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鞋履趣谈之
——中国古代军鞋演变之隋唐五代十国篇
文 四川/余淼
【随着秦汉大一统步伐的加速,中国古代军鞋逐渐成为一种独立鞋式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之中闪亮登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促使着军鞋主动适应地形、天气等要素,朝着军事化、专业化的方向大步发展。经过了秦汉魏晋时期的酝酿,军鞋终于在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迎来了鼎盛。】
经过魏晋六朝的纷纷战乱,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统一王朝——隋唐到来了。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多元发展的隋唐时期,军鞋作为一种独有的鞋履样式,也在强盛国力的助推下,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并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
隋朝,由于其封建统治时间较短,各种政治、经济变革还没有完成就被推翻,所以整体上还是沿袭着南北朝的形制装备,军服军鞋都是如此。在统一王朝的作用下,以往南北朝时期各军中因地制宜所装备的军鞋式样,在隋朝的军队装备序列中被完整保留。驻守北方地方的士兵多穿胡履长靴,镇守南方地方的士兵则夏季多穿钉齿木屐,冬季多穿革靴。
2.4.5 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HPLC-ELSD法) 取“2.4.1”项下硫酸滴定液适量,用水定量稀释成含硫酸盐 (SO4)75、150、250 μg·mL-1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2)、(3),对浓度和相应硫酸盐峰面积取对数计算标准曲线。
唐朝,得益于鼎盛的国力,军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加之初唐及盛唐时期,朝廷多对外用兵,在政府的支持之下,诞生了鞋市,府兵制度的实施则更加促使了军鞋的专业化发展。唐太宗时期,军鞋实现了军种化和实战化,例如:骑兵装备的适应骑马的胡人式样马靴;步兵依据战斗或驻守区域不同装备不同种类鞋履;水兵则多穿草鞋或桐油鞋。
整个隋唐朝时期,胡化与中国旧俗逐渐融合。军鞋的主要样式受“胡气”影响很大,所以靴仍是军鞋的主要款式。隋朝军鞋军服穿用制度很严格,所有武官一律穿乌皮履。唐朝是我国服饰发展的高峰,此时胡气更盛。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了军队服装,唐制也规定武官必须穿乌履,从规定中可以看出这种影响。除此之外,唐朝武将也喜欢穿长靿短靿的乌皮靴,这种鞋履靴头尖且向上翘起。武将穿朝服、常服的时候也穿有云头装饰的麻鞋或履。在军鞋的饰样上主要有软靴或战靴、“吊腿”,形制样式不是很多,主要体现在纹饰上的差别。
除此之外,来自四川的2000多家企业与社会组织,累积7000人的交易团在此次进博会上“广结良缘”。有媒体形容:“一边敞开‘钱袋子’,在进博会上大力‘扫货’;一边主动作为,搭建‘戏台子’,四川正在充分展示着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全新形象。”进博会期间,北京交易团的近5000家企业单位,逾1.4万人对接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000多家参展商,累计签署800份采购协议,成交多个亿元级单个企业采购订单。不仅北京、上海、四川,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交易代表团在民营企业的簇拥下汇聚上海,迎八方宾、赏未来梦、话品牌情、签共赢约。
在唐朝时期,军鞋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由实战到装饰化再到实战的转变过程。其大致过程为初唐时期出于统一需要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军队军鞋承袭隋朝式样,更加依据战争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和制作,实战性较强。高宗、则天两朝,唐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奢侈之风盛行,戎服和铠甲的绝大部分脱离了实用功能,演变成美观豪华的装饰性鞋履。这种风气影响到军鞋上面,使得贴近于战斗需要的军鞋开始关注式样和舒适性,金线、珠宝等物开始出现在军鞋上面,奢华异常。此种情况在“安史之乱”之后得到改变,军鞋重新回归到实战状态,并在此后较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保持着实战化的状态,并对宋元时期产生了持续影响。
隋唐时期军鞋在经历了秦汉长期的积累之后,终于达到了鼎盛,不仅继续朝着军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胡化。专业鞋市的出现以及府兵制度的实施,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变革,使得制鞋匠人开始认真钻研军鞋制作工艺,改良了制作方法,发展出了新的鞋式。随着唐朝对外战争、和亲等外交事件的发展,唐朝军鞋的胡化体现出了中国古老文明的兼收并蓄。大唐军鞋在杂糅了胡风和强烈汉唐气息之后,在历次的战争之后被反复实验与改良,又经过了都护府、遣唐使等方式再一次被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帝国、俄罗斯等周边地区。军鞋的对外传播,间接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至此之后,军鞋作为独特鞋履样式被固化在中国鞋履发展史上,同时军鞋也在静静地等待着自己又一蓬勃发展期,那时军鞋将会与西方的制鞋工艺相遇,在元明清的军事战场上继续发挥出更大的功效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