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绩的同伴效应: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分析_大学论文

大学成绩的同伴影响研究: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层次论文,同伴论文,模型论文,成绩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519(2015)05-0066-11

      DOI:10.14138/j.1001-4519.2015.05.006611

      同伴和同伴影响是人类生活的根本存在方式。同伴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①但是,已有研究多涉及中小学生,对大学生同伴影响的研究,近年才出现。②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一方面,绝大多数大学生生平首次离开家庭生活,脱离父母的庇护和干预,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长、频率更高、自由度更大。另一方面,大学时期是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教育是人力资本集中积累的时期,③明显区别于中小学时期。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主要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鲜有来自我国社会的经验考察。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从幼儿教育开始,孩子逐步建立和形成独立个体意识,形成明确的个体自我感。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孩子则被鼓励服从和尊重其家庭,遵守社会规范。④在集体主义文化较强的我国,大学生之间的同伴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在学习成绩方面,这是本文的比较研究目标。

      同伴影响的因果性是不难理解的,但统计证明却遇到了很大挑战,这个挑战就是同伴特征和行为的趋同性。比如,许多男性艺术家们都留长发,但是要证明是由于他们之间的互相影响而留长发则是困难的。这是因为,特征相似则相互吸引,形成选择、产生联系,但是选择与联系未必产生影响,很可能是相似的人有着相似的表现而已,⑤同伴影响并不存在。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数据的非实验性,无法控制人们的选择性活动,无法保证样本的随机性,这就使得同伴影响的因果证明长期以来成为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探索,认为实验法是因果证明最为理想的方法;而在实验法不可能的情况下,自然实验或类实验是可能的选择。⑥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我们追随以往的研究者,发现我国的大学生宿舍是一种自然发生的、类实验的场合,因为宿舍的分配是随机的,室友是非自我选择性的。

      本研究试图从三个方面做出贡献:一是在中国社会背景下进行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在解决自选择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对同伴影响进行因果证明,增加经验研究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二是同时考察宿舍群体和班级群体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既可与西方的研究进行比较,又可结合中国大学具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对不同同伴群体的影响进行比较。三是将多层分析模型引入研究,通过使用交叉随机效应模型,提高估计的科学性。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背景

      (一)同伴影响的含义与研究困难

      理论上,当个体行为受其与同伴的互动影响时,则同伴影响存在。但是在经验研究中证明同伴影响的存在则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一是确定恰当的同伴群体;二是确定对同伴影响敏感的行为表现;三是解决因果性问题。⑦

      确定恰当的同伴群体,指识别出真正对个体发生影响的群体。社会接近性是同伴影响发生的前提条件,⑧它可能是规范与信息的作用、资源的作用,也可能是认知的作用。⑨而在实际研究中,几乎没有人提供有力证据说明如何确定影响群体,往往是根据数据的可得性与研究的方便性,选择影响群体,⑩如班级、宿舍。

      确定对同伴影响敏感的行为表现,指正确选择对同伴影响敏感的行为特征。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主要观测变量是学习成绩,(11)也有许多研究涉及了酗酒、吸毒、性交、(12)抽烟、(13)作弊、(14)社团参与、(15)专业选择、(16)职业选择(17)等。

      同伴影响的因果性问题包括三个方面,即选择性问题、映射问题和共时性问题。选择性问题指个体对同伴的选择性。由于这种主观选择性,很难将同伴影响与未观测到的个体特征对自身的影响区分开来,从而无法证明同伴影响的存在。映射问题和共时性问题指个体行为与同伴行为具有同步性,二者是相互决定的,在统计上很难区分并做出无偏估计。(18)假定群体中的A和B是相互影响的,当我们研究B对A的影响时,很难排除A对B的影响反过来影响A自身,其本质是解释变量连带地由因变量决定,即双向因果关系。(19)为此,很多学者寻找并使用工具变量解决这一问题,使用SAT成绩作为学习能力的工具变量,用以研究同伴影响。(20)

      (二)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实证研究与特征

      教育领域的同伴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科尔曼研究了同伴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21),不仅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且使得美国政府实行校车制度,将不同社区、不同种族的学生混合入校、分班,对中小学教育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哈里斯认为,同伴群体而非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唯一决定因素。(22)但这种讨论与影响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人们对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关注并没有多长时间。

      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主要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这些基于经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总体上呈现出两个矛盾的特征:一是关于同伴影响是否存在相互矛盾。一方面,部分研究表明同伴影响是存在的,同伴能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有稳定的显著影响。萨切尔多特对达特茅斯学院数据的分析,(23)赫尔等在瑞德学院的分析,(24)以及来自印度南部某大学的研究。(25)另一方面,不少研究则显示同伴能力对个体学习成绩影响微弱甚至没有影响。如齐默尔曼在威廉姆斯学院进行的类似萨切尔多特的研究,(26)克雷默等与思汀博瑞克那等则强调同伴能力对个体学习成绩没有影响。(27)二是关于同伴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相互矛盾。福斯特在对马里兰大学的数据进行分析后指出,同伴影响存在性别差异;同伴能力对男性学生学习成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女性学生当中并不存在。(28)与此相反,韩莉等的相关研究却表明,同伴能力对女性学生学习成绩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这种影响在男性学生当中并不存在。(29)

      面对相互矛盾的研究结果,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了思考。第一,同伴群体的选择是否恰当。有学者指出,随机分配的宿舍群体可能并非真正的影响群体,(30)研究者应该谨慎选择同伴群体进行研究。第二,统计模型的使用是否正确。线性均值模型是已有研究中最普遍使用的模型,其背后的假设是具有不同属性、处于群体不同位置的个体受所在群体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假设可能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哈克斯比和魏因加特分析了同伴影响可能的存在方式,认为同伴影响可能具有非线性特征,处于群体不同位置的个体受同伴群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如不同能力的学生,受同伴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31)因此,部分研究通过将个体能力分为高、中、低不同等级(尽管划分的标准不一样)进行分析。

      (三)我国同伴影响研究现状

      国内同伴影响研究的重点是同伴关系的社会化作用及其影响,不同年龄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同伴关系对学生性格、心理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同伴接纳与排斥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32)对高等教育阶段同伴影响的研究多是经验分享的文章,少量实证研究也主要是关于班级同伴群体的作用。(33)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阶段的同伴影响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同伴影响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始终处于争论当中;而实证研究也多在西方社会背景下进行,缺乏文化多样性与比较。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我国西部某高校2008年统招入校本科生数据,重点考察同伴能力与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在解决自选择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对同伴影响进行因果证明,增加经验研究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另外,研究同时考察宿舍群体和班级群体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既可与西方的研究进行比较,又结合中国大学具体的组织管理方式,对不同同伴群体的影响进行比较。

      三、理论模型与计量方法的使用

      本研究关注同伴能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传统的教育生产函数认为,影响学习产出的要素包括本人学习能力、家庭背景、同伴影响、学校投入等。(34)由于本研究只涉及一所学校,学校投入成为常量,不在考虑之中。因此,基本回归模型表达如下:

      

      其中,GPA为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SAT为高考成绩,

为学生所在群体成员的高考成绩,X指学生的个人特征(如性别、城乡户口),ε是误差项。如果群体是随机分配的,那么

将得到无偏估计;如果误差项ε与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则方程估计是无偏的。

      模型(1)可以是非线性的,因为同伴影响可以随着个体学习能力或其同伴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变化,如方程(2)所示:

为个体或者个体所在群体成员学习能力的不同类别,n表示这种类别的数量,

则表示与不同学习能力相对应的同伴影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一般使用OLS模型,但在我国不适用。我国基础教育的省际差异大,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和录取工作以省为单位进行;同时,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选择了专业,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较大,考评方式及标准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来自同一省份或属于同一专业的学生受到相同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所以,尽管宿舍、班级的分配过程是随机的,但样本并不完全独立,将导致假设检验错误。(35)如果按照省份和专业进行分组回归,则会丢失大量信息,并且由于样本量锐减而无法进行统计分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使用交叉随机效应模型(Cross-classified random effect model),它是多层次模型的一种。在此模型中,学生嵌套于不同的省份和专业,省份和专业是平行交叉关系,而非嵌套关系,如方程(3)、(4)所示:

      

      四、数据与测量

      (一)数据

      本研究使用我国西部某高校2008年统招入学的本科生管理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分配信息、高考成绩、大一学习成绩。这三部分信息分别保存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但通过整理可实现本研究的目标。使用这一数据的关键原因是学生宿舍及班级分配过程遵循了随机性原则,避开了个体对同伴的自选择性问题,从而保证统计推断的科学性。

      数据共包括2881个学生信息。他们来自全国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涉及理、工、医、经、管、文、法、哲等8个学科,分布在58个专业、144个班级、916个宿舍。班级按照专业进行分配,宿舍以班级为单位安排,二者都遵循随机原则。班级人数不等,大体在20—30之间;宿舍主要是4人间。

      (二)测量

      学习成绩:大一平均成绩。研究第一学年的成绩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根据经验,入学第一年是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阶段,同伴影响发挥作用的可能性比较大;二是学生在第一年对周围环境还不熟悉,同宿舍成员、班级成员是其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也是发挥作用可能性较大的同伴群体;三是便于和其他研究进行比较。研究将学生大一平均成绩定义为学生所修课程成绩与学分乘积的加总,除以个体所修课程学分的加总。

      学习能力:高考成绩。研究以高考成绩(36)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测量,主要是为了避免联立性问题(simultaneity)。高考成绩在个体进入同一宿舍、班级前产生,没有受到同伴行为的影响,从而避免了个体行为与同伴行为的同步性与相互决定性,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问题。这也是已有研究经常采用的思路,即用大学生入学成绩作为其学习能力的工具变量,从而解决共时性问题。

      同伴能力:室友平均高考成绩与班级同学平均高考成绩。西方关于高等教育阶段同伴能力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多以宿舍群体作为同伴群体。但考虑到我国大学往往以班级为组织管理单位,(37)本研究同时考察宿舍群体与班级群体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时,将室友平均高考成绩、班级同学平均高考成绩分别作为宿舍群体和班级群体学习能力的测量,这两种测量都不包括个体自身的高考成绩,从而避免了映射问题。

      

      家庭背景及个体特征:城乡户口与性别。家庭背景是同伴影响研究理论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价值观念等。但由于数据的局限性,本研究使用城乡户口作为家庭背景的代理变量。总体来讲,无论是父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还是价值观念,城市和农村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城市、乡村这一组概念具有综合性与矛盾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家庭背景的不同特征。同时,性别是本研究对个体特征的重要测量。表1是主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由于室友通常都是同班、同专业同学,而高考录取在专业间又存在差异性,很容易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我们考察了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室友平均高考成绩与班级同学平均高考成绩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08),因而室友群体与班级群体对个体学习成绩不应同时进入模型。

      

      五、分析结果(38)

      表2列出了室友群体与班级同学群体对个体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其中,表的上半部分是在控制省份、专业的基础上,使用OLS模型的分析结果;表的下半部分是使用省份、专业交叉随机效应模型的分析结果。模型第(1)列只考虑了自身学习能力(即个体高考成绩)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第(2)、(3)列分别增加了性别、城乡变量;第(4)、(5)列在控制前述因素的基础上,分别考察室友群体与班级同学群体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分析表明,无论是室友群体、还是班级群体,都对学生成绩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同伴群体的平均高考成绩越高,个体的学习成绩也越高。同时,班级群体的影响大于室友群体的影响,这种影响几乎接近甚至超过个体高考成绩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进一步说,尽管OLS模型对室友影响的估计值小于交叉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值,而对班级群体影响的估计值大于交叉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值,但同伴群体对学生成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是稳定的。此外,研究同时显示:个体高考成绩越高,大学学习成绩也越高;而与女生相比,男生的学习成绩总体上要低约2分。城市学生的学习成绩比农村学生普遍要高0.1分左右,但这种差异并不显著。

      

      表3是同伴影响的分性别交叉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与表2结果一致,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受到同伴群体的影响;并且班级群体对男生和女生的影响都大于室友群体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女生受到室友群体的影响大于男生,而男生受到班级群体的影响大于女生。

      表4、表5分别是宿舍群体和班级群体对大学生学习成绩影响的分能力交叉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根据个体高考成绩的不同,将学生分成学习能力不同的三个类别,分别是前15%、中间70%、后15%;同样,根据室友平均高考成绩和班级同学平均高考成绩的不同,将同伴群体也分成学习能力不同的前15%、中间70%、后15%三个类别。模型第(1)—(3)列分析了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受同伴影响作用是否相同。结果显示,学习能力位于前15%和中间70%的学生既受到宿舍群体的影响,也受到班级群体的影响;而学习能力位于后15%的学生则不受任何群体的影响。模型第(4)—(6)列分析了学习能力不同的个体在面临不同学习能力的同伴群体时受同伴影响作用是否相同,学习能力位于前15%的个体作为参照项被忽略。与学习能力位于前15%的学生相比较,对于学习能力位于中间70%的个体而言,拥有同等学习能力和较低学习能力的同伴学习成绩要低;而对于学习能力位于后15%的个体而言,拥有学习能力位于前15%和中间70%的同伴学习成绩同样要低,但并不显著。

      六、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第一,同伴影响显著而稳定地存在,这与张羽等人(39)的研究结果一致。也就是说,来自中国的经验研究与西方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原因可能有二。一是西方的宿舍安排多是2人间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群体规模增加到3个人时,群体影响稳定在35%左右;而当只有2名参与者时,他们之间的分歧往往表现为人际间的事情。(40)也就是说,2人宿舍表现出来的同伴影响本身就是不稳定的,这也就不难理解西方研究结论的不一致性。二是个体对同伴影响的接受度与敏感度不同。与西方社会不同,我国是典型的关系社会(41),个体会更加在意周围人的行为方式与态度,并在更大程度上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表现出更加稳定的同伴影响。

      第二,同伴影响具有性别差异,女生受到室友群体的影响大于男生,而男生受到班级群体的影响大于女生。这是以往研究没有发现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相对于男生,女生交往范围小,并且重合度高;而男生交往范围却更宽广、交往群体独立性强。具体地讲,女生的交往对象多在室友范围内,而男生则多在班级同学范围内;室友更多地既是女生大学生活的交往对象,也是其学习过程的互动对象,女生的生活对象与学习对象相对于男生具有更高的重合度。

      

      

      第三,不同能力个体受同伴影响的作用是不同的(42)。同伴群体对高学习能力与中间学习能力的学生存在显著影响。进一步讲,拥有高学习能力的同伴对高学习能力与中间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显著正向作用,这与认知发展理论的观点一致。也就是说,通过模仿或观察理解优势群体的行为可提高个体对事物的理解与社会表现,因而对个体是有益的。而对于学习能力位于后15%的个体而言,拥有学习能力位于前15%和中间70%的同伴学习成绩同样要低,则更接近相对剥夺理论的观点。

      第四,城乡特征对大学生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无论在哪个模型中,城乡特征对大学生学习成绩都没有显著影响。这与理论模型预设不一致;同时也至少说明对于能够进入同一所大学、具有相似能力的学生来讲,城乡身份并不是其大学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城乡特征与大学生其他成就的获得无关,如是否入党、社团参与、毕业去向等,这需要更加丰富的研究予以回答。

      (二)讨论

      首先,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宿舍、班级分配过程是随机的,但样本来自于同一所高校。众所周知,高校是存在显著差异的;不同层次的高校有着不同的生源特征。本研究样本来自同一所学校,这就使得研究结论的推广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在未来研究中,选取不同类别、层次的高校进行比较研究。

      第二,未区分不同类型的同伴影响。根据曼斯基的分析,同伴影响分为内生性互动影响、外生性互动影响及关联性影响。(43)内生性互动影响指个体行为随着其所在群体行为的变化而变化,外生性互动影响指个体行为随着其所在群体成员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关联性影响指同一群体的成员具有相似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具有相似的个体特征或面临相似的环境。(44)对这三种影响的区分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不同的政策含义。

      第三,对个体及群体学习能力的区分具有经验性。研究考察了不同能力的学生受同伴影响的作用是否相同以及学习能力不同的个体在面临不同学习能力的同伴群体时受所受影响是否相同。但对学习能力的划分方式是参考现有研究的做法,具有一定的经验性。尽管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便于不同研究间的相互比较;但也存在不足,可能并不是对数据的最佳拟合。

      (感谢导师边燕杰教授对本研究的悉心指导,感谢中山大学梁玉成副教授、南京大学陈云松副教授、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Elena Obukhova对本研究的帮助与建议。)

      ①James S.Colema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Washington:U.S.Dept.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Office of Education,1966); Vernon Henderson et al.,"Peer Group Effects and Educational Production Function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1978):97-106; Donald Robertson & James Symons,"Do Peer Groups Matter? Peer Group versus Schooling Effects on Academic Attainment," Economica 277(2003):31-53; Dennis Epple & Richard E.Romano,"Competition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Schools,Vouchers,and Peer-Group Effect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1998):33-62; Judith.R.Harris,The Nurture Assumption: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8); Caroline Hoxby,"Peer Effects in the Classroom:Learning from Gender and Race Variation," NBER Working Paper 2000; Joshua D.Angrist & Kevin Lang,"Does School Integration Generate Peer Effects? Evidence from Boston's Metco Program,"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2004):1613-1634; Victor Lavy and Analía Schlosser,"Mechanisms and Impacts of Gender Peer Effects at School," NBER Working Paper 2007; Mary A.Burke & Tim R.Sass,"Classroom Peer Effect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CALDER Urban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2008;杨海波.同伴关系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相关研究的新视角[J].心理科学,2008,(3):648-651;丁延庆,薛海平.高中教育的一个生产函数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9,(2):122-128;杨钋.同伴特征与初中学生成绩的多水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50-64;薛海平.学生成绩提高的原理与策略:义务教育生产函数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②David J.Zimmerman,"Peer Effects in Academic Outcomes: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2003):9-23;张羽等.中国高校班集体制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3-142.158.

      ③Peter M.Blau & Otis Dudley Dun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New York:The Free Press,1978); Jennie E.Brand & Yu Xie,"Who Benefits Most from College? Evidence for Negative Selection in Heterogeneous Economic Returns to Higher Educa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2010):273-302.

      ④理查德·克里斯普,里安侬·特纳.社会心理学精要[M].赵德雷,高明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4.

      ⑤Miller McPherson et al.,"Birds of a Feather:Homophily in Social Network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7(2001):415-444.

      ⑥Michael E.Sobel,"An Introduction to Causal Inference," Sociological Methods and Research 3(1996):353-379; Christopher Winship & Michael Sobel,"Causal Inference in Sociological Studies," in Handbook of Data Analysis,ed.Melissa Hardy & Alan Bryman(London,England:SAGE Publications,2004),480-504.

      ⑦Gordon C.Winston & David J.Zimmerman,"Peer Effec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ollege Choices:The Economics of Where to Go,When to Go and How to Pay for It,ed.Caroline Hox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395-423.

      ⑧Peter V.Marsden & Noah E.Friedkin,"Network Studies of Social Influence,"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1(1993):127-151.

      ⑨David Myers,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McGraw-Hill,2009),215-218; Patricia Gurin et al.,"Diversity in Higher Education:Theory and Impact on Educational Outcomes,"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2002):330-366; Christopher Jencks & Susan E.Mayer,"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Growing up in a Poor Neighborhood," in Inner City Poverty in the United States,ed.Laurence.E.Lynn,Jr.,& Michael G.H.McGeary(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0),111-186; John A.Bargh,"The Automaticity of Everyday Life," in The Automaticity of Everyday Life :Advances in Social Cognition,ed.Robert S.Wyer,Jr.(Mahwah,NJ:Erlbaum,1997),1-61.

      ⑩Timothy J.Halliday & Sally Kwak,"What Is a Peer? The Role of Network Definitions in Estimation of Endogenous Peer Effects," IZA Discussion Paper 2008.

      (11)Bruce Sacerdote,"Peer Effects in Education:How Might They Work,How Big Are They and How Much Do We Know Thus Far?" in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ed.Eric A.Hanushek et al.(Amsterdam:North Holland,2011),249-277.

      (12)Greg J.Duncan et al.,"Peer Effects in Drug Use and S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3(2005):375-385.

      (13)Jeffrey Wilson,"Peer Effects and Cigarette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2(2007):233-247.

      (14)Scott.E.Carrell et al.,"Does Your Cohort Matter? Measuring Peer Effects in College Achievement," NBER Working Paper 2008.

      (15)Bruce Sacerdote,"Peer Effects with Random Assignment:Results for Dartmouth Roomm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2001):681-704.

      (16)Peter Arcidiacono & Sean Nicholson,"Peer Effects in Medical School,"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3(2005):327-350.

      (17)David Marmaros & Bruce Sacerdote,"Peer and Social Networks in Job Searc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5(2002):870-879.

      (18)Charles Manski,"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ocial Effects:The Reflection Problem,"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1993):531-542; Robert A.Moffitt,"Policy Interventions,Low-Level Equilibria and Social Interactions," in Social Dynamic,ed.Steven N.Durlauf & Peyton Young(Washington,D.C:Brooking Institution Press and Cambridge and London:MIT Press,2001),45-82.

      (19)陈云松.社会学定量分析中的内生性问题:测估社会互动的因果效应研究综述[J].社会,2010,(4):91-117.

      (20)David J.Zimmerman,"Peer Effects in Academic Outcomes: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2003):9-23; Gordon C.Winston & David J.Zimmerman,"Peer Effec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College Choices :The Economics of Where to Go,When to Go and How to Pay for It,ed.Caroline Hoxb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4),395-423.

      (21)James S.Coleman,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Washington:U.S.Dept.of Health,Education,and Welfare,Office of Education,1966).

      (22)Judith.R.Harris,The Nurture Assumption: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8).

      (23)Bruce Sacerdote,"Peer Effects with Random Assignment:Results for Dartmouth Roommat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2001):681-704.

      (24)Jessica Hoel et al.,"A Test for Classmate Peer Effects in Higher Education,"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006.

      (25)Sharique Hasan & Surendrakumar Bagde,"The Mechanics of Social Capital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n Indian Colle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013):1009-1032.

      (26)David J.Zimmerman,"Peer Effects in Academic Outcomes: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2003):9-23.

      (27)Michael Kremer and Dan Levy,"Peer Effects and Alcohol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2008):189-206; Ralph Stinebrickner & Todd R.Stinebrickner,"What Can be Learned about Peer Effects Using College Roommates? Evidence from New Survey Data and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2006):1435-1454.

      (28)Gigi Foster,"It's Not Your Peers,and It's Not Your Friends:Some Progress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Educational Peer Effect Mechanism,"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2006):1455-1475.

      (29)Li Han & Tao Li,"The Gender Difference of Peer Influ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2009):129-134.

      (30)Ralph Stinebrickner & Todd R.Stinebrickner,"What Can Be Learned about Peer Effects Using College Roommates? Evidence from New Survey Data and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2006):1435-1454.

      (31)Caroline M.Hoxby & Gretchen Weingarth,"Taking Race out of the Equation:School Reassignment and the Structure of Peer Effects," Unpublished Manuscript 2005.

      (32)杨钋.同伴特征与初中学生成绩的多水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4):50-64.

      (33)王丽霞.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张羽等.中国高校班集体制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3-142.158.

      (34)Elclanan Cohn & Terry G.Geske,Economics of Education(New York:Pergamon Press,1990).

      (35)王济川等.多层统计分析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6)由于已有研究高考成绩总分为750分,为便于比较,数据处理将2008年高考总分不是750分的4个省份转换为750分。

      (37)张羽等.中国高校班集体制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3-142.158.

      (38)研究首先进行了方差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省份、专业对学生成绩的解释方差分别是3.380、2.430,占总变异比例的14.232%、10.658%,且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根据科恩提出的原则,应该使用多层模型。

      (39)张羽等.中国高校班集体制度对学生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3-142.158.

      (40)理查德·克里斯普,里安侬·特纳.社会心理学精要[M].赵德雷,高明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1)边燕杰.关系社会学及其学科地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6.48.

      (42)来自西方的相关研究往往是分数学、语言类科目进行的。因此,这里不适合做更多具体比较。

      (43)Charles Manski,"Economic Analysi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3(2000):115-136.

      (44)以学习成绩为例,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随着他所在群体成员学习成绩的变化而变化,则存在内生性互动影响;如果随着其所在群体构成(如社会经济构成)的变化而变化,则存在外生性互动影响;如果成绩相似是因为学生由同一个教师辅导或具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则存在关联性影响。

标签:;  ;  ;  ;  ;  ;  ;  ;  

大学成绩的同伴效应: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分析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