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中铁医院麻醉科 四川 眉山 620010)
【摘要】目的:为减轻产妇分娩时疼痛,临床探究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用于分娩,产妇镇痛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入我院分娩并接受分娩镇痛的108例产妇,按病床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一般组(双数)、观察组(单数),每组人数均为54例。其中一般组使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分娩使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记录产妇产程时间,对不同时间段产妇疼痛以及新生儿进行评分。结果:用药后观察组各时间段镇痛效果优于一般组,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用时较一般组少,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时选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用药,镇痛效果好,产妇产程时间短。
【关键词】母婴安全性;分娩镇痛;舒芬太尼;罗哌卡因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32-03
Discussion on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Labor Analgesia on Maternal and Child Safety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reduce labor analgesia of maternal when delivering, th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on labor analgesia for maternal was studied clinically. Methods 108 cases of maternal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January 2017 with labor analgesia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 and divided into general group (odd number) and observation group (odd) as per single and double bed numbers 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 Among them, the general group adopted ropivacaine for labor analgesi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for treatment. The maternal labor course was recorded and labor analgesia and neonatal pain at different periods were scored. Results After meditation, the analges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 with P<0.05; The first and second labor tim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general group with P<0.05. Conclusion The adoption of ropivacaine combined with sufentanil on labor analgesia for maternal has a good analgesic effect and short time for maternal labor.
【Key words】Maternal & Child Safety;Labor Analgesia;Sufentanil;Ropivacaine
孕妇分娩婴孩主要方式为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时便提出将剖宫产率降低到15%以下的目标,近些年发达国家剖宫产率基本稳定在20%以内,但在我国剖宫产率却呈直线上升趋势[1]。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孕妇对分娩疼痛有恐惧、害怕的心理,孕妇无法忍受长时间疼痛,分娩疼痛不同与其他病理性疼痛,其所产生的疼痛是多数女性一生中遇到的最剧烈的疼痛,疼痛产生原因主要为孕妇子宫收缩、胎儿从产道娩出时,子宫、产道组织受损所致[2]。近几年随着产妇了解到自然分娩的婴儿肺功能以及神经、感觉系统发育较剖宫产诞出的胎儿发育情况好,且产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腹部恢复快,同时分娩镇痛技术的发展,孕妇逐渐倾向于选择自然分娩。在镇痛分娩中药物的使用是现阶段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本次我院观察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入院分娩并接受分娩镇痛的54例产妇,以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入我院分娩并接受分娩镇痛的108例产妇,按病床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一般组(双数)、观察组(单数),每组人数均为54例。其中一般组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为(39.2±0.4),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7.6±3.1)岁, 观察组孕周38~40周,平均孕周为(39.2±0.4),年龄26~36岁,平均年龄(28.6±2.1)岁,产妇资料组间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可行比较,本次研究经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单胎、初产妇、无妊娠高危,经检查无精神病史、血液系统疾病,有长期酗酒、吸毒的情况,可积极配合治疗,ASA分级为Ⅰ~Ⅱ级,产妇有分娩镇痛的意愿。
排除标准:产妇有过往药物滥用史、肝肾功能不全,经检查发现患者有严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疾病,对治疗用药有严重过敏反应、禁忌症;无法良好配合、依从性差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产妇入院待产,当产妇出现宫缩痛直至宫口张开3cm后,将其送往分娩室,开放静脉通路、常规吸氧、对产妇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产妇取右侧卧位,由医护人员在产妇宫缩间隙取L2-3间隙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一般组注射0.2%罗哌卡因10ml,观察组将0.2%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复合,注射剂量为10ml。待患者镇痛效果确切后,连接自动镇痛泵,设置自控量10ml/次,每小时限量20ml,锁定时间15分钟,其中一般组镇痛泵中药物为0.2%罗哌卡因,观察组为0.2%罗哌卡因、0.3μg/ml舒芬太尼。由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自行按压镇痛,本次使用麻醉药物为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4172产品规格:2ml:100μ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636产品规格;10ml:100m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3 观察指标
记录产妇产程时间,对不同时间段产妇疼痛以及新生儿进行评分,其中新生儿(Apgar)评分 对婴儿五项体征评定,10分为正常新生儿;7分以下轻度窒息婴儿;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婴儿;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为0~3级,0级:无痛,0分,1级:轻微疼痛,1~3分,2级:明显感觉疼痛,4~6分,3级:疼痛剧烈,7~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所有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
2.结果
2.1 新生儿评分情况统计
观察组产后1min、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高于一般组,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我国剖宫产率在一些医院高达40%~60%,而造成这种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分娩疼痛对产妇身体、精神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产妇无法忍受分娩时所产生的疼痛,进而选择剖宫产分娩婴孩[3]。同时由于自然分娩时间长,疼痛持续会造成孕妇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引发胎儿窒息、胎儿缺氧缺血脑病、难产等情况,对母体、婴儿均造成影响。但近几年随着人们了解到自然分娩对新生儿肺功能、免疫能力、神经感觉系统等发育有利,产后孕妇恢复快、并发症少、腹部恢复快,而剖宫产易造成产妇出现寒战、产后出血、瘢痕妊娠、低血压等并发症,对产妇人体损害较大[4]。因此产妇逐渐趋向于自然分娩,但疼痛分娩时的主要问题,近几年临床推出一种新型分娩模式镇痛分娩,其意指在产妇分娩过程中使用小剂量麻醉药物阻滞人体感觉神经,从而使患者处于一种无痛情况下分娩胎儿,其中镇痛药物的选择是分娩镇痛的关键,若药物使用不当不仅不利于产妇分娩,同时会给母体、胎儿均造成伤害。
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是目前临床镇痛效果较为理想的药物,前者为长效局麻药,此药对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有抑制效果,能阻断神经兴奋、传导,产生镇痛效果,有学者研究发现其作用时间长,约为普鲁卡因5~8倍,同时其心脏毒性低,对中枢神经阻滞轻[5]。后者通过与阿片受体结合,产生拟内源性物质阿片肽,从而产生镇痛效果,同时此药易通过血脑屏障、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对产妇无明显呼吸抑制,且此药还可以产生欣快感、镇静效果[6]。有学者提出若两种药物联合用于分娩镇痛不仅能产生协同作用,增强神经阻滞效果,同时对患者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后1min、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第一、第二产程用时较一般组好,P<0.05;同时镇痛前组间疼痛感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各时间段镇痛效果优于一般组,P<0.05。结果表明两种药物联合用于镇痛,患者疼痛感降低效果好,在本次用药过程中我们选择0.2%的罗哌卡因,在0.2%浓度药物对运动神经不会产生明显阻滞效果,仅抑制感觉神经,从而避免对产妇宫缩造成影响,有效减少胎儿缺氧、缺血,窒息等情况出现。
综上所述,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镇痛时选择罗哌卡因、舒芬太尼联合用药,镇痛效果好,产妇产程时间短。
【参考文献】
[1]滕平,韩桂芹,韩英,等.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对母婴安全性的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9-40.
[2]职会新.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2015,35(2):45-46.
[3]郑剑秋,冯继峰,吕凯敏,等.两种不同硬膜外给药方式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9):1397-1398.
[4]刘芳翔,付冬林,刘双义,等.甲磺酸罗哌卡因配伍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10):69.
[5]冯碧波,王蕾,翟建军,等.腰-硬联合麻醉配合导乐分娩镇痛效果及母婴安全性探讨[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4):100-103.
[6]刘兴业,夏继林,杨煊,等.365例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母婴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3,24(1):68-71.
论文作者:刘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产妇论文; 卡因论文; 疼痛论文; 效果论文; 药物论文; 新生儿论文; 胎儿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