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内科开展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方法探讨及效果分析论文_韩睿书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 云南昆明 650051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了在我院治疗的心内科类疾病患者共计304例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存质量总分均值为(94.2±1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80.1±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积极性方面: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显效者100例,有效者48例,失败4例,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果(81.6%)(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总有效率也明显提升,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模式,心内科,生存质量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mode on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disease patients a total of 304 cases.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care,quality of life score mean(94.2 + 16.7),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scored results(80.1 + 9.5),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in the treatment of enthusiasm: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fter nursing,100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effective in 48 cases of those,4 cases failed,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results(81.6%)(P<0.05).Conclusion:systematic nursing mode has an obvious improvement effect on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total efficiency is also improved significantly,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systematic nursing mode,Department of Cardiology,quality of life

心内科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病、高血压和心绞痛等),对该类患者护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1],为了探讨系统化护理模式对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笔者回顾性总结了在我院治疗的心内科类疾病患者共计304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4年10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内科类疾病患者共计304例,其中包括男性160例和女性144例,年龄范围为50岁-75岁,平均年龄为(60.4±10.8)岁,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为不同类型的心内科类疾病者,其中有80例为心绞痛患者,有100例为高血压患者,有40例为心律失常患者,另有84例为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均知情并且同意配合本研究进行的随访调研工作。排除标准:排除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排除内脏器官存在严重的衰竭现象患者。304例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常规护理的152例为对照组,进行系统化护理的152例为观察组,两组心内科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治疗前的心理护理(通过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和治疗过程,向患者宣讲疾病知识并热心回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另外注重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避免患者因存在疑虑或者紧张等情绪加重病情),治疗过程中的病情监测和医护配合,治疗后的用药指导(任护士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用药指导,并详细介绍用药注意事项,嘱咐患者家属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督,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另外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进行指导,做到因人施护)等。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系统化护理模式,即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系统化的护理照顾模式,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全方面的护理照顾和健康指导。对于行动不便的病人和有特殊需求的病人等,会由专业护士定期上门,为患者提供服务,对于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护士会在其住院治疗完成后到其家中指导患者或家属如何预防褥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进行饮食护理等。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在护理结束后1周时间内进行随访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生存质量:根据刘江生,马琛明,刘文娴等[2]中关于心内科疾病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分,标准中共包括体力、病情、生活能力、心理状态在内的四个维度的内容,满分为100分(每个维度占25分),分数越低者生存质量越差。二是治疗积极性:根据岳玉国,杨春梅,王莉珺等的文献标准[3]进行评价,患者能够按照医嘱合理用药、合理膳食者视为显效;由于各种因素导致不能持续性用药,但能做到戒烟、戒酒和适当运动等基本防治措施者视为有效;患者不能认识到与自身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没有正确的进行预防和治疗的视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选择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方法选择卡方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生存质量总分均值为(94.2±1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80.1±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1:

3讨论

临床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心理、生活和疾病的护理,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协助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特点制定全面的、系统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治疗预后效果[4],心内科类疾病大多为慢性疾病,患者一般在医院完成治疗(缓解病情)后选择回家疗养,常规的护理方法仅限于在医院治疗过程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系统化护理能够在护理过程中建立了“医院—社区—家庭”系统化的护理照顾模式。由责任护士针对有特殊情况的患者的需求,到家中为患者、家属提供后继的疾病健康指导和康复护理,尤其是行动不便、孤寡老人、贫困人群等有上门服务需求的患者,并由社区服务站接替后继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由本研究数据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系统化护理方法护理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积极性结果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推断出对心内科患者应用系统化护理方法具有更优秀的临床效果。应用系统化护理方法能够协助患者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的病情,并在治疗过程中有意识的避免疾病危险因素,达到比一般护理方法更有效的护理结果。最后,患者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主体成分,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只有与患者建立共同的合作关系,才能为医疗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的主观感受,才能使护理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患者实际情况[5],系统化护理模式有效的提高了心内科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的治疗积极性总有效率也明显提升,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燕.系统化护理模式对改善心内科患者生存质量和提高治疗积极性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3(13):8-10.

[2]刘江生,马琛明,刘文娴等."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的初步应用体会[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4):309-312.

[3]岳玉国,杨春梅,王莉珺等.SF-36量表在下肢慢性缺血患者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692-5694.

[4]柴树宏,张川敏,呼建民等.心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武警医学,2009,20(7):626-629.

[5]林平,李玲,高学琴等.儿童和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745-750.

论文作者:韩睿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  ;  ;  ;  ;  ;  ;  ;  

在心内科开展系统化护理模式的方法探讨及效果分析论文_韩睿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