使用年限均较长。实践证明,压力充水法存在着潜水泵数量多、维修量大的问题。水泵一旦密封不好,进水将导致潜水泵不能正常工作,同时更换潜水泵费时费力,危险性较大。采取压力充气法,具有设备简单、安装操作方便、节省人力、危险性小、投资少、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建议闸门防冰采取压力充气法。

(一)生活世界结构的合理化

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是社会的合理化。哈贝马斯认为“社会按照生活世界的联系来展望,表现为沟通中介的合作网”。交往主体把社会构思为生活世界,交往行为也必定是在生活世界中进行的,要实现交往行为的合理化,社会的合理化是必备的条件。社会的合理化不仅要有合理的、公正的、平等的社会制度和规范准则,为交往参与者提供理想的商谈环境,还要求交往主体以积极的批判意识和反思精神重新审视生活世界,发挥自身理性的潜力以推动社会合理化,从而摆脱经济系统与政治系统对交往行为的压制和操控,克服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入侵,使社会成为一个自由和平等的公民共同体的民主的自我组织。

(二)社会的合理化

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是生活世界结构的合理化。生活世界的内在结构要素包括文化、社会和个性。在文化层面上,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要实现文化的再生产,涉及文化传承的连续性和知识生产的创造性,使生活世界成为主体间交往的文化知识背景和信息的储存库。还要建立良好、丰富的文化环境,以价值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作为社会价值评判标准;在社会层面上,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要实现社会整合的功能,要意识到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深层侵入与腐蚀,恢复生活世界的主导作用。还要使社会制度、法律规范继续发挥规范和指导的作用,为生活世界提供制度化、规范化与合法化的运行原则。在个性层面上,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要实现社会化的功能,交往主体要发挥个性意识和反思意识,在社会化的交往行为过程中,努力学习并提升个人在交往方面的言语和沟通能力,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在交往活动中可以顺利地进行主体间平等、自由的对话机制。只有从文化、社会和个性三大结构要素的多维视角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才可能摆脱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入侵,走出殖民化的困境。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不是止于揭示现代社会的弊病在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而是要寻求一个可能的医治方向。他把“希望和力量寄托于对生活世界和交往理性的重建”即生活世界的合理化。生活世界合理化是解决生活世界殖民化的困境的出路。哈贝马斯吸收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从而提出生活世界合理化与交往合理化的观点。

四、简要评析

首先,哈贝马斯把生活世界奠基于人的日常生活基础之上,这样生活世界就在一定意义上被抽去了概念化和抽象化的意义,人们通过日常的语言交往行为进行一切的理解与沟通。

其次,把生活世界的殖民化与西方现代社会的危机问题结合起来考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病理学诊断法”来批判和反思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尤其是用“系统—生活世界”的二元结构来分析研究现代社会的危机问题,寻求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平衡与和谐发展,与现实的社会变革结合起来,视角独特,见解深刻,引人深思。

热害湿害症状分级标准[3-4]:0级,叶片无褪绿现象,保持固有绿色;1级,1/3以下的叶面积或程度褪绿;2级,1/3~1/2的叶面积或程度褪绿;3级,1/2~2/3的叶面积或程度褪绿;4级,2/3以上的叶面积或程度褪绿;5级,叶片全部褪绿变黄或整株死亡。

再次,哈贝马斯的理论具有范式转变的重要意义,他综合了语言和交往行为,把交往行为建立在语用学的基础上。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人类精神家园充满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对未来充满了积极、希望的态度,以及富有建设性的研究,给予现代社会颇具价值的借鉴、启示和反思,这都是值得肯定的。他深刻地批判了意识哲学,建立一种交往哲学,为人们指出了一种20世纪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

[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1卷)[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0.

[2]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卷)[M].洪佩郁,蔺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3]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王凤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03,26(10):38-41.

[5]余灵灵.哈贝马斯传[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6]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7]李素霞,于海燕.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述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46-50.

[8]唐晓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7(6)5:2-57.

标签:;  ;  ;  ;  ;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