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类论文,梦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讲究文学性的“严肃作品”和注重“自我写作”的“纯文学”是不以读者的多寡论高 下的。我们应该或必须承认,高层次的或说高级的文学作品是供少数人读的。这些为少 数人读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而且是全人类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2002年2月号的《北京文学》,刊登了周政保先生的一篇文章。此文的中心论题是文学 作品必须“关注现实”、“满足读者”和“好看耐读”等等。
我以为,将文学创作与“满足读者”联系在一起的不应该是站在作品的峰峦之上来俯 视作品的文学批评家。因为“满足读者”首先是出版社、报刊编辑部和出版商的商业盈 利口号,也与那些仅仅为了多挣些稿费而写作的作者相联系。一个有理想有才干的作家 在进行创作之时,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读者问题的。他不是为了媚俗去写作,也不是为 了“满足读者”而写作。曹雪芹不是,鲁迅不是,托尔斯泰也不是;心血喷涌,才情迸 发,作家创作的是一个寄托着他的喜怒哀乐和梦想的虚构的世界。任何作家都会为他的 作品畅销而感到高兴,但这与作家的创作动机、灵感和创作过程无关。
“好看耐看”,也不是一个不变的定数。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艺术 观念和情趣,乃至不同的时代,都会有不同的“好看耐看”的标准和选择。就是同一个 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中,也会有不同的认定。
是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们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曾经有过万人 争阅的黄金时代。不过我们应该知道也不能忘记它有着“特殊年代”结束以后的“特殊 背景”。小说曾经负载着沉重的政治责任和思想启蒙担子,是千百万人反思、看自己看 他人、进行倾诉、哭泣、宣泄的渠道。正是因为这些负载,它才不容置疑地被我们认定 为“严肃文学”。不过那样的特殊时代和特殊背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可能再对 小说寄予那样的要求;我们必须明白,小说原本不是负载那么沉重的政治批判和思想理 念的载体。
改革开放带来了思想解放和市场经济的兴起和繁荣,也带来了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劳作之余,人们既需要补充知识、提高素养,也需要休闲、娱乐、消遣。商品经济,有 买有卖,于是“满足读者”需要的新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演义、婚恋 故事等通俗作品大量上市。这些小说故事性强,情节起伏跌宕;读时有吸引力,读后可 以不去思量,或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其功能多在于消遣、休闲、娱乐。它,也就是我 们所说的“通俗文学”。它明显地有别于关爱人的命运和生存状态、着眼于人性的表现 和负载着人文精神或说对人的“终极关怀”的“严肃文学”。
但通俗文学与畅销书并不能划等号。有的通俗文学是畅销的,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 琼瑶的言情小说;但那些粗制烂造的言情小说、武打小说也是很少有人问津的。相反, 一些负载着人文精神,描述人的心态情感的“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作品,也可以成 为畅销书。同样是畅销书,“纯文学”、“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区别显而易见 ,且大多泾渭分明。我们必须承认“篱墙”,因为这“篱墙”是不同“文学”的性质和 功能所决定的。打破这一“篱墙”的努力也是徒劳的,因为无论是强化了故事性还是淡 化了故事性的“严肃文学”依旧是“严肃文学”,而淡化了故事和情节的“通俗文学” 就不成其“通俗”,也就失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那么,笼统地说“小说怎样才能赢得更多读者”就成了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小 说有“严肃”与“通俗”之别,即使是“严肃”和“通俗”也都有艺术品位的高下之分 。我以为,“严肃小说”和“纯文学小说”无须刻意去赢得那些休闲的读者,否则它便 有追风媚俗之嫌;或者,它完全可以改弦易辙,摘掉“严肃”和“纯”的桂冠。只有商 业化的“通俗小说”才有“满足读者”的需要。既然纯粹是商品,那就遵循商业经营的 规律吧,把读者当成“上帝”,服务到家,要啥有啥,包您满意。
讲究文学性的“严肃作品”和注重“自我写作”的“纯文学”是不以读者的多寡论高 下的。史铁生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有多少读者?但它在1996年中国文坛的地位却是 有识者皆知的。世上有多少读者读过或读懂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但它是举世公认 的世界文学的象牙之塔,或说是象牙之塔的塔尖。我们应该或必须承认,高层次的或说 高级的文学作品是供少数人读的。这些为少数人读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全人类的文化遗 产,而且是全人类的重要的文化遗产。
“注重现实的文学创作”不一定是不朽的,这样的作品也不一定赢得更多的读者的关 注。因为所谓关注现实的创作很可能是伪现实的、粉饰太平的和别有用心的,比如“文 革”时期的某些“创作”。此外,关注了又能怎样呢?如果作者缺少艺术才华,或者没 有找到相应的艺术形式。文学创作,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或公式。此外,世界上还有 许多为人喜闻乐见且已经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历史小说”和“科幻小说”,它们不是 与现实相去甚远么?“历史与现实是相通的”没错,但历史不等于现实。以史为鉴是聪 明的选择,若是硬让先发生的“历史”为后发生的“现实”服务,那么历史就会变成化 了妆的小丑。
我们承认,所有的作家都“生存”在现实之中,但他不一定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 ,或者他经常不“生活”在现实之中,否则他就不是作家,或者不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作家经常生活在超现实的梦想之中,生活在一个具有艺术氛围的感觉世界中;在世俗的 日常生活中,他可能是一个“低能儿”,处理日常事务一塌糊涂,包括人际关系、经济 理念等等。但他的生存又不能完全脱离现实,所以他也就不能不关注现实。可是“关注 现实”的文学创作关键在于写出历史感,也叫“历史的穿透力”;因为只有具有“历史 穿透力”的作品才有厚度。优秀作品不仅有“历史的穿透力”,而且蕴涵着人类的梦想 。这就是说,只有那些具有历史穿透力和超越现实的作品才可能是不朽的。
历史与现实相通,是说现实是从过去走过来的。但是,如果历史小说也关注现实,甚 至渗透现实,那么这历史小说实际上是在“影射现实”。用小说来影射现实,不是别有 用意,便是这个现实的舆论和媒体不畅,在现代社会中属于不正常。在正常的情况下, 让历史人物说现代的话,做现代的事,并具有现代的思想和思维,是滑稽可笑的。
作家在创作中关注现实,也是关注人、人性、人的心灵,人在不同的社会生活背景下 的不同的心境、心态和行为。如果我们理解的文学作品的作用是写个当代的(如“反腐 ”)问题,让人出口恶气,那么实在降低了文学的价值与美好。
什么是小说?除了它的基本概念以外,对作家而言还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问题。我以为,就小说的取材性质及作家的理念追求而言,极致地说(许多作品是混合 的)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再现”,也就是再现和反映现实生活。第二类是“记忆 ”,也就是回忆性质的“记忆”的表现或再现。第三类是“梦想”,也就是创造一个文 学的虚构世界,表现、表达或追求属于人类的共同的梦想。从文学的视角来看,三类相 较,最高级的文学作品显然出于第三类。再现、表现或关注现实的文学作品,很可能距 报告文学一步之遥,因此也就很容易成为畅销书;但如果它缺乏“沉淀”和“梦想”, 它就不可能达到某种高度。它可以风行一时,但时过境迁,它就行之不远了。
伟大的作品都有“梦想”,不仅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有“梦想”,列夫·托尔斯泰 的《战争与和平》有“梦想”,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有“梦想”,屠格涅夫的 《前夜》也有“梦想”;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关汉卿、吴承恩、海明威、福克纳 、卡夫卡、加谬、萨特、金斯堡、凯鲁亚克都在他们的作品中寄托着“梦想”,这些梦 想实际上是与“人类的梦想”相通的梦想。一切伟大的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医学 家、工程师以及所有为人类做出了贡献的人都曾经或正在追求“梦想”,就是芸芸众生 的普通人也不例外。
人类因为“梦想”而伟大。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学存在的理由是它或创造了人类的梦想。
假如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创造人类梦想的文学,那么人类将是多么可悲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