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李渊太原起兵地理要素简析
张亮杰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摘要: 李渊于太原起兵,标志着唐朝的肇基。山川险固的太原不仅为李渊建构了良好的地理条件,也为其举事提供了丰腴的物资支持。而太原地区的人口,更是为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兵力,是其进军的基本力量。李渊起兵绝非偶然,而多重地理因素也是重要的成因。
关键词: 李渊;太原;地理环境;人口
一、李渊起兵的地利之便
(一)太原及周边局势
太原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山川地理形势,构成了一个相对闭合的环境。攻守兼备,出入皆可。“其东则太行为之屏障,其西则大河为之襟带,于北则大漠、阴山为之外蔽,而勾注、雁门为之内险,于南则首阳、底柱、析城、王屋诸山滨河而错峙,又南则孟津、潼关皆吾门户也。”[1]此种山川环抱之势,使得整片区域形成了一种极为有利的内线作战的地位。既可三面出击,也能凭险而守。太原本身就为李渊构织了一张强大的保护网,这是李渊进发的根本。
卡拉胶是从麒麟菜、石花菜、鹿角菜等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卡拉胶稳定性强,具有溶解性、胶凝性、增稠性、协同性,可以被大肠细菌酵解成短链脂肪酸,成为益生菌的能量源。从几百年来人们的食用和商业应用可以证明,这种东西并不含有害人体的物质[3]。卡拉胶本身是增稠剂,但它不是从工业中提炼出来的,而是从海里的植物中提炼出来的,所以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大业十三年(617)李渊起兵之时,隋末动乱正如火如荼,“盗贼蜉结,大连州县,小阻山泽,以万数”[2]3734,“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皆盗武马,始作长枪,攻陷城邑”[3]688。其年单是有确切记载的起义便有9起,如表1所示。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抑郁症是典型的“心病”,排解情绪,适当宣泄,合理的心理疏导是缓解与治疗产生抑郁症的重要措施。在产后抑郁的这一段灰色时间里,丈夫与家人的理解与陪伴更是一剂良药。当然,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除表1所列,王仲荦曾述及自大业七年(611)反隋武装渐次兴起,至大业十三年(617)全国风起云涌之时,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军共有134支,参加反隋起义的总人数在四五百万人以上,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但是“有一个地方远离漩涡的中心,始终不动声色,这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省会太原(并州)一带”[4]。在隋末唐初这段乱世中,太原地区也并非完全太平,史载有历山飞及李世洛的起义。历山飞为李渊所破,而李世洛最终如何并无记载。除了上述起义外,太原整体上处于一个表面和平的状态。
表1 大业十三年主要反隋武装
除太原之外,在大业末的反隋浪潮中,由于炀帝三伐高丽,兵士多征于今河南一带,因此这些地方起而反抗者的数量超过了反隋武装的一半。在这些区域中,地处太原之南的洛阳战况最为激烈。瓦岗军与隋军主力即相持于此。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是隋末反隋武装中最彪悍的一支。故李密也自恃力强,欲为天下反隋之共主。他“致书呼高祖为兄,请合从以灭隋”[6]2220。李渊认为李密此时心骄气傲,只需假意推奉他,令其不会牵连自身即可。再者李密决意进攻洛阳,刚好可以牵制隋军,以形成更好的起兵形势。大业十三年(617)二月,瓦岗军李密“以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拔兴洛仓,据之”[2]3680。其后“隋越王侗遣将刘长恭、房崱讨密,又令裴仁基统兵出成皋西”[2]3680。李密精心策划,隋军大败。同年四月,“与让率兵二万袭回洛仓,守之。入都城掠居人,火天津桥。隋出军乘之,仁基等败,还保巩。司马杨德方战死。密自督众三万,破隋军于故城”[2]3680。隋军战情不利,一方面炀帝于五月调关中禁军驰援洛阳,这就导致关内守备空虚,给李渊进军关中创造了良好条件。另一方面,炀帝于七月令王世充率军数万救援洛阳。可见,瓦岗军乃是当时隋军的主要消灭目标,隋军大量精锐投放于洛阳战场,无形中减小了李渊起兵的压力。
李渊起兵之时,太原就已“宫监蓄积巨万”[12]5840,晋阳宫监裴寂曾“进宫女五百人,并上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6]2286。可见太原储物之丰。在后续进军途中,霍邑是第一个进攻目标。李渊率领三万兵士自晋阳出发,欲攻霍邑,“西京留守代王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拒守。又遣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余人拒河东,与老生相影响”[13]22。“于时秋霖未止,道路泥泞。”[14]23军粮却在不断损耗。李渊“乃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间遣羸兵往太原,更运一月粮,以待开霁”[14]23。可见,太原为李渊行军提供了大量粮草,至少是其起兵初期的物资供应基地。
适值天下群雄纷争并起,太原周边局势很不平静。其北马邑有刘武周据守,大业十三年(617)二月,刘武周与马邑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事后怕走漏风声而以贪污为借口加害王仁恭,自称天子,国号定杨。同年三月,刘武周破楼烦郡,占据汾源宫。之后刘武周依附突厥,两者关系愈加亲密。此时的突厥比较强大,“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都师、李轨、高开道之徒……俱北面称臣。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5]5390。杜佑谓之“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5]5390。刘武周据有的马邑离太原相隔不远,李渊自会心生忌惮,故遣刘文静北上突厥,明面上利益相邀,引突厥为进军关中的支援,实则是为稳住突厥,使其在太原起兵中不会对大后方有所搅扰。太原之西则为朔方的梁师都,但由于山川相隔且相去甚远,较之于关中,其战略价值不足,因此自李渊起兵直至进驻关中,双方并没太多接触。
历史上的太原有多个名字,“按晋、太原、大卤、大夏、夏墟、平阳、晋阳六名,其实一也”[12]359。自秦一统天下,初置太原郡,汉武帝时,全国置十三州,太原郡为并州。其后“魏改为太原国,并州仍旧。晋因之。后魏为太原郡,兼置并州。北齐、后周皆因之”[5]1465。开皇元年(581),并州存太原与乐平两郡。其后文帝废郡,“置并州,又改为太原郡。大唐为并州,高祖匡隋室,起义兵”[5]1465。可见,太原和并州两者时有并置,虽层级不尽相同,但总是间或存在。据梁芳仲统计,大业五年(609)太原郡各辖县的平均户数已超过一万户。此时“太原郡统县十五,户十七万五千三”[3]854。大业五年(609)天下共有郡一百九十,而太原郡位居第六。由此观之,太原地区的人口放眼全国可谓名列前茅。除太原外,蒲州和汾州亦处于汾河流域。这些地方皆为人口较密集之地。这无疑为李渊起兵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1.2.3 并发症护理工作。医护人员使用温热湿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每天进行2次。同时,每2小时帮助患者翻身一次,尽量避免压疮以及压疮产生。保持受压部位皮肤干爽,每天早晚各1次按摩患者下肢,同时也要鼓励患者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倘若身体条件允许,应尽早开始活动下肢,以免产生下肢静脉血栓。使用,浓度为0.9%的NS溶液为患者漱口,每天早晚各一次,确保患者口腔卫生,防止细菌定植。另外,也要帮助患者有效咳嗽,积极预防肺炎,对于已经出现肺炎的患者,可以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开展治疗。使用抗生素前,应当对痰液样本开展药敏实验,确认敏感菌株后,选择窄谱抗生素。
(二)隋唐时太原地区的自然环境
除此之外,隋唐时期逐渐变暖的气候还使农作物单产量提高。“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地区,在温暖气候状态下,自然灾害的频率减小,而温暖气候本身也有利于大多数大田粮食农作物的生长。”[7]51更有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在元代以前粮食亩产量以唐代最高,达334斤”[10]。太原盆地及其附近的水资源亦很丰富。汾水、晋水、洞过水、文水、文谷水等河流穿插相连,为太原盆地输送了充足的水源,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同时,隋初大兴屯田,增修水利设施,仅晋祠附近,开皇四年(584)征发民力开晋水南渎,灌溉晋祠东西之田亩。此外,开皇六年(586)“引晋水溉稻田,周回四十一里”[11]。凡此种种,都对太原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太原平原的汾河中下游地区在隋朝就已是重要产粮区。开皇三年(583)“朝廷以京师仓癛尚虚,议为水旱之备”[3]683,于是下诏“漕关东及汾、晋之粟,以给京师”[3]683。可见当时汾河地区的粮食比较充裕。
当然,老子的关注点不在于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给予统治者以具体的措施或施行方案,对于老子而言,其合乎“道”的行为是:
此外,在国内学术界,研究者或研究机构“单兵作战”的情况比较普遍。[4]不同学科的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以及研究机构的协同创新研究都不多,跨国合作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学术界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接触也很有限。鉴于“一带一路”研究的复杂性和国际性,应鼓励和提倡跨学科、跨机构、跨国、跨界的合作研究。
气候变动既是影响作物生长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关系到文明形成演变的重要因素。据竺可桢研究,“第六世纪末至第十世纪初,是隋唐统一时代,中国气候在第七世纪的中期变得暖和”[7]15-38。甚至“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数都比较少,而冬无雪的年数竟达十九次之多,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8]。逐渐变暖的气候无疑对当时的农业影响很大。“温暖湿润气候造成农牧分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唐代随着气候变温暖和一些人为的因素,农牧业地区的界限在向北推移。”[7]48这条分界线西汉初时,在山西大致为“晋西北山陕峡谷流域南缘龙门山,又东北沿吕梁山、恒山”[7]48一带,后来汉武帝讨伐匈奴取得“河南地”时,该线又有所北移。但自东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南下,“使农牧区界限打乱,形成了一个农牧业杂处的交错过渡带”[9]。到了隋唐时,农牧分界线进一步北移。隋唐时期的太原甚至整个山西,整体处于一个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中。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区出现了一些比较发达富庶的区域,太原平原便是其中之一。
太原以东主要是活动在乐寿(今河北献县)一带的窦建德。窦建德早年务农,后为里长。大业七年(611),炀帝征兵进攻高句丽,建德为二百人长从征之。后来他目睹百姓困苦,民不聊生,于心不忍,遂起而反隋。其后建德南征北战,待到大业十三年(617)李渊举事时,窦建德已在乐寿自称长乐王。同年七月,隋遣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兵三万讨伐窦建德,“至河间城南,营于七里井。建德闻世雄至,选精兵数千人伏河间南界泽中”[6]2237,在此种情形下,窦建德无暇顾及起兵太原的李渊。窦建德破薛世雄后,便转身“进攻河间,频战不下”[6]2237。可见,当李渊从太原出发时,窦建德的精力着重在反隋军与攻略河北诸郡上。
二、太原起兵的人和之基
(一)太原地区的人口储量
综上所述,相对平静的太原地区为李渊营造了较为稳定的内部环境。而太原周边的局势,恰好使得各路义军无暇顾及李渊,减轻了太原起兵的外部压力。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成为李渊起兵的双重利好。
(二)李渊起兵的战力基础
起兵之前李渊在太原就已有很高的地位和声望。当时刘武周据有楼烦郡,太原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谓李渊曰:“今日太原士庶之命,悬在明公,公以为辞,孰能预此?”[14]6李渊深知此时民心归己,便就此将诸事决策收于手中。当时“兵马铠仗、战守事机、招募劝赏、军民徵发,皆须决于李渊”[14]6。除此之外,民心所向也为李渊累积了相当的声望。“太原左近闻帝(李渊)部分募兵备边,所在影赴,旬日之顷,少长得数千人。”[14]6李渊善于收拢人心。为太原留守前,李渊就已“历试中外,素树恩德,及是结纳豪杰,众多款附”[6]2。待到坐镇太原,他“命皇太子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于晋阳密招豪友。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14]4。不计较出身是李渊笼络人心的一大方法。如“樊兴,安州人。以罪为奴。从唐公平长安”[2]3744,又有“钱九陇,……入隋,以罪没为奴,故九陇事唐公。善骑射,常备左右”[2]3744。李渊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在其身边云集了众多英雄豪杰。随李渊起兵太原的主要人物可考如表2所示。
表2 李渊太原起兵主要追随人物表
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当时的众多人才都被他收至麾下。其中大部分人都跟随李渊下西河、拔霍邑、越黄河、进长安。他们为李渊起兵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同时,还有一部分人在应对反叛势力方面有所建树。
对于反叛势力,李渊也尽可能地招抚。及破历山飞与从众二万余人,“余贼党老幼男女数万人并来降附。于是郡境无虞,年谷丰稔”[14]3。此外“高阳郡灵寿贼帅郗士陵,以其党数千人款附,即授镇东将军,封燕郡公”[14]14。此外,李渊还设计影响民意。起兵之前,隋炀帝派李渊镇守太原。一方面炀帝欲借李渊防范突厥,另一方面又想防止李渊走上杨玄感起兵之路。大业十二年(616),突厥多次叩关入边,炀帝令李渊等人奋力抗击。不想战事不利,炀帝便遣使者欲送李渊等至江都治罪。李渊为了缓解炀帝对其战败的猜忌,便故意纵情声色,不赴江都。大业十三年(617),炀帝对其态度有所缓和,李渊便令刘文静伪造诏书:“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人年二十已上五十已下悉为兵,期以岁暮集涿郡,将伐辽东”[6]2291。由此“人情大乱,思乱者益众”[6]2291。李渊趁机将所征之兵集结到自己门下。
太原地区的众多人口为李渊起兵提供了充沛兵员。太原之地居民不仅尚武,而且名将辈出,如唐初开国功臣尉迟恭,骁勇善战,屡立奇功。当地出现尚武之风,和战争频发有很大关系。隋唐时期的太原是多民族聚居之地,除汉族外,突厥、铁勒、契丹等因战争原因亦迁移至此。由于当地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长期杂居,逐渐受其影响,形成尚武风尚。此外,其地为中原王朝的北疆和北方少数民族王朝的南疆,游牧民族时常南下袭扰,中原王朝不断北上征伐,政权更易频繁,百姓不堪其负起而反抗,唯有尚武强悍才能保护自身、守卫家园。在这种民风下,李渊带领的“三万甲士”定会拥有较强的战斗力。
在隋末斗争中,太原及其周边局势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境地。太原内部的相对稳定与外围的反隋浪潮共同作用,为李渊构建了极好的起兵机会。被这一大势裹挟的李渊,充分利用太原自身的有利条件,筹措粮草、暗结英才、聚集人心、招兵买马,最终举大旗于太原,图经略于天下。李渊对太原丰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为其定鼎九州的流变之源。
参考文献:
[1]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1774.
[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气贺泽保规.隋唐时代——绚烂的世界帝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67.
[5]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1972(1).
[8]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100.
[9]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161.
[10]吴慧.清代粮食亩产的计量问题[J].农业考古,1988(1):57-64.
[11]李吉甫.元和郡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5.
[1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翁俊雄.唐初政区与人口[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
中图分类号: K2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4630(2019)04-0006-04
收稿日期: 2019-05-12
作者简介: 张亮杰(1994-),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隋唐史。
[责任编辑 韩冬梅]