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馆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与实施_图书馆论文

我国图书馆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与实施_图书馆论文

我馆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前,我馆在计算机管理上还是一片空白。1991年全国党校图书馆馆长会议前后,开始了这方面工作的酝酿和探讨,1992年全国党校图书馆馆长现代化多功能研讨会后,加快了步伐。到今天,我馆已初步建立了覆盖全馆业务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并通过电话线与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ZSLAIS)联机,加入珠江三角洲图书馆自动化网络系统,从横向上与地区性图书文献信息中心和文献编目中心实现了联机检索和联机编目。回顾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工作,道路虽然艰辛和坎坷,但取得的成绩令人欣喜。

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1.提高认识,制订方案

图书馆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指把现代化技术和管理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一般来说,图书馆现代化应包括设备、技术、管理、馆藏等的现代化。而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职工队伍的现代化,是实现图书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作为一个省级党校的图书馆,要建立一个现代化、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目标模式?应该从哪里着手起步和追赶?经过反复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从我校图书馆管理和业务状况出发的“系统功能目标”的构思,其主要指导思想是:标准要高,功能要细。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具体目标;既有建设总计划,又有分步实施计划;既要有最新的科技成果,如光盘储存、多媒体技术等,又要与传统的采、编、检、流通、期刊管理等手工业务衔接;既要能达到一定的自动化管理的要求,又要使实施时所需的设备、技术投资不要超出我校现有财力的承受范围。

随后,我们把上述构思逐步具体化,确定采取“微机局域网”模式的实施方案,得到了领导的积极支持。

2.抓好图书馆传统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计算机上马之前,传统的手段在文献工作中仍然是不可忽视的。手工操作和基础工作做得好,就能为采用新技术创造有利条件。几年来,我馆多次把卡片式目录进行整理、修正,补充款目内容,整理排列顺序,为日后建立机读目录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多次调整书库,重新配置藏书布局,理顺文献排列,为计算机检索文献打下基础。我们制定和执行了严格的借阅规章制度,明确借阅期限、册数,为计算机管理图书、过刊的流通作好了准备。

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馆还花大力气抓好文献分类和文献著录的标准化工作。文献,无论是图书还是期刊,我馆均严格按照《中图法》第三版进行归类,而且要求符合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在文献著录方面,手工书写卡片目录严格按《文献著录总则》(GB3792.1—83)进行著录,机读目录按符合CNMARC的文本目录格式输入数据;我们还制定了《我馆图书书次号规则》,使索书号的产生有章可循,前后统一。

3.抓好知识充实和人才培训工作

1993年,我馆加入了“广东省计算机用户协会”。平时,我馆支持馆内人员参加各种计算机技术讲座和学术活动,订购必要的计算机刊物,收集各种计算机资料(特别是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方面的资料),注意计算机软、硬件的市场动态,注意计算机科学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动态,把计算机科学结合到图书馆业务工作中去,从而获得了信息,扩展了视野,提高了人员的素质,为制定发展计划和实施方案打下了基础。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图书情报技术三者的结合。如何结合?关键是要有人才。1990年,我馆调进一名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未有计算机前,就有意让其到馆内有关部门工作,熟悉图书馆各环节的业务;又派图书馆学专业毕业人员学习计算机知识,从而培训了两名技术骨干。我馆通过技术骨干办班讲课,辅导操作实习和采用计算机教学软件培训等方法,培训了10名操作人员。至于较深较难的技术问题,则通过请教馆外专家或临时聘请工程技术人员解决。

二、实施方案,精心建立管理新系统

1.抓住机遇,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我馆把自动化中近期要达到的目标定为:建立一个计算机管理网络,数据库以本馆书目和情报资料为基础,通过电话线与广东中山图书馆、广东省文献编目中心、各种信息中心联机并网,共同开发信息,共享信息资源。根据总体目标,我们采用“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实现方式。几年来,我馆在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一是抓住了机遇,投资一落实,尽快实施;二是实施方法力求做到精心、巧妙。在制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确定具体目标,与传统业务管理内在地联系起来,替代并扩充手工业务管理的内容。

1991年5月学校从电教科调拨二台性能较低的计算机给我馆,我们又购置了一台共三台开始了起步。当时主要是试验图书编目的辅助管理和研制情报管理软件。1992年12月增购了二台AT286微机,开始建立新书书目数据库和广东省情资料数据库。1993年12月,学校拨款6.5万元,我们抓住时机,迅速实施,基本配置了我馆“微机局域网”内的各种软、硬件,并很快投入使用。今年9月我馆又获得3.5万元拨款,主要用于“系统”的完善和提高。除了增购终端机和光盘阅读器外,最重要的是实现远程联机检索和编目,开始实施我馆计算机管理的中期目标。

我馆获得建设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投资并不多,从1991年开始至今,学校拨款4次共13.5万元。我们精心安排,精打细算。这些投资包括了购置软件、硬件主机、打印机、空调器、通讯电缆、图书条形码、电脑台椅、电脑软盘、光盘驱动器、远程联机用的调制调解器、远程网络软件、联机入网费等费用。

在有限的资金面前,除了照顾软件和必需的设备外,我馆采取“选购上优兼容机、充分照顾服务器和网络适配器(网卡)、安装无盘工作站、旧机升级使用”等办法灵活巧妙地配置网络系统硬件。服务器为486DX/60、4M内存、320M硬盘,兼作数据备份用的后备服务器为386DX/50、2M内存、250M硬盘,网络适配器采用NE2000,充分满足了“系统”未来五年数据建设

的储存量和目前系统规模运算速度的要求。按实际情况,新购工作站采用无盘386SX/40微机,原有的AT286/20微机加网卡后作终端机;有一台PC/XT机是学校最先调拨来的,我们配上286的主机板,把原机升级加网卡后使用,从而花较少的钱,挖掘较大的潜力。我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以NOVELL网作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硬件支撑环境,网络采用线性总线拓扑结构,好处是电缆所需量少,并且不构成环形拓扑那样的易使系统瘫痪的闭合形式,安装维护方便。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的功能,必须达到甚至多于总体和具体目标所要求的功能。我们把软件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为管理图书馆业务软件,从系统功能的通用性、数据结构的规范化和便于地区性联网、资源共享,以及系统技术上的维护出发,选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ZSLAIS)。

第二类软件为处理情报资料软件,采用“原型法”编写了“广东省情资料管理系统”。该系统以题录、统计资料、事件提要等数据方式,可大量储存和管理我省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具有地方特点。

第三类是文书处理软件,在购买硬件时作为附加条件,拷贝了“WPS文字处理系统”的几个版本。

第四类软件是必需的防病毒软件、教学软件等。

2.实现现代化管理系统与传统管理系统的衔接

这种衔接实际上是要求整个图书馆原有的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实现转轨。它要在硬件和软件到位前作好准备,在“系统”安装后进行试验、修改、提高,直到整个现代化管理系统运行正常。我们主要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制定必要的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1993年底,我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硬件安装完毕后,即开始制定各分系统的实施细则。我们先把原手工操作及其工序与计算机管理的功能、替代并扩充手工操作的程度进行比较,然后研究出实行计算机管理后可减少的工作、必须增加的工作环节、应该保留的工作环节以及整个工作流程,最后以文字形式写成“实施细则”。管理机制的转轨严格按“实施细则”进行,做到有条不紊。

第二,做好数据库的扩充及维护。扩充数据库可以在系统边运行边进行。数据库必须进行维护,即进行必要的数据修改、保存、排列等。新系统启动后,新、旧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虽然不同,但是可以通过转换程序把旧系统数据转入新系统数据库。目前,本馆具有新书机读目录14000多件,“广东省情”机读目录12000多件,读者信息库500条记录,图书条形码库7000条记录,流通日志10000条,而且在不断地增加。我馆还将建立期刊数据。对于数据库维护,我们制定措施,除了定期备份数据库,并随时更改有错误的数据。对于计算机处理的文书资料,也先备份,一定时期后删除不再使用的备份文件,保留重要的文书资料以备用。

三、计算机管理带来的现代化多功能效应

我馆应用计算机系统管理,特别是建立了网络管理系统和实现远程联机检索和编目后,从手工操作到自动化操作,从多次重复著录到一次输入重复使用,从信息自给封闭到信息开放、资源共享,是实现现代化多功能图书馆的一次突破性飞跃,产生了积极的效应。

1.建立了一个较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我馆计算机管理系统采用“微机局域网”NOVELL网方案,以一台486DX/60作服务器,一台386DX/50作为系统后备服务器,配有终端九台。图书采、编、检综合管理在业务现场设置终端三台,24针打印机一台;流通管理设置现场终端一台,配有光笔条形码系统;期刊管理设置现场终端二台;“广东省情资料管理”设置现场终端一台;“文书处理”设置现场终端一台,24针打印机一台;“远程检索和编目”工作站设置现场终端一台,配有调制调解器和相应的联网软件,通过电话线实现与广东中山图书馆AS/400主机系统的联网。

从技术上讲,本馆选用的NOVELL局域网具有数据共享和高速传递功能;能真正实现多进度并发运行环境和文件服务;数据可靠性高,保密性强,系统操作简单。现设计的网络方案,不仅能满足目前管理需要,而且考虑到将来的发展,既可扩充更多的终端,也便于设备升级以及与其它网络联成广域网,因此可扩性强。

2.建立了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图书情报业务运行机制

本馆一系列业务流程实现计算机管理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新系统投入运行四个月后,原著录积压2232种(5134册)图书很快被处理,积压率迅速降为零,还完成了1208种图书预订记录。

图书流通系统具有借书、还书、过期罚款、预约、催还、统计、图书检索、读者记录管理等一系列功能,效率提高几倍,深受读者和工作人员的欢迎。

期刊管理实现期刊收集、现刊记到、分类编目、现刊管理、过刊管理、期刊检索、业务统计和期刊外借的自动化管理,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

“广东省情资料”的文献题录、统计资料、重要事件提要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检索途径多样,检索速度快,查全率、查准率高,有手工无法比拟的效率和质量。

“远程联机检索和编目”可在珠江三角洲图书馆网络上访问书目型、文献型、事实型的数据库30多个,记录数超过八千万件。检索途径有题名、责任者、分类号、主题词、ISBN或ISSN号等,并可打印检索结果。“远程联机”还可向编目中心发送ISBN号,编目中心依据ISBN号进行套录并向本馆回送。套录结果可用于图书采访或编目以及“回溯建库”处理。套录结果已有图书著录内容、《中图法》分类号、主题词、内容提要,加著本馆登录号和书次号后即为本馆机读目录,可免除许多重复的著录劳动,节省人力和物力。

3.推动了广东省市党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

我馆以计算机管理为中心标志的图书馆现代化建设,通过广东省党校文献情报学会的宣传和人员培训,直接提供各种资料、技术帮助等,也影响到市(地)一级党校的图书馆现代化建设。近年来,我省多个市(地)一级党校的图书馆均制定建设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计划,并且在软件方面,特别是数据库结构上有了统一的共识。目前,广州市委党校文献信息研究所和广州铁路局党校图书馆分别建成了微机局域网和微机单用户系统,软件与本馆相同。珠海市党校建成“微机局域网”,其中图书馆分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和绝大部分系统功能与本馆相同;还有一些市级党校图书馆酝酿参考本馆经验建设计算机管理系统。

4.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馆在计算机管理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为今后的图书馆现代化多功能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馆将在这个基础上,按既定的目标,应用最新的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不断完善现有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使之发挥更大的效应。一方面,扩充更多的系统功能,建立如地方文献管理、CNMARC格式转换、办公室自动化管理、财务管理等分系统;建立更多的工作站,网络检索终端可分布到校内教研楼、办公楼等多个地方;建立和扩充更多更丰富的数据库,对外联结更多的图书情报网络,加入“信息高速公路”网,使本馆的信息服务量更多、面更广。另一方面,跟踪最新的科技成果,如RISC系统、并行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做好系统的升级换代,从而使系统运行速度更快,存储量更大,功能更完善,以便更好地为党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为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标签:;  ;  ;  ;  ;  ;  ;  

我国图书馆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与实施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