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侗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侗族文化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侗族的传统木结构建筑,其技艺独特,称之为建筑中的艺术品也不为过,是中华传统建筑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前的职业教育背景下,侗族传统建筑的技艺传承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甚至导致侗族传统建筑技艺可能出现断代。本文主要研究了在职业教育背景下,对于以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能够给广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广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职业教育
引言:广西侗族的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不用一根螺丝钉,完全使用榫卯结构,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钢筋水泥为主要原料的新生代房屋建筑正在逐渐的取代木结构房屋建筑,再加上建筑原料——木材的短缺,也进一步的限制了传统木结构工艺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职业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停下脚步谨慎思考,为了防止珍贵的传统建筑技艺失传,需要借助职业教育的力量,帮助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下去。
1 广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建筑的保护不恰当
虽然在我国,广西侗族传统建筑作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录,而且当地政府也分成区、市、县等对当地的传统建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统计。但是,对于当地的普通百姓来讲,对于自己从前居住的建筑实际上虽然热爱但是完全谈不上珍惜,因此也就没有尽努力保护,所以对这些传统建筑进行破坏,导致传统建筑文化遭到威胁的,也往往是当地人,在这一点上,导致了传统建筑的严重损坏。
1.2传统建筑技艺拥有者的老龄化
侗族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一般为家族式的传承,在传承过程中秉承着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这在侗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中极为常见,这是因为作为一种私人的技艺,伴随着利益的纠缠,外传可能会带来竞争,这样固执和落后的观念,导致了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道路越走越窄,很多侗族传统建筑文化都存在后继无人的情况,而随着传统建筑技艺拥有者的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就是他们与现代文化融合慢甚至格格不入的情况,很难再进行传承,很多侗族传统建筑技艺的拥有者因此后继无人,造成传承断档。
1.3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者流失严重
随着现代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冲击,给处于广西深山和乡村里的年轻人带来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风气,比起枯燥无味的学习传统建筑技艺,他们更愿意到大城市去学习和打拼,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之后,这些年轻人拿到了更高的工资和报酬,享受着更好的生活,不愿意回到广西的农村老家苦心孤诣的学习传统建筑技艺,由于传统建筑技艺的学习期限比较长,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几乎看不到利益,急功近利的快节奏风气逐渐让年轻人焦躁起来,不愿意学习侗族传统建筑技艺,这也让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者流失十分严重。
1.4技艺随着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遭到淘汰
技艺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传统建筑技艺来讲更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不能跟时代脱节结合人们的居住和使用需求,而随着传统的木材开始变得越来越稀缺,激增的人口给土地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想要缓解土地压力,加高建筑是不错的解决方式,但是为了提升建筑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也需要匠人们不断的更新技艺,不过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一些人因为技艺的更新和改变方向出现错误而被时代所淘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却也加速着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的断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面对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建议
2.1 增加关于侗族传统建筑技艺和文化的研究
我国虽然有很多的建筑大学,但是实际上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往往比较少,作为非热门专业,又没有太多光明的‘钱途’,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是有类似的课程的大学,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积极,而一些选择了传统建筑文化课程的学生,也是将其当做繁杂的专业课之余的调剂来对待,学科要求不严,学生学习也不用心,造成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相关研究人才,多数都是一些半路出家的非专业人士,抱着一腔留住中华传统文化的热血扑在研究的第一线上,但是由于相关的专业水平的欠缺,往往事倍功半。
拿侗族传统木结构建筑的文化和技艺的研究来讲,实际的研究者往往是那些村中的老木匠,严格的传承方式让外人想要窥探究竟变得十分困难,造成了一种想保护传统侗族建筑文化的人站在门外干着急的情况,这种情况显然成为了目前阻碍相应学科研究的最大障碍之一。因此,作为高校来讲,应该增加相应的学科投入,让更多的接受先进文化和具有一定开放思想人率先站出来,成为学科的带头人和领路人,让更多的人参与侗族传统建筑技艺和文化的研究和教育事业中来,这是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传承和繁荣的基础。
2.2 打造雄厚的师资力量
作为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非常巨大,通过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一些学校开设传统建筑相关的课程,其教师实际上相应的知识基础非常薄弱,而课堂内容往往涉猎不深,主要是以赏析为主,让学生在感叹我国传统的匠人技艺手法的鬼斧神工之余,却没有渠道更进一步的去了解和学习,这不失为一种遗憾。因此,作为高校应该打造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开设相关的更具专业性和深度的课程,甚至以此为基础增设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研究的专业,这样才能让那些有志于此的非侗族青年也有机会学习这种神乎其技的传统建筑工艺。
而想要开设专业,就首先要解决师资力量和理论体系两大问题,相信随着我国越来越重视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会有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愿意加入其中,帮助传统建筑技艺和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2.3 提升传统建筑匠人的地位
在过去,人们之所以对于侗族传统建筑技艺的学习趋之若鹜,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传统建筑的木工匠人在整个村子群落中都是声名显赫的存在,他们用自己的手艺换取了名声和高昂的报酬,房屋作为刚需,也让人们的付出变得心甘情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住在木结构的房屋内相比于住在砖瓦结构的房屋内存在诸多的不便,虽然在很多的广西地区的农村中,匠人依旧被尊重,但是他们已经很难获得很高的报酬了,很多人放弃木质结构房屋选择更加先进便利的砖瓦结构房屋,这导致了很多传统的木工被迫转行或者无工可做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深知其中利害的关系侗族青年人们,自然不愿意主动的去传承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因此,想要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队伍中来,除了让他们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责任感之外,也要适当的满足他们的对于名和利的追求,适当的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并给予一定的津贴补助,在当代的大环境中,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已经不能作为一种人们的住房刚需来看待,而应该是一种艺术品和艺术形式的传承,是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经历前年风雨而挺立的重要部分和佐证,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侗族传统建筑文化和技艺的传承中来。
3 结语
总之,侗族传统建筑技艺和文化的传承,是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强大的体现,在打造文化强国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我们的职业教育应该做好表率,发挥更大的力量帮助侗族传统建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吕远梅,梁琳敏,熊冬春,刘大主,李梦辉. 初探虚拟现实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No.41605:15-18.
[2]何成战,梁松,刘凯. 广西传统侗族建筑数字化平台建设与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v.23;No.8402:78-81.
[3]王晓雪. 广西侗族建筑文化传承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2014,16:84-85.
论文作者:黄磊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侗族论文; 传统论文; 建筑论文; 技艺论文; 文化论文; 广西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