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低压配电系统,是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的重要内容,这一系统的设计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低压配电系统产生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增加建筑内部电气的负荷,增加电气设备的运行成本。同时,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合理设计,也很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建筑使用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本文就低压配电技术的设计原则进行阐述,并着重分析电气常用低压配电技术的设计内容。
关键词:低压配电技术;电气质量控制;现状;故障
1 引言
科学技术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筑向智能化、规模化方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技术要求日益提高,也因为这样,在如今的建筑工程电气系统中,低压配电技术的应用便成为其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了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2 低压配电技术设计原则
2.1 优化设计原则
电气常用低压配电技术的设计,应充分利用建筑物的自身优势,考虑设计资金投入的同时,坚持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以保障低压配电技术设计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在设计过程中,应确保低压配电系统能够使整个建筑物的电气设备的正常、持续用电得到保障,以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者对于稳定用电负荷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对建筑物内部的各种用电设施的用电安全进行重点考量,采用绝缘性能较好的导线,保持各个线路之间的安全距离。在建筑物顶部与开阔的公共区域内设置防雷装置,以较为安全的接地技术与防静电技术保障用电安全。
2.2 合理高效原则
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电能的损耗,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节能减排作用。在满足建筑物对于电气系统的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提高设计的安全与合理性,尽量保持建筑物低压配电系统的用电负荷均衡,保证电力能源的高效、稳定、安全使用,减少系统维修费用。
3 低压配电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低压配电中对电线的损坏严重
由于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一些电力企业没有及时更换供电线路,部分电力企业接入支线供电,以满足用户用电量的大需求。电源线在线路的复杂性和独特性的随机连接到电网,乱扯乱的现象愈演愈烈,对供电区域线管理,分不清哪线的对应,和之间的线和纠结,不利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随机连接的现象是不够的。电网支路有大量的电流来维持,加快了电缆的损耗。当人们不能分辨出哪一根出线时,很容易通过重复使用一些旧线路引起火灾。
3.2 接线不规范
由于接线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或者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就不会有一个规范操作的现象,例如,低压分支线直接连接到用户线或进户线,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威胁生命健康和财产的人员安全的电力企业。
3.3 电表老化,功能不完善
在许多地区,居民的电表箱被放置在楼道或楼梯等公共区域,有些地区会把电表箱锁起来,也有一些地方直接向电表箱裸露,没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它容易受到一些不法分子窃电。由于仪表长期没有改变仪表,仪表的超期使用严重,表中的读数不准确,使仪表的误差增大。此外,电表内还没有安装防盗装置,如果遇到不法分子,则会造成用电安全。
4 低压配电设计的内容
4.1 确定用电负荷类别,计算配电负荷容量
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电力负荷分为商业用电和生活用电。出于两种用电的不同计算方法考虑,建筑物电气中的低压配电系统应按照商业变电和生活变电进行分别设置。设计人员在对电力负荷进行计算时,可以采用负荷密度法和单位容量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 供配电的电压设计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持续与安全运行,在电气常用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计。供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主要取决于电力负荷的大小和距离的远近。一般来说,用电容量越大,则需要的电压等级越高;用电距离越长,则需要的电压等级越高。例如,在高层建筑中,应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要求与实际电力负荷需求,选择一路或两路市政电源或发电机组。设计中通常采用10kV高压电源和380/220V低压配电电压,来满足建筑物使用者的用电需求。
4.3 变电所的合理布局
变电所,就是改变电压的地方,在电力系统中的主要作用在于,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在变电所的布局工作中,应当结合建筑物电气系统的负荷容量和电力负荷分布情况,对变电所的数量和位置加以确定。同样以高层建筑为例,在高层建筑变电所的布局中,应当尽量将电力负荷率选择在70%-80%之间的变压器,并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控制在200m以内。当高层建筑低压配电的电容量大于400kw时,应当将配电线路设置在大于250m的距离之内。
4.4 高低压电运行和接线方式
电气系统高压线通常采用单母线结线运行方式和10kV进线,变压器低压侧以分段的独立单母线结线运行方式,并与变压器进行分别对应,以母联开关来联结与操控。同时,应当在电气系统变压器的低压侧设置应急母线,通过柴油发电机和电源用电进行电源供给。
4.5 接地保护系统
在电气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与施工的不恰当作业,会对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造成隐患,同时,用电负荷量大、雷电破坏等因素都会对供电设备和线路造成损坏。因此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使之在低压配电系统发生漏电的情况下,通过自动切断漏电线路来对整个线路进行保护。在设计中,应当根据电气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用电设备回路线路的横截面积来设置接地保护装置,通过等电位连接,来保障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接地保护模式主要有三种类型:(1)IT系统。当今建筑电气设计时,在电源端口的部分带电区域一般并不会设置接地装置,而是以高电阻及电抗对配电系统进行接地保护。IT系统通常设置在电网的外漏导电部位,在故障发生时,IT系统是通过报警装置向电力控制中心发出信号,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断电处理。IT系统能够保障电气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能,一般适用于对供电要求较高或需要持续供电的大型建筑当中。(2)TN系统。这种系统是利用电流保护器来保护电路负荷与电流短路问题,也能够在接地模式发生故障时,保护低压配电系统。TN系统中具有TN-C、TN-S、TN-C-S三种较为有效的保护模式。其中,TN-C被称为三相四线特制供电系统,操作比较容易上手。TN-S又叫三相五线特制供电系统,适用于数据分布密集的处理区域和较为精密的电子设备管理区域。TN-C-S模式在工业或矿业中的应用比较多。(3)TT系统。这种系统同样设置在外漏导电部分,是通过自行切断故障回路电流来保护电气设备的。TT系统的运用,能够使得电气系统有效、稳定的运行,比较适用于对供电要求较低的、电压容量较小的建筑之中。
5 结束语
在电气中常用的低压配电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会因为配电线路老化或者用电设备不先进出现各种漏电或者短路的现象发生,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大对低压配电技术的分析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我国的低压配电技术水平,保障人们的用电环境的安全,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代玲童.浅谈气体灭火系统及在电气火灾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3):284.
[2]汤旭东.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中低压配电技术的应用探析[J].江西建材,2015(21):213.
[3]张宝坤.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实时以太网EPA的配电线路全线速断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0.
[4]卢显平.关于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节电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6(21):102.
[5]王巍,王金全,徐晔,王春明,郭香静,马涛.含分布式电源的低压配电网络接地简析[J].建筑电气,2012,31(03):47-51.
论文作者:汪心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系统论文; 低压配电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物论文; 负荷论文; 线路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