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130例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效10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6%.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及用药指导可有效控制血压,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护理分析;
原发性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据统计我国有大约2亿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致死率占全部疾病病死率首位[1]。目前高血压控制率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方面亟待加强[2],加强护理干预,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3]。我科于2014年6月~2015年1月收治130例高血压患者,现将我们的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30例患者中男54例,女76例,年龄40-86岁,平均65.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
1.2疗效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 10 mmHg,并且血压恢复正常的或者血压下降达20 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且恢复正常或者下降10~20 mmHg的或者收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不符合上述条件。
2护理
2.1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提示[4],高血压病人比健康人更内向、情绪不稳、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生理研究提示,精神紧张可引起高血压。心理不平衡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心血管疾病本身又可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护理高血压病人从病人的社会环境、躯体状态和心理因素同时着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采用必要的心理放松,耐心听取患者倾诉,也可鼓励患者向朋友和加入倾述内心想法。保证患者自我心理平衡,同时也要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愉快心情[5]。病人应加强自我修养,保持乐观情绪,学会对健康有益的保健方法,消除社会心理紧张刺激,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达到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的目的。
2.2观察病情 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2.3用药护理 高血压病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有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告知患者及家属常用药的名称、使用剂量、方法以及不良反应。强调长期坚持服药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重要性,以让患者坚持用药,家属做好监督管理。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措施,并将书面材料提供给患者及家属,告知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嘱患者在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不可饮酒、抽烟和饮用西柚汁等含有影响肝脏正常代谢的食物[6]。
2.4饮食护理 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运动行为影响着高血压疾病的控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肥胖、吸烟、老年等,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宜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食物,多食水果、豆类和蔬菜,注重饮食搭配,摄入纤维食物。
2.5运动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年龄以及喜好偏向等为其制定具体的适宜运动方式与运动量,其中常见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散步、爬山、游泳以及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频次一般以3~5次/周以及30~60 min/次为宜,运动量则以稍微出汗、呼吸轻度变频且在运动次日晨起后无疲劳感觉乃至舒适为宜。
2.6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 向组内所有患者耐心讲解与高血压相关的基本知识,其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症状、预防措施、治疗原则以及坚持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等,同时告知其吸烟与酗酒等生活习惯可对高血压病情产生的不良影响等。
3讨论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高血压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威胁,且该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1]。除了积极的治疗措施外,护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科学的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以及运动干预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更好为患者降压,值得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令娜,刘可仪,周颖清,等.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3):1462.
[2]孙立群,宁桂兰.310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防治[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4):287.
[3]王军秀,徐华,代莉,等.社区综合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9):1.
[4]顼志敏.高血压治疗模式演变及其几个临床实用问题[J].中国医刊,2002,37(10):21.
[5]刘爱芬,阮平.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578
[6]陈瑜,陈丽杰.用药时间、饮食对药物疗效影响的探讨[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12,15(12):121.
论文作者:孙秀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高血压论文; 患者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病人论文; 饮食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