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及其设计理念论文_李琳

阐述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及其设计理念论文_李琳

东莞市科宏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意义及其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我国人民的环保观念,共同建立绿色城市,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意义;原则;策略

绿色建筑设计主张利用无毒害的绿色建筑材料对建筑进行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建筑污染物的排放,使建筑更加的节能和环保。使建筑在正常的使用周期中,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健康的使用空间,保证建筑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发展。

1 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之间的和谐自然、建筑和人,并符合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它的核心内容是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如:实现节能的目标,变厚墙,空气冷却系统必须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减少取暖和空调设备的使用,减少环境负荷建筑本身。绿色建筑并不是代表材料价格高或建造成本高,如延安窑洞冬天温暖,夏天凉爽,符合建筑节能的目标,可以通过变换建立中国绿色建筑;新疆农村建筑不仅具有围护结构保温效果好,并包含的文化特征屋顶,墙保温效果更好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稻草,屋顶为当地的文化氛围。

2 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生态原则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一项工程的建设要做好对周围的环境不破坏,最好能够保持其原貌,这样也能够避免发生能源浪费的状况。其次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是任何工程的建设,想要得到居民们的赞同,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居民的感受,将节能环保工程运用的工程中去,提升对于建筑居住舒适程度。另外就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不同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就是整体性原则,将建筑的整体设计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协调,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综合的进行分析,进行全方面的考虑,保证满足用户需要。

3 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3.1 选址与现场设计

选择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能促进建筑物绿色化设计,一般情况下,对绿色建筑物的设计主要表现在:首先,应尽量选择靠近公交系统的,能够方便人们出行的地理位置。其次,尽量选择在城镇化区域内,特别是具有充足的基础设施的区域,从而方便人们的正常生活。再次,要尽量避免一些生态环境比较敏感的区域,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周围环境对生态的影响。最后,根据绿色建筑的实际条件,分析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能够利用自然能源的位置。根据以上的选择因素,在完整选址工作后,不仅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现场,促进生态与生物的完整性、多样性,减少附近对排水系统的影响,还要降低城市环境热岛效应的影响,从而实现绿色面积建设的最大效果。

3.2 住宅的规划布局

城市化效应越显著的地区,高层建筑越容易出现,“楼房风害”就越来越明显。高层建筑物能够把城市上层的高速风能引向地面,这样下层就会产生强效风,对人们的生活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为了减轻“楼房风害”的危害,在设计建筑时建筑师就要考虑好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两幢建筑物之间距离不能过大,同时也不能太小,在当地盛行风向上避免夹角相对的情况。解决楼间距问题之后还可以通过植被来减小风速,因为植被的覆盖率大小可以直接影响风速,减弱强风。热岛效应是一种随着建筑物高层化形成的城市中心气温高,城市周围郊区气温低的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城市中心气温过高不仅影响正常气候,还会导致城区热环境、大气环境恶化,热岛效应不符合绿色建筑设计初衷,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3.3 墙体垂直绿化

建筑垂直绿化应充分考虑到墙体的结构、构造和材料特点,区分可承重的厚外墙和非承重的轻质外墙,考虑是否对墙体(含施工缝)进行防潮和防水处理,检查墙体的表面是否光滑平整、没有裂缝,保证框架安装的牢固性。种植模块通过支撑骨架固定在承重墙上,如果墙体是非承重的,那么支架应当固定在梁或楼板上。在门窗洞口、墙身转角以及模块的上下沿都是防水防潮的重点部位,在顶部要进行收头处理,底部进行排水处理。

3.4 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占空不占地”的高科技绿化形式,技术目前已基本成熟,但在我国城市推广应用步履艰难,进展缓慢。以上海为例,上海市有2亿多平方米的屋顶可绿化,可目前绿化面积仅10余万平方米,可称“沧海一粟”。城市建筑屋顶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植物学、土壤营养学、建筑防水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绿化施工技术等专业知识。因此,屋顶绿化需要有针对性的专项设计及施工,以保障逮劐预期的效果。不同的区域和气候,屋顶绿化的植物也不同。无土栽培质会直接影响屋顶绿化的造价。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造价是能否在该区域大面积推广屋顶绿化技术的关键。屋顶构造的科学性及蓄排水措旌,是保障屋顶绿化成功应用的重要环节。树木的根须部分应有一定的氧气浓度、湿度等环境,防水材料的分子透气性、分子透水率应是抗根性的主要评价依据。

3.5 太阳能利用

可充分利用到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对室内气候的调节。绿色建筑的重点建设充分使用绿色能源的墙壁、门窗等建筑的外在结构,创新绿色建筑体系结构,采用高效的新型保温材料,或是在墙体的建设上加入能够利用太阳能的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效益,减小能量的损耗。在建筑的屋顶或阳台架设太阳能装置供太阳能热水器或太阳能空调、太阳能采暖设备使用以控制室内的气候,建立健康而节能的生活环境。健康的生态环境应具有冬暖夏凉的自动调节功能,因此在供热供暖的同时注意绿色建筑的通风排热,为增强绿色建筑的美的享受也可在建筑旁边建立温室,真正做到与自然和谐统一。

3.6 中水系统利用

中水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是绿色建筑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的重要环节。中水系统细分为三部分:原水系统、处理系统和供水系统。三部分通过各系统的特性组成一个一体系统工程。中水工程是给水技术、排水技术、水处理技术和建筑环境技术的综合体,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运行于建筑物或小区内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将建筑的使用功能、节水功能及建筑环境功能统一起来。它不是污水处理厂的小型化,也不是给排水设备和水处理设备的简单连接,而是一个工程上的有机体系。

3.7 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新型墙体材料是指具有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节约土地和能源等特性,不采用传统窑体和技术烧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筑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包括:粉煤灰、煤矸石、页岩等烧结多孔砖、空心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多孔砖、小型空心砌块;轻质、复合、保温墙板和整体式墙板;粉煤灰掺加量≥70%(重量比)的烧结砖;国家和省鼓励发展的其他新型墙体材料。住在这些建筑里会感觉更加舒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

综上所述,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绿色建筑设计理论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绿色建筑设计必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建筑师应注意把握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设计要点,积极贯彻节能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佟剑,吴弘.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研究[J].建筑知识. 2016(01)

[2]朱萌.探究建筑工程绿色建造技术发展趋势[J].建筑知识. 2015(12)

[3]王文爱.建筑学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 2017(03)

作者简介:

论文作者:李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3

标签:;  ;  ;  ;  ;  ;  ;  ;  

阐述绿色建筑的发展意义及其设计理念论文_李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