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亚鹏
(陕西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榆林电力分公司 陕西榆林 719000)
摘要:随着我国变电站系统中自动化建设程度逐渐提升,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应用愈加广泛,大大节省了变电站运行的人力资源成本投入。但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的事故应急管理也受到了业界认识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在无人值守模式变电站运行的主要问题。笔者在本文中对无人值守模式下变电站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究其中存在的主要挑战,并对其事故应急管理提出工作建议,以推动我国电力产业发展。
关键词: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事故应急管理
在当代变电站自动技术体系发展的支持下,无人值守模式成为了重要的方式之一。但是在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变电站运行事故应急管理问题也引起了多方关注,如何落实事故应急管理已经成为了当前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开展中所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发生较为严重的变电站运行故障问题时,不仅会影响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更会导致安全隐患的产生,不利于电力产业发展。
一、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性
变电站作为我国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结构组成部分,是电力资源输配使用的结构基础,一旦变电站运行中发生故障,就会导致电力资源输配受到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使用户的用电安全受到威胁,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自从2012年天津电力公司率先实施了集中监控无人值守的变电站运行模式,我国无人值守模式的变电站建设越来越多,逐渐成为了变电站运行的主要模式,虽然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的投入,但是随之而来的事故应急管理问题也给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运行带来了巨大考验。因此,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通过事故应急管理,能够在变电站运行事故发生时,及时开展维修工作,缩短事故造成的供电中断时间,降低变电站事故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同时,通过事故应急管理,也能够降低变电站事故对用户的用电安全威胁,提升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用户体验,提升电力企业电力市场的竞争力,是新时期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推动电力企业科学化发展的必然工作流程[1]。
二、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中存在的挑战
第一,变电站运维应急工作开展中面临的客观因素挑战。变电站事故发生时,运维抢修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客观因素支持,包括运维人员以及事故反馈信息情况等等,以保证抢修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而在目前阶段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的事故应急管理中,常会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抢修工作时间的延迟,其中就包含了运维工作开展中会受到车辆车况及路况问题的影响,一旦车辆发生故障,就会造成运维工作开展实效下降,尤其是在到站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不仅会延长运维及抢修时间,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会影响运维工作的开展。同时,客观因素中的天气因素也是影响较大一点,不仅容易造成变电站故障的产生,也会给变电站运维工作开展及事故抢修带来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变电站事故应急管理面临着技术条件的挑战。技术支撑条件直接决定了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在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应急事故管理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中,主要包含了变电站监控系统故障研判技术缺乏、故障检测系统实时响应能力有待强化、远程控制系统操作响应率有待提升以及远程操作系统的功能范围有待加强等方面[2]。同时,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差异也是导致应急管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再加之检修过程中检修设备运行不稳定情况的影响,也是造成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质量不佳的主要问题。
第三,变电站事故应急处理联动水平有待提升。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需要电力企业多个部门的配合与联动才能顺利开展事故抢修工作。然而在目前阶段的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中,还存在着相关部门之间故障信息传递效率较低、故障信息共享程度不足以及故障信息整合不足等现实问题,因此就给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在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事故的先期处理、后期抢修、用户解释以及社会舆论控制等环节也存在脱节的情况,难以实现各环节之间的充分协调,尤其是在变电站事故的先期处理中,由于变电站故障信息的获取、判断以及处置措施等过程衔接处在一定的延后性,也造成了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开展质量受到影响,而导致这一问题发生地方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进而在故障发生时各部门对故障应急处理联动的不足。
三、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的建议
针对目前阶段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中面临的诸多挑战,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对我国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如下建议,以期提升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我国电力企业的科学化发展,更为我国电力产业的进步提供帮助。
第一,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事故应急管理流程。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有效长期开展,提高大家的事故应急意识。要想全面提升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的质量,首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并以应急管理制度为基础,对变电站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流程进行规范,通过规范化的事故应急处理流程,提升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处理相应的概率。同时,通过事故应急管理制度以及规范化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也能够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提升各部门之间的事故处理相应实效,进而提升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提升硬件、软件技术支持系统的完善性,为事故应急管理提供技术保障。技术系统作为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支撑,电力企业在无人值守模式的变电站建设中,必须注重变电站技术支撑体系的完善与研发,充分提升技术支持系统的保障能力[3]。技术支持系统保障中,主要包含了监控技术体系构建、事故分析研判系统构建以及故障信息范阔系统构建等等。通过变电站的监控系统,能够使调度中心对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发生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根据故障研判系统以及事故信息反馈系统给予维系人员事故信息支持,提升变电站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要拓展远程控制系统的操作能力,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通过远程控制避免事故问题的扩大,降低事故损失。
第三,落实变电运维人员业务技术培训,提升应急事故处理反应能力。运维技术人员作为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的重要基础,其专业能力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反应能力直接决定了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因此在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中,电力企业必须落实运维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化机制,建立故障应急抢修小组,充分提升变电站事故应急管理的反应能力,并通过对运维技术人员的培训,强化变电站运维工作的效率,实现对变电站事故的抢修以及电力供应恢复,降低变电站事故及人为因素导致的停电时间,降低社会影响和社会经济损失。
四、结束语
变电站无人值守模式下事故应急管理是新时期电力系统建设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管理工作内容,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中,必须建立完善有效的应急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支撑系统保障,提供有保障的应急平台,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及密切联系。有力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及强化事故应急反应能力,缩短事故处理时间提高效率,推动电力产业发展。保障电网及用户的可靠供电。
参考文献:
[1]车雨霞,王楠.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 技术与市场(8).112-113.
[2]孔繁跃. 简析无人值守变电站发展与电力自动化应用[J]. 山东工业技术,2017(20):210-210.
[3]黄洁. 500kV变电站无人值守策略研究[J]. 山东工业技术,2019(20):141-141.
论文作者:崔亚鹏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变电站论文; 事故应急论文; 事故论文; 模式下论文; 故障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模式论文; 《云南电业》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