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精神的育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人文精神论文,实践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生动而独特地反映了每个民族的文化本体和思想本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更突显出道德至上,关注人性提升、生存价值的特点。儒、道是中国重要的两支传统文化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文精神。儒家孔子、孟子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集中体现于“仁义内在”精神、自强不息的生命进取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识;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
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升人文精神的最佳学习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就有注重人文精神培育的优秀传统。正是通过学习《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典籍,才造就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三十功名尘和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岳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现代语文教学同样是传播传统文化、育化人文精神的主要阵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今天有必要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去探寻语文的人文内涵,从而达成语文教学实践在当代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弘扬传统文化、育化人文精神”的功用。
一、语文教学实践中“仁义内在”精神的育化
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爱人”、“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里所指的“仁”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仁”的内涵包括物我之间、人人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即社会普遍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孔子关于“仁”与“礼”、“义”与“利”之辨的思想折射出他的人性光芒,其理论的终极指向是“仁且智”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以及达到此种理想人格的成人之道。在利益和仁义发生冲突时,孟子主张把“仁义”放在首位,提倡先义后利。孟子万世传颂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中华气节操守的经典精神标尺。孔孟的人文情怀在对待人我关系上表现出东方人特有的道德自省、价值自觉和修养功夫,在经典文学中常表现为对崇德修身和修养践履的执著和领悟。
中学语文教材中传统名篇占有相当的份额,其中很多课文蕴含着传统文化中宽厚的“仁义内在”精神。学生在对以“仁义之道”为中心的《〈论语〉七则》的思考领会中获得人格修养的历练和浩然正气的培养;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所描绘的充满自然乐趣和人生趣味的境界中熏陶心灵,思寻人生最佳的生活方式;在《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雄辩的分析中领略孟子的“与民同乐”、“行仁政”的思想,丰富成熟自己的政治识见。当听到老师动情地讲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学们都被杜甫忧国忧民的宽广仁厚的胸怀感动得潸然泪下。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固化下来,并传达后来者,我们学生的善良性灵便在学习中得以升华;当读完《〈指南录〉后序》,学生们深深理解了九死一生的文天祥的铿锵誓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蕴涵的意义,在心中悄悄为之树起了民族精神气节的丰碑。这种儒家突显道德主体性的“仁义内在”的精神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的人格典型,推动着民族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语文教学实践则起到了将这种精神固化在民族后来者的血液中,从而培植出代代粗壮的善根、仁厚的灵魂的作用。
二、语文教学实践中“生命进取”精神的育化
古代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鼓舞人们积极地探索宇宙奥秘,倡导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君子行健精神。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并绵绵不断地在弘扬人文中开拓自我,所依赖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夫子又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艰难困苦中的孟子表现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个人生命的各种际遇之中孟子都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儒家这种积极入世、勇于进取的精神既流溢着古老的生命奋斗意识之美,又在不同的时期折射出文化传统特有的时代光芒。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生命进取精神的课文不胜枚举。《勾践灭吴》的故事是对学生进行意志教育的绝好范本。学生在对越王勾践为雪国耻而卧薪尝胆的故事感悟中,消去了长期生活在温室环境中滋长的懒惰、脆弱,而催生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生命意志,认识到蒲松龄的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绝不仅仅是空洞的说教。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学生:逆境造就人才,无所屈膝、百折不挠的韧性意志是生存的必需。荀子《劝学》中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励志名句,学生在熟背字句的同时,也在心中铭记住了勤劳坚韧、孜孜不倦、愚公移山的实践行动精神。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以白日运转、河海奔流为生生不息的世界灌注了无限生气,并且由实入虚,升华为不懈追求、进取不息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每次诵来都感奋不已。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学生懂得了“奇观常在险远,尽志则无悔”的道理,明白正确的人生态度应是积极进取的。学习《史记》,通过老师对作者创作经历的介绍,学生领悟了司马迁忍受巨大耻辱,以顽强的斗志、惊人的毅力实现了他“究天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践志意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华美诗篇借助语文课堂教学走进学生的心灵,强健他们的意志,硬化他们的筋骨。千千万万个后继自强者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便能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未来。
三、语文教学实践中“责任担当”精神的育化
中国古代士人为了争取自我与群体的和谐,把外在的社会责任感、调节群体的使命感转化成内心的自觉要求,形成一种坚定的责任感,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担当意识。孔子追求“内圣外王”,即既要克己养性,以道德人格的主体自觉为趋向目标,又要积极主动地与天地奋斗,把建功立业、匡世济民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孔子一生颠沛辗转,忍饥熬难,用自己的周游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孟子认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曾子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儒家文化的长期整合下,责任意识在古代文人心中凝聚了巨大的能量和内驱力。中国古代士人大都抱有深刻的政治理想,其突出的人生特征就是热衷于将个人价值投注于天下国家,他们非常愿意将儒家所设定的人生进取程式,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付诸实践。五千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为人民,为家国,他们或临危不惧、舍生取义,或血战沙场、马革裹尸,或刚正不阿、冒死请命,或精忠报国、鞠躬尽瘁,他们的“责任担当”精神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古今无数文人学士,秉承这一民族传统,以“立言”的方式,不断地用文墨加以传递渲染,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中学语文教材收编了很多从民族前途、国家命运出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的诗文。《离骚》表现了诗人屈原在异常曲屈艰难的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宁溘死以流亡”,“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撼人心魂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怀。《荆轲刺秦王》和《五人墓碑记》歌颂了一批下层士民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英雄气概,深刻揭示了最广大民众的“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的责任担当意识。《与妻书》表达了起义烈士林觉民为同胞争取自由幸福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崇高的责任意识和革命精神。学生在对这些文本的解读中去品味经典,在细嚼慢咽、反复吟咏中,心灵得到净化,责任意识得以提升。通过学习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李白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和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等名言诗句,同学们把民族兴亡的责任意识深深地烙刻在自己的灵魂血液之中。鲜活生动、富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实践,使青少年树立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意识,将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联系起来,爱国爱民,忧国忧民,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正是因为一代代的国家建设者拥有这样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才推动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征服千难万险,越过漫漫历史长河走到今天。
四、语文教学实践中“超越旷达”精神的育化
以标举主体独立及个性自由为特征的旷达自适的道家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一个重要源头。“天人合一”思想作为生成旷达自适的超越精神的根本性哲学诱因,成全了儒释道的无为之隐、无道则隐及随心悟禅,投隐、向隐的文士往往以文艺审美实践来弥补规避政统后的社会实践缺失。老子认为纯乎自然的状态是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无为而无所不为”,辩证地揭示出超越意识的内涵。庄子提出“物物而不物于物”,即让人主宰“物”,而不让“物”支配人,完成了对现实功名价值的超越。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是一种自然、本真、虚静、淡泊、空灵、新鲜、生动的状态,它最富有生机,最具原创性,是“生生”之源。道家的超越是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不断超越。这种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进步,就能永远保持人生、社会的新鲜活力。道家超越“物役”“物累”的这种人文价值观是基于对人自身价值的高度重视,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生存意义的真正关怀,它能够涵养人的精神,塑造理想人格,充分发挥人的个性才能和创造力,培养我们民族魂中的自由之精神,引导人们去追求开阔旷远的精神境界。
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着这种“超越旷达”的人文精神。教材选入了相当多的此类课文。学生在《诸子说水》中听到老子大智大慧之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唯不争,故无尤。”明白了至善的人应该具备水的品德:滋养万物而不与之争利,默默处在众人不愿在的卑下之所,唯有这样,才会更加接近造化万物的“道”。阅读庄子的《逍遥游》,学生懂得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内涵,知道了只有毫无所待,任其自然,与万物混为一体,超脱现实,与世无争,才能真正达到逍遥游的境界。陶渊明的名作《归去来兮辞》是归隐超越意识的集中体现。“田园将芜,胡不归”,只因身在官位,为其所役。作者最终超越了富贵利禄的物质诱惑,选择了“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顺合自然,颐养穷年,实现了人格精神的自由。学生在理解吟诵名作的同时,便将这种自由的精神意志浸润进了骨髓,心中多了份对田园境界的理解与向往。苏轼的《赤壁赋》表达了精神上完成自我超越的蜕化历程。“寄蚌蟒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他把小我置于宇宙大化中来观照,发现了个体生命的渺小,个人荣辱得失的轻微,决定将有限的生命,寄托于美丽浩大、无穷无尽的自然,“循天地为逆旅,借林泉作幽栖”,娱情山水,寓志诗文,悠然自适。这种旷达自适的超越意识共演在古今许多文人身上,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代表帝王和政统意志的群体主体性的压制,获得了代表个性自由解放的主体性的张扬,并且以文字的形态流传开去,深深地凝积在民族文化的传统里。语文教学实践将这种旷达自适的超越精神传输进学生的脑海,成为他们永远驻留心底的一股清泉,引导着他们以自由的心灵、洒脱的心胸、真诚的行为去面对人世,面对人生。
中华五千年文化沉淀的人文精神,是我们华夏大地生生不息的重要养料,深深根植于世代炎黄子孙的心田之中。我们不允许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人文精神在墨香古卷的文字中被尘封掩埋。我们必须弘扬传统文化来育化现代人文精神,让高古的人文精神之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育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就是要通过阅读感悟文化经典,使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流淌到学生的心田,构建学生的精神生活空间,使人的感性生命通过对精神的体验、认知得到不断的升华,进而塑造学生心灵,哺育学生成长。我们的语文课程要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养育的作用,成为培养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公民的功能课程,从而为语文教学拓展出一条广阔的育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