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栖霞市第四中学 265301
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b)目前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校本课程的认识、了解、推行和实践也正在各级学校一步步的展开。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三者相互依存,又各有特点,在不同学段发挥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作用。我省校本课程推行几年来,已在多地市、各级学校渐趋成型,开发出大批优秀课程,涌现出不少优秀教师,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前期山东省首届高中校本课程优质课在青岛举行,我有幸陪同烟台市参赛选手观摩了此次活动,现就我的一些感想跟大家谈谈,希望对今后的校本课程发展和参赛教师有所帮助。
一、校本课程顺势而来
本次活动,我们首先听取了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的专题报告《让教师成为课程领导者——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张教授分别从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新课程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校长和教师的课程决策与开发权是如何被剥夺的?…… 教师如何开发课程?等九个方面阐述了当前我国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俗话说“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思想在学习中升华,观念在交流中进步,张教授高屋建瓴地提出“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哪里”的问题着实让我们反思、感叹。在这里我们并不是对教育体制的抨击和不满,而是在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为校本课程的出现确实让我们醒悟到,教育的规律是什么,教育的本源是什么。自上而下“一刀切”式的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确实是需要一个天翻地覆的“乾坤大挪移”,才能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而校本课程的出现正应其时。它遵循教育规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课程,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发挥本校教师资源的优势,顺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自下而上开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积极补充作用的课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学生的积极性,让古老的“乐学”思想再次复苏。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然我们的教育之路曲折坎坷,但只要能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依然能够借东风催春起之苗,成燎原之势。
二、校本课程异彩纷呈
本次活动汇集了全省35名校本课程优秀教师进行优质课展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活动采取审阅文字材料和视频材料、上课、说课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参评老师抽签确定说课顺序。选手最终成绩按文字材料(占20%)、课堂活动视频(占40%)、说课(占30%)、答辩(占10%)综合确定。
我市高中精选的三位选手表现都不错。烟台三中的段敏老师主讲了《我的成长我做主》。段老师说课节奏舒缓而有韵味,答辩环节,思路清晰,极好地阐释了自己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见解,同时将三中富有成效的校本课程开发情况展现给全省各地学校;福山一中的唐功杰老师主讲了由他开发的《成语文化巡礼之万马奔腾》,一开场那万马奔腾的音乐伴奏就有一种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效果。加上唐老师将近30年的教学底蕴和通俗易懂、平和自然的说课风格,赢得了在场人员的一致尊敬。省校本课程研究员杨璐老师最后点评时还特地赞扬了唐老师本次来展示的不图名利、潜心教研的高尚节操。栖霞一中的骆进艳老师主讲了该校开发的《品味曲艺》一课,所选曲艺课程贴合校本课程要求,说课环节自然流畅、收放自如。尤其是师生互动环节的展示,让在座评委和教师赞叹不已,真正利用好了该校教师的教学资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体现了该校快乐办学的宗旨。
当然其他各地市选手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像济南历城中学在科技发明领域的开创给与会人员带来极大的震撼。该校这一课程有固定的科技专家牵头,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截至目前光是学生申请的专利就达到了2900多项,让我们真正看到了校本课程对学生才能挖掘的巨大能量。也许这就是顺势而为的校本课程日渐得以肯定并扩大的主要原因吧。另外像淄博一中开创的摄影课程,让学生用相机记录下生活中的美和丑,通过永恒的影像让学生品味生活的美好,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改造生活的能力。
三、校本课程走在路上
作为首届校本课程优质课展示活动,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许多存在的问题,值得今后注意。
1.在选课上,今后该如何定位。
2.杨璐老师还提到有一些选课要注意学段特点。
3.高中阶段的校本课程开设状况到底如何。因为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决定了国家课程在学校的绝对主导地位。校本课程是否真正有生存的空间?评委也在试探了解各地对校本课程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开展情况。但总体看来,这种自下而上的、以发挥教师自身资源和学生主动性的课程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
张华教授在谈到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状况时,打了一个小小的比方,就是蚂蚁要学会躲过碾盘的碾压,才有生存的可能,硬碰硬只能死路一条。说蚂蚁岂止是跟碾盘较量,甚至是跟高速驶来的动车较量。确实高中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还是走在路上,如何做到既能发挥教师、学生优势,又能适应当前高考形式,真需要教育决策者、校长、教师和学生多探讨、多交流,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说既然顺势而来,就有发展趋势;既然是走在路上,就会有曲折坎坷。只要我们能够彻底更新教育观念,对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改革的需要,那么走在路上的校本课程方向就会越来越明确,道路也会越来越宽阔,一定能够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其不可估量的作用。
论文作者:李建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校本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说课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9月总第28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