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外经验实施企业全球化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外论文,战略论文,经验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发展制定战略目标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选择一个合理的目标,才能真正称其为“战略”。研究美国经济战略,我发现,美国经济战略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善于把别人的战略转化成自己战略的一部分,这是值得借鉴的。
一、吸收别人的经验,制定自己的新战略
美国战略的高明之处是善于将别人的战略作为自己战略的一部分加以实施。我们研究美国和别国的战略,汲人之长,补己之短,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战略,才能使我们在世界经济中争一席之地成为可能。
美国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国家,它善于吸收别人的经验,注入自己的新创意,制定新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列强受到不同程度的创伤,惟独美国没有受到丝毫损伤。冷战时期,针对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前苏联,美国制定了以高科技为主要标志的、以航天技术为优势的军事、科学和经济全面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图称霸世界。七八十年代,前苏联空间技术在某些领域优于美国,当时美国惟恐落后,1981年格雷厄姆提出以“星球大战”为标志的“高边疆”战略规划。格氏在一家基金会的资助下,组建“高边疆”战略实验小组,该小组由30多位重要科学家、经济学家、空间高级工程师和军事战略专家组成。经过7 个多月的精心研究,全面系统地提出关于开拓和利用宇宙空间的总构想。这一构想大大促进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美国保持经济、军事强国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冷战结束后,美国看到西欧和日本的迅速崛起,从20世纪80年代起,立即将军备竞赛战略转向民用技术开发战略。美国从日本的“贸易立国”、“技术立国”,以及英国、西欧的“教育立国”受到启发,大规模地开展教育活动、物质生产和生产建设,使美国经济奇迹般持续增长十几个年头,始终保持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
纵观美国经济的发展,它在吸收别国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的战略规划,它的成功之处值得学习。
一是勇于制度创新。80年代里根入主白宫后,于1983年建立了“工业竞争总统委员会”,组织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经过一年多时间在国内外调查研究后,提出了《全球竞争:新的现实》的报告,明确指出:面对急速发展推进的众多追赶者,美国必须独辟蹊径,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重新获得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从而与追赶者重新拉开距离。从此美国拉开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
1993年克林顿入主白宫,时年46岁,没有多少经济建设经验。可他广泛听取经济学家和科学家们的意见,制定和实施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为美国经济找到新的增长点。政府、大学与企业研究和开发相辅相成,大大加速了美国以信息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
二是教育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强国富民的根本。英国是一个老牌帝国,它一贯重视教育,在科学技术领域里曾经有过不少创造发明,一度被称作“日不落的帝国”。美国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它重视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比英国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80年代以来,几任总统都宣称要成为“教育总统”。随着全民,终生教育的深入开展,美国正迈向群众性的知识社会。重视教育,硕果累累,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核武器和核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问世应用和日新月异,“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施和航天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崛起,都与重视教育、 吸引人才密不可分。 别的不说, 就从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来说, 1901年以来,美国获奖人数一直是全球第一。特别是近年来,诺贝尔资金获得者中60%以上是美国人。培养人才、引进人才,这是美国最大的优势之一。
善于吸收别人的经验,制定自己的战略,这就是美国的高明处。
二、一个企业的战略成了别人战略的一部分,就会变成人家的附属品
中国不少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没有成形的战略,往往是什么赚钱做什么。有家80年代初期计算机公司倒卖彩电,结账时才发现赔本,原因是忘记把税务成本算进去,最后只好再去倒卖白菜。走过弯路的企业终于想明白了,企业要发展,就要有一个明确目标,换句话说,没有企业战略的企业是不能长久的。
但是,一个企业的战略总是在变化的,关键是如何变,是主动地变还是被动地变,依据什么来变,这些都是有讲究的。我们的企业战略要与国家所制定的行业战略相配套,或者讲要与国家大的方针相适应,这是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的起码准备。现在,仅有这些还不够,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格局促使我们还要时时想到与全球化的战略相适应。不管你是不是愿意参与全球化,你已经处于全球化的趋势之中了,你只能“适者生存”,迅速调整自己的企业战略,否则就会被开除出局。在这方面,美国经验也可资借鉴。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世纪冶金制造和化工等科学技术在欧美等国家率先崛起,导致贫穷国家只能将石油等矿产资源卖给发达国家,因为贫穷国家没有技术,其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多挖多采,发掘更多的资源卖出去换取更多的外汇。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却将别国的意图纳入自己的战略发展计划中,对矿产品进行深加工反过来用更高的价格卖到世界各地,这导致了贫穷的国家只能更加贫穷,富有的国家更加富有。
美国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这对美国的经济高速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的战略目标是谋取在欧洲和亚太的主导权,直至领导世界。
但是,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又是一个极好的鞭策。如果一个国家或一个企业自己的战略成了别人的一部分,就会变成别人的附属品;反过来人家的战略成了你的战略的一部分时,你就是胜利者。美国的经济战略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是美国得以实现“领导世界”战略目标的基础。可以这么说,美国的经济战略创造了美国经济连续10多年持续增长的奇迹。
由此,一个国家和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济战略时,就要考虑到美国的这种强大的竞争力。我认为一个企业的战略就是把它所有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后,变成新的资源。市场经济运转下的企业,不在于你有多大的资源,而在于你有多大的整合能力,整合得好,就能产生好的效果。不是我们的智慧落后于西方,而是我们对资源整合不够重视,应该急起直追。
三、谁制定市场游戏规则,谁就是胜者
美国在国际市场中,已成为全球化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从美国可口可乐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来看,其战略意识非常清楚。他们在进入中国之前就算准了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有多少是城市人口,5 年内会有多少人喝上可口可乐。80年代初期,可口可乐无偿赠送给中国几条生产线,专门供应给北京的外国人。可口可乐确信这不会是慈善捐赠,几年后他们就会收回投资。结果正如他们所料。
而当我们发现中国人都在喝洋饮料时,大叫狼来了,才想起要发展我们的民族饮料,可是要收复失地困难重重。因为谁占据市场,谁就是市场的主导者,谁就是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而这游戏规则必定带有鲜明的占据者的利益。美国人善于在自己的战略设计中,把握市场游戏规则,打上美国特色,让别的国家跟着走。根据这一规则,跟随者会不知不觉将自己的战略设计变为美国的战略的追随者。在瓜分市场中,美国无疑是市场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市场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主流,经济一体化成为历史必然趋势,美国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并从中看到这是对美国发展的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它利用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整个世界经济。比如,克林顿政府多年来四处出击,成功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和乌拉圭回合关贸总协定,以及通过主持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和美洲首脑会议,获得了出席这两个会议国家的承诺,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在这些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此外,克林顿政府在执政的第一个四年内就同别的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00多个重要的贸易协定, 这些都有利于美国经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使得美国政府的主要目的“美国人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贸易增长的机遇实现其经济战略”成为可能。换句话说,美国在利用这些协定建立经济制度的霸权,它已经成了全球经济制定市场游戏规则的角色,这样美国的经济战略就有可能左右或控制别人的经济战略。
此外,美国的经济全球战略中还有一个就是运用技术霸权。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的图景,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而美国是IT的发源地,从美国苹果公司和IBM 将个人电脑卖出去的那天开始,计算机逐步从美国走向世界各个角落。IT巨子比尔·盖茨在全世界建立微软王国,用互联网使地球村的居民已可鸡犬相闻。克林顿曾发表“网络新政”演说,显示了美国全面进行信息化的国家意志,而且这种意志正成为别国的意志。连阿拉伯人也将信息技术奉为信息时代的新阿拉丁神灯。沙特阿拉伯王子投入大笔金钱,不亦乐乎忙着将大把美金投入购买摩托罗拉、网景股权。
“将别人的战略转化成自己战略的一部分”确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战略手段,这提醒我们企业,在制定自己的战略目标时,拿起镜子照照自己,有没有“不小心”成了别人战略的一部分。
此外,我们在推行国家战略方面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我所在的企业恒源祥是以毛纺为主的企业,仅从这一行业而言,中国是最大的毛纺国家,1998年加入了国际毛纺组织。但是,到现在为止,国际毛纺行业制定有关市场贸易规则时,中国还没有参加过,我们只能遵守别人的规则,这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而如果我们不是制定规则的人,中国的产品要打入国际市场是非常艰难的。
四、中国企业家的反省:我们心甘情愿成为国际经济市场的配角吗?
作为美国贸易重要伙伴的中国,近年来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海外市场。目前美国来华投资建厂的企业很多,信息产业类公司更是在中国登堂入室。1992年前,美国的电脑公司在中国办公司的没几家,而现在,无论是英特尔、微软、IBM、惠普还是康柏, 中国中等以上的城市随处可见他们的影子。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切实可行的企业战略。很多时候,用远大而空洞的目标充当我们的战略设计的企业只能是现代的堂·吉诃德,当遇到竞争对手时就会溃不成军。可以说,中国经济在没有最终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又面临着信息化的挑战,中国经济在没有完成市场化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全球化的挑战。所以,中国企业绝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应该抓住美国等跨国公司全球战略调整时,主动进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不能将企业的改革仅仅注目于中国国内企业竞争中。全球化经济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学习、合作、竞争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我们研究美国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跨国公司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正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的企业在经历了引进和消化跨国公司技术设备和工艺这一初级阶段后,应着力于将单一的制造加工转移为生产销售合作、进而到研究开发合作,最后成为跨国公司的既合作又竞争的伙伴。
纵观亚洲金融危机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一味地成为别人战略附属品的危害性。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进入亚洲地区新兴市场时,要求这些国家和地区开放商品市场的同时也开放资本市场。资本的流入无疑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大的投资规模会造成经济泡沫。从而给亚洲国家和地区造成损失。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现在企业都认识到了人才重要。在人才方面,外企和国企的人才竞争愈演愈烈。在美国的经济战略中,他们有很厉害的一手就是引进各类人才,将中国培养的人才变成他的人才。据说,中国每培养1 名大学生国家就要补贴1万元,这还不包括小学、中学的费用。 但是美国通过托福、GRE等的遴选已经将中国的优秀青年吸引到国外。此外, 他们还利用到中国办厂、办公司,直接在中国本土使用最优秀的中国人为其创造价值。
中国企业应该清醒了,中国人才商品化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应认识到人才值钱。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如何更多地吸引、使用人才。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有待探讨。现在有人认为世界发展趋势最终会演变为西方和东方的竞争。仅从国际货币的发展来看,美元近年来一路上扬,而刚刚发展起来的欧元却呈疲弱之势。主要原因是欧盟统一货币前各国单独的经济和贸易规模都与美国相差甚远,货币统一后,欧盟将可以与美国经济抗衡。但是这并不表明美元和欧元的抗衡就永远持续下去。随着经济一体化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在经济实力相当的区域或国家统一将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为这会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通。美国与欧洲有相同的文化,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美元会与欧元合并,很有可能。以后亚洲国家会不会有一个统一的货币,与欧元和美元相抗衡?我们要及早研究对策,并防止我们的战略成为别人战略的一部分,有效保护我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