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对于风景园林生态学的研究也在不断进步,基于此,在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生态技术起到足够的应用。在海绵城市的理论提出之后,就收到了人们的广大关注,进而可以提升一些城市水资源的自我协调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情况。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合理的应用一些海绵城市理论,可以为城市的持续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这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海绵城市理论是基于生态环保的理念基础上所提出的城市发展理论,指的是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设备设施,来提升城市的吸水能力。确保对雨水的有效收集与利用,使城市中的水体可以得到循环应用,从根本上降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时,也可以引用雨水,实现对园林的有效灌溉,借助雨水收集系统来实现对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
一、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的联系
风景园林的规划对城市的后期建设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合理的进行一些绿地的规划,从而打造出一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舒适的活动场所,不仅如此,还可以减少一些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水土的保持能力,不断提高空气质量,为城市化的发展增添生态化工程。需要不断的在生态学基础上加强一些园林建设,从而达到和风景园林规划相近的一些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如此,还要充分分析园林植物对整体风景林规划的作用,可以很好的解决生态植物与园林植物的群落关系。只有处理好人与生态群落之间的关系,就可以使人们意识到园林绿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对城市的生态园林系统起到促进的作用。
二、海绵城市理论的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具有海绵特性的城市,主要是指在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自然灾害之后,城市对于雨水的有效收集以及科学的使用,可以较大的程度上的优化生态环境,对于城市生态的改善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主要在镇江以及武汉等地进行了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针对于此,也解决了很多城市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对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不断修复现阶段生态系统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利用海绵体的构建降低城市开发对环境的污染。
三、海绵城市对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作用
首先,对城市自然排水能力的提升,能降低集中降水后出现的城市内涝问题。在当前城市建设工作中,很多行业发展中都加强了对防水材料的有效应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表水流的渗漏。但是城市就应该借助对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从而将原本难以渗漏的水资源进行排放或是储存。其次,海绵城市理论的另一点重要原因就是能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避免此种问题的出现,这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也将起到显著的积极影响。虽然地球也被称作为水球,但是除了冰川之外,真正能被人类利用的水资源甚至还不到地球总水量的百分之一。因此,淡水资源的短缺也是当前整个国际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自然降水也属于淡水范畴,为了进一步降低水资源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就要充分认识到海绵城市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发展风景园林建设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淡水资源的有效收集。最后,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也可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优化,这对于生态资源的良性发展也将起到显著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季,水资源比较充足的城市往往可以借助蒸发实现降水,这对于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也将有效降低。此外,降水之后的空气对于人畜的发展也将提供有效的帮助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在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
(一)园林道路
在设计园林道路时,需要做出符合海绵体相关理论的设计要求,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下进行生态系统的建设,还要根据实际的地形环境进行不断的规划,提高生态系统的优化性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借助环状的路网从而减小一些道路的面积,充分利用曲线以及折线的形式对传统的路型进行分析和设计。不仅如此,在对绿化带进行设计的同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排水需求,从而使得道路两侧能够有连续并且高度密集的绿色植被,提高防水固土的能力,并且能够吸收一定的温室气体。在对路面材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符合海绵城市理论标准的一些相关材料,并且可以使这些材料有改善雨水的效果,并且能够吸纳一定的雨水。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道路规划的过程中应用一些具有良好透水性以及生态性的铺装材料,提高园林道路的渗水率,减少内涝的情况。
(二)园林水景
(1)可以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进行一定的研究,并且针对于此展开一系列的规划和设计,改善雨水的流向,让雨水可以根据高低走向进行汇集。
(2)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透水性,提高人工湿地以及生态河岸的建设效率,对提升水景水体的整体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需要对原生湿地的雨水进行收集,加大对于地下水的开采,引入水资源等一些水源补给方案,可以提高湿地的水量需求,这也是建立海绵城市的主要目的。在现在的一些施工阶段中,需要提高健康湿地的水量需求,要对湿地不断的注入一些“新鲜的能量”,要将建设生态湿地的工程坚持到底,优先进行保护,其次在进行修复,针对于此,需要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的一些良性循环、有序的进行发展,恢复湿地原本有的样子,提高湿地的生态质量,创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园林水系统。
(3)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保留一些自然地貌,对原有的一些绿地系统进行修复和优化,并且针对于此,对园林绿地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本土植物,避免其他外来植物的入侵以及破坏,提高生态平衡性。还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原有植物的一些伴生植物,可以维持现有的植物群落的状态,并且不断丰富现有植物的多样性。在对园林绿地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海绵城市所具有的一些理念进行相关的设计,并且再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的设计原则,建立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使得相关的植被能够对水质起到良好的净化作用,并且能够在规划的过程中体现出绿地系统的相关理论,在自然与城市的相互渗透下,实现人、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
(四)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人工进行建设的一些人工湿地,加入较多的一些人为干预,从而在源头上形成一种良好的湿地景观以及较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针对于原本被破坏的一些湿地系统,加入一些人为干预,可以进行一定的修缮,不断的对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模拟原有的一种原生湿地,进行相似的修建。对湿地进行不断的优化,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还可以不断的为城市提供一些科普类的教育,并且提供娱乐休闲的功能服务。
五、结语
根据本文的论述可以得出,我国在风景园林的建设过程中对海绵城市的理念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有效的进行生态环境的调节,从而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针对于此,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加强对于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对于环境的维护能力,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取得一些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而使得生态风景园林能够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周小琴.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花卉,2017(24):73-74.
[2]王影.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实践[J].中国标准化,2018(12).
[3]戴明峰,李美霞.海绵城市理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实践探讨[J].绿色建筑,2018.
论文作者:朱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湿地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生态论文; 水资源论文; 理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