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昌太空莲组培快繁研究初报(论文文献综述)
罗淑芬,孙凤杰,胡花丽,周宏胜,张雷刚,李鹏霞[1](2018)在《6-苄基腺嘌呤对鲜莲子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探讨6-苄基腺嘌呤(6-BA)对鲜莲子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以清水浸泡为对照,在25±1℃条件下,用20 mg·L-16-BA对莲蓬太空莲36号进行处理,研究其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变化及呼吸作用强度,并分析莲子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以及能荷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6-BA处理可有效抑制莲蓬呼吸作用、莲子活性氧水平上升及MDA的积累,且保持抗氧化酶活性的同时,维持了莲子较高的能荷水平,从而延缓了鲜莲蓬和莲子品质的下降,使其贮藏期延长了34 d。综上,6-BA处理对减缓莲蓬和莲子采后衰老具有显着效果,本研究为鲜莲蓬和莲子采后保鲜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支持。
刘娴,徐旭,李良俊[2](2017)在《几种水生蔬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莲藕、慈姑、荸荠、芋等水生蔬菜长期无性繁殖,繁殖效率低,种性退化严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培养和快速繁育无毒或少毒再生植株,恢复种性,提高繁殖系数。从外植体选择、分化培养、增殖培养、组培苗的生根、驯化及移栽等综述了莲藕、慈姑、荸荠和芋等组织培养技术,以期为该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提供参考。
刘建平,王芳,杜彩娴,梁少丽,曾莉莎,郑芝波[3](2016)在《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荷花幼胚产生增殖芽,在初代增殖培养中,MS+6-BA 4 mg/L+NAA 0.4 mg/L可以有效诱导芽的增殖,增殖系数达到56;在高代增殖培养中,需要降低激素浓度,采用MS+6-BA3 mg/L+NAA 0.3 mg/L,可以保持芽正常生长、增殖,其增殖系数达到68;培养基MS+IBA 0.1 mg/L+NAA 0.025 mg/L可以诱导荷花试管苗生根,但是根数不是很多,根长较短。
高建晓,王毓宁,李鹏霞,赵江涛[4](2016)在《漆蜡涂膜对鲜莲蓬采后褐变的影响》文中指出以鲜莲蓬为材料,在常温(25±1)℃条件下,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先进行漆蜡处理鲜莲蓬适宜质量浓度的筛选,并研究质量浓度为3 g/100 mL的漆蜡涂膜处理对鲜莲蓬采后褐变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 g/100 mL的漆蜡涂膜处理对鲜莲蓬采后的褐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鲜莲蓬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延缓莲子褐变度、丙二醛含量和O2-·生成速率的上升,维持莲子内部较低的过氧化氢H2O2含量,降低莲子贮藏期间的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以及贮藏后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同时,漆蜡涂膜处理维持了莲子较高的总酚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O2-·清除能力及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这些结果表明3 g/100 mL的漆蜡涂膜处理可延缓采后鲜莲蓬的褐变,从而维持其品质。
陈羡[5](2015)在《水淹下荷花叶柄伸长的激素调控机制及荷花再生体系构建》文中认为荷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市场需求量逐年扩大。荷花不耐深水,且易受淹水胁迫而死亡,大大限制了荷花的应用范围。已知淹水胁迫下荷花的叶柄表现为伸长现象,其他植物上的研究证实乙烯、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可能参与该过程的调控。为揭示荷花耐淹水的机制,本研究首先对乙烯、ABA和GA在水淹胁迫下调节荷花叶柄伸长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克隆了调控ABA代谢的荷花ABA8’-羟化酶-1v基因,并研究了其在淹水胁迫下的表达特性;同时,成功构建了荷花愈伤组织-分化苗-生根完整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率、分化率和生根率,为荷花转基因研究提供重要的载体。以上研究为下一步开展转基因培育耐水淹荷花品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广昌白莲’实生苗(叶柄长约6 cm)为试材,进行12 h和24 h淹水处理,观察荷花幼苗的叶柄生长情况,发现淹水下叶柄较对照显着伸长。在水淹条件下,使用乙烯利及乙烯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乙烯抑制物硫代硫酸钠(STS),赤霉素(GA)及GA抑制物多效唑(PAC),脱落酸(ABA)及ABA抑制物钨酸盐(Tungstate)处理叶柄,发现ACC和乙烯利、GA、Tungstate在合适的浓度下均促进叶柄伸长,STS、PAC和ABA均减少叶柄增长量;GA和乙烯类似地都会引起细胞长度的下降,使细胞数目显着增加,而ABA处理的叶柄细胞减少。在乙烯、GA和ABA及其抑制物的组合处理下,GA不能逆转ABA和STS对叶柄伸长的抑制;乙烯存在时ABA对叶柄伸长没有抑制作用,但乙烯不能缓解PAC的抑制作用;同时Tungstate可提高GA和乙烯利的诱导效果,GA也可促进乙烯的作用使叶柄进一步伸长。(2)克隆了荷花ABA8’-羟化酶-1v(NnABA8ox1v)基因,经测序,NnABA8ox1v基因的全长序列编码47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分子,蛋白分子量预测为53.6kDa,理论等电点为9.51。另外研究了叶柄顶端组织内NnABA8ox1v的表达情况,不同淹水时间(Oh、6h、12h和24h)以及乙烯利,ACC,STS处理下NnABA8ox1v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该羟化酶基因受乙烯调控,乙烯利和乙烯前体ACC处理可以诱导NnABA8ox1v的表达,而STS可以逆转乙烯利和乙烯前体ACC对NnABA8ox1v的诱导作用。(3)将莲子用酒精和3%次氯酸钠表面灭菌后用修枝剪破壳,取出完整莲心接种于培养基中培育成无菌苗。本研究发现使用先灭菌后破壳方法能有效避免由于直接灭菌对外植体的伤害,污染率低,死亡率极低。研究不同部位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结果表明,叶片、茎尖和叶柄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和茎尖愈伤率高,适合作为诱导分化的材料。通过改变外植体数量提高叶片和茎尖愈伤诱导率,叶片和茎尖分别在外植体数量为7片和5个时愈伤率最高,茎尖愈伤率最高可达60%,但外植体数量对褐化率没有影响。还研究了不同品种之间愈伤组织诱导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差异显着,’广昌白莲’愈伤组织出现较多而快,’微山湖红莲’、’黑龙江红莲’表现不佳。(4)研究了分化培养基中不同含量6-BA对茎尖和叶片分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选用50 μmol/L6-BA促茎尖分化效果较好,而不同含量6-BA对叶片分化率影响无显着差异。相同浓度6-BA处理,茎尖分化速度快于叶片,同时分化率更高,因此茎尖更适合作为再生组织诱导的材料。(5)研究了不同生根培养基对荷花生根效果影响,结果表明使用IBA能够使荷花分化苗长出生长状况良好的根,且使用较低浓度的IBA能使生根数增加,使用较高浓度的IBA能增加生根率。
易骏,梁康迳,林文雄[6](2013)在《规范化种植因素对建莲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规范化种植因素(密度与施肥量)对建莲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考察对建莲子产量的影响;采用重量法,考察不同处理对建莲子乙醇浸出物含量的影响;采用HPL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分析技术,比较分析不同处理对上午和下午采收期对莲子质量影响。结果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建莲子产量没有影响;不同处理建莲子乙醇浸出物含量下午采收相对高于上午采收;同一采收时间,不同处理对建莲子乙醇浸出物含量影响显示无规律性的变化,但乙醇浸出物HPLC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高于0.97,表明不同处理建莲子内在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比例的相对稳定。结论不同的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建莲子产量与质量没有影响;建莲子宜在7月中下旬的下午采收,确保建莲子质量的相对稳定。
郭娜娜[7](2013)在《荷花成熟胚培养及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荷花的花可观赏,地下茎可食用,莲子可入药,其通身都是宝,深受人们的喜欢。为了避免传统繁殖方式所带来的缺点,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了对荷花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本试验以成熟胚为外植体,使用3种消毒剂(0.1%HgCl2、10%NaClO、10%H2O2),每个消毒剂设置的消毒时间为8min、6min、4min;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的植物激素是6-BA、NAA,其比例为1,共设置4个浓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成熟胚使用0.1%HgCl2消毒8mmin比较合适, 污染率为0,成活率为85.99%,萌发率为91.86%。最佳培养基是MS+0.5mg·L-16-BA+0.5mg·L-1NAA,组培苗生长正常。在0.1%HgCl2对成熟胚消毒8mmin,生根数、芽数、分化有黄色颗粒的胚数较多的培养基是MS+1.0mg·L-1 6-BA+ 1.0mg·L-1NAA,依次为9.67、8.67、6.05;用外植体是成熟胚培养21d后生出的胚芽和分化有的黄色颗粒的下胚轴进行继代培养,把其接种到培养基:MS+0.5mg·L-16-BA+0.5mg·L-1 NAA上,结果胚芽膨大或伸长,分化出黄色颗粒的下胚轴全部死亡;褐化率为0;胚芽继代培养,平均污染率为60.00%,分化出的黄色颗粒的下胚轴继代培养,平均污染率为0。把分化有黄色颗粒的下胚轴接种到诱芽培养基上,结果全部死亡,褐化率为O,污染率为0;用成熟胚和成熟胚培养21d后下胚轴生出的黄色颗粒做石蜡切片,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试验发现,成熟胚细胞被染成红色,下胚轴生出的黄色颗粒被染成绿色,可能是薄壁细胞。
邵文莉[8](2013)在《温度对莲藕组培苗生长代谢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处理对莲藕组培苗叶片光合色素、碳水化合物、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长代谢指标的影响,确定最有利于莲藕组培苗增殖和培养壮苗的温度。
刁英,吴金平,赵玲玲,胡中立[9](2011)在《莲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文中研究表明以鄂藕杂3号莲藕顶芽或侧芽的茎尖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莲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有不同的影响,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 mg/L+2,4-D 5.0 mg/L。
孔德政[10](2011)在《荷花的民族植物学及河南地区品种资源研究》文中提出荷花是最为古老的栽培植物之一,据考证,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有着丰富的栽培品种及乡土资源,许多优良野生及乡土荷花资源还未被有效地开发利用。同时荷花在被子植物的演化中占据着相当独特的地位。荷花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是冰期以后幸存的孑遗植物,荷花花粉具3条萌发沟,与睡莲的1条萌发沟完全不同,胚胎学研究表明,胚芽构造特殊,叶绿体的发育途径也与睡莲差异较大。本文对荷花民族植物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形态学和DNA分子水平上对河南引进和乡土荷花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作出评价。民族植物学研究的重点区域选择我国河南为基础,兼顾陕西、甘肃、山西、山东和其它黄河文明发祥地。1、以汉文化主要古籍及现代研究文献为研究材料,经过区域调查,详细的论证了荷花的历史渊源、传承关系及品种起源、栽培技术发展演变的脉络,在5000年以前的河南仰韶文化遗址考古中,发现室内台面上碳化的莲子,表明人们早已将莲子作为食物;而在3000多年前的《周书》中则记载着:“薮泽已竭,即莲掘藕”,表明西周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开始种植食用莲藕。据苏州灵岩山“玩花池”遗址考证,荷花作为观赏植物栽植,最早是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西施赏荷而引种。盆栽荷花历史记载最早见于距今1600余年的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作《柬书堂贴》,“敝于今岁植得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二十余枝,颇有可观”。1400年前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着“种藕法”,这种用荷花的根茎繁殖,缩短荷花生长年限,提高产量的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2、研究荷花文化的形成、历史演变发现:(1)莲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由于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进步,品种不断增多,生产性活动逐步具有娱乐性,莲逐步成为观赏植物。(2)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莲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不断深化发展,莲的美好、吉祥和圣洁的象征意义不断得到升华和扩大,在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环境和宗教艺术体系中代代相传。(3)从远古到近代,在我国悠久文化传承中,叙述、赞美莲的美好,莲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它代表着一种高尚的文人节操。(4)随着文化发展,莲也成为重要的宗教圣物,尤其与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的关系特别密切。莲的文化特殊性足以说明它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地位,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感官的审美与愉悦,精神的寄托与满足,并成为艺术创作汲取不尽的物质源泉。3、研究古代利用荷花观赏、食用和药用的方法及历史传承结果表明:夏商周的先人很早就观赏荷花,秦汉魏晋隋唐宋荷花在中国古园林中得到传承与发展,到了明清,在君子比德的思想影响下,荷花在江南私家园林中得到发扬光大。荷花的莲藕、莲子、花瓣均可食用。在古朴的食荷花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荷花植物资源利用和保护丰富的传统知识,并且存在着对荷花生物多样性管理和利用的朴素的科学内涵;本草学考证荷花、莲子、莲衣、莲房、莲须、莲子心、荷叶、荷梗、藕节等均可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莲子能养心,莲须益肾,荷叶能减肥瘦身,藕节能散瘀、解热毒,荷梗通气行水、泻火清心。4、调查河南荷花地方品种(系)以及引种栽培的主要品种,研究各品种的地理分布,研究荷花种质资源在河南的保护方法,促进荷花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确定河南荷花已有及引种成功、性状稳定的品种有96个,还有一些品种正处于引种驯化阶段。在种植规模上,以生产需要的藕莲栽培为主,藕莲品种有8个,主要分布在黄淮流域。花莲品种主要以引进为主,性状稳定的有88个,主要分布在我省各城市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作为生产需要的籽莲几乎没有,现有的籽莲品种均与花莲一起作观赏用。地方品种(系)31个,其中野生、半野生品系15个,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各个地市乡村的水域与湿地。河南荷花资源欠缺,类型较少,并且各类型所分布的品种数很不平衡。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利用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5、在河南荷花品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在河南生长性状稳定的引进品种96个,地方品种(系)31个选取立叶长、立叶宽、叶柄高、群体花期、着花密度、花蕾形、花蕾色、花态、花径、花色、花型、花瓣数、花瓣长、花瓣宽、花柄高15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评比筛选,建立了河南主栽品种资源的评价体系。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局势决策原理,利用性状加权局势决策方法,对127个河南主要栽培荷花品种(系)的主要性状指标进行分析,并列出了各品种的优劣次序,综合观赏性状排在前十位的依次分别为‘大洒锦’,‘雪里红’,‘傲霜’,‘鄂莲4号’,‘冬红’,灵宝鼎湖湾荷花品系,‘眼儿媚’,息县陈棚汪湖荷花品系,‘曙光’,罗山高湾村荷花品系,有3个地方品种(系)进入前十,说明在荷花育种时乡土品种是荷花重要的亲本资源。为荷花品种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客观的分析方法。6、通过对‘娃娃莲’、‘淡霞’、‘小台红’等96个河南主栽荷花品种及‘九孔阌莲’、‘期思红莲’等31个地方品种(系)的26个性状主成分分析认为影响荷花品种分类的几个主要指标分别为:植株大小和花径、花型、花色和花态。植株大小为荷花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花型为第二级标准,花色为第三级标准,花态为第四级标准。剔除2个近似的形态性状,数量分类学用24个性状对127个河南主要栽培荷花品种(系)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通过分析,将其划分在结合线L0=3.7453处将荷花品种分为两大类,即大株型群(Ⅰ类)和中小株型群(Ⅱ类);结合线L2=2.8234又将大株型群分为三大类,即A组、B组、C组。结合线L4=2.5671又将中小株型群分为三类,即重台类(D组)、重瓣类(E组和F组)、少瓣和半重瓣类(G组)。这些大类下面又可分为若干小类。在荷花育种和生产需求中,根据各类的特点可以对品种进行相关选择,以减少育种和生产的盲目性和工作量。7、研究荷花遗传多样性分子评价。构建ISSR种群遗传距离树状图;补充和完善荷花品种的分类系统。结果如下:(1)ISSR反应程序的确立,ISSR-PCR最佳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49~54℃(退火温度随引物不同而定)退火30s,72℃延伸90s,进行30个循环,72℃延伸7 min,10℃保存。(2)引物筛选,本实验共筛选了5条引物,扩增出44条谱带,其中25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5.0条多态性条带,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幅为26.7%~66.7%,平均为56.8%。其中3个引物UBC811的6个多态性条带(850bp、710bp、590bp、460bp、329bp、283bp)、UBC840的4个多态性条带(1235bp、875bp、691bp、210bp)以及UBC880的1个多态性条带(406bp)可以将33个荷花品种(系)完全区分开,建立了33个荷花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3)遗传相似性分析,根据DNA扩增结果计算的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绝大部分集中在0.5~0.8之间,通过ISSR分子标记分析结果亦可以看出,荷花丰富的变异和较大遗传多样性应该是中国荷花长时间进化和演化的一个结果。(4)UPGMA法聚类分析,用UPGMA法对33个荷花品种(系)进行聚类,大致可分为4大类群,即第Ⅰ类群由采自灵宝鼎湖湾、灵宝后地、三门峡天鹅湖、民权林七水库、虞城小乔集黑龙潭、虞城小乔集潭坑的6个品系以及‘落霞映雪’、‘娇容醉杯’、‘笑靥’、‘案头青’、‘丽霞’、‘长白藕’、‘小3735’、‘楚天祥云’8个品种组成;第Ⅱ类群由‘滴翠莲’、‘紫玉莲’、‘露丰唇’、‘小栀子’、‘蝶恋花’、‘丹顶玉阁’、‘露华浓’、‘白衣战士’、‘醉梨花’、‘粉青莲’、‘丽质芳姿’、‘赛佛座’、‘霜晨月’、‘黄鹂’、‘夜明珠’、‘小碧莲’16品种组成;‘白鹅’为第Ⅲ类群;由‘天高云淡’和‘翠微夕照’组成第Ⅳ类群。
二、广昌太空莲组培快繁研究初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昌太空莲组培快繁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6-苄基腺嘌呤对鲜莲子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主要仪器 |
1.3 方法 |
1.4 指标测定 |
1.4.1 呼吸强度的测定 |
1.4.2 内源6-BA含量的测定 |
1.4.3 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 |
1.4.4 过氧化氢含量 |
1.4.5丙二醛含量 |
1.4.6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1.4.7 过氧化氢酶活性 |
1.4.8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 |
1.4.9 AMP、ADP、ATP含量的测定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6-BA处理对鲜食莲蓬与莲子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 莲子中内源6-BA含量的变化 |
2.3 6-BA处理对鲜食莲蓬呼吸作用的影响 |
2.4 6-BA处理对莲子活性氧水平及MDA含量的影响 |
2.5 6-BA处理对莲子SOD、CAT和GR活性的影响 |
2.6 6-BA处理对莲子ATP、ADP、AMP含量及能荷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2)几种水生蔬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莲藕组织培养 |
1.1 外植体 |
1.2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 |
1.3 影响莲藕组织培养的主要因素 |
2 慈姑组织培养 |
2.1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
2.2 茎尖分化培养 |
2.3 增殖培养 |
2.4 移栽定植 |
3 荸荠组织培养 |
3.1 外植体的选择 |
3.2 茎尖诱导培养 |
3.3 增殖培养 |
3.4 生根培养 |
4 芋组织培养 |
4.1 外植体的选择 |
4.2 初代培养 |
4.3 继代培养 |
4.4 组培苗的生根、驯化、移栽 |
5 问题及展望 |
5.1 外植体的灭菌 |
5.2 褐化现象 |
5.3 脱毒种苗的研制及快繁应用问题 |
(3)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外植体消毒与接种 |
1.2 芽的诱导 |
1.3 芽的增殖 |
1.4 生根与移栽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4)漆蜡涂膜对鲜莲蓬采后褐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方法 |
1.2.1 实验处理与设计 |
1.2.2 指标测定 |
1.2.2. 1 褐变度的测定 |
1.2.2. 2 呼吸强度的测定 |
1.2.2. 3 总酚含量的测定 |
1.2.2. 4 O2-?生成速率的测定 |
1.2.2. 5 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测定 |
1.2.2. 6 MDA含量的测定 |
1.2.2.7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
1.2.2. 8 O2-?清除率的测定 |
1.2.2. 9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的测定 |
1.2.2. 1 0 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测定 |
1.2.2. 1 1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测定 |
1.2.2. 1 2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的测定 |
1.2.2. 1 3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的测定 |
1.3 数据统计 |
2结果与分析 |
2.1不同质量浓度漆蜡对鲜莲蓬外观品质的影响 |
2.2 不同质量浓度漆蜡对鲜莲蓬呼吸强度和莲子壳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漆蜡对鲜莲蓬感官品质和莲子褐变度的影响 |
2.4 漆蜡对鲜莲蓬呼吸强度的影响 |
2.5 漆蜡对莲子总酚含量的影响 |
2.6 漆蜡对莲子O2-?生成速率和H2O2含量的影响 |
2.7 漆蜡对莲子MDA含量的影响 |
2.8 漆蜡对莲子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
2.9 漆蜡对莲子O2-?清除率的影响 |
2.1 0 漆蜡对莲子PAL活性的影响 |
2.1 1 漆蜡对莲子PPO和POD活性的影响 |
2.1 2 漆蜡对莲子CAT和SOD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与结论 |
(5)水淹下荷花叶柄伸长的激素调控机制及荷花再生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词汇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荷花概述 |
1.1 荷花的用途 |
1.2 培育耐深水荷花品种是重要的育种目标 |
1.3 荷花耐淹水的机理研究 |
1.4 荷花的转基因研究 |
2 植物激素调控淹水胁迫的适应性研究 |
2.1 乙烯调控促叶柄伸长的机制 |
2.2 ABA的分解 |
2.3 GA促植物生长的原理 |
2.4 乙烯和GA、ABA互作诱导叶柄伸长的机制 |
3 荷花再生体系构建研究 |
3.1 荷花再生途径 |
3.2 荷花外植体选择 |
3.3 荷花外植体的表面灭菌 |
3.4 愈伤组织和分化 |
3.5 生根和移栽 |
第二章 乙烯、GA和ABA互作调节水淹诱导荷花叶柄伸长的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主要试剂溶液和培养基 |
1.3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淹对荷花的叶柄伸长的影响 |
2.2 乙烯对淹水环境下荷花叶柄伸长的影响 |
2.3 GA对水淹诱导叶柄伸长的影响 |
2.4 ABA对乙烯和GA诱导淹水叶柄伸长的抑制作用 |
2.5 ABA8ox1v基因参与介导乙烯对ABA的抑制作用 |
3 讨论 |
4 小结 |
4.1 荷花中NnABA8ox1v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
4.2 乙烯调控荷花叶柄伸长机制 |
第三章 荷花再生体系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菌培养体系建立 |
2.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2.3 分化苗的诱导、增殖 |
2.4 不同培养基对生根诱导的影响 |
2.5 炼苗情况 |
3 讨论 |
3.1 影响愈伤组织诱导的因素 |
3.2 影响分化苗诱导的因素 |
3.3 生根培养 |
3.4 炼苗 |
4 小结 |
4.1 无菌培养体系建立 |
4.2 愈伤组织的诱导 |
4.3 分化苗的诱导、增殖 |
4.4 生根炼苗 |
第四章 全文结论 |
图版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6)规范化种植因素对建莲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产地土壤肥力分析评价 |
1.2.2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的实验设计及产量调查 |
1.2.3 建莲子结实率调查 |
1.2.4 建莲子产量测定 |
1.2.5 建莲子化学成分提取及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2 结果 |
2.1 产地土壤肥力分析评价 |
2.2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建莲子产量的影响 |
2.3 建莲子结实率与发育时间 |
2.4 建莲子产量随采收期变化分析 |
2.5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建莲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
(7)荷花成熟胚培养及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文献综述 |
1.1 荷花概论 |
1.1.1 荷花的名称 |
1.1.2 莲属种及种间的相互关系和种的形态特征 |
1.1.2.1 莲属种及种间的相互关系 |
1.1.2.2 种的形态特征 |
1.1.3 荷花的品种分类 |
1.1.4 荷花的地理分布 |
1.1.4.1 荷花的世界分布 |
1.1.4.2 荷花的中国分布 |
1.1.5 荷花的栽培历史及繁殖方式 |
1.1.5.1 荷花的栽培历史 |
1.1.5.2 荷花的繁殖方式 |
1.1.6 莲的历史意义 |
1.1.7 荷花的经济价值 |
1.2 植物组织培养 |
1.2.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 |
1.2.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 |
1.2.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
1.2.2 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
1.2.3 植物组织培养应用主要领域 |
1.2.3.1 培育脱毒苗和植物快繁 |
1.2.3.2 育种 |
1.2.3.3 种质资源保存 |
1.2.3.4 药物生产 |
1.2.4 植物组织培养未来的发展方向 |
1.2.5 荷花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现状 |
1.2.5.1 传统繁殖方式的不足之处 |
1.2.5.2 无毒苗、植物快繁及研究现状 |
1.2.6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出现的问题 |
1.2.6.1 污染 |
1.2.6.2 褐化 |
1.2.6.3 玻璃化苗 |
1.2.6.4 染色体变异 |
1.3 石蜡切片 |
1.4 存在的问题和期望 |
2 引言 |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 荷花组织培养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以及用途 |
3.1.3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和保存 |
3.1.4 试验方法 |
3.1.4.1 荷花初代培养 |
3.1.4.2 荷花继代培养 |
3.1.5 培养条件 |
3.1.6 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 石蜡切片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仪器以及用途 |
3.2.3 试验试剂以及配制 |
3.2.3.1 FAA固定液 |
3.2.3.2 苯胺番红 |
3.2.3.3 苯胺固绿 |
3.2.4 试验步骤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荷花初代培养 |
4.1.1 三种消毒剂在三个消毒时间对荷花成熟胚的影响 |
4.1.1.1 消毒剂0.1%HgCl_2对荷花成熟胚的影响 |
4.1.1.2 消毒剂10%NaClO对荷花成熟胚的影响 |
4.1.1.3 消毒剂10%H_2O_2对荷花成熟胚的影响 |
4.2 荷花继代培养 |
4.2.1 胚芽、分化有黄色颗粒的下胚轴继代培养 |
4.2.2 分化有黄色颗粒的下胚轴诱芽培养 |
4.3 石蜡切片观察 |
4.3.1 荷花成熟胚切片观察 |
4.3.2 下胚轴分化的黄色颗粒切片观察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外植体的选择 |
5.2.2 莲子预处理 |
5.2.3 PH值对培养基凝固的影响 |
5.2.4 污染的控制 |
5.2.5 畸形苗的产生 |
5.2.6 切片细胞观察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图版 |
(8)温度对莲藕组培苗生长代谢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设计 |
3 测定方法 |
4 试验结果 |
4.1 温度对莲藕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4.1.1 不同温度处理莲藕组培苗的生长曲线 |
4.1.2 不同温度处理莲藕组培苗的生长变化 |
4.2 温度对莲藕组培苗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4.3 温度对莲藕组培苗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4.4 温度对莲藕组培苗鲜样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5 讨论与分析 |
(9)莲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愈伤组织诱导 |
1.2.2 继代培养 |
1.2.3 分化培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诱导胚性愈伤组织 |
2.2 继代培养 |
2.3 分化培养 |
3 讨论 |
(10)荷花的民族植物学及河南地区品种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民族植物学的概念及研究范畴的历史演变 |
1.2 世界民族植物学研究及产品开发的现状 |
1.2.1 民间生态学知识及概念研究 |
1.2.2 栽培植物的起源考证 |
1.2.3 刀耕火种农业的评价 |
1.2.4 特效药物及植物材料衍生品的研究 |
1.3 中国民族植物学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1.3.1 研究进展 |
1.3.2 发展方向 |
1.4 荷花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
1.4.1 荷花种质资源的分类研究进展 |
1.4.2 荷花种质资源分布及遗传多样性演化研究进展 |
1.4.3 分子标记在花卉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概述 |
1.4.4 荷花种质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4.5 荷花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荷花的栽培起源与历史传承 |
2.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1.1 研究方法 |
2.1.2 技术路线 |
2.2 荷花名称起源考证 |
2.3 荷花栽培起源及技术的发展演变 |
2.4 古代荷花品种的历史演变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国荷花民族文化现象的演变及拓展 |
3.1 研究方法 |
3.2 荷花名称的大众心理考证 |
3.3 荷花名称在生活领域的拓展考证 |
3.4 荷花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艺术中的表现 |
3.5 荷花的民间传奇 |
3.5.1 荷花生日的传说 |
3.5.2 荷花花语传说 |
3.5.3 荷花仙子的传说 |
3.5.4 并蒂莲的传说 |
3.6 佛教与荷花崇拜考证 |
3.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古代荷花资源的利用与演化研究 |
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技术路线 |
4.2 观赏荷花的利用与演化研究 |
4.2.1 观赏荷花历史悠久 |
4.2.2 荷花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探究 |
4.3 食用荷花的利用与演化研究 |
4.3.1 荷花产品民间食法考究 |
4.3.2 荷花的民间美食文化价值探讨 |
4.4 药用荷花的利用与演化研究 |
4.4.1 历代本草记载 |
4.4.2 荷花本草名实考证及释义 |
4.4.3 应用与功效考证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河南荷花的品种资源调查及其地理分布 |
5.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5.1.1 调查地的自然条件 |
5.1.2 调查方法 |
5.1.3 调查内容 |
5.2 河南地方品种(系) |
5.3 引进的观赏栽培品种 |
5.4 引进的食用栽培品种 |
5.5 荷花植物资源保护 |
5.5.l 就地保护 |
5.5.2 迁地保护 |
5.5.3 建立种质基因库 |
5.5.4 荷花植物资源农村参与性保护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灰色理论对河南主要荷花品种资源的评价 |
6.1 材料和方法 |
6.2 评判方法 |
6.2.1 加权灰色局势决策原理 |
6.2.2 加权灰色局势决策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主成分聚类分析对河南主要荷花品种资源的分类 |
7.1 材科与方法 |
7.1.1 材料 |
7.1.2 方法 |
7.1.3 数据统计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主要生物学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7.2.2 R 型聚类结果与分析 |
7.2.3 Q 型聚类结果与分析 |
7.3 讨论 |
7.3.1 主成分分析 |
7.3.2 R 型聚类分析 |
7.3.3 Q 型聚类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部分荷花品种资源ISSR 分子标记的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
8.1 材科与方法 |
8.1.1 材料 |
8.1.2 荷花基因组DNA 的提取及检测 |
8.1.3 ISSR 扩增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ISSR 反应体系的建立 |
8.2.2 反应程序的建立 |
8.2.3 引物的筛选 |
8.2.4 ISSR 指纹图谱 |
8.2.5 ISSR 聚类分析 |
8.3 小结 |
8.3.1 荷花DNA 的提取 |
8.3.2 ISSR 反应体系的确立及影响因素 |
8.3.3 ISSR 反应程序的确立 |
8.3.4 遗传多样性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结论与结语 |
9.1 结论 |
9.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9.3 今后研究方向与目标 |
附表 |
附图 |
ABSTRACT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着作 |
致谢 |
四、广昌太空莲组培快繁研究初报(论文参考文献)
- [1]6-苄基腺嘌呤对鲜莲子活性氧代谢及能量水平的影响[J]. 罗淑芬,孙凤杰,胡花丽,周宏胜,张雷刚,李鹏霞. 核农学报, 2018(05)
- [2]几种水生蔬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刘娴,徐旭,李良俊. 长江蔬菜, 2017(18)
- [3]荷花幼胚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刘建平,王芳,杜彩娴,梁少丽,曾莉莎,郑芝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5)
- [4]漆蜡涂膜对鲜莲蓬采后褐变的影响[J]. 高建晓,王毓宁,李鹏霞,赵江涛. 食品科学, 2016(18)
- [5]水淹下荷花叶柄伸长的激素调控机制及荷花再生体系构建[D]. 陈羡.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3)
- [6]规范化种植因素对建莲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J]. 易骏,梁康迳,林文雄.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4)
- [7]荷花成熟胚培养及形态学研究[D]. 郭娜娜. 河南农业大学, 2013(02)
- [8]温度对莲藕组培苗生长代谢影响的试验研究[J]. 邵文莉.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2)
- [9]莲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J]. 刁英,吴金平,赵玲玲,胡中立. 湖北农业科学, 2011(14)
- [10]荷花的民族植物学及河南地区品种资源研究[D]. 孔德政.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