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江川农场学校 王晓娜
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普遍也强,过去那种事无巨细的口传心授,已不能满足中学生的求知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本人从事了二十年的音乐教学工作,深有感触,就像音乐课程标准说的“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题,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师如果一味地把他们当作“填鸭”,生硬的灌输知识,肯定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我们教师能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一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发挥其自身音乐潜能,结果会怎样呢?
一、音乐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
据新理念提出的“提倡学科综合”的观点,我在教学中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使学生感到,他们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积极地参与活动,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
(一)充分发挥学生能力,大胆地把“权利”下放。
在备课时,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任务,让大家献计献策,结果常常让我眼前一亮:学生的想法真多啊!
如在《瑶族舞曲》第一课时的教学准备中,我调动全体学生搜集有关瑶族的各类资料,鼓励学生用信息技术寻找所需的内容,互相交流。上课时,我“穿针引线”地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战果,大家非常兴奋,积极发言,大家的精心准备让我欣喜。我请学生随着音乐跳起瑶族舞蹈,学生喝彩之余,也愿意参与进来,为我随后的课堂教学成功导入,吸引了他们的视线。第二课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发分组,进行艺术实践。表演交流时,对同学有创意的一些动作,我立刻提出表扬,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创作和学习。这样,几个文艺骨干和我一起,使课堂内容在课外得到了延伸,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也为他们以后学习其他民族艺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鼓励、启发学生合理的音乐想象。
由于音乐具有语言无法概括的模糊性,更利于发挥学生的丰富联想。而联想是创造力的基础,又可以在音乐实践中提高。因此,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有音乐创造的空间,能自由运用多种方法创新并发现自我。
在欣赏《拉德茨基进行曲》时,我没有告诉学生曲目名称,而是让大家边聆听边联想音乐情境,为曲子命名。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投入音乐中认真思索,并兴奋地小声讨论。孩子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让我惊叹不已。乐曲名字竟然有四五个:《狂欢》、《欢乐的节日》、《英雄》、……看到他们在音乐实践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我很欣慰。音乐带给每个人的感受各不相同,我们不能要求大家具有千篇一律的感受,只要我们都能为乐中表达的真善美所吸引,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喜爱这个作品就可以了。
二、丰富情感体验,适当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的教育。教师应该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体现于音乐教学之中,既不是靠空洞的说教,也不是靠教师生硬的灌输。教师科学、技巧的诱导,适当渗透,往往会收到好效果。
(一)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充满热情,用心去感染学生。
教师要以音乐动人心魄的音响美及旋律美、多姿多彩的抒情美及结构美,来净化学生的心灵,用音乐的“灵魂”、“流动的诗”,从心灵深处培养学生向上的健全人格。
如教唱第十三册《青春舞曲》时,我先引导学生交流新疆维吾尔族的相关信息。接着,我请他们欣赏一段新疆优美景色的音像资料,使学生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而我声情并茂的演唱歌曲《玛依拉》,使学生再次受到美的陶冶,有“我要学”的兴趣。在教唱歌曲时,我启发学生用竞赛的形式识谱学歌,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歌也学会了,教学效果自然更好。处理歌曲时,我请他们分组讨论,找到最佳的演唱方式。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此时,我优美的范唱,又会使学生比较出他们演唱中的不足,用更准确的歌声表达出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教师在关键处点到为止,让学生心领神会。
教师的语言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把想说的话让学生用心去领悟。《牧歌》教学时,学生掌握了歌曲基本旋律后,我自豪地向大家介绍:“蒙歌是在广阔草原上放牧时唱的,久而久之形成了悠远的‘长调’,被誉为蒙古文化的活化石。2005年,中、蒙两国为此申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得到认可。我们也会为此骄傲,对吧!”学生一听,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不需要我再苦口婆心的教育学生如何热爱少数民族艺术,一切尽在不言中。
三、增强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在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我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质,用优美的琴声、动情的歌声、婀娜的舞姿……将音乐艺术的美传达给学生。我觉得教师的范奏、范唱、范舞,往往能拉近师生的距离,使教师更有亲和力。这是名家、名奏所不可代替的。如果学唱歌曲前,总让学生观赏歌唱家的演唱,吹奏乐曲前总聆听名家演奏,那么音乐教师就变成了放映员,又怎能体现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呢?所以,我能自己示范的就不依赖多媒体,尽量让学生听到我的范唱或范奏,避免把音乐课上成单一的欣赏课。学生和我一起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也就获得了审美愉悦。
论文作者:王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学生论文; 音乐论文; 教师论文; 瑶族论文; 他们的论文; 让我论文; 情感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