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前期现场调查了解,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二次处理、返工、停工和工期延误等问题。针对楔形块处理、支座垫石调平、梁体顶升、支座更换、落梁等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总结板式支座病害处理施工技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板式支座;更换;施工技术
1 引言
梁式桥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类病害,支座出现问题是其中常见的一类。板式支座的自身老化、脱空、剪切变形等病害为支座问题中的一类。因现场施工条件和病害成因不同,板式支座病害处理不仅包含支座本身的更换,还应包含梁板下楔形块、支座垫石及楔形钢板等问题的处理。因此板式支座病害处理施工技术应精细化,避免施工结束后病害依旧存在。
2 正文
2.1 板式支座的病害类型及原因浅析
板式支座的病害有梁板底部楔形块的问题、支座脱空、支座老化、支座裂纹、支座变形、支座垫石不平等。
板式支座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施工时期梁板预制浇筑时底部楔形块坡度控制精度差,梁板安装时支座脱空,高程控制不到位,支座垫石标高高差过大,支座不平整导致局部或整体脱空等。
根据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技术标准JTT004-2004可知,支座制作时支座高度容许毫米级正偏差,而板式支座使用时压缩量不足1mm,故由于板式支座制作本身的偏差,无法消除梁板底部的高差,从而导致了支座的脱空现象。
2.2 前期调查
病害处理前应充分调查现场情况,内容包含桥梁形式、墩台形式,病害类型,病害是否为多种问题共存,平面空间及高度,顶升设备是否可以直接进行布置,是否有多余约束进而影响顶升。现场平面是否可以布置千斤顶,其空间高度是否需要施做抱箍、托架,辅助梁板顶升。
材料设备调查包含结构胶、高强灌浆料、混凝土,各类材料和设备正式使用前应进行试用,了解熟悉各类材料的工作性能和使用性能等。板式支座采购后应实测其高度是否一致。千斤顶调查选择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类。应提前绘制千斤顶平面布置图及调查高度要求。
结构胶一般采用AB胶,使用前应查阅说明书并进行试用,充分了解其使用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等不同情况下的凝固特点。混凝土宜采用自拌混凝土。
2.3 试顶及顶升
为保证施工时正式顶升梁板的顺利进行,正式顶升前应进行依次试顶,以检验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能力和协同,同时建议各项设备是否正常,检验是否有其他影响顶升的因素,如是否有抗震锚栓等多余约束。
因液压式千斤顶可能出现漏油现象导致油压不足,进而出现顶升量不足和高差偏差较大,故顶升千斤顶应选用机械式千斤顶。千斤顶的选取原则为1.5倍最不利组合荷载,安全系数为2.0。千斤顶布置应不干扰支座的取出和更换。
顶升的部位一般为腹板位置,因为底板较薄弱,易出现顶裂等问题,必须进行底板处顶升时,可采用加1cm厚钢板分散应力的方式,但必须同时考虑高度要求。高度或平面位置不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托架或抱箍的方式。
试顶成功后,开始正式顶升阶段,该阶段应统一指挥。简支梁顶升遵循“纵向逐墩、横向同时”的原则,连续梁逐跨顶升而非一联整体顶升。因简支梁大多设计施工为桥面连续,故顶升量应控制在5mm以内,以避免破坏桥面连续。如顶升量需超过5mm,则需对梁体做局部破坏,以取出有问题的支座,保证顶升量小于等于5mm。
支座为竖向传力的结构,需水平放置,因此与之接触的梁底和支座垫石应做“抄平”处理。3cm以内一般采用结构胶进行处理,厚度大于3cm时可以采用高强灌浆料。处理完成后才能时更换后的新支座发挥其传递竖向荷载的作用。
顶升时,应由第三方监控单位全程进行监控,应用拉线式传感器等设备,对梁体的位移进行监测,以位移为主、反力为辅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大位移量一般为5mm,反力计算为标准组合,千斤顶的反力与计算值应基本吻合,因上部结构材料用量等形成的差异,差别可为5%-10%,如千斤顶反力超过10%时,应停止操作,寻找原因,排除影响因素后方可继续顶升。
顶升应速度一致、千斤顶出缸量及顶升高度一致,保证梁体受力状态稳定如一。顶升期间桥面可保持通车状态,不要求封闭交通。顶升后,千斤顶需采用机械锁定,需留有处理各类病害和施工操作的时间,应采用临时支撑。期间,针对梁底和支座垫石的问题进行处理。
顶升部位一般不容许在横隔板等位置,特殊情况下,应请原设计单位进行验算,实际施工期间应封闭交通。
2.4 病害处理
针对梁底的无预埋钢板、不平整、楔形钢板坡度错误、支座垫石不平等问题,进行清扫、凿毛、清洁、补浆调平等,保证支座水平放置,或满足横坡和纵坡的要求。病害处理时应进行标高的计算,保证落梁能恢复原有高程。支座更换应提前进行量测,保证同排支座的高度一致,避免因支座制作的偏差导致梁体不平。
2.5 板式支座病害防范对策
根据支座病害的形成原因,进行支座病害防范。
1)加强支座本身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在选择支座供应商时,应尽量选择支座生产厂家,而不是中间贸易商。必要时派试验人员进厂进行监督,主要防止厂家以翻新支座冒充优良支座。支座进场后按照规范标准,选择质量最为可疑支座进行试验。
2)板式支座附属构件的检查
对完成的支座垫石的强度、平整度,四角高差进行严格的测量。施工中一般将支座垫石的混凝土标号提高一个等级以保证支座垫石的强度,支座垫石方量不大,提高一个强度等级不会增加太大的成本支出。在施工支座垫石时,利用两把水平尺交叉控制平整度。支座垫石在测量时尽量多测量几处进行相互校核。为了避免人为和机械的误差,测量精确度比较高的电子水准仪为优选。支座附件中上下铁板选择时,必须平整,厚度均一,不宜变形。
3)加强支座安装质量的控制
支座安装时,仔细核对支座的型号并做出明显的记号。并根据设计的要求在支座垫石上测放出支座的轮廓线,安装时以轮廓线为控制线,利于支座位置精确定位,也不会搞混支座的安装方向。
滑动支座的滑动面若被污染,利用沾有少量汽油纱布将被污染的滑动面上硅脂油擦拭干净后,放置3min 待汽油挥发后,用新的硅脂油均匀涂抹。严禁利用润滑油代替硅脂油。
4)板式支座与支座垫石、梁板之间空隙处理
支座安装后,与支座垫石之间存在空隙,若支座垫石起伏不平,利用角磨机将支座垫石高处进行打磨,由于支座垫石在制作过程中测量控制比较严,打磨工作量不大。若支座垫石成盆地状利用环氧砂浆将支座垫石进行顶面调平后二次安装支座。
由于桥梁纵横坡及梁体地面为平面的影响,三种办法处理,一种将支座垫石做成倾斜状,但该方法施工精度难以控制,加上后期运营过程中会出现支座位移现象,该方法运用不多。另一种将梁底与支座接触处做成倾斜面,该方法在现浇桥梁运用比较多,但在预制安装梁中,运用不多,预制时由于支座位置难以确确定,以及桥梁的纵坡在变化,预制梁底与支座接触处倾斜面坡度难于控制,加上要在预制梁底板开孔,施工难点比较大。第三种办法是在梁底与支座之间夹加填充物,以保证梁体与填充物,填充物与支座能够完全接触密贴。
2.5 落梁
落梁分为一次落梁和两次落梁两种。一次落梁前需进行标高调整,全部调整完毕后方可落梁结束病害处理全过程。二次落梁即在落梁过程中对结构胶进行了一次挤压。两种落梁均要求恢复原位,实际操作可有最大1mm偏差量,恢复原位应以梁体上提前做好的固定标记为准。此固定标记可在其他设备出现问题后恢复梁体位置。当支座较多时,应采用一次落梁法。
3 结论
板式支座处理时,最重要的环节为顶升阶段,故必须做好前期调查和准备,顶升和落梁时严格统一指挥,避免顶升阶段出现受力不均匀现象和次生病害。
参考文献:
[1]顶升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J].王文忠.民营科技.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技术标准JTT004-2004.
论文作者:靖天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5
标签:支座论文; 座垫论文; 病害论文; 千斤顶论文; 板式论文; 楔形论文; 高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