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强迫”的背后是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结识新人、扩大人脉网络,是职场精英社交生活的主要目的之一。
有位精英已经总结出这样的经验:“接过对方的名片,如果是和自己同行业的,并且是相同的工种,基本可以不必再相互浪费时间。赶快拜拜,另觅良友。”
如果每个人都有这般清醒的头脑和如此明确的社交目的,职场人士的社交生活一定不会这么繁荣昌盛,因为这意味着人人都会有选择地社交,和自己有关的,就社交一下,否则就拒绝社交。但是实际的中国职场社交情况究竟如何呢?
一个“社交强迫者”的自述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可是全系公认的“最有前途的人”——靠自己的能力击败了数百个竞争者,挤进一家世界排名前列的自动化公司做经理助理。可是5年后,眼看着同学们凭借关系不是升职、就是加薪,很多人都比我混得好,我却依然坐在助理的位置上拿着那点微薄的薪水勉强混着,心里总是有怀才不遇的感觉。
想要出人头地,就要有资源,这包括雄厚的资金和广阔的人脉,这些我都没有;但是我有能力和好点子呀,如果能够找到对我的点子和能力认可的风投,或者能够认识某些有钱、有权的人,那我不是也可以摆脱现在这种不尴不尬、不上不下的境地吗?
看看现在的我,整天只知道上班,除了同事和大学同学,根本没有任何社会关系!看来,我必须行动起来——走出单位,去结识“贵人”!
可谁知道哪片云彩能下雨呢?
有一次,在一个聚会上,我和一家搞风投的公司老总换了张名片,随后几天我就打电话给他,希望能够见面,和他聊聊我的创业计划。
结果我的这种举动被女朋友视为“神经病之举”!
这个女人懂什么?认识名人会提高我自己的身价。毕竟这些都是人脉资源,现在这个社会,没有“整合资源”的能力,就不会成功,不是吗?
“强迫”背后是挥之不去的焦虑和绝望。
这是尚和心理咨询事务所心理咨询师梅鑫在一次心理咨询过程中,听一个坚信“有人脉就有一切”的白领的滔滔大论的一小部分。
“当听他这样讲述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受到的是他在‘激昂’言词背后挥之不去的焦虑和绝望”,梅鑫说。
梅鑫认为此君在“强迫”自己做一件自认为有意义而女友觉得“神经病之举”的事。从心理咨询角度看,暂且不论如此社交的性价比和它的意义如何,当事人言词背后隐藏起来的负性情绪和可能包含的问题才是需要特别重视的地方。
当事人“坚定”地认为自己的社交行为是有意义的,而且是“成功”的必经之路。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坚持的社交行为有可能达成某些目标,然而,在他心里真正的难题并不一定是要不要通过社交成功,而是他明显在回避内心的恐慌和焦虑,试图通过不停的行动来缓解它们。他曾经是“公认最有前途的人”,5年后的他“不知不觉”落入“混着”的境地,这些事实带来的挫折感和打击确实足以让一个哪怕人格非常健全的人趴下几天。
对他来说,从他沉醉在自己“竞争到经理助理”的胜利中睡不醒的时候起,日子越久,站起来的难度就越大。他会在内心怀疑自己的能力,从极端自信转向极端自卑,这一切超出了现有人格结构所能承受的限度,他采取了回避的方式来进行本能的自我保护,他把“问题”归结到八竿子打不着的“人脉不行”上,相信自己是因为没有资源、怀才不遇才如此倒霉,他已经丧失了判断自己问题实质的能力。既然人人都说社交重要,那不如拿这个作为自己混不好的“理由”,同时也给自己顺便找到了一个暂时缓解焦虑的“仪式”。
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所做的事有些强迫行为的特征:比如当他内心怀疑自己产生的恐慌和无力面对引发的焦虑呈上升曲线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通过参加了某次社交活动(类似举行了一次“仪式”),恐慌、焦虑得以缓解,负性情绪曲线直线下降。但是,每次“仪式”后,他的焦虑会更加深一层,因为参加社交活动后并没有获得期望的认可,他会陷入进一步的负性情绪积累中不能自拔,只好继续仪式行为——参加某个社交活动。恶性循环的结果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地“通吃”社交,以至于女友会说是“神经病行为”,而他自己也会越来越偏执。他非常坚定地告诉自己“谁知道哪一片云彩会下雨呢”,不过是意识层面看似有理有据的“借口”。应该说他在竭尽全力做解决问题的尝试,只是他的心理素质决定了他选择的解决问题方式——回避、强迫行为不太成熟,造成了进一步困扰。
社交强迫症是怎样炼成的
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脉关系的确是成功的重要的基因。
国内某杂志对70位企业家做调查时发现,在回答“您最看重哪种性质的组织或者聚会?”的问题时,有62%的企业家选择了“看重与经济利益有关的聚会”。这似乎说明,现在的“人情”交往更看重的是交往后面的“利益”二字。
事实正在证明,“人情法则”已经演绎成社会的法则。台湾大学著名心理学家黄光国认为:“人情法则”不仅是一种用来规范社会交易的准则,也是个体在稳定及结构性的社会环境中可以用来争取可用性资源的一种社会机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结识一个人可能就是一个发展的机会,人脉在职场中的利用价值越高,其对上班族形成的压迫性也就越大。职场中,大家在交流自己人脉关系的同时也是不断刺探着对方的现状,随之就会出现强迫自己去社交、建立自己人脉的实践来超越对方的现象。
因此,很多以前“从不求人”的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甚至有些人就像患洁癖的人总是强迫自己不停洗手一样,喜欢不停地通过社交结识更多的人,他们中有些人喜欢向周围的人夸耀自己人缘好,一副“天下谁人我不识”的神态。
很多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职业人,如记者、销售、公关、市场人员,由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若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办事情就会顺利很多,因此他们更相信社交的神奇力量,因而也更容易出现这种“社交强迫”状况。
九点判断你是否具有“社交强迫症”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具有“社交强迫”的症状呢?来,我们做一个小测试:
1.去认识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但是未必有确切的目的。
2.定下一个“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社交原则,聚会无论大小,派对不管公私,一律通吃。
3.一副“天下谁人我不识”的架势。从诺贝尔奖获得者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从影视明星到著名风投公司的总裁,没有他不认识的。
4.信奉“能力与人脉的2/8”原则,认为只要人缘好路子广,哪怕能力只有20%,也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5.工作绩效平平,但是据他自己说“和各部门、各级别的领导关系搞得像铁哥们儿”。
6.只是与某位名人换了一张名片,就会四处说自己和那位名人很熟。
7.不管有事没事,定期给自己的人脉资源打电话或通过邮件联络。
8.经常夸耀自己人脉广,仅就名片多达十几本,即使汉王名片输入机也要几天才能整理完毕。
9.认为人脉资源要经常利用,经常考虑在某件事情上哪位朋友可以帮上忙,即便开车违规,也要通过层层关系找个交通大队的朋友要回驾照。
以上9项中,如果您有一半以上回答“yes”,小心点!“社交强迫”已经开始慢慢向您逼近了。
“过犹不及”的社交不是什么好事
也许有人会持反对意见:没有目的性的认识人、结交朋友,这并不含有功利色彩,怎么会是“社交强迫”的标志?更多的人认为,喜欢社交、想方设法拓广人脉是好事,毕竟,以“从不求人”为荣的年代已经过时了,“整合人脉资源”才是当下最流行的词语组合。而且,“多联络”是创造优质人际关系的不二法门。
但是,任何事情都讲究个限度,“过犹不及”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而且,认识很多人也不能与“人脉资源广”画上等号,不把“人际关系网”当做是人力、创意和忠告的来源,认识再多的人也是一无用处。而且,在人际关系上,我们不能只想着利用对方,对方从你这里得不到任何交往上的利益和乐趣,再多的联络只会令自己备感失落。
咨询师梅鑫认为:职场上无大事,当我们透过那些“事”来看深一些的时候,会发现问题或者那些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是否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化解危机。回到上文中那位“社交强迫者”的问题上来看,他的症结点就是——对自己核心问题“视而不见”!
他有很好的探索外部世界的能力,却缺乏面对心理问题的勇气,甚至不能面对自己行为、道理背后的负性情绪,将问题归因到外部,其言外之意就是“不是我的错,都是……不好”。
这位当事人做不到不断提高承受负性情绪的能力,就会有类似“强迫社交”这种“症状”出现,实际上是用“症状”提醒他“内心出问题了,你要关注我”。
另一方面,染上“社交强迫”的人尤其强调认识名人,借名人之势。放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是条事半功倍的通道。名人能够被“借”,关键一点在于你的人格是否健全,对方会觉得是在和一个自信、有节制、有能力的成熟者在打交道,一旦他“有利可图”,就有可能被你“借”到。然而,如果名人发现自己是在被一个看似自信实则自卑的、并且没有“分寸感”的人骚扰,结果可想而知。事实上,这也是当事人社交活动屡屡受挫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