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 南通 226018)
【摘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缓解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6例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采用SAS、SDS量表及本院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6,-5.178;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63,P<0.05)。结论:对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赢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人性化护理;急腹症;围手术期;负性情绪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326-02
妇科急腹症具有病情发展迅速,病理变化复杂等特点,是腹部急性疾病的统称,也是妇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如不及时正确诊断和处理,容易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而高质量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救治的成功率,增进患者舒适度,促进机体康复。本院妇科在急腹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注重以人为本,融入了人性化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01月南通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确诊为妇科急腹症患者;(2)无意识障碍者;(3)具有读写能力者;(4)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意识不清;(2)沟通障碍者。根据设定标准共纳入86例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入选对象,年龄20~42(31.89±5.6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文化20例,中专或高中文化38例,大专及以上者28例;疾病包括异位妊娠60例,卵巢肿瘤蒂扭转6例,黄体破裂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具体实施如下。
1.2.1以人为本,给予心理支持 由于患者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担心是否会有后遗症及生育问题,情绪往往比较低落,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针对此,责任护士给予心理支持,根据患者不同年龄、学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病因、病程进展、预后及手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打消思想顾虑,提高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度,缓解不良情绪,使其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赢得抢救时机。
1.2.2以人为本,提供社会支持 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鼓励家属陪伴,多与其交流沟通,减轻焦虑、恐惧感[3]。
1.2.3以人为本,加强医护安全 妇科急腹症起病急、变化快,因此迅速和准确的诊断是提高急腹症的诊断率和抢救成功的关键[4]。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有效地处理抢救、治疗和护理三者间的关系[5],对急、危重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程、持续的护理服务。
1.2.4以人为本,促进患者舒适 (1)控制病室合适的温湿度,保持室内光线和噪音等以人体适应为准,为患者提供一个适宜的休息和治疗环境[6];(2)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保暖、遮盖、动作轻柔,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7];(3)急腹症患者常常腹痛难忍,疼痛使患者中枢神经紊乱,体内儿茶酚胺增多,易导致焦虑、烦躁、心率加快,严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对此,责任护士仔细观察患者腹痛的程度、性质,对于无休克症状的患者协助采取半卧位,指导其深呼吸,以胸式呼吸为主,减轻腹部压力刺激;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使用触觉分散或哦听觉分散法等,缓解疼痛。
1.2.5以人为本,改善服务态度 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规范服务用语,运用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使患者倍感呵护。
1.3 评价方法
1.3.1 SAS、SDS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量化评分[8]。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各由20个条目组成,每条目1~4分,分值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前者重测信度0.911,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0.809,后者重测信度0.933,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sα系数0.834。
1.3.2满意度 采用本院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测评,问卷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资料收集
由研究本人当场发放问卷,用统一指导语向被调查者详细说明量表及问卷填写方法,被调查者30min内独立完成,当场收回。本研究共发放问卷86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100%。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比较
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 人性化护理可缓解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负性情绪
随着全民文化素养的提高,患者医疗需求也不断提升,更加关注自身服务需求的满足情况,希望自己在获得治疗性护理服务的同时,能够享受到舒适的人性化护理服务。因此,护理必须以充满人性化服务来满足患者们个性的、多样化的需求,做好人性化细节照顾。妇科急腹症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目前手术是最佳治疗手段,但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导致患者身心受到双重打击,造成不适。而传统常规护理不能全面满足患者身心全面需求。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模式贯穿于患者围手术期间,结果表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人性化护理模式的运用,加强了护士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及心理疏导,缓解了内心压力,减轻痛苦、焦虑等不安情绪。
3.2 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护理满意度
由表2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其原因,该模式实施过程中,患者不断获得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及舒适度的保障,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妇科急腹症围术期患者的护理干预中,既可赢得抢救时机,又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然而本研究受人力、物力限制,存在时间局限性及样本局限性。因此,今后仍需大样本、多中心的RCT,同时考采用生理生化指标作为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冬梅,任伟胜,等.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疼痛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123-124.
[2]韩慧霞.人性化护理提高外科门诊护理质量的探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3):4374-4375.
[3]张建红.舒适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30):6773-6774.
[4]高云,妇科急腹症的护理对策[J].求医问药,2013,11(2):148-149.
[5]曹雪辉,周丽娟,等.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1):84-85.
[6]张雅琳.人性化护理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1):80-81.
[7]李金凤,妇科急腹症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338-339.
[8]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7.
论文作者:周源源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患者论文; 急腹症论文; 妇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焦虑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