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结合康复及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曾玉宝,王雅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康复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均为恢复期或后遗症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予以观察组中医药结合康复及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治疗一个月、两个月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2.75±3.06)分、(81.09±2.5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Ⅳ~Ⅵ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康复;针灸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1-0233-02

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极易导致死亡或残疾,此疾病病情发展较快,好发于中老年群体,疾病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予以有效治疗,可促使相关功能恢复[1],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长期用药甚至可能会导致肝肾损害。本文旨在分析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的治疗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6月-2018年7月抽取我院脑梗死患者60例,均为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平均分为两组(动态随机法)。

对照组(共30例):年龄平均(56.17±3.22)岁,男女比17:13,病程(1.03±0.22)年。观察组(共30例):年龄平均(56.34±3.58)岁,男女比20:10,病程(1.24±0.31)年。两者一般资料比较,对比差别不显著(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均予以阿司匹林治疗,一天一次,每次150mg。

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治疗,取穴太冲、环跳、足三里、阳陵泉、手三里、合谷、解溪、百会、四神聪、外关、尺泽、伏兔、梁丘等,并根据不同后遗症配穴,如面瘫者加颊车、地仓、鱼腰,下肢不遂者加太溪、太冲、三阴交等,失语者加哑门,快速进针,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留针半小时,一天一次。

观察组予以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治疗,通窍活血汤加减组方为桃仁12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0g、黄芪30g、红花15g、郁金10g、全蝎5g、石菖蒲10g、水蛭5g、丹参15g、甘草6g、地龙12g。一天一剂,水煎煮,早晚两次口服。

根据肢体功能分级(Burmrstrom阶段分期)情况,予以针对性康复,加强肢体按摩,引导患者保持全身放松,并采取滚、磨、振等手法,对手臂、手指、前臂、腕背及肩背等进行向心性按摩,保证力度合适,避免造成软组织损伤,一天两次,每次半小时。并加强行走、站立、坐起等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根据患者耐受尽量采取坐位,练习静坐,之后训练沿床独坐,逐渐过渡为站立练习,全程陪伴患者,保持双脚平放,脚尖与肩部同宽,保持频率适中、步幅均匀。营造良好语言治疗环境,通过语言、听觉刺激促使其语言功能恢复,包括录音机、卡片、书籍、视频、报纸等,并协助患者对听到的词语做出相应反应,行听写单词、朗读短句练习。

针灸操作同对照组。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采取Barthel量表评估,包括穿衣、如厕、洗漱等日常活动,最高一百分,分数越高表示情况越好。

肢体运动功能以Burmrstrom阶段分期评估,无随意运动即Ⅰ级,联合反应及共同运动即Ⅱ级,随意出现共同运动即Ⅲ级,出现分离运动,打破共同运动即Ⅳ级,出现分离精细运动,肌张力开始恢复即Ⅴ级,运动与正常水平相当,准确性、速度较正常水平稍弱即Ⅵ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

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一个月、两个月后,观察组评分为(72.75±3.06)分、(81.09±2.5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疾病治疗讲究辨证施治,脑梗死病位在于脑部,但肢体、神智等各个部位均会出现一定表现[2-3],本文观察组采取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方中当归养血补血;赤芍活血化瘀;桃仁、红花活血止痛;川芎行气活血,走而不守;石菖蒲散瘀止痛;郁金行气破淤;丹参祛瘀活血;全蝎通络止痛、祛风止痉;水蛭则可息风止痉;地龙活血通络,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活血不伤血,开窍不伤神[4-5]。康复训练通过加强肢体按摩、行走、站立、坐起等训练,以循序渐进为基本原则,协助患者逐渐改善肢体功能。同时,积极采取言语治疗,通过语言、听觉刺激促使其相关功能恢复。最后配合针灸治疗,能够扩张血管,利于脑血流量增加,促使脑组织能量代谢改善,同时利于建立纤溶系统,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凝血功能等。

此次结果中,观察组治疗一个月、两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Ⅳ~Ⅵ级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可促使相关功能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沈柏臣,栗芳.中医药结合康复、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177-178.

[2]王立军,张霁,李仓达,等.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08(2):395-396.

[3]梁廷菊,周敏,任益加.中医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23):352-353.

[4]宋文名.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2):80-82.

[5]张向东.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35):153-154.

论文作者:曾玉宝,王雅如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中医药结合康复及针灸综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曾玉宝,王雅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