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引言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基石,是建筑业发展的生命线,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更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近年来,各级不断落实责任,强化工程质量监管,有力地促进了工程质量建设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擅自改变工程设计方案、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质量顽疾在一些地方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特别是作为工程质量监管主体单位的一些质监站,面对工程质量建设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束手无策,既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又不能严格实施处罚措施,致使工程质量建设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特点
1.1层次性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管时,必须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理主体较多,监理单位,企业和政府都承担着重要的监管任务,需要对工程建设进行直接负责。从某个角度来看,质量监管水平越高,建筑工程质量越好。因此必须促进监理单位,建筑企业和政府的相互配合,制定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目标。监管主体不同,监管任务也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必须对主体监管任务进行合理分配,保证质量监管的层次性。
1.2复杂性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项目普遍具有规模较大,周期较长的特征,因此需要规范质量监管工作,明确质量监管的范围。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在划分工作层次时经常会出现失误问题。由于规模较大,周期较长,建筑工程项目较为复杂,施工工期非常紧迫。质量监管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相关部门需要采用先进技术降低施工难度。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质量监督机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环节多、工艺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从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储备,和对相关技术标准都有所了解,才能够在执行质量监督的过程中顺利开展工作并且做到科学、公正、权威。但也恰恰由于质量监督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目前我国高水平的、经验丰富的质量监督人员存在一定的缺口,综合素质整体偏低,质量监督管理意识薄弱,缺乏责任感,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缺乏全局意识和全方位的监督理念,从而导致质量监督工作事倍功半,监督未能充分发挥其真正作用。
2.2质量监管片面
质量监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除了要对最重要的施工流程进行质量监管外,还需要在施工设计等环节开展质量监管。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建设工程责任主体承担着重要的工作任务,需要对工程项目负责,形成一体化的工程建设计划,对工程设计质量,工程施工质量,工程验收质量等进行监管。为了提高质量监管的质量,需要促进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发挥监管部门,质检单位和施工部门的共同作用。监管部门,质检单位和施工部门各司其职,需要进行交流合作,就项目建设问题进行讨论。监管部门是国家机关,受法律保护,享有绝对的话语权,质检单位和施工部门的自主权力较小,致使质量监管非常片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工程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3.1加强人才培养力度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领域人才储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监管工作水平的高低,因此,政府职能部门、质检机构、监理单位都应当注意对人才的培养,积极吸收优秀的质量监管人才,积极培养既有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提高人才队伍整体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①在人才吸收方面,质检机构、监理单位可以选择与本科、专科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用最先进的专业技术培养人才,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人才服务;②在培养既有人才方面,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培养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专业水平、职业道德水平,使质量监管人员意识到自身担负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质检机构、监理单位的监管作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2创新监管手段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成效,决不能局限在“眼观耳听”的感官检查法上,而应该与时俱进地实施科学监管。
3.2.1普及先进监测仪器
给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配备数字显示回弹仪、游标卡尺、钢筋扫描仪、激光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先进仪器设备,用先进科学的监测设备对建筑承重构件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楼板厚度、主要钢筋数量、钢筋间距位置等展开监督检测,对建筑工程中各个分项分部质量展开有效的抽查,增加抽测次数,保障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通过先进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进而做好科学的防范措施。
3.2.2应用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水平的发展方向。因此,应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行工程质量安全数字化监管,将工程信息挂接到BIM模型上,通过模型浏览,让存在的质量问题在各个层面上实现高效流转,进一步优化质量检查和控制手段。实践证明,数字监控不但能使整体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处于可掌握的状态,还能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具公开透明性,进而实现动态化实时采集,使不同部门之间及时准确地共享信息资源,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为日后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3.3完善相关的质量监管制度
质量监理的部门单位应该充分了解到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中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并结合相关的工程施工原则,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效实施。第一,要组建一个质量监管的小组,房屋在建造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要严以律己,质量监督部门需要根据业主的要求选择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对工程建筑进行妥善的监管,并力求做到专人专事,责任到人,同时要对相关监管工作事先进行统一的筹划和安排。第二,需要完善相关的质量监管制度。质量监管的部门要根据房屋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国家的相关管理条例,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管制度,从而有利于工作人员在监管工程质量时知晓每个施工步骤,准确地发现施工的缺陷和不足,及时地指出施工人员施工不合理的地方,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第三,还需要彻底清除质量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部门需要了解建筑行业中存在的混乱的现象,来改善对工程的监管力度,一定要清除那些施工单位自我管理的现象,从而呈现严谨规范的监管环境。
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容忽视,政府职能部门为了城市建设、人民财产安全等要求应当加强对相关工作的监督力度,利用更为先进科学技术、设备仪器监督工程质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制度支持,做好质量监管相关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从多个角度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何艳.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现状及发展方向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4):298+314.
[2]夏波.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5):31.
[3]宁娅利.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江西建材,2016(01):272.
[4]陈阳.试论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J].建材与装饰,2017(44):9~10.
论文作者:史春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工程质量监督论文; 质检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