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入手,对问题中隐含的有利因素进行深度挖掘,进而探索出现场安全管理有效方案,旨在改善现场安全管理问题,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1导言
现阶段,建筑行业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也比较高。近些年,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完善,但那时在实际的情况中,还建筑施工现场还具备一定程度的安全问题,这都会对建筑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为了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确保质量和效益的完成项目任务,保证每位参与者和投资者都可以获取一定的预期效益,事先要充分考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问题,同时提前准备好有关的安全措施,以此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2.1流动性
在我国,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施工队伍中农民工占据的比例比较大,导致施工队伍之中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如果出现新的建筑项目之后,施工队伍会由一个施工地点移到另外一个施工地点,这会造成施工时间比较长,施工环境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改变,项目要求也不一致,建筑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可以将建筑项目划分为两大阶段,分别是结构主体施工和整体装修阶段,建筑施工不同阶段对建筑队伍的要求也不一样,其施工工序、作业环境以及施工安全影响要素等等不同方面也会出现对应的变化,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的效果得不到保证。
2.2密集性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机械化水平不高,施工人员的密集程度比较高,从而加大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此外,施工队伍中农民工的数量比较多,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比较低,其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加上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人员开展岗前培训工作,这些因素会使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提升。
2.3复杂性
我国国土面积广袤,地形地貌情况多样,而在不一样区域之中的施工单位其技术情况和单位的经济实力具有一定差异。通常情况,一个施工项目中会存在多个施工单位配合施工的情况,导致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
建筑施工主体具有多样性,主要包含:总包单位、分包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设备租赁单位。因此在建筑施工场地,容易出现安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一旦不能够正确划分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每个主体都不会充分关注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假如发生安全事故,则相互之间会推卸责任。此外,部分企业将安全责任转移到转包和分包工程中,并且签订生死合同;上述做法会损失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财产。
3.2没有充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建设也在逐步的完善,针对建筑建设,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法规,但是大多数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此外,建筑工程在建设中,还存在着违章办事和安全管理检查工作落实不到位等等情况,难以真正体现法律警戒和制度的约束力。另外,在某些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区域,难以落实现有的安全管理制度。
3.3建筑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大多数是由农民工组成,而农民工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同时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重充分,这给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施工安全管理策略
4.1强化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落实质量
针对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各施工单位一方面要对自身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要改变以往错误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方式,应对现场施工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按照实际工程施工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指定与调整,以保证管理制度开展质量;另一方面应对现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强化,要对第一责任人进行确认,并要结合施工现场综合环境,对施工现场每一位人员进行考核,要将工程特点渗透到制度之中,完成制度制定完善性。同时还应建立专业施工安全监督团队,要对每位安全管理人员的权责进行明确,并对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察,真正将安全管理落实到实处,保证各种安全隐患可以被及时发现并排除,并要对安全隐患整改工作进行监督,要对整改质量进行保证,以保证最终施工质量。
4.2提高安全费用投入
安全防护许设备设施,也是施工安全管理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施工单位应对安全费用投入数额进行增加。首先要对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设备进行完善,要定期对个体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及时对其中存在破损的物品进行更换,并要购进大量新型安全防护用品;其次,要通过安全教育以及安全讲座等方式,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水平进行提升,使他们可以自觉对安全防护用品进行佩戴与使用;最后,要在施工现场安装先进安全监督设备以及反光警示条等安全设备,要从源头入手,对施工现场安全水平进行保障。
4.3优化施工设备管理方式
在对施工设备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时,管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施工设备管理:第一,选择适合的设备操作人员,要对人员操作水平以及设备维护常识等内容进行考察,以保证机械设备操作质量,最大限度降低人为方面的失误;第二,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性培训与考核,只有考核合格者才可上岗,否则要继续参与培训,并要按照人员操作技能以及性格特点,对其所操作的设备进行科学分配,且要对设备管理与保养责任落实给个体,以保证机械设备使用质量与完好率;第三,要对设备用油品、燃油以及润滑油等产品进行合理挑选,不能一味关注油品价格,要按照机械设备实际需要,对各种油品进行科学筛选,以保证机械设备运行效果;第四,要对机械设备操作与运行进行监督,尤其要对设备技术规程以及作业注意事项执行情况进行明确,以便在问题发生时,可以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纠正;第五,要在每次设备使用前后,都对设备安全装置以及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并要对配件备用质量与数量进行审查,要尽量避免带故障对机械设备进行使用,以免对设备造成二次伤害。
4.4增强安全隐患整改力度
为实现高质量施工安全管理模式,施工企业还应对安全隐患整改力度进行增强,一方面要对施工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要对保卫、安全施工模式以及消防等内容进行检查,一旦发生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整改;一方面要明确本次工程重大危险以及可预估的安全问题,并要提前做好各项防范,要对危险源安排专人进行看守,如果问题发生,要及时作出应对;另一方面要对临时用电、起重设备安装以及悬挑脚手架搭设等,设定专项管理方案,并要实施施工全程监督模式,确保每项环节施工都能得到有效监管,保证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被及时整改,以为后续施工开展提供保证。
结束语
鉴于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重要性,管理人员应加大对安全问题的研究力度,要准确分析出安全问题产生原因,明确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安全管理优化措施。要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通过运用落实管理责任制度以及增加安全费用投入等手段,不断对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水平进行提升,从而确实切实安全问题发生几率,实现高质量安全管理施工模式。
参考文献
[1]李铭.新形势下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7(21):262+266.
[2]向宏毅.建筑工程监理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监督与管理构建[J].建材与装饰,2017(01):111-112.
[3]袁骏凯.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分析[J].建筑安全,2017,32(01):34-35.
[4]吴少飞.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72-73.
[5]张开蓝.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和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1):63-65.
论文作者:黄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要对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