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河池市人民医院 邮编547000
【摘要】在我国,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很可能会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当前,高血压的治疗还是以降压药物为主。而要想使该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仅依靠院内治疗以及护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采取社会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从而达到血压得到长期、有效控制的目的。本研究结合多项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况,对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控制;
Advances in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hypertension population
【Abstract】In China,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disease, which may induce a variety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At 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s mainly based on antihypertensive drug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it is not enough to rely solely on in-hospital treatment and care. Social care methods are also needed to intervene to achieve long-term, effectiv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This study combines a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actual conditions to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ommunity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hypertension patient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munity care; control;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不良变化,比如吸烟喝酒、高脂肪的摄入等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根据我国的不完全统计,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超过2亿。如果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高血压,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暂时缓解,但疗效并不理想,要想切实提升疗效,还需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研究指出,社区护理是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3]。本文对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进展进行如下综述,以期为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与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
1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高血压的病理与生理特点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血压持续升高或者相关并发症情况。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明确,主要和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免疫机制。若高血压患者出现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会引起持续性炎症,导致血管内皮组织生理功能出现损伤,从而使RAS系统激活,继而引发血管舒缩功能破坏、血管硬化等,进一步加重该疾病的病情。(2)遗传因素。根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报道,遗传因素对于高血压疾病的影响大约占有20%-55%,还指出该疾病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复杂慢性病[4-5]。(3)肾脏调节血压功能紊乱。肾性高血压主要和肾血管与肾实质的损害有关,进而引发高血压。(4)和患者的职业、肥胖、吸烟与食盐过多等因素有关。此外,大量研究指出,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多归咎于交感神经系统紧张性活动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从而造成升压效应过强,引起高血压疾病[6,7-8]。
2护理干预的主要方式
2.1健康教育
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健康教育是控制与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也是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习惯,促使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从各种诱病的细节出发,通过健康教育告知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该病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测量血压的方法、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等等,从而及早预防高血压疾病的发生[9]。通过播放视频、利用社区宣传栏、发放宣传小册子、面对面交流等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还可在日常活动中,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高血压知识竞赛、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利用体育器材建立高血压患者活动中心等,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2.2心理干预
临床研究证明,由于高血压病程较长,症状较重,再加上社区高血压患者以老年群体居多,相对比较孤独,很容易出现抑郁、紧张与焦虑等不良情绪,心情压抑与精神压力也是导致高血压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社区护理可通过心理干预方式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和其情绪,从而改善治疗效果。杨柳等[10]研究通过对16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其大多具有抑郁、焦虑情绪,但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与焦虑得到了显著改善,血压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干预效果理想,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韩丽芬[11]通过对86例有焦虑抑郁情绪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后,其抑郁与焦虑有了明显改善,舒张压与收缩压也有明显下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疗效显著。
2.3家庭访视
当前人们对健康越加重视,不单单是身体疾病,也重视心理状态与社会适应状态等,但缺乏合理的指导。社区护理中的家庭访视可以通过专家联合家庭进行指导,增加患者家庭的支持,以便在患者发病初期就能掌握其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同时还可加强患者及其家庭对血压监测的意识,有效控制住患者的病情。田燕[12]的研究指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管理与家庭访视护理,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家庭访视组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分与服药遵从行为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治疗效果显著。也有研究指出将家庭访视与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紧密结合起来,可以提升高血压患者关于疾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其健康行为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家庭访视耗时费力[13-14]。
2.4其他护理干预方式
在社区高血压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运用医院-社区-家庭三维信息化管理方案,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各项遵医行为执行率也得到显著提升,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社区高血压预防与治疗中推广使用[1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其它临床研究报道,采取音乐疗法、社区运动锻炼、营养干预等方法也可有效降低血压,疗效较理想,或者利用微信平台、电话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远程护理干预加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还可缓解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节省信息传递的时间,提升随访率[16-17]。
2 高血压患者不同社区护理干预效果
2.1提升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指的是高血压患者服药和医嘱相一致,通过服降压药有效降低病死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等。蒋丽彬[18]的研究指出,通过个性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升社区高血压人群的服药依从性,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组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91.00%,而传统护理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为68.67%,对比发现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可显著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詹艳琳[19]通过对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采用社区个性化护理可作为高血压疾病的有效干预手段,提升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
2.2控制血压与自我管理能力
胡冰冰[20]通过该研究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与自我管理能力等,发现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收缩压水平(143.207.20)与舒张压水平(88.604.60)低于干预前的收缩压(158.808.40)与舒张压(99.205.60),并且通过护理干预,患者定期随诊率由干预前的36.00%上升到90.00%,合理服药由40.00%上升至84.00%,低盐饮食由58.00%上升至98.00%等,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张庆等[21]研究发现,通过研究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对中青年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观察组情绪管理、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与病情监测五个维度的总分均优于常规护理组,且观察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由此可知,该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血压,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且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一旦患病,需终身服药,对其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影响。而社区护理干预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为此,应对社区护理干预工作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健康健康、心理干预、家庭访视等多样化的护理干预形式,有效地控制该疾病的病情。在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工作当中,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并掌握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实际病情资料等,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严格控制好血压情况,纠正其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由于当前我国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内容及标准等均未形成统一的要求,所以,在今后实践工作中还需不断总结与探究,形成更为完善的社区护理方案,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服务水平,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孔祥林.社区护理管理式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防治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3):297-298.
[2]汪红梅.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7,18(12):1397-1398+1401.
[3]杨永,杨连招,吴彬,马秋平,张瑛,胡艳宁,莫新少,陈玲,唐榕英.广西黑衣壮族高血压病人居家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J].护理研究,2017,31(12):1434-1436.
[4]麦程艺.延续性护理在改变老年高血压人群出院后生活方式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56-4458.
[5]Janneth Mghamba.Preparedness of Tanzanian health facilities for outpatient primary care of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 2014(5):69-70.
[6]贾文晶.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4):54-55.
[7]Korkmaz L, Cirakoglu OF, Agas MT, et al.Relation of epicardial adipose tissue with arterial compliance and stiffnes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Angiology, 2014, 65 (8) :691-695.
[8]吴超群, 姜文锡. 交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及其表观遗传参与高血压的形成机制和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研究, 2016, 29(7):988-991.
[9]杜海霞. 3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现况及生活质量调查和社区护理决策[D].辽宁医学院,2015.
[10]杨柳,卢立新,张东,李幻萍,郭玲玲,高霞.基于社区的心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焦虑抑郁的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31(02):118-120.
[11]韩丽芬.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8):1701-1702.
[12]田燕.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家庭功能的影响效果[J].医药前沿,2018,8(2):396-397.
[13]邱玉琴.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形式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4):170-171.
[14]陆美娟.护理服务在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中的实践[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06):10-11.
[15]李忠诚,何立浩.“医院-社区-家庭”三维信息化管理方案在社区高血压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8,32(07):4-6.
[16]彭卫琴,文晓丽,徐丽.高血压人群社区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2013,27(03):232-234.
[17]李爱民,栾积毅.如何做好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0):118+120.
[18]蒋丽彬.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8):162-164.
[19]詹艳琳.社区个性化护理提高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08):239-241.
[20]胡冰冰.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191-192.
[21]张庆,丁凤梅,鲍建丽,高琼,林翠霞.基于微信的归因干预对社区中青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8):162-165+173.
论文作者:梁玉议,韦莲丝,冯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高血压论文; 社区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家庭论文; 疾病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